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00温度传感器测温详解
铂金属pt100温度传感器原理及使用

PT100铂金属温度传感器使用铂金属pt100温度传感器原理及使用Pt100 温度传感器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Pt100 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铂热电阻的线性较好,在0~100 摄氏度之间变化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0.5 摄氏度,Pt100 温度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测量范围:-200℃~+850℃;允许偏差值△℃:A 级±(0.15+0.002│t│), B 级±(0.30+0.005│t│);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允通电流≤ 5mA。
PT100温度感测器是一种以白金(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属于正电阻系数,其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如下:R=Ro(1+αT) 其中α=0.00392,Ro为100Ω(在0℃的电阻值),T 为摄氏温度,因此白金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又称为PT100。
1:Vo=2.55mA ×100(1+0.00392T)=0.255+T/1000 。
2:量测Vo时,不可分出任何电流,否则量测值会不準。
电路分析由于一般电源供应较多零件之后,电源是带杂讯的,因此我们使用齐纳二极体作为稳压零件,由于7.2V齐纳二极体的作用,使得1K电阻和5K可变电阻之电压和为6.5V,靠5K可变电阻的调整可决定电晶体的射(集极)极电流,而我们须将集极电流调为2.55mA,使得量测电压V 如箭头所示为0.255+T/1000。
其后的非反向放大器,输入电阻几乎无限大,同时又放大10倍,使得运算放大器输出为2.55+T/100。
6V齐纳二极体的作用如7.2V齐纳二极体的作用,我们利用它调出2.55V,因此电压追随器的输出电压V1亦为2.55V。
其后差动放大器之输出为Vo=10(V2-V1)=10(2.55+T/100-2.55)=T/10,如果现在室温为25℃,则输出电压为2.5V。
图1 PT100 传感器封装图无需注册应用领域:宽范围、高精度温度测量领域。
阐述pt100的使用方法

阐述pt100的使用方法PT100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及实验室测量领域。
本文将介绍PT100的使用方法。
PT100是一种基于电阻变化的温度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变化来测量温度。
PT100的名称中的“PT”代表铂电阻,而“100”表示在0摄氏度时的电阻值为100欧姆。
PT100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通常在-200摄氏度到850摄氏度的范围内使用。
PT100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我们需要将PT100与测量仪器或控制系统连接起来。
PT100的连接通常是通过三根导线或四根导线完成的。
其中,三根导线连接方式是将PT100的两个端点与仪器的两个测量端口相连,第三根导线用于接地。
而四根导线连接方式则是将PT100的两个端点与仪器的两个测量端口相连,另外两根导线用于补偿电缆的温度影响。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测量仪器或控制系统的相关参数。
根据PT100的特性,我们需要将仪器或系统设置为PT100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并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仪器或系统会有相应的设置选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设置参数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的平衡,以满足实际需求。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可以开始使用PT100进行温度测量或控制。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将PT100放置在待测温度的位置,并确保PT100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外部干扰,例如电磁干扰或机械振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PT100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其自身的一些特性。
例如,PT100的线性范围是有限的,超出范围的温度将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此外,PT100还有一些温度漂移和非线性误差,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补偿或校正。
对于高精度要求的应用,还需要考虑温度传感器的自身精度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PT100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通过正确连接和设置相关参数,我们可以利用PT100进行温度测量或控制。
PT100温度测量试验

内燃机测试技术试验实验PT100热电阻温度测量试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基础型实验对象:本科生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电阻温度测量基本原理。
2.了解PT100热电阻温度特性。
3.掌握PT100热电阻恒流温度测量电路实现和关键参数计算。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说明1.热电阻温度测量基本原理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金属热电阻的感温元件有石英套管十字骨架结构,麻花骨架结构得杆式结构等。
