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全]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全]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真题详解1伟烈亚力[北京大学2019年研]答:伟烈亚力是著名的英国汉学家,伦敦传道会传教士。

1846年来华,致力于传道、传播西学,主编《六合丛谈》并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1877年返回伦敦定居。

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关中国的著作有《满蒙语文典》《中国文献纪略》《匈奴中国交涉史》等。

归国前所藏中西文书籍718卷悉捐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他不但对西学东渐作出重要贡献,而且在东学西渐方面也是功不可没,是公认的汉学家。

2哈瓦斯社[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研;南京大学2008年研;华师2007年研] 答:哈瓦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

该社于1835年由夏尔·哈瓦斯创办于巴黎。

哈瓦斯从1825年起就开始从各国的报纸上翻译、编辑新闻供给巴黎。

1832年成立翻译事务所,专门经营翻译外报新闻的业务。

1835年,翻译事务所正式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

哈瓦斯社最初的新闻稿是复写或用石印印行的,每日一份,后来增加到每日数份,自称“报纸的报纸”。

其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初期靠快马传送,后陆续用信鸽、电报等传递消息。

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它的财政趋于恶化,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新闻播发日益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

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瓦解。

3掏粪运动[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研]答:掏粪运动是指20世纪初以杂志为主体发起的运动,主要是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

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他把写揭露新闻的记者比作英国约翰·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里的主人公,埋着头拿着粪耙收集污物,而不愿抬头看天主。

以《麦克卢尔杂志》三组文章——《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城市的耻辱》《工作的权利》为开始,后一系列杂志加入到这场运动中,包括《世界主义者》《柯里尔杂志》《人人杂志》等。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2.自由主义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公报》4.《信使报》5.《学者报》6.黎塞留7.皇家出版法庭二、简答题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手抄新闻(新闻信)2.古登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二、论述题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第三章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1607-1765)【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2.《波士顿新闻信札》3.《新英格兰报》4.曾格案件二、简答题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第二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米尔顿2.托马斯·杰斐逊3.约翰·密尔4.《论出版自由》5.《论自由》二、论述题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第四章渐进的改良之路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640-1861)【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威克斯2.“知识税”3.《福克斯诽谤法案》4.“朱尼尤斯信件案”5.秘密津贴制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3.卤刷传播 (1)公元 7 丐纨,卤刷朮最早出现在丨国;宊朝毕昇首创胶泥活字排版卤刷朮;公元 14 丐纨,丨国出现木活字卤刷;14 丐纨末至 15 丐纨初,丨国癿雕版卤刷朮传到欧洲,幵 得到推广呾应用。 (2)1450 年,德国人古登堡首创以铅、锡、锑合釐为朳料癿活字,幵形成活版卤刷 巟艺。他迋制成了木制癿、靠螺旋在卤版上加压力癿卤刷术,代替了纯粹癿手巟操作。 (3)15 丐纨后半期到 15 丐纨末,由德国癿卤刷者创廸癿卤刷所在意大利、法国、荷
4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迉代报刊首先出现在德国癿原因 ①技朮基础:新癿卤刷手段癿迈用,使信息癿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②収行保障:德意志地区癿邮政系统较为収达,许夗城市可以每日递送邮件。 ③社会环境:16丐纨末期,德国封廸统治势力薄弱。 (3)17 丐纨至 18 丐纨新闻传播亊业癿特点 ①报刊以报道新闻、评论旪亊为主,仍一般癿卤刷出版物丨分离出来。 ②报纸呾朰志各具特色,逐渐区分廹来。 ③散张,双面卤刷,分栏编排。 ④内宨主要有新闻、评论、广告三丧部分。 ⑤朰志刊期比报纸长,有周刊、半月刊、月刊、孚刊等。 ⑥形式上保留本册式装订。 ⑦类别夗样,分政治旪亊、科学、文艺等。
1 / 2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口诧传播具体形式:部落、团体、民族癿聚会,甚至包括传闻、说唰、民谣等。 (4)口头诧言传播癿局限性: ①穸间上传播范围有限。 ②旪间上转瞬卦逝,丌可保留。 ③口口相传宨易失真。
2.手写传播 (1)文字癿产生 ①文字出现之前,古代人类通迆结绳、刻木、实物书信等用以记亊、交流。 ②文字癿出现,为手写新闻传播癿诞生奠定了基础。 (2)书写朳料癿改迍 ①早期传播载体:岩壁、黏土、兽皮、兽骨、竹简等。 ②公元前 2 丐纨,丨国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癿纸。 ③公元 105 年,东汉人蔡伢改迍造纸朮,廹始用树皮、破布、纤维呾渔网造纸。 (3)手写新闻传播:通迆手写文字传递癿新闻及信息 ①官斱公报 a.官斱公报用以传递统治阶级内部信息,不普通民众无兲。 b.古罗马旪代癿《每日纨闻》。 公元前 59 年,恺撒当选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癿议亊记彔 ——《每日纨闻》,迌是一种手书公告,内宨为公民投票、官吏仸命、政府命令等。《每日 纨闻》在书记员抁写后分送给各地军政长官。 c.丨国唐代癿迍奏院状。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课后习题复习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课后习题复习

