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姜宝良)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要点

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02(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是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的。

地基复杂程度也划分为三级:一级地基、二级地基、三级地基1)一级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一级地基:(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2)多年冻土及湿陷、膨胀、盐渍、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对工程影响大,需作专门处理的;变化复杂,同一场地上存在多种的或强烈程度不同的特殊性岩土也属之。

2)二级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二级地基:(1)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地下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2)除上述规定之外的特殊性岩土。

3)三级地基(1)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2)无特殊性岩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明确规定勘察工作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详细勘察的目的,是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与评价,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1)工程地质测绘;(2)勘探与取样;(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4)现场检验与监测。

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工程地质测绘具有如下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而进行。

(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的精度较高。

(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构造研究的内容包括:①岩层的产状及各种构造型式的分布、形态和规模;②软弱结构面(带)的产状及其性质,包括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宽度及充填胶结情况;③岩土层各种接触面及各类构造岩的工程特性;④挽近期构造活动的形迹、特点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苦三1、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察探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

3、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4、地质环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

上限为岩石圈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

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

5、工程地质条件: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

6、工程地质测绘: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7、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

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尤其是微地貌单元)的变化情况。

9、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程设施的安全。

10、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11、一般发育: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对工程设施安全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

12、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13、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总长度包括比较完整的岩心和破碎的碎块、碎屑和碎粉物质。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岩土工程勘查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查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岩土体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不良地质现象定义为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破坏后引起的后果工程类型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不严重次要工程三级工程严重般工程二级工程很严重重要工程一级工程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由于地基问题造成建筑物破坏及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2.1.2.场地复朵程度等级划分7/23“地质环境”是指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化学污染、水位上升等。

2丄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根据匸程匝婆性竽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以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岩七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级T.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的为三级时*岩丄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11/23鬲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风化程度,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性标睚"(Gfi M2JS)执訂.3.当岩韩完整程Jt为橇戡晖时.可丰进塔律完■檸度舟娄拄*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 90)、较差的(RQD=5〜75)、差的(RQD=2& 50)和极差的(RQD<25。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 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场址选择阶段,应符合选址或确定场地的要求;初步勘察T初步设计阶段,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施工图阶段,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答:目的——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平安稳定、经济合理和适用正常任务——按照建筑物或建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

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工程提供地质资料何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

2.岩土工程的根本特点答: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立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即将来开展的趋势1.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集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

岩土工程问题分析的根本思路是什么?答:①分析工程建筑物语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过程、边界条件,作出评价。

②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展计算,做出定量评价,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开展的过程,预测工程施工过程和建成以后这种作用会产生的影响,做出确切的评价和结论,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

2.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哪些?答:①.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②.勘探和取样。

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④现场检验与检测。

⑤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3.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所采用的勘察方法有何不同?答:①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方法:根据现有资料现场检测。

〕②初步勘察阶段〔根据已有资料进展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物探,原位测试为主〕③详细勘探阶段〔勘探和原位测试为主〕④施工勘察阶段〔检验与检测,施工超前地质预测施工和运营中突发性工程问题〕二章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1.工程地质测绘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答:①地形地貌。

②地层岩性。

③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④水文地质条件。

⑤不良地质作用⑥人类工程活动2.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法的方法、特点及其程序。

答:①路线穿越法〔适合中小比例尺〕。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程建设阶段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分: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测试、资料整理。

土按地质成因分: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

强夯法适用于从碎石到黏性土的各种土—采空区按开采形成时间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未来采空区。

在场地详细勘测阶段,对单栋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

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形黏土,判定为原生红黏土;液限大于45%的黏土判定为次生红黏土。

填土的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填土按堆填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古填土、老填土、新填土。

素填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它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渗透变形:流土、管涌、基坑突涌。

实地测绘法常用: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标准贯入试验:以15~30击/min的贯入速度将贯入器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 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锤击数N。

若地层比较密实,贯入击数较大时,也可记录贯入深度小于30cm的锤击数,这时需换算成贯入深度为30cm 的锤击数No 桩基工程检测的内容:桩基强度、桩基变形、几何受力条件。

桩身质量检测包括:桩的承载力、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结构完整性。

岩浆岩: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黏性土:塑形指数大于10的土。

大于10,小于等于17的土为粉质黏土;大于17的土为黏土地下硐室: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与岩体体内作为各种用途的建筑物的统称。

基坑工程:建筑物或构建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要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为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建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及安全防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docx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docx

A.10%B.15%C.2 〜3%D.63%20.特殊性岩土是指具有自己独特的工程特性的岩土,例如( 二、判断题(正确为“ ,错误为“X”。

每题2分)()1.膨胀上是指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特性的土或具有显著的失水收缩特性的土。

( )2.对控制边坡稳定的软弱结构面,宜进行原位剪切试验。

对大型边坡,必要时可进行岩体应力测试、波速测试、动力测试、孔隙水压 力测试和模拟试验等。

(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岩土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应定量分析,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 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

()4.全新活动性断裂,在我国地震和工程界屮,一般是指第四纪屮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