金属热电阻常用的感温材料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铂丝。
工业测量用金属热电阻材料除铂丝外,还有铜、镍、铁、铁—镍、钨、银等。
薄膜热电阻是利用电子阴极溅射的方法制造,可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其中骨架用陶瓷,引线采用铂钯合金。
热电阻材料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Rt=Rt0[1+α(t-t0)]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Rt=AeB/t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
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工业上常用金属热电阻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看,大部分金属导体都有这个性质,但并不是都能用作测温热电阻,作为热电阻的金属材料一般要求:尽可能大而且稳定的温度系数、电阻率要大(在同样灵敏度下减小传感器的尺寸)、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材料的复制性好、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要有间值函数关系(最好呈线性关系)。
三线制pt100测温原理

三线制pt100测温原理三线制PT100测温原理介绍PT100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反映被测物体的温度。
三线制PT100是一种特殊的PT100电阻温度传感器,相较于两线制PT100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基本原理PT100是根据电阻温度关系曲线来工作的,其电阻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一般来说,PT100在0℃时的电阻值为100欧姆,随着温度的变化,电阻值也相应发生变化。
三线制PT100是通过电流的方式来测量电阻值,从而反映被测物体的温度。
工作原理三线制PT100工作原理如下: 1. 首先,通过传感器输入电路提供给PT100传感器一定的电流。
2. PT100传感器根据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产生相应的电阻变化。
3. 这个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桥电压来得到。
4. 由于电桥电路的特殊设计,当PT100传感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电桥电路的输出电压发生相应的变化。
5. 这个输出电压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最终转化为可供显示或控制的电信号。
优点与应用三线制PT100相较于两线制PT100具有如下优点: - 三线制PT100可以通过电流补偿的方式消除导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 三线制PT100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更广,可以覆盖更大的温度范围。
- 三线制PT100传感器抗干扰能力较强,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
三线制PT100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工业温度控制系统 - 化工和石油工业 - 食品加工和医药工业 - 制冷和空调系统 - 实验室等科研领域总结三线制PT100利用电阻温度关系曲线来测量温度,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反映被测物体的温度。
它通过电流补偿消除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成为温度测量的重要手段。
原理解析电阻温度关系曲线PT100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温度关系曲线,即随着温度变化,电阻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PT100铂热电阻测温实验

PT100铂热电阻测温实验PT100铂热电阻测温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原理;2.掌握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方法;3.学会使用数据采集仪进行温度测量。
二、实验原理PT100铂热电阻是一种利用铂金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在0℃时,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为100Ω,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阻值按一定规律增加。
通过测量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可以推算出相应的温度值。
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斯特曼方程表示:R(T) = R0(1 + AT + BT^2 + CT^3(1 - T0))其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0为0℃时的阻值,A、B、C为斯特曼系数,T0为参考温度(通常为0℃)。
在本实验中,我们只需要知道R0和A的值即可进行温度测量。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PT100铂热电阻的R0为100Ω,A 为3.9083×10^-3℃。
