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预测话题之代际沟通
以沟通为题目高考满分作文

以沟通为题目高考满分作文以沟通为题目高考满分作文(通用59篇)以沟通为题目高考满分作文篇1“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倒是惯常听到的,再熟悉不过了,拜高考所赐,又知道了原来还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说法。
初听,甚是蹊跷,有话才能长,无话自然短,怎么反是有话须短,无话却长了呢?今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也够绕口的,话说难道是位钟情哲学的老师出的题目么?哈哈,纯属逗乐!笑过之后,我仔细琢磨这题目,忽有所悟,“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看似逻辑混乱,实则是听着新鲜,嚼着有理的一句话啊!不论其他,暂且说说会议的那些事儿吧!倘若你已入职,一定会有为会议抓狂的时刻。
我时常纳闷,真的有那么多会议要开吗?每个单位,大事小事儿,总是有点事的,所以,开会不可避免,这点我是赞同的。
但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会才能落实上级的精神才能安排妥单位的工作吗?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
据我观察,有的会基本无事,有的会可以压缩。
开会的若干时间,真正有效的,实际少得可怜。
倘若领导肯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做下属的是要拍掌欢呼的。
因为有“无话则短”的铺垫,所以,“有话则长”的时刻,我们自当维护遵守恪尽本分。
如此,领导群众互尊互谅,彼此工作生活两不误。
更重要的,长此以往,我们便知道开会是真正有事,于是,记得竖起耳朵听清楚,事后也能及时把工作做到位。
反之,有较多的泡沫会议掺杂其间,让人心生厌腻,虚度光阴,互相损耗的同时,是有极大可能误了会议中本来重要的事的太多的会议是会催生参会者的惰性和随意性的。
这真是一本再明白不过的账目,聪明如领导,我想,只要肯稍微理一理,肯稍微放一放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最难做的应该还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吧!那么长的会,都在做什么呢?我也曾注意观察过。
一场会议,参与者众多。
遇到重大活动,那就更是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台。
倘若发言者均有事,也是应该的。
只是,似乎是会前沟通不够,发言会有很多交叉现象,重复的发言在漫长的等待中确实是很让人腻味的,但在发言者看来,他们也许是在重复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2018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10篇)

2018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七篇1.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广东考生2000年至2018年,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2018年至2035年,同样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
两个十八年,成长的是两代中国的未来;一个三十五年,成就的却是一个伟大、走向复兴的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差万别。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由输入变为技术、中国标准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
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既不泛磕磕碰碰,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
那么你呢?十八年的成长,你又和我们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我想着你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大约如此;早上起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你端上早饭,打点细节,电视上播报的新闻中告诉你又多了好几位拿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文学家;上学校你坐的是早已广泛普及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走进便利店,里面空无一人,你不用掏出钱包,用语音指令挑好商品,在走出去的那一刻刷脸完成支付……我想你一定会对我说:没错,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了现实,中国是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
可是,在中国走向繁荣之际,我也想你请你不要忘记,祖国走向强大的路上,不能没有你。
中国的美好之歌应该是由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同谱写的。
过去,祖国母亲养育了你和我,伴我们一路成长,那么未来的多少个十八年,我们也应该携起她的手,走向未来。
十八年,我们与中国一同成长;在未来,我们还会一路相伴。
我们已然长大,鹏鸟展翅,当助祖国终铸辉煌!【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
沟通为题高考作文

沟通为题高考作文沟通每个人一生下来都要与彼此沟通。
怎样才是良好的沟通呢?下面几篇有关,欢迎大家阅读。
1:沟通,是人生一笔价值连城的财富。
这财富,是悲伤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是迷惘时唤醒灵魂的一声号,是孤寂时传送温暖的一束阳光,沟通的目的是创造和谐,让世界美好,沟通的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消除误会。
可是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却无沟通可说。
今天早上第二节课一下课,我们便潮水一般涌出教室,去玩“生化危机”。
我和卢志贤当“僵尸”,几分钟过后,我们两一个人也没抓着,总是走来走去。
忽然,廖俊鹏糕点被撞到了地上,他走过去对着张圆傅就是一拳,接着他们打了起来。
我们刚好要再争一次谁当“僵尸”,就叫廖俊鹏来争。
只见他闷闷不乐地把糕点丢进了垃圾桶,抛下一句:“我不来了!”就往班上走去。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我们都回到了教室。
“给我!”教室里一声大叫,立刻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廖俊鹏又跟张圆傅打了起来。
张圆傅飞快的抢走廖俊鹏手中的“三国杀”卡,然后掐着廖俊鹏的脖子,廖俊鹏也咬着张圆傅的手,接着李晓兵大喊在门外的陈老师,他们终于停了下来。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人推了一下廖俊鹏,廖俊鹏的糕点就掉到了地上,而廖俊鹏又认定是张圆傅推的,于是就打了他一拳。
最后他回到教室,拿了张圆傅的几张“三国杀”卡,张圆傅发现了,就去打廖俊鹏。
按理说张圆傅有错,因为是他最先的一推,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我认为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大错,就是没沟通,如果有了沟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不是吗?如果廖俊鹏的糕点掉了后,他不直接打张圆傅,而是问:“谁推的?”那张圆傅就可以回答:“我推的,对不起啊!”这样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了。
生活,因沟通而温馨甜蜜;生活,因沟通而精彩纷呈,我希望生活中多点沟通,让生活更美好。
2:你曾经被误解过吗?你曾经想过要极力化解,对方却无动于哀的经历吗?我想应该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以上经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先来看个故事。
2018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

