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新时代内涵挖掘.doc

合集下载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学典籍更浩如烟海,文学之树上结育出的“人民性”之花芳香扑鼻,“现实意义”之果奇硕无比,静待着普罗万众汲精华于文学,造福祉于当下。

古往今来,我国文学一直以蓬勃势头向前发展,其形式有变,内容常改,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文学所蕴藏的“人民性”内核从未更改,而且如今改革发展之途中,其所彰显的“现实意义”也愈发闪耀。

这两者大体涵盖了中国文学的最本质特征,乃是中国文学的精华,需要当下的我们去领悟,去开拓,去利用他们为中华复兴之梦添彩插翼!中国文学的“人民性”是历史洪流中的灿灿金光,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屈子行吟河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于掩袖抽涕之举中流露出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杜少陵倚杖而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沧桑感慨之句中寄托对黎民百姓的祝福;周树人以笔代枪:“无数的人民,都和我有关”一句蕴含着为民请命的情怀。

从古至今“人民性”一直贯穿于中国文学之中,或表现在悲悯天下的诗词里,或印刻在为民谋福的文章中,作为中国文学的内核,它不仅为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更是一盏明灯,照亮中国人的“民心”,为中国发展建设引路指航。

在大改革快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人民性”逐渐被发掘、变现,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观念基石,这便是中国文学的另一个特质——“现实意义”之所在。

最高领导人曾强调:“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最伟大”,这即是当今社会对人民的重视。

(而这种理念的形成,正是)得益于中国文学的“人民性”,使其在现实中发挥了教育教化功能,具有了“现实意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古典文学中的政治智慧,中国当代领导人深悟其中的现实意义,秉持文学中贯穿的“为天下立命”之理念为苍生造福: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医保体制的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口号的提出……凡此种种,都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孕育出的“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高考2018作文主题终极预测

高考2018作文主题终极预测

高考2018作文主题终极预测
导读:本文高考2018作文主题终极预测,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为你整理了高考2018作文主题终极预测,资讯请及时关注更新。

高考2018作文主题终极预测
主题一:建设美丽新中国
主题二:塑造中国新形象
主题三:大国制造与中国辉煌
主题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题五:大国责任与合作共赢
主题六: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题七: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八: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核心技术
主题九: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主题十:时代变局与传统坚守
主题十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
主题十二:新时代与梦想
主题十三:初心与奋斗
主题十四:青年马克思(哲理寓言)
主题十五:乡愁、乡土、家国情怀
主题十六:青春、人生、奋斗。

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主题——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作文题浅析

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主题——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作文题浅析

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主题——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作文
题浅析
2018年的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作文题,选择的是“把时间当作朋友”,深刻地表达了紧跟时代精神的主旨,反映了时代脉搏、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起考生在文字中对这一话题思考与探讨的热情。

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引起了人们对时间价值认同和重视,因此“把时间当作朋友”逐步成为一种观念和普遍追求。

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把它当做朋友,我们就会尊重它,注意利用它,避免浪费它。

同时,把时间当作朋友也鼓励时间意识和礼尚往来,实现对时间的节约、保护,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效率。

因此,把时间当作朋友是共同追求的价值。

进一步考虑,把时间当作朋友,首先要明确时间的价值,理性对待时间;其次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即实现“时间管理”,有效利用时间,克服时间焦虑;其次,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既定的时间段内把事情做完;最后,要常思时间的宝贵,有效用好时间,发挥时间的最大价值。

归纳起来,把时间当作朋友,意味着在心态上实现“珍惜时间、善用时间、精心利用时间”,是一种时代精神、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旨在以有限的时间产出更多的价值,扩大时间投资产出比。

通过这一话题,考生不仅可以思考和表达自己关于时间管理的观点,还可以体会和学习时代精神,真正做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素养,了解时代风向,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作文题:“把时间当作朋友”凝聚了时代精神与核心价值,彰显了突显时代主题的思想内涵,通过文字传播这一价值观念,引导考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脉搏,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抓住变化的机遇,实现自身价值。