三、实验步骤1.将PT100铂热电阻接入数据采集仪的输入通道;2.打开数据采集仪软件,设置采样率和采样时间;3.将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连接,启动数据采集软件;4.将PT100铂热电阻放入恒温槽中,设置恒温槽的温度;5.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后,记录数据采集仪显示的温度值;6.重复步骤4和5,改变恒温槽的温度,记录多个温度值;7.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在±0.5%以内;2.随着温度的升高,PT100铂热电阻的阻值逐渐增大,与斯特曼方程的描述相符;3.数据采集仪能够准确地采集PT100铂热电阻的温度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量输出。
五、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使用数据采集仪进行温度测量的技能。
金属铂电阻PT100传感器测温

2.5
2
1.5
电电/ V
1
0.5
0
-0.5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温温
图 4. 温度-电压曲线
拟合曲线方程为 y=0.0666x-1.0196,计算标准差为 0.2691。线性度比较好。 产生实验误差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如下: (1)万用表测温度只能精确到度,而加热器温度上升缓慢,在万用表温度示数不变时, 台表测试的输出电压不断上升,不同的时刻读到的值不同,造成一定误差。采用更精确的测 温装置能减小误差。 (2)PT100 引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际应用中常采用三线制或四线 制接线方式,但实验室提供的 PT100 只有两根引出线,无法减小引线电阻变化的影响。 (3)测温电路本身的非线性等原因。此项误差由电路设计保证,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 1. INA129 内部结构图
由芯片资料知,通过配置 1 脚和 8 脚之间的外接电阻 RG 即可调节电路的增益。题目要求
测温范围为室温~65 °C ,此时 PT100 电阻变化约为 20 Ω ,输出电压变化约为 10mV。题目要
求输出电压不超过
4V,故取
RG
=150
Ω
,此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G
=
1
+
49.4kΩ RG
=330.3
倍,不
超过 4V,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设计实验电路如图 2。
-2-
图 2. 电路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1.用万用表测量室温,和室温时的 PT100 电阻值。PT100 的阻值预设 R3 的值。
万用表得的室温为 16 °C ,室温时 PT100 的电阻值为 105.24 Ω ,查表知该阻值对应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PT100

【相关知识】一、温度传感器PT1001、Pt100的工作原理电机温度传感器使用的是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Pt100温度传感器是根据温度的变化导致电阻的变化,这一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Pt100温度传感器是一个模拟信号,Pt100温度传感器(工作电源是24VDC),产生一个4-20MA的电流,然后再通过一个4-20MA电流电路板把4-20MA的电流变为1-5V电压。
铂热电阻元件作为一种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是在温度作用下。
铂电阻丝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和电阻的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偏差极小,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偏差可以忽略,且电气性能稳定。
特点:铂热电阻是一种精确,灵敏,稳定的温度传感器。
还有可靠性好,热响应时间短等优点。
特别是用在电机的轴承测温。
安装特别简单,直接显示出轴承的实际工作温度。
注:pt100是指当环境温度为0o C时阻值为100Ω。
稳定性:在200o C时连续加热300小时后,其在0o C的误差0.008Ω(0.02o C)之内。
自热和测试电流:工作电流应不超过1mA.把WZPM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试时,它的电阻增量;1mA时为0.02Ω(约0.05o C),5mA时为0.86Ω(约2.2o C)。
2、Pt100热电阻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接线对测温精度的影响(1)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在原理上的不同:二线制和三线制是用电桥法测量,最后给出的是温度值与模拟量输出值的关系。
四线没有电桥,完全只是用恒流源发送,电压计测量,最后给出测量电阻值。
(2)Pt100热电阻的三种接线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连接导线的电阻和接触电阻会对Pt100铂电阻测温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铂电阻三线制或者四线制接线方式能有效消除这种影响。
与热电阻连接的检测设备(温控仪、PLC输入等)都有四个接线端子:I+、I-、V+、V-。
其中,I+、I-端是为了给热电阻提供恒定的电流,V+、V-是用来监测热电阻的电压变化,依次检测温度变化。
Pt1000热电阻温度测量

1 工作原理本系统可以分为五大部分:热电阻温度采集、运行状态显示、继电器控制、键盘输入、风向步进电机控制。
2.1 热电阻温度采集热电阻传感器以其温度特性稳定、测量精图1 Pt1000热电阻温度测量电路度高的特点,在大型中央空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Pt1000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原理图如图1 所示。
热电阻Rt 与三个电阻接成电桥。
当温度变化时,使得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的电位发生变化,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之后输入到Atmega16单片机进行AD 转换。