1【作文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名师解析】吴炳忠(博客“海城”)1.题型:2018年全国1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2.材料特点: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
呼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巧妙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试题以学生为本,材料内容学生熟悉,比较接地气,材料理解上没有难度,有话可说,畅所欲言。
可叙说、可思辨。
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代、国家一起成长。
展现综合素养。
3.试题特点:写作任务、交际语境都非常明确。
给事实材料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句话的意义。
或说是这句话的图解,引发对这句话的理解。
事实材料与导语互补,一事一理,相互映衬。
运用所给的材料,也可补充材料,叙说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落实到“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成长”、“追梦、圆梦”上。
强调个人与时代、国家的关系。
4.材料分析:(1)材料内容:①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呈现“世纪宝宝”所经历的的重大事件。
【2018年高考作文超凡押题】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

2018年高考作文超凡押题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和范文1、学会倾听【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选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优秀作文】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人才能不时地进步,走向辉煌。
——题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阿尔弗雷德领导通用公司达33年,使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直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可见,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生命便报你辉煌。
善于倾听,虚心纳谏,成就太平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开国君王可谓高高在上,可他却虚心接受大臣们的意见,不断改正自身的缺点,开创了“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了美谈。
他的名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跨越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依然惊醒后人要善于倾听,学会倾听,只有如此,才可以名留青史,为人铭记。
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能为世人所叹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率领着项家军在战场上力破秦军主力,其身姿是何等飒爽!可最终成就伟业的却是“市井小人”刘邦,项羽也只能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可悲可叹之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项羽刚愎自用,闭目塞听,唯我独尊,听不下不同意见,而刘邦却虚怀若谷,任人唯贤,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二者对比我们又怎能不叹惋项羽的自大呢?历史长河滚滚逝去,激起朵朵浪花,淘尽多少帝王英雄——掬起朵朵浪花,我仿佛看到了被国人放逐的周厉王,窘迫的境遇终究使他明白要学会倾听,不要太过专制,当老百姓道路以目的时候,他也就不再成为帝王了;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秦始皇,为了愚昧百姓,不惜焚书坑儒他不愿倾听也不想倾听。
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

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导读:本文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话题预测】2018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是第一批00后的学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两代人之间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而这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突飞猛进的三十年,同时也是各种理念变化最快捷的三十年.....两代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理念的碰撞,存在着代际沟通的困难。
所以,关注代际关系,关注代际间的沟通问题,对于中国人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代际沟通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肯定深有所感,便于抒发情感,也便于理性思考。
既符合了高考作文一向倡导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命题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感情,进行自我审视。
有利于考生对中国当前的伦理关系、社会理念、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这一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说到代际沟通,肯定需要考生考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求考生直面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并分析原因,同时需要考生既要站在自己角度进行自我抒发自我反思,同时站在父母角度思考他们的不易,以便于最后指出解决代际沟通问题最好的办法。
所以特别能考查考生全面看问题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以上分析,这个话题也是2018高考作文备考的重点,需要2018届考生重点关注。
【范文】远山苍凉,亲情未老——致母亲的一封信河南省实验中学王焱亲爱的母亲:您好!陪我走过了十八年的人生风雨,你早已成为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时代,抑或是历史,逐渐在我们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沟壑。
十年的光阴,可以抹平一个年轻气盛的豆瓣小组的棱角,化愤怒为理性,化对立为包容。
时光可以流逝,远山可以苍凉,但亲情不会变老:纵使代际存在,却揉不断父母与我们无私的爱。
不论是我们身处平常生活、困厄的黑夜抑或是远方。
布衣疏食可以悠游浮生,却扯不断亲情的线。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关于话题“沟通”的论点与论据

