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防火防爆知识

合集下载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教育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栓维护
定期检查消防栓的阀门是否灵活、水带是否破损、水枪水带连接是否牢固,并 定期进行保养和润滑。
其他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01
其他消防器材包括烟雾报警器、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器等。
02
使用和维护方法因器材类型而异,需 根据不同器材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维 护。
03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各 种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消防安全意识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 维护保养,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有效地应对火灾。同时,我们也应该 关注消防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消防 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消防设施
安装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等消防 设施,提高火灾预警能力。
防火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
安全制度
制定并执行防火安全制度,确保 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操作规程
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 确使用火源和消防器材。
培训与演练
定期开展防火安全培训和演练,提 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03 防爆安全措施
爆炸的分类与特点
适用于易爆易燃场所的 仪表,如防爆压力表、 防爆温度计等。
防爆通风设备
防爆器材
用于易爆易燃场所的通 风设备,如防爆排风扇、 防爆空调等。
如灭火器、灭火器箱、 消防栓等消防器材,用 于扑灭火灾和减少爆炸 危险。
防爆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
建立防爆安全制度
制定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确保防爆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教育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之一。
通过防火防爆消防安全教育,可以减少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 生,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谢谢聆 听

防火防爆重点知识

防火防爆重点知识

《防火防爆重点知识》一、填空1、在灭火器型号中灭火剂的代号:P代表泡沫灭火剂;F代表干粉灭火剂;T代表二氧化碳灭火剂;Y代表1211灭火剂。

2、爆炸速度在每秒数米以下的爆炸一般称为爆燃;爆炸速度在每秒十几米到数百米的爆炸一般称为爆炸;爆炸速度为每秒数千米的爆炸称为爆轰。

3、最小点火能指的足能引起爆炸件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

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

4、控制着火源的主要有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四个方面。

5、 . 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有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

6、扑救火灾一般有三种方法,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7、库房的耐火等级主要是由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决定的。

8、夜间装卸易燃易爆物品时,不准使用明火灯具,应该使用防爆灯具灯具。

9、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原子爆炸。

l0、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交接班不交待清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可燃物不清不净不走;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11、电话报火警时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12、爆炸的破坏形式有: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三种。

13、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火源、可燃物、助燃物、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13、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l 4、火灾蔓延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15、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和窒息法。

二、判断(A)1、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A )2、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动火施工,动火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1.物质燃烧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点火源。

只有三要素同时存在,且都有足够的量,并彼此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燃烧。

2.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氧气)形成混合物,在点火源作用下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

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

当混合气浓度低于(或高于)爆炸极限的下限(或上限)值时,对混合气点燃不能产生火焰传播。

3.容易产生化纤和粉尘及静电的环境湿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的界限以内。

4.油品火灾具有突发性强、容易爆炸、燃烧火焰温度高、辐射强度大、易发生沸溢等特点。

5.油罐火灾最常见的扑救方法有:窒息法灭火、冷却法灭火、隔离法灭火、化学抑制法灭火等。

6.《防火防爆十大禁令》规定,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而在厂区进行用火作业,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等,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危险化学品。

7.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必须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

8.“三不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

9.发现生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拨通后应报告失火的具体位置,燃烧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10.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将某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绝。

11.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

1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13.按照着火物质的不同,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是指可燃固体、B类是指可燃液体、C类是指可燃气体、D类是指轻金属。

14.在进行气割、焊接作业时,氧气、乙炔瓶之间应有5米以上的安全间距,与明火应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并且不能放在正在生产的设备、管道、输电线的垂直下方。

15.扑火火灾后要对火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消除余火和阴燃,排除险情和隐患,防止复燃。

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4篇)

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4篇)

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和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火灾和爆炸的概念和特点火灾和爆炸是两种常见的安全事故,都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是由于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而产生的热能释放,而爆炸是由于可燃气体或可燃物质在受到点火或着火源激发时突然放出大量能量,并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扩散。

二、火灾和爆炸的危害和原因火灾和爆炸都会带来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

火灾和爆炸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烟火、电器故障、电路短路、过载、高温等。

同时,不恰当的操作和管理也是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原因之一。

三、防火安全管理措施1. 预防为主:要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火知识,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和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2. 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火灾隐患,及时维护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使用安全。