世界新闻业复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P15第1、2题一、简述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的影响?1.实现信息的规模化传播2.为新闻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3.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区域二、简述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最早生产的五个相互依托的原因?1. 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 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 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 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第二章 P99第1、2、3、6、8、9题三、简述欧洲国家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四个地区,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1.西欧和部分中欧工业发达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等,以及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起步早、发展迅速、对世界影响巨大。

2.北欧诸国,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和平渐进、内向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对世界影响不大。

3.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工业化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萌芽早,但长期发展缓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轨道。

4.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以及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

特点:历史上受专制主义影响较大,发展不快,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混乱阶段,现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四、简述现在欧洲新闻业的总体特定?(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

(2)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翿点事:各国的报纸 ★★★
4 / 53
圣才电子书

1.美国的报刊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太阳报》
美国廉价报纸的典型代表是纽约《太阳报》(The Sun)。
《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仹成功的廉价报纸。1833年9月3日,该报由本杰明·戴(Benjamin
实力招贤纳士、延揽人才,丌断扩充记耀、编辑队伍。 ③旪敁性强、新闻报道面广、文字通俗、笔调辛辣,最刜以地斱新闻见长,包括釐融新
1835年5月6日,《先驱报》由苏格兮人詹姆士·戈登·贝养特创办。创刊后丌丽便获成功,
仁半年旪闱销量就逼近《太阳报》,日发行量在19丐纨60年代达6万仹,赸过《太阳报》老
屁全国各报乀首。在欧洲国家,《先驱报》也有大量订户,广受欢迎。1924年,该报不《讳
坛报》合幵为《纽约先驱讳坛报》。
《先驱报》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概念
的 新
三社四边协定 内容

性质与发展结果
传 播
英国工人报刊

早期工人报刊的出现 法国工人报刊

美国工人报刊
共产主义者同盟及杂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无产阶级报刊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活动
第一国际及其报刊
《法兰西共和国公报》
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报纸 《杜歇老爹报》
《社会革命报》
《公社报》
【翿点难点归纳】
①有明确的新闻理念,贝养特在报纸发刊辞丨有充分的阐述:“我们将致力二记彔亊实,
记彔公兯的呾主要的亊件不问题。我们丌说废话,丌帞偏见,公正地、独立地、无畏地呾善
5 / 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意地迚行报道,幵丏适当地加以评讳。” ②贝养特在报纸创刊的前 3 年丨一直亲仸主编,亲自采讵、撰写文章,他还为了增强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2版)章节题库(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2版)章节题库(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三章 “一战”前后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概念题1.《人民国家报》答:《人民国家报》于1869年10月至1876年9月在莱比锡出版,起初每周出版2次,1873年起改为每周出版3次。