【论点】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
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沟通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
沟通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
沟通是一门艺术。
及时沟通有利于消除误会。
教学要建立在师生沟通的基础上。
沟通需要语言,更需要实际行动。
代沟就是缺少沟通造成的。
【名言】沟通、沟通、再沟通。
——杰克·韦尔奇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萨姆·沃尔顿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L ·威尔德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玛丽·凯打动别人的最高明的办法,是跟他谈他最珍贵的事物。
——戴尔·卡耐基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恶必多溢恶之言。
——《庄子》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苏轼即使开始时怀有敌意的人,只要自己抱着真实和诚意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池田大作沉默较之言不由衷的话更有益于社交。
——蒙田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希波克拉底一个人无论禀有什么奇才异能,倘若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到别人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
——莎士比亚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萧伯纳杂文作家是大众最喜爱的作家,因为是他们沟通了识者和文盲之间的联系,架起了横跨这两类人的桥梁。
——迪斯累利只有心里的话,才能打动别人的心。
——阿拉伯谚语【人物素材】张骞出使——经济文化的沟通能互惠互利一位勇敢的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了“外土”——西域。
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先进的工业技术传到了西域。
西域的骏马、蔬果、舞蹈、魔术等传入内地。
此后,一条越峻岭、连沙漠,通向西亚和欧洲的贸易之桥——“丝绸之路”形成。
它连通了中土与异国的经济、文化和友谊。
中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唐的盛世——沟通创盛世沟通使唐太宗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
2018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预测及范文一