2018高考满分作文

2018高考满分作文

全国卷1 1.写给2035年的弟弟亲爱的弟弟:此刻,一岁的你也许正在酣睡。

而我,正在2018年的高考考场上。

这是18岁给予我的礼物,我必须伸开双手笑脸相迎,就像去年全家人迎接你的到来一样,也像18年前年轻的父母迎接我的降生一样。

不同的是,2000年初生的我被称为“世纪宝宝”,而你则是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改革宝宝”。

等你从“时光胶囊”中取出这封信时,已是2035年,你也到了和我今天一样的年龄。

18岁的天空没有阴霾,而你的18岁,注定艳阳高照。

因为,按照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2035年正好是中间的“加油站”和关键点,你看到的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大幅跃升,是平等、法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新高度,是青山绿水中的富裕生活,那是咱们的“美丽中国”。

那时,你也许不会再像现在的我一样为明天的高考焦虑,也许“高考”已经成为一种测试而不再是进入高等学府的门槛——真羡慕你们这一代享受均等教育的阳光普照的年轻人。

请你记住,历史是层叠的过程,当我们注视当下时,必须给予过往的时代以应有的尊重。

因为,你们所拥有的一切,是时代巨变的结果,更是前一代人拼搏打下的基础。

如果没有2006年取消延续了两千年的农业税,如果没有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遨游天际,如果没有令世界为之侧目的精准脱贫工程,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狂飙突进,如果没有“中国制造”和“一路一带”的战略实施……2035年不过是时序中一个普通的标记,怎么会有你我看到的辉煌?咱们的老家,曾经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山村,父亲当年要翻过一座山头,花一个小时时间步行到学校。

他考上了大学,背井离乡到了城市定居,却与贫瘠的故乡挥手告别,留下了守着大山里的特产卖不出去的乡亲。

那是父亲心中的痛,是一代人无奈的叹息。

现在,乡村公路修通了,产业扶贫进山了,土特产成了市场的热销品,几百年没有变样的山村几年之间成了旅游的热点,欢笑合着枝头果实的碰撞让曾经沉寂的山村充满了生机。

2018高考作文押题(一)

2018高考作文押题(一)

2018高考作文押题(一)新时代内涵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我们可以写新时代新气象、新时代新梦想。

既然我们走到新时代了,我们就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年轻人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如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广,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比较成熟等。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如今,中国崛起,逐渐成为全球发展和创新的中心。

这给年轻人提供了大好机会,年轻人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热情和抱负,推动中国和世界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进步。

年轻人,是历史创造的一代,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代。

命题范例:(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才有分量;不少于800要一起出发。

看写作要求,确定写作重点: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故题目要用心拟,争取出彩。

如果写“再出发”,必须得有回忆和比较;如果写“一起出发”,要突出国家的力量。

前者适合写记叙性散文,后者适合写议论性或抒情性散文。

据此可有以下立意: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②新起点,新中国,新征程;③一切尽在期待中;④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2018高考作文押题(二)“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的人生理想。

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是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是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

它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在升迁进退的守候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要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警惕“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

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存在着太多的诱惑和阻碍。

很多人在启程时信心满满,却在路途中迷失了方向。

开口宜小巧,挖掘须深透——2018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升格示例

开口宜小巧,挖掘须深透——2018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升格示例

开口宜小巧,挖掘须深透——2018年浙江卷高考作文升格示例●王淦生【审题要点】2018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从表面上看是一道政治性很强的题目,细究之,其实它更是一道关于“文化现象”分析的作文题——所给的整则材料都暗示了这一特点。

因此,这篇作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水平的要求很高。

审题时,要抓住“浙江精神”这个核心概念来立论,要围绕“浙江精神”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分析,使之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时空中站立起来。

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浙江精神”的内涵入手,界定好实干和争先这两个概念,辨明其关系。

第二,要从时间维度(“浙江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发扬)入手,分析浙江历史上人文精神(家国天下的情怀)的影响——赋予“浙江精神”以灵魂,促使争先创新精神的形成,并形成了“三位一体”(即实干、争先和家国情怀)的“浙江精神”。

第三,从空间维度(即个人、浙江、中国和人类四个层面)分析,把小我的青春融入服务浙江、振兴中华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我中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厘清了这些概念及其关系,分析了切入的角度,我们对“浙江精神”就有了一种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审视,“浙江精神”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就能凸显出来,也就打通了古今中外、个人和时代,突破了平面化、肤浅化和政治化,文章就有了思想高度和思维深度。