由于单片机采用5V 电压作为ADC 的参考电源,而电桥在温度变化为0~100°C 时,输出电压范围为0~0.7V ,所以确定运算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7,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运算放大电路的电阻按以下公式确定:71045==iu u R R + 456//R R R =取Ω===860,1,6645R k R k R 。
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大致是0~5V 。
由于ADC 的转换精度为10,故当输入电压为5V 时,其采样值为1023,根据电桥平衡原理,可得到以下公式:)21(1023750-+•=•t t R R R U N V (1) 其中,N ——ADC 数据寄存器的值,U ——电桥电源电压,0R ——Pt1000在0°C 时的电阻1000Ω。
Pt1000热电阻的阻值按以下公式计算::)1(20t B t A R R t ⋅+⋅+= (2)Rt ——温度为t 时铂热电阻的电阻值,Ω;t ——温度,℃;0R ——Pt1000在0°C 时的电阻1000Ω。
A ——分度常数,A =0.00728B ——分度常数,B =-0.000000626用Visual 根据以上公式(1)、(2)生成用N 来查找温度t 的程序表格,其代码如下:Private Sub Pt1000()Me .Cursor = Cursors.WaitCursortxtTab.Clear()Dim U As Integer = 9 '电桥电源电压'热电阻0度时的电阻值Dim Pt1000_R0 As Integer = 1000Dim n As IntegerDim sngT As SingleDim sngRt As SingletxtTab.AppendText("const float Pt1000Tab[]={" & Chr(13) & Chr(10))For n = 0 To 1023sngRt = (10000 * n + 7161000 * U) / (7161 * U - 10 * n)sngT = (-const_A + Sqrt(const_A ^ 2 - 4 * const_B * (1 - sngRt / Pt1000_R0))) / (2 * const_B) If n < 1023 Then txtTab.AppendText(Format(Abs(sngT), "0.0") & ", /* " & n & " */")Else txtTab.AppendText(Format(Abs(sngT), "0.0") & " /* " & n & " */" & Chr(13)& Chr(10) & "};")End IfIf n Mod 5 = 0 ThentxtTab.AppendText(Chr(13) & Chr(10))End IfNexttxtTab.SelectAll()txtTab.Copy()Me .Cursor = Cursors.DefaultEnd Sub生成的程序常数表格(1024个值)部分如下:const float Pt1000Tab[]={0.0, /* 0 */ 0.1, /* 1 */0.2, /* 2 */0.2,……63.4, /* 696 */63.5, /* 697 */……99.3, /* 1022 */99.4 /* 1023 */};2.2 运行状态显示本系统采用一块16×4的字符型液晶模块,这种类型的LCD应用很广泛,其控制驱动主芯片为HD44780及其扩展驱动芯片HD44100(或兼容芯片),少量阻、容元件,结构件等装配在PCB板上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精密的热电阻测温方法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恒压分压法精密测量三线制热电阻阻值的方法,对于Pt100热电阻,检测分辨率可以达到0.005W。
同时采用计算的方法,能够使获得的温度准确度达到0.05℃。
关键词: 恒压;三线制;热电阻;精度
引言
温度参数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生产过程参数之一,对温度的测量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热电阻凭借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目前工业上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普遍的传感元件之一。
由于金属铂优良的物理特性,使它成为制造热电阻的首选材料。
它能够制造成体积微小的薄膜形式,或者缠绕在陶瓷和云母基板上制造出高稳定性的温度传感器,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测温场合。
一般在-200℃至+400℃的温度范围内,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是首选测温元件。
目前在各种检验设备中,如各种检验用恒温槽,都要求设备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温度指示,这就要求作到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
又如,在配置Pt100热电阻传感器的智能型二线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中,也要求对温度有高精度的测量,这样才能够保证变送器在全量程范围内的高精度。
为了消除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在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都是采用三线制引线接法来消除导线电阻影响的。
本文介绍的就是一种精密测量三线制热电阻阻值的方案,同时提供了高精度的温度转换方法。
三线制热电阻阻值检测电路
图1是一个采用恒压分压法精密测量三线制热电阻阻值的检测电路,实际是一个高精度温度变送器的检测部分。
它采用AD7705作为模数转换器,系统控制CPU采用P87LPC764,整体系统是一个低功耗系统。
图1中,电阻体RT接成了三线制,RL为三根导线电阻,一般每根导线电阻在5W之内。
电阻体与测量电路以A、B、C三点连接,实际上是与电阻R 构成了对电压VREF的分压电路。
一般情况下,为避免驱动电流导致电阻体发热引起测量误差,电流应该小于3mA,这里笔者通过选择VREF和R,使驱动热电阻的电流约为0.6 mA左右。