2018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预测及范文一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出走,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
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
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
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故事型的新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题意非常醒豁,核心内涵就是宽容(宽恕)无疑是和解的重要途径,是远离痛苦、绝望、伤害和愤怒的桥梁。
从材料的故事层面来看,写的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显然具有普适性,因为有很多人都等待着被宽恕。
也就是说写作的视野应该有所拓展,从父子亲情的层面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处理人际纷争、族群矛盾、文化冲突,化解仇恨、怨念、隔阂和嫌隙,更应提倡宽容(宽恕)精神,宽容(宽恕)与爱相融,这既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无论是宽容者(宽恕者)还是被宽容者(被宽恕者),得到的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当然,如果能更深入去思考父子之间“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这“一些事情”把它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之后如何解决?宽容(宽恕)是不是对待罪错的唯一可行之途径?……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追问思考,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就有可能独抒己见,写出入木三分的文章来。
例文引路让宽恕为人性摆渡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一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之大,容得下许多真理。
人们若是心怀友善,便能和谐共住。
”的确,以世界之大,真理之多,我们实在不应该拘泥于偏执之见,而应该学会宽恕,用爱拥抱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作文预测话题之代际沟通
【话题预测】
2018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是第一批00后的学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两代人之间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而这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突飞猛进的三十年,同时也是各种理念变化最快捷的三十年.....两代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理念的碰撞,存在着代际沟通的困难。
所以,关注代际关系,关注代际间的沟通问题,对于中国人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代际沟通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肯定深有所感,便于抒发情感,也便于理性思考。
既符合了高考作文一向倡导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命题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感情,进行自我审视。
有利于考生对中国当前的伦理关系、社会理念、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这一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说到代际沟通,肯定需要考生考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求考生直面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并分析原因,同时需要考生既要站在自己角度进行自我抒发自我反思,同时站在父母角度思考他们的不易,以便于最后指出解决代际沟通问题最好的办法。
所以特别能考查考生全面看问题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以上分析,这个话题也是2018高考作文备考的重点,需要2018届考生重点关注。
【命题范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0年前,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在豆瓣网成立,拥有10余万成员。
这是由于一些50后父母用过去时代留下的印记教育子女,也用自己的生活思维规定子女的前途路线,造成了新生代80后子女的叛逆。
中国年轻子女与原生家庭代际矛盾第一次以如此撕裂的状况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10年后,这个小组已进入“雪藏”状态,当初那些“不听老人言”的年轻人有的已经妥协,有的则仍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但愤怒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沟通,以及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你联系个人的生活与感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敞开心扉谈谈你对代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2018年4月份长沙雅礼中学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联考作文题。
这一考题既结合了社会现实事件,又启发考生“联系个人的生活与感悟”,“敞开心扉谈谈你对代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
所以,这是一道既有利于学生抒发情感又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的作文命题。
从我校学生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均言之有物,情感真挚,思之有道,涌现出了一批佳作。
在审题立意上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围绕代际关系分析父母子女产生沟通不畅的原因,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还是子女任性幼稚,不能体谅父母苦心?是两代人的理念不同还是具体问题处理时的方式产生分歧?
2.可以思考和分析解决代际沟通问题的办法,可以言及父母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注意改进,对孩子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也可以反省自我对父母理解和包容不够;可以呼吁两代人多一些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多一些互相的理解和尊重;也可以说明真情和爱是一切的基础,所有的代际沟通都是以爱为基础的。
3.此题忌讳在内容表达和语言上有违伦理,忌讳对父母一味指责和批评。
考生也需要注意详略结构的安排,不可因为“欲扬先抑”的构思方式,结果“抑”的部分过多,而使文章大段篇幅在谈论沟通不畅的问题,缺乏原因分析和措施思考,从而造成主体内容不当。
4.同时,考生需要注意此题在“任务驱动”方面的要求,要求写一封信给父亲或者母亲,所以首先必须写成书信体的格式,格式必须正确。
同时在表达中要注意有给父母写信的身份意识,父母读信的读者意识和互相沟通的对话意识。
同时注意是给父亲或者母亲写信,不可写成“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总之,考生必须有细致审题和准确立意的意识。
由以上分析,参考立意如下:
1.学会理解和包容父母,这是青少年成长和成熟最重要的体现。
2.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心声,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3.父母子女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加强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代际关系。
4.亲情和爱是解决一切代际问题的基础,分歧和问题可能存在,但是爱和真诚终能化解一切。
【典范例文】
远山苍凉,亲情未老
——致母亲的一封信
河南省实验中学王焱
亲爱的母亲:
您好!
陪我走过了十八年的人生风雨,你早已成为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时代,抑或是历史,逐渐在我们之间形
成一条无形的沟壑。
十年的光阴,可以抹平一个年轻气盛的豆瓣小组的棱角,化愤怒为理性,化对立为包容。
时光可以流逝,远山可以苍凉,但亲情不会变老:纵使代际存在,却揉不断父母与我们无私的爱。
不论是我们身处平常生活、困厄的黑夜抑或是远方。
布衣疏食可以悠游浮生,却扯不断亲情的线。
纵使代际代沟存在,也不能模糊了我们的爱。
我知道,疲惫之时,为我端上香茗的是你;夜深之时,为我掖好被角的也是你。
我相信,代际关系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的一件事。
纵使有人不理解、有人逃避,但是和谐的代际关系却依然充斥着平常生活,就像我,和你。
这种代际关系,又如孟郊眼中慈母的线,又或是沈复笔下的朗切文字。
平常生活中处处体现这般镜花水月的和谐关系,我们又怎么能怀疑代际关系呢?
黑夜如影可以常相常随,却暗不了亲情的光。
激烈的言辞可以冲击代际关系,纵使我们之间有多大的裂痕,也黯淡不了亲情。
在我生活中的黑夜时,是你温柔、动听的话语带我走出迷茫。
高中时期走出成绩的低谷,在交际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都有你帮我照亮黑夜。
虽然有时你的理念与我冲突,但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观念的冲突,不能否定了和谐的代际关系。
在我困厄的黑夜中的一盏光,才是代际关系最本质而又最无私的体现。
远山苍凉可以随风而逝,却变不了亲情的容颜。
老舍说:“生活需有左有右,有始有终,有晴有雨,滋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中。
”而亲情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欢笑、有争吵,却依然不能改变亲情的容貌。
即使身处远方,你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让我明白,我们的代际关系,正通过亲情连接着我们的心。
亲情不衰,代际关系又怎能不和谐发展。
纵然有千万个不理解,我依然坚信,代际关系始终是和谐的、经久不衰的。
我们可以
专注于时间,专注于亲情
剩下的
就留给光阴岁月……
爱你的儿子:王焱
【教师点评】
首先,这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感谢、理解都充盈在文章中,真挚动人。
其次,本文结构清晰,主题鲜明,作者围绕“亲情不衰,代际关系怎能不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层层展开分析,说明即使生活平淡,即使偶有嫌隙,即使时光匆促也永远无法冲淡真情,中心非常突出。
再者,本文语言充满诗意,无论是和母亲的倾诉,还是对问题的分析,在表达上都温润而美好。
“布衣蔬食”“悠游浮生”“远山苍凉”等词语的运用既体现了语言的亮点,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
结尾几句小诗的点缀更使文章意韵悠长,情意绵绵。
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