3. 消防器材的配置和使用:合理配置灭火器、灭火器具和自动灭火设备,提高员工对灭火器材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灭火。

4. 应急预案和演练: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流程,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

四、防爆安全管理措施1. 防爆装置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防爆装置和设备,确保其具有防爆性能,避免火花、静电和高温等导致爆炸的因素。

2. 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条件储存和运输危险品,避免危险品的泄漏和混合,减少爆炸的概率。

3. 防爆工作场所的布置和管理:合理设置通风设备,控制温度和湿度,减少爆炸的可能性。

建立健全防爆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和防护措施的使用。

4. 防爆操作和应急处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花、静电和高温等因素,及时处理发现的异常情况,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第一部分:防火安全知识1. 防火常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防火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

a) 火灾的成因火灾的成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电器故障、明火不慎、燃气泄漏等。

了解火灾的成因,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

b) 防火设备防火设备是防止和扑灭火灾的重要工具,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火警报警器等。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 火灾自救火灾发生时,自救是首要任务。

了解如何正确逃生和自救对我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2. 家庭防火安全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场所,保证家庭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a) 电器使用安全电器是家庭中常见的火灾隐患之一。

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过载和短路情况的发生,是防火安全的基本要求。

b) 厨房防火安全厨房是家庭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地方之一。

正确使用煤气、电烤箱以及其他火源设备,合理停放易燃物品,定期清洁油烟机和煤气管道,是厨房防火安全的基础。

c) 定期检修电线电路电线电路老化或者用电负载过重都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定期检修和更换老化的电线电路,合理规划用电负荷,能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

d) 学习火灾逃生技能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学习火灾逃生技能,包括正确使用灭火器、避免恐慌、寻找安全出口等。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传授这些技能,以应对火灾发生时的突发情况。

3. 公共场所防火安全公共场所包括酒店、商场、剧院、学校等,在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防火安全。

a) 了解场所的安全出口在进入公共场所之前,了解场所的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数量至关重要。

这样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并逃离危险区域。

b) 不乱扔烟蒂乱扔烟蒂是造成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乱扔烟蒂,要将烟蒂扑灭后再放入垃圾桶。

c) 避免使用易燃物品在公共场所要避免使用易燃物品,如喷雾剂、香水、酒精等。

这些物品一旦引燃,火势迅速扩大,威胁到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引言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防火防爆措施和消防安全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关系到个人的安全和财产的保护。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防火防爆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

本文将围绕防火防爆措施和消防安全知识展开,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防火防爆措施1. 防火措施1.1 室内防火布局合理的室内防火布局是防止火灾扩散和疏散人员的关键。

在室内布置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通道畅通:走道、门口、楼梯等地方不得摆放杂物,以确保人员疏散的顺利。

- 定期检查电线电路:电线电缆应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不得出现老化、断裂或过度负荷等情况。

- 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拉乱接,不堆积可燃物。

- 合理布置消防器材:火灾风险较大的场所应配备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 严禁违禁品:禁止在室内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等。

1.2 防火门窗防火门窗是防火防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员的逃生和财产的保护。

以下是防火门窗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材质:防火门窗应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材料制作,如防火玻璃、阻燃木材等。

- 密封性:防火门窗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火势无法快速蔓延。

- 定期检查:防火门窗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防火效果。

1.3 防火材料在建筑设计和装修中,使用防火材料是防火防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常见的防火材料:- 阻燃涂料:使用阻燃涂料进行墙面和天花板的涂装,能够延缓火势的蔓延。

- 防火板材:使用防火板材进行建筑装修,能够有效地隔热、隔音和阻燃。

- 防火涂料:使用防火涂料对木材和金属进行涂装,能够提高其耐火性能。

2. 防爆措施2.1 安全存放危险品危险品是指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性质的物质。

正确安全存放危险品是防爆措施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相关建议:- 分类存放:根据危险品的性质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性质的危险品混放,引发事故。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1. 基本概念防火防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器材,以预防和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及避免其蔓延和扩大的工作。

2. 火灾的危害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火灾引发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或永久性的损害。