当在VREF和R是已知的前提下,
通过检测VAB和VAC,就能够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RT,从而求得实际温度。
VAB和VAC的检测由AD7705完成,它是一个具有双输入通道,16位的Σ-Δ A/D转换器,输入带有可编程放大器,这里采用了8倍增益,通道1检测VAC,通道2检测VAB。
参见图1,很容易可以获得如下的关于VAB和VAC的关系式1和2,它们实际上是以RT和RL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很容易求解出RT,即式3。
VAB=VREF*RL/(R+RT+2*RL) (1)
VAC=VREF*(RT+2*RL)/(R+RT+2*RL) (2)
RT=R*(VAC-2*VAB)/(VREF-VAC) (3)
获得了RT,就可以间接推算出实际测量的温度,由于传感器是非线性的,一般传统的方法经常采用查表、折线等方法来计算温度,但是这些方法在有限的表格空间下都难于得到高精度,仅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业场合。
如果采用国标中给出的Rt(t)函数公式加试差法推导温度值,能够获得极高精度,但是在以往的计算机处理方法中由于考虑到程序的复杂性,一般都回避采用浮点计算方法,不过目前的C51编译器已经具有极高的效率,同时,程序存储空间也不是问题,因此笔者采用了这种高精度的计算方法,下面是计算RT及测量温度的一个C51函数,它采用的检测对象是符合IEC751标准,TRC=0.003851的Pt100热电阻。
process_t() /*测量温度求解函数,已知R,VREF*/
{
data float vac,vab,rt,rt1,t;
vac=ad_pro(1);
vab=ad_pro(2); /*A/D转换获得VAB和VAC*/
rt1=r*(vac-2*vab)/(vref-vac);
/*计算出热电阻当前值*/
rt=lubo(rt1); /*滑动加权滤波*/
t=(rt-100)/0.36;
/*首先按照400度量程线性估计当前温度*/
do
/*采用试差法循环计算,刚才估计的t做初始值*/
{
if(rt<100) /*摄氏零度以下处理*/
{
rt1=100+t*(0.390802-0.0000580195*t-
0.7351*(t-100)*t*t);
}
else /*摄氏零度以下处理*/
{
rt1=100+t*(0.390802-0.0000580195*t);
}
t=t+(rt-rt1)/0.36;
}
while(((rt-rt1)>0.005)||(rt1-rt)>0.005);
/*计算余差最终小于0.005欧*/
return(t) /*试差结束,返回浮点数温度值*/
}
R及VREF的校准
上面求解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是把R和VREF都作为已知参数来处理的,表面上看,它们都是有标称值的,不过它们的标称值都是有误差的。
其中R为高稳定性的金属膜电阻,它的精度为0.1%,VREF取自LM285,它的出厂稳定值范围为1.235±0.01V,这样的误差对于高精度测量是不允许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对它们进行校准。
解决这个校准问题也不复杂,需要使用两个不同电阻值的模拟电阻来进行两次测量,然后求解出R和VREF,模拟的电阻可以使用高精度电阻箱。
例如第一次接入R1=100W,第二次接入R2=200W,会得到如下的关系式4、5、6、7,根据它们,可以求解出关系式8、9、10,从而获得校准后的R 和VREF,然后把获得的校准值存入系统的EEPROM,就可以作为正式测量RT时的已知参数了。
VAB1=VREF*RL/(R+R1+2*RL) (4) VAC1=VREF*(R1+2*RL)/(R+R1+2*RL) (5)
VAB2=VREF*RL/(R+R2+2*RL) (6) VAC2=VREF*(R2+2*RL)/(R+R2+2*RL) (7)
RL=VAB1*R1/(VAC1-2*VAB1) (8)
R=(VAB1*(R2+2*RL)*(R1+2*RL)-RL*VAC2*(R2+2*RL))/
(RL*VAC2-VAB1*(R2+2*RL)) (9)
VREF=VAC1*(R+R1+2*RL)/(R1+2*RL) (10)
下面是校准过程的C51程序,系统通过串行口发送两次校准命令完成校
void jiaozhun() /*R,VREF校准函数*/ {
data float vac1,vab1,vac2,vab2,v,r,vref;
if(comm_flag==1) /*每收到一次命令处理一次*/ {
comm_flag=0; /*首先清除通讯标志*/
switch(comm._dat) /*根据发来的命令具体操作*/
{
case 0:
/*校准小量程,然后必须校准大量程!!!*/
vac1=ad_pro(1);
/*R1=100;校准电阻=100欧*/
v=ad_pro(1);
vac1=(vac1+v)/2; /*求两次采样平均值*/
vab1=ad_pro(2); /*导线压降*/
v=ad_pro(2);
vab1=(vab1+v)/2;
rl=vab1*R1/(vac1-2*vab1);
break;
case 1:
/*校准大量程,之前必须基准小量程!!!*/
vac2=ad_pro(1);
/*R2=200;校准电阻=200欧*/
v=ad_pro(1);
vac2=(vac2+v)/2;
vab2=ad_pro(2);
v=ad_pro(2);
vab2=(vab2+v)/2;
r=(vab1*(R2+2*rl)*(R1+2*rl)-
rl*vac2*(R2+2*rl))/(rl*vac2-vrl1*(R2+2*rl));
vref=vac1*(r+R1+2*rl)/(R1+2*rl);
eeprom(r,vref); /*写入EEPROM*/
break;
default:
}
结语
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达到了预计要求,采用本方法设计的二线制温度变送器已经形成产品并大量应用于工业现场。
本文提出的检测和计算方法对于使用铂热电阻传感器的精密测温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查询法确定测量温度值。
例如:如果测试的电阻值等于109.73 ,假设查询表格精度为10℃,那么两个最接近的值是107.79 (20℃)和111.67 (30℃)。
综合考虑这三个数据,利用下式进行计算:
[(测量值-最接近的低阻值)/(最接近的高阻值-最接近的低阻值)] x (分辨率℃) + 最接近的低温度值= [(109.73-107.79)/(111.67- 107.79)]*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