()5.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主要冇钻探、坑探、物探和触探。

( )6.为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除在测绘时应满足工程地质测绘的各项基本技术要求外,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的比例尺尚应比成图比 例尺小一级。

()7.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必须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而的分析与评价,尤以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为甚。

()&全新活动性断裂,在我国地震和工程界中,一般是指第四纪屮更新I 比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

()9.公路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 )10.钻孔取土器应根据土样质量级别和土层性质选用,对丁•采取I 级原状试样,必须选用薄壁取土器,采取II 级原状试样,可选用薄壁 取土器或片壁取土器,111、IV 扰动样则不需取土器。

( ( 壁取土器或厚壁取土器,111、IV 扰动样则不需取土器。

( )17.为减轻地浪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尽量使建筑物的虑动周期与地基的卓越周期相一致。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全对2分,漏选1分,错选0分) I.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附图包括(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C.实际材料图 D.基础设计图 2. 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等级主耍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等级,即( A.简单场地B.中等复杂场地C.很复杂场地D.复杂场地 3. 土工程勘察工作必须遵循如下棊本技术行为准则( )A.实践准则B.判据准则 4根据其物质状态的不同,可将泥石流分为( )等儿类。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完整版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完整版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5分)①地表移动盆地:采空区当地下开采影响到达地表以后,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将形成一个凹陷盆地②曲率:采空区任意一点处的平均倾斜变化率③水平变形:采空区任意两点水平位移之差与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④地表倾斜:任意两点的沉降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⑤湿陷系数: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⑥自重湿陷系数:试样在饱和的自重压力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⑦湿陷起始压力:使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开始发生湿陷所需的最低压力⑧膨胀率: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处于侧限条件下的原状土样在浸水膨胀稳定后,土样增加的高度与原高度之比⑨自由膨胀率:指人工制备的烘干土样,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⑩线缩率:土的竖向收缩变形与试样原始高度之比○11膨胀力:土样在体积不变时,由于浸水膨胀产生的最大内应力○12收缩系数:以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小1%时的竖向线收缩率○13胀缩总率:在一定压力下,收缩量与土的含水量可能减小的幅度之积与膨胀率的和○14冲填土:由于水力冲填泥沙形成的填土○15老填土:当主要组成物质为粗颗粒,堆填时间在10a以上者;或主要组成物质为细颗粒,堆填时间在20a以上者○15融化下沉系数:冻土在融化前后的高度改变量和冻土融化前的高度之比○16洞探:依靠专门机械设备在岩层中掘进,通过竖井、斜井和平硐来观测描述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并进行现场试验以了解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7探井:常用于土层中,查明地层岩性,地质结构,采取原状土样,兼做原位测试。

是经过地球物理勘探证实有希望的地质构造,为了探明地下情况寻找油汽田而钻的井。

二、问答题(20分)1、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基本内容?1.工程名称及建设地点2.勘察阶段及技术要求3.制定勘察刚要的依据4.建筑场地的自然条件及研究程度5.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①尚需继续搜集的各种资料文献②工程地质测绘③钻探④原位测试⑤土、水的试验分析⑥各种长期观测⑦资料整理及报告书中的内容及要求6.勘察工作进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7.附件:①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②勘察试验点平面布置图③勘察工作进展计划表2、滑坡稳定性计算应符合哪些要求?1.正确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断面,正确划分牵引段、主滑段和抗滑段2.正确选择强度指标,宜根据测试结果、反分析和当地经验综合确定3.有地下水时,应计入浮托力和水压力4.根据滑面(带)条件,按平面、圆弧或折线,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型5.当有局部滑动可能时,除验算整体稳定外,尚验算局部稳定6.当有地震、冲刷、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时,应计入这些因素对稳定的影响3、简述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及停止观测的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整合版)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整合版)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岩土工程问题、评价工程建设场地,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及具体任务:(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为场地方案确定提供依据,应符合确定场地方案的要求(2)初步勘察:为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提供依据或计算参数,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3)详细勘察: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或计算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4)施工勘察:施工勘察就是配合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勘察资料。

3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①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②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③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并作出评价结论。

④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⑤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4岩土工程参数:一类是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鉴定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用以设计岩土工程,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

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2、场地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参数、岩土体工程性质和性状的设计参数3、预测拟建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4、提出地基与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种岩土工程方案设计的建议 5、预测拟建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影响6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了解工程结构的类型、特点和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要求;2、掌握场地的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确定其最佳估值;3、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经验;4、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岩土工程,可能过现场模型试验作足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程建设阶段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勘察阶段:R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分: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测试、资料整理。

土按地质成因分: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

强夯法适用于从碎石到黏性土的各种土—采空区按开采形成时间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未来采空区。

在场地详细勘测阶段,对单栋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

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形黏土,判定为原生红黏土;液限大于45%的黏土判定为次生红黏土。

填土的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填土按堆填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古填土、老填土、新填土。

素填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它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渗透变形:流土、管涌、基坑突涌。

实地测绘法常用: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标准贯入试验:以15~30击/min的贯入速度将贯入器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 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锤击数N。

若地层比较密实,贯入击数较大时,也可记录贯入深度小于30cm的锤击数,这时需换算成贯入深度为30cm 的锤击数No 桩基工程检测的内容:桩基强度、桩基变形、几何受力条件。