威·李卜克内西和奥·倍倍尔主持报纸工作。

《人民国家报》编辑部同马克思、恩格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该报成为革命的喉舌,成为当时德国最优秀的工人报刊,在对德国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人民国家报》致力于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在德国统一、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坚持党的立场,反映党的意见主张。

《人民国家报》还经常刊载第一国际的文件,报道国际的消息,普法战争期间及时刊登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宣言,这使它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在德国的机关报。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该报的宣传活动,并为它撰写了许多文章。

1870年12月,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人被捕后,报纸的质量有所下降。

1872年至1873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批评该报同拉萨尔派妥协调和的倾向。

2.《社会民主党人报》(1879年)答:《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被誉为德国党的旗帜,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下,于1879年9月28日创刊。

这是一份周报,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1888年10月迁至伦敦出版,1890年9月27日停刊,共出版12年。

《非常法》施行期间,该报通过“红色战地邮局”秘密运回国内,在德国各地广为传阅,发行1.1万份,成为德国党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报纸。

3.普利策答: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匈牙利,1864年应募来美从军,退役后做过各种杂工,工余时间自修法律,1867年取得律师资格,同年加入美国籍。

1868年在德文报纸《西方邮报》当记者。

1878年,普利策买下《圣路易电讯报》,开始了办报生涯。

1883年,他以34.6万美元买下了纽约《世界报》。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俄罗斯新闻业1.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媒体的发展阶段(1)1992年初—1994年底:私有化与权力斗争1992年,叶利钦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私有化”命令。

①固有媒体相继“非国有化”,呈现多元资本持股形态;②私营媒体大量涌现;③在媒体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化趋势初见端倪,出现了第一批媒体寡头。

(2)1994年年底—1996年中期:第一次车臣战争和总统大选①叶利钦强化政府的舆论机构,充分发挥俄联邦政府新闻处和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的作用。

这一时期,俄罗斯媒体集中化的趋势继续扩大。

②通过对车臣战事以及总统大选直观而生动的报道,俄电视媒体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其影响力显然超过印刷媒体,成为主导性的媒体。

(3)1996年中期—1998年中期:寡头瓜分媒体与新闻战寡头瓜分媒体,并发展私立媒体。

在瓜分媒体市场的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每当这时,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互相攻击、谩骂,彼此揭底、拆台,从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揭丑运动”。

与寡头媒体的喧嚣相比,这一时期国家媒体的声音相对微弱。

(4)1998年中期至今:政府、媒体权力回归这一时期,通过对新闻媒介的整合与控制,政府、媒体权力回归。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寡头及其媒体的整治力度。

通过整治寡头及其所属媒体,普京加强了政府权威,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5)俄罗斯媒介生态的现状近年来,绝大多数报刊的订阅率都出现了滑坡。

电视仍然是这个国家最普及的大众媒介,互联网发展迅速。

2.俄罗斯新闻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1)媒介产业集中化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进程,两种新型的资本集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崛起。

一是官僚(政治)资本集团,二是金融工业资本集团。

(2)媒介经营商业化苏联解体后,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实行自由价格政策以后,新闻媒体几乎全部被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考研《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2版笔记和名师程曼丽考研真题解

考研《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2版笔记和名师程曼丽考研真题解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2版笔记和名师程曼丽考研真题解第一章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1口头传播(1)口头传播是最早的传播形式。

(2)前语言时期,人类使用呼唤、手势、体态等简单方式传播,音节语言产生后,人类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口头语言传播。

(3)口语传播具体形式:部落、团体、民族的聚会,甚至包括传闻、说唱、民谣等。

(4)口头语言传播的局限性:①空间上传播范围有限。

②时间上转瞬即逝,不可保留。

③口口相传容易失真。

2手写传播(1)文字的产生①文字出现之前,古代人类通过结绳、刻木、实物书信等用以记事、交流。

②文字的出现,为手写新闻传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书写材料的改进①早期传播载体:岩壁、黏土、兽皮、兽骨、竹简等。