在写作过程中,无须对“浙江精神”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开口宜小巧,但分析须深透。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曾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的滋养下,一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道充满新时代色彩的高考作文题——2018年福建卷高考作文点评

一道充满新时代色彩的高考作文题——2018年福建卷高考作文点评

一道充满新时代色彩的高考作文题——2018年福建卷高考作文点评一道充满新时代色彩的高考作文题——2018年高考作文点评点评人: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充满新时代色彩的作文题。

命题者列举了从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一直到2035年,这三十五年中国发生的最令人难忘的事件,以及2020年,2035年中国将要实现的令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

面对这道高考作文题,我有以下几点感想与体会:一是这道富有新时代色彩的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文题所列举的七个时间段主要事件与2020年,2035年的蓝图都是考生亲身经历,耳熟能详,并亲身有深刻体会的内容。

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议,有情可抒,不会偏题,更不会离题。

二是这道作文题的后半部,命题者作了这样的阐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与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这些旗帜鲜明饱含激情的话语已经暗示考生可以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人的使命与挑战”“我与新时代同行”“追梦与圆梦“……这类饱含时代激情的文题与内容以至于作文的主旨。

三是命题者在2008年列举的重大事件: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为什么要列举汶川大地震?聪明的考生可以此作为写作蹊径,写在追梦,圆梦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挫折,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十九大旗帜的指引下一定会战胜自然与人为的带来的困难和挫折去迎来胜利,诚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困难与不幸,但中国人民并不气馁,仍然站起来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困难与机遇,不幸与成功从来是并存的。

四是细心的考生同时应关注这一主要的句子:“想象它(考生作文)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十八岁的一代人阅读,显然,考生必须满怀深情对2035年的十八岁的一代人提出殷切的希望,还愿意与他们一路同行,一路追梦、圆梦。

寥寥几笔,体现了考生揣摩到命题者的用意。

2018年度高考作文写作预测附范文及立意解析

2018年度高考作文写作预测附范文及立意解析

2018高考作文预测!附范文及立意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材料,依照要求写作。

(1)最近一期《国家宝藏》推介了春秋时期青铜器“云纹铜禁”,它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痕迹,精关绝伦,其工艺确实是以铸造周密著称的“失蜡法”,要紧用于铸造祭祀等礼器。

(2)抗战时驻昆明的美国飞虎队机械师奥斯汀偶然发觉,周围村里工匠用失蜡法铸造出精美的庙宇大钟,他了解原理后研制出了新的发动机涡轮叶片,解决了叶片易损的难题。

回国后奥斯汀对失蜡法的原料、工艺方式等加以改良,名为“奥斯汀熔模铸造法”,1955年注册了国际专利,并成了现代周密铸造工业的标准。

(3)大型客机“C919”发动机的关键部份涡轮叶片,即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公司以现代技术结合“失蜡法”研制成功的。

读了上面的三那么材料,你有如何的感触与试探?请结合材料中的任意两那么或三那么,确信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很多于800字。

【范文精析】继承与创新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更为重若是必需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

创新在于他人不敢想我敢想,他人不敢做我敢做,他人不能解决我能解决。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智能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

马云的一个创新思想让实体店受到了必然的冲击--网上购物。

马云的这种敢想敢做敢解决的魄力制造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展现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而且在年轻人中也树立了表率。

实体店和网络联系起来商业范围必将扩大,实体店进入网络这一胆大的创新让人们能够不用逛购物商城,进入一款购物软件利用网络即能够进行选择商品、付款到最后快递售后即能够了。

这一创新让人们购物变得加倍方便、快捷。

尽管现代社会网络购物成为潮流,但可不能成为主流。

因为网络购物必需借助于实体店的知名度、信任度和货物的质量问题……。

正如老鹰必需借助强有力的翅膀才能飞翔、建造高楼必需借助于牢固的地基。

基础与创新往往是彼此依托、协同进展。

继承并非是闭门造车,创新也并非代表“念书百遍,其义自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新时代内涵挖掘
史创造的一代,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代。