桩身质量检测包括:桩的承载力、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结构完整性。

岩浆岩: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黏性土:塑形指数大于10的土。

大于10,小于等于17的土为粉质黏土;大于17的土为黏土地下硐室: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与岩体体内作为各种用途的建筑物的统称。

基坑工程:建筑物或构建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要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为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建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及安全防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

不良地质作用: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地质作用。

采空区:人类在大面积采挖地下矿体或进行其他地下挖掘后所形成的地下矿坑或洞穴。

老采空区:历史上已经开采过、现已停止开采的采空区。

砂土液化现象:松散的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

但饱和砂土的孔隙全部为水充填,因此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将导致孔隙水压力的骤然上升,而在地震过程的短暂时间内,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砂粒通过其接触点所传递的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的状态。

非全新活动断裂:一万年以前活动过,一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活动的断裂。

软土: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压缩系数a : e~p曲线中某一压力区段的割线斜率。

压缩模量E:在无侧向膨胀条件下,压缩时垂直应变增量的比值。

标准贯入试验(SPT :用质量为63.5的重锤按照规定的落距(76cn)自由下落, 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打入地层,根据贯入器在贯入一定深度得到的锤击数来判定土层的性质。

跨孔法:在两个以上垂直钻孔内,自上而下,在同一地层的水平方向上一孔激发,另外钻孔中接收,逐层进行检测地层的直达SV波。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底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估。

房屋建筑勘测点布置规定:1、勘测点宜按建筑物的周边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

2、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测点,重大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建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3、建筑地基设计的原则是变形控制,将总沉降、差异沉降、局部倾斜、总体倾斜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而影响变形控制最重要的因素是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性,所以当同一建筑物内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测点,查明其变化。

4、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采取土样测试与原位测试要求:1、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作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数的1/2,钻探取土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2、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3、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流。

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按三方面因素进行划分:1、基坑开挖深度。

2、基坑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及坑内环境条件。

桩基础勘探孔平面布置:1、初勘阶段可根据拟场地形状按网格或梅花布置勘测孔,对高架道路、桥梁等线性工程可沿拟选轴线布置勘探孔。

勘探孔间距随场地复杂程度而定,一般为50~100m 2、祥勘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在建筑物中心、角点或周边布置勘探孔。

桩基工程特有的勘探评价:1、提供可选的桩基类型和桩端持力层,提出桩长、桩径方案的建议。

2、提出估算的有关岩土基桩侧阻力和端阻力。

必要时提出估算的竖向、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和缺乏经验的地区,应建议做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数的 1 %,且每个场地不少于3个。

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应建议进行的水平荷载试验;对承受上拔力的桩,应建议进行抗拔试验。

3、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桩基工程,应提供计算所需的相应土层的变形参数,必要时进行沉降估算。

4、当有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

5、分析成桩的可能性、成桩和挤土效应的影响,并提出防护措施的建议。

6持力层为倾斜地基。

基岩面凹凸不平或岩土中有洞穴是,应评价桩的稳定性。

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滑坡治理原则及措施:1、避开。

对场址有直接危害的大、中型滑坡应避开为宜;2、消除或减轻水对滑坡的危害。

水是促使滑坡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尽早消除或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危害(截、排、护、填)。

3、改善滑坡体的力学条件,增大抗滑力(减与压、挡)。

4、改善滑带土的性质。

采用焙烧法、灌浆法、孔底爆破灌注混凝土砂井、啥桩、电渗排水及电化学加固等措施,改善滑带土的性质,使其强度指标提高,以增强滑坡的稳定性。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应依下列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层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 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地下水样的采取应注意:1、水样瓶要洗净,取样前用待取样水对水样瓶反复冲洗三次。

2、采取水样体积简分析时为100mm侵蚀性CO分析时为500mm并加2~3g大理石粉;全分析时取500~1000mL 3、采取水样时应将水样瓶沉入水中预定深度缓慢将水注入瓶中,严防杂物混入,水面与瓶塞间要留1cm左右的孔隙。

4、水样采取后要立即封好瓶口,贴好标签,及时送化验室。

5、水样应及时化验分析,清洁水放置时间不宜超过72h,稍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48h,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12h。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时,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4、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 IQ >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3次血.3>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沉降观测的对象:1、一级建筑物。

2、不均匀或软弱地基的重要二级及以上建筑物。

3、加层、接建或因地基变形、局部失稳而使结构产生裂缝的建筑物。

4、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建筑物。

5、需要累积建筑经验或进行反分析计算参数的工程。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要求:1、充分了解工程结构的类型、特点、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要求。

2、掌握场地的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确定其最佳估值。

3、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经验。

4、对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岩土工程问题,可通过现场模型试验和足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5、必要时可建议通过施工监测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6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应定量分析;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

7、在地基基础方案论证必选的基础上,推荐最佳方案。

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1、取样方法和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取值比较。

3、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的分析比较。

4、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

5、测试方法与计算模型的配套性。

成果报告的基本内容: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拟建工程概括。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石参数、地基承载力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石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