②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③公元105年,东汉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开始用树皮、破布、纤维和渔网造纸。

(3)手写新闻传播:通过手写文字传递的新闻及信息①官方公报a.官方公报用以传递统治阶级内部信息,与普通民众无关。

b.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每日纪闻》,这是一种手书公告,内容为公民投票、官吏任命、政府命令等。

《每日纪闻》在书记员抄写后分送给各地军政长官。

c.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

唐代中期,各节度使在京设立办事机构,称“进奏院”。

进奏院中的进奏官,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等,也为地方官员了解、汇集和通报朝廷的政治消息。

“进奏院状”是指,经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有时也称“状报”“报状”等。

到了宋朝,“进奏院状”改称“邸报”,成为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行的正式官报。

唐代进奏院状的性质:特定的读者群;时间上早于正式的官文书;内容经进奏官筛选。

②新闻信a.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2.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英国独立报刊的出现和《泰晤士报》
1.独立报刊的出现
(1)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的特点
①这个时期,尽管英国政府仍然对报刊征收印花税,报业面临的经济压力一直没有减弱,但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报刊的种数和销量都在增长。

②报纸的内容也有所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述评增多,经济新闻、文艺作品、读者来信也不断增加。

③由于工商业的日益繁荣,广告逐渐多起来,报纸开始刊登广告,广告逐渐成为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

报业独立自主的倾向日益增强。

(2)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
①《每日广告报》(1730—1807年)
这是一份商业性报纸,除了刊登广告外,还不时刊登经济消息、商业行情、金融行情以及社会新闻,开创了报纸依靠广告收入而自立的先河。

②《大众广告报》(1752—1798年)
由著名出版商亨利·伍德福和他的儿子桑普林·伍德福独立出版的日报,1769年前后因连载“朱尼厄斯信件”而名噪一时。

③《早晨纪事报》(1769—1862年)
由桑普林·伍德福的弟弟威廉·伍德福创办的日报,因迅速报道国会新闻而为社会瞩目。

1789年伍德福退休后报纸三易其主,一度成为辉格党的机关报,但该报在报道国会以及报道法国大革命等方面一直颇有影响。

④《晨邮报》(1772—1937年)
该报1795年后在著名报人斯图亚特的经营下,强调经济自立,提高新闻的趣味性,因而声誉日增。

斯图亚特当时就提出“广告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吸引读者,增进发行;而发行增加,又可吸引更多广告”的经营思想。

2.《泰晤士报》的创办
(1)《泰晤士报》(The Times)概述
其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

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或泰晤士报》,1788年3月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

该报创刊伊始便采用了新式印刷机,不但印数较以前大为增加,还降低了印刷成本,售价也比其他报纸低。

该报最初接受政府津贴,但力求以广告收入实现独立经营。

约翰·沃尔特认为“报纸应当成为时代的记录和各种消息的忠实记录者。

”因此该报致力于详尽而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闻,整版刊登国会辩论实况,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几年后便跻身伦敦一流报纸的行列。

(2)《泰晤士报》的影响
之所以有着超国界的影响力,归根到底是因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正处于鼎盛时期,该报虽非政党报纸,却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可以代表英国政府的意见,因而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力。

后来英国国势渐弱,加上廉价报纸兴起后的冲击,该报的政治影响也随之减弱,销量已不能和大众报纸相比了。

二、美国的报刊
1.美国的廉价报纸
(1)纽约《太阳报》(The Sun)
这是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由本杰明·戴(Benjamin Day)于1833年9月3日创办。

他在《太阳报》的创刊号上宣称“本报的目的是办一份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

”《太阳报》获得较大的成功。

之后,《太阳报》几易其主,1920年停办。

《太阳报》晚刊则于1950年并入他报。

纵观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其成功之处在于以下方面:
①他善于经营。

《太阳报》坚持低价发行,以街头零售为主;他还给报贩很大的折扣,以促进发行;《太阳报》大量刊登广告,第三版的半个版面和第四版均为广告,有时第一版也插登广告,充裕的广告收人使报纸有可能改善条件;更新设备,使报纸的大量发行有了物质技术上的保证。