命题范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

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

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

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看材料信息,拓宽思路。

可粗略对材料加以分析:前两句是说进入新时代,我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第三句是说只有努力奔跑才能抵达目标;第四句是说出发的目的是为了更美好的中国和更美好的自己,所以我们要一起出发。

看写作要求,确定写作重点: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故题目要用心拟,争取出彩。

如果写“再出发”,必须得有回忆和比较;如果写“一起出发”, 要突出国家的力量。

前者适合写记叙性散文,后者适合写议论性或抒情性散文。

据此可有以下立意: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新起点,新中国,新征程;一切尽在期待中;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读了上面五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题属于名言类材料作文。

这五句名言论述的是创新与守旧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同时也说明创新必须体现时代特色。

写作之前,首先要将名言材料归类:为一类,突出创新之重要;为一类,强调新与旧的作用与评判标准。

然后选取立论的角度,或肯定,或否定, 或辩证。

只要是以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
意,并合理引用的均属符合题意。

但要抢占得分制高点,还是两类名言中各取一句比较好。

可供参考的立意角度如下:要想前进就必
须创新,创新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不创新就不能进步,不继承传统
就不能守住胜利果实;否定创新就无法前进,否认传统就无法继承;创新与继承均要有度,要适可而止;为新时代打Call;弘扬新思想,开启新时代。

范文:京剧•移动支付
咿呀婉转,唱念做打,回眸间激起数千年美的涟漪。

移动支付,指尖一触,转瞬间升级无数人新的生活。

我们坦诚面对五千年历史,骄傲于唐宋万千的繁华,也不掩饰清代闭关锁国的短浅。

如今的中华,骄傲于她的骄傲,一如京剧,一如移动支付领域。

不自满,不自卑,稳步向前,步入新时代。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京剧无疑是中华的一面旗帜,不仅因为其独特的唱腔,也因为这句句念白后的悲戚与骄欢。

犹记孔明唱:“说什么天下半壁归曹公,四海狼烟烽火红。

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俊杰岂能事奸雄……”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摄人心魄的故事背后,智慧与勇气在熠熠闪光;锣鼓喧天之中,一张张细描慢画的精致面容,在悠悠梨园中演绎着古今的故事,传播着历史长河中的悲喜传奇。

然则悠久的京剧并非中华的全部,革新的灵魂是二十一世纪
的新吟。

我们不恃“老”止步,正如帕斯卡一语“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移动支付的一小步正印证着中华的大迈步。

我国是第一个普及移动支付的国家,带上手机,你便可以游走天涯。

指尖一触,你便已然钱财入库。

便利的同时, “天地之性,人
为贵”的人文关怀的民族思想,便体现于这细微之处。

京剧也好,移动支付也好,过往也好,如今也好,都只是我们在时光长河中的几个脚印。

年华老去,铅华洗净,一种名为中华的灵魂仍旧无声伫立。

这灵魂深处蕴含的勇气、坚毅、创新、合作……或许才是中国再次步入新时代的动力源泉。

寥寥数语,道不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区区小事,说不完华夏民族的精彩纷呈。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其潜力不容小觑。

若干年前,拿破仑也曾以“一头沉睡的雄狮”比拟之。

然而你说我说他说,都无法准确而又完整地描绘锦绣中华。

所以,朋友们,何不启程来游历这世界的东方一隅,用移动支付预订几张京剧票,约上几个票友,来共同聆听一曲东方的声音?
京剧声声咿呀,遥遥千年积韵;而移动支付的新吟,
是中华面向世界的律音••••••
【模拟评分】内容22分+表达25分+发展18分
=65分
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18分=54分
【得分点】
本文起笔不凡,巧用对称句式,将“京剧”与“移动支付” 两个关键词巧妙布列其中,通过“唱念做打”与“指尖一触”两个具象,同质互补,从文化的高度将一个“传统与流行并存” 的“新时代立体中国”巧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积韵,移动支付是中华面向世界的律音,文章立意的高度由此产生。

二者的联系也在文化的延续和文明的进步上从隐性上升为显性,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彰显了考生灵活搭配与纵深发掘的独创能力,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