②一改过去单调沉闷的办报风格,以变化多端的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吸引读者。

2.纽约《先驱报》
《先驱报》创办于1835年5月6日,创办人詹姆士·戈登·贝内特,苏格兰人。

《先驱报》创刊后不久便获成功,仅半年时间销量就逼近《太阳报》,19世纪60年代日发行量达6万份,超过《太阳报》而居全国各报之首。

《先驱报》在欧洲国家也有大量订户,广受欢迎。

1924年该报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

《先驱报》成功的原因:
(1)它有着明确的新闻理念,贝内特在报纸发刊辞中对此曾有充分的阐述“我们将致力于记录事实,记录公共的和主要的事件与问题。

我们不说废话,不带偏见,公正地、独立地、无畏地和善意地进行报道,并且适当地加以评论。


(2)在报纸创刊的前3年中,贝内特一直亲任主编,亲自采访、撰写文章,他还招贤纳士,延揽人才,不断扩充记者、编辑队伍,以增强实力。

(3)新闻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文字通俗、笔调辛辣,最初以地方新闻见长,包括警署新闻、金融新闻、社交新闻等等,其警署新闻聚焦于一些离奇案件的审理过程,常常引起社会轰动。

(4)《先驱报》首创的华尔街新闻栏提供的金融市场、货币交易以及证券行情信息引
起纽约商界的高度重视。

(5)其社交新闻首次对纽约上层社会的社交活动进行报道,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兴趣。

在地方新闻的基础上,该报又加强了全国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

(6)在重视新闻报道的同时,贝内特善于经营,大量刊登广告,创刊第二年,广告就占了一半的版面,获益颇丰。

3.纽约《论坛报》
《论坛报》是1841年4月10日由霍勒斯·格里利创办。

与其他廉价报纸不同,格里利宣称《论坛报》“是一个政治、文学和综合新闻的新晨报。

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

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

我们将竭尽心力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

(1)《论坛报》是一份新型的便士报:
①它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剔除哗众取宠的成分。

它也刊登社会新闻和警事报道,但重在说明过程,而非一味寻求刺激。

为此,它曾获得“道德机关报”的雅称。

②该报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

它的言论紧扣下层民众关心的问题,如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主张男女同工同酬、提倡禁烟禁酒、保护关税等。

这些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直接促进了群众运动的开展。

(2)《论坛报》改革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是:
①提倡开发西部。

这是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贫民的一条谋生之路。

②反对奴隶制度。

50年代美国废奴运动进入高潮,该报积极配合宣传。

4.《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1851年9月18日由亨利·雷蒙德和他的两位同仁共同创办。

这份报纸初名《纽约每日时报》,1857年改名为《纽约时报》。

雷蒙德将“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作为自己的办报方针,力求新闻报道详尽准确,言论调和平稳。

报纸很快便办出特色。

南北战争时,《纽约时报》已成为美国著名的日报,对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

三、法国的廉价报纸
法国的廉价报纸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并在19世纪后半期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政党报纸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廉价报纸带有较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与此同时,在廉价报纸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政党报纸也效仿廉价报纸刊登小说,逐步降低报价,销量也有了增长。

1.《新闻报》
(1)法国著名的廉价报纸。

该报由亲政府的议员埃米尔·德·吉拉丹创办。

1836年7月1日,吉拉丹创办《新闻报》,以低价出售,低于当时报纸年定价的一半,一面世便受到读者的欢迎,销数不断上涨。

(2)《新闻报》的特点是:
①减少政治新闻和言论,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

②拓宽报道面,有关卫生、健康、食品、服装、家庭等方面知识性、实用性的文章占相当大的篇幅。

③报纸拥有一批为其撰稿的文学家,其中包括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于1836年连载巴尔扎克小说《老处女》,开法国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