同时,火灾还会破坏环境资源,污染空气和水源。

3. 火灾的防范措施(1) 组织开展防火工作。

单位应建立健全防火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义务。

每年定期组织防火演习,并进行火灾情况的讨论和分析,及时修订和完善防火预案。

(2)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定期对建筑物、设备、电器等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特别注意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情况,防止电线老化、短路等引发火灾。

(3) 设置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

建筑物和重要设备应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并加强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加强消防通道和疏散标识的设置。

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和室内安全出口的标识清晰可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5) 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灭火器使用技能和紧急疏散方法。

4. 爆炸的危害爆炸是指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由于受到外部能量或其它内部因素的影响,以瞬时发生的高温、高压为特征的剧烈反应。

爆炸可对人员、物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伤害。

5. 爆炸的防范措施(1) 加强爆炸危险品管理。

企业和个人在存储、运输、使用爆炸危险品时,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加强危险源管理和监督检查。

(2) 控制点火源。

在易燃易爆场所或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类明火和电火花等点火源。

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火种操作,确保空气中没有可燃的气体、蒸气和粉尘。

(3) 加强防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根据爆炸危险区的特点,配置合适的防爆设备和设施,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照明设备和防爆通风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10.2020
7
三、灭火基本原理及器材的使用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 1、冷却灭火法 2、隔离灭火法 3、窒息灭火法 4、抑制灭火法
05.10.2020
8
(二)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1、清水灭火器的使用 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4、卤代烷灭火器的使用(2010年淘汰) 5、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05.10.2020
4
2、在可能积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 所,要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降低空 气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含量在爆炸极限 浓度以下;
3、在房屋装修装饰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 可燃易燃材料。建(构)筑物内尽量少堆 放(存放)和不堆放(存放)可燃易燃物 品等。
05.10.2020
5
(二)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
2
(四)几种燃烧现象 1、闪燃 2、阴燃 3、爆燃 4、自燃
(五)热传播的方式 1、热传导 2、热对流 3、热辐射
(六)爆炸的分类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七)爆炸极限浓度
05.10.2020
3
二、防火防爆原理
(一)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 即:控制可燃物、防止形成火灾和爆炸的 介质 1、在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等 环节搞好消防安全管理,防止易燃易爆化 学物品的泄露、扩散或与空气混合形成爆 炸性混合气体;
四级
9 10 12
05.10.2020
18
五、电气防火
(一)电气线路火灾的原因 • 过负荷 • 短路 • 漏电 • 接触电阻过大
05.10.2020
19
(二)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 • 合理选择导线 • 注意安全距离(水平、垂直) • 安装防雷设备 • 定期检查和保养 • 合理施工 • 防火堵料、涂料
05.10.2020
20
(三)电气设备防火
• 电气设备包括:照明设备、电动机、电热 设备、家用电器、发电厂。
•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设备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0级区域 1级区域 2级区域
05.10.2020
21
2、粉尘和纤维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10级区域 11级区域
3、火灾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21级区域 22级区域 23级区域
05.10.2020
9
四、建筑防火
(一)建筑物的分类 1、按用途分为: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建筑物结构类型分为: 砖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 土结构、钢结构
05.10.2020
10
3、建筑物耐火程度分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示)
(二)建筑火灾的特点
高层厂房
-
地下、半地 下
-

一、二级
75
50
30

一、二级
80
60
40
三级、
60
40
-

一、二级
不限
不限
50
三、四级
60
50
-
50
-
-

一、二级
不限
不限
75
三、四级
100
75
-
60
-
-
05.10.2020
-
30 -
45 60 -
15
库房的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一、二级 10
12
耐火等级 三级
45
55
30
35
45
25
30
40
18
20
40
20
25
30
25
30
25
10012500 ≤400
70
25015000 ≤1000
80
65
75
55
65
50
60
30
40
40
50
50
60
05.10.2020
17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 (m)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6 7 9
耐火等级 三级
7 8 10
消防安全防火防爆知识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
05.10.2020
1
一、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燃烧与火灾 (二)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着火源
(三)火灾的分类 1、A类:固体物质火灾 2、B类:液体、可熔化
的固体火灾 3、C类:气体火灾 4、D类:金属火灾
05.10.2020
1、消除明火 2、消除电器火花 3、防止静电火花 4、防止雷击 5、防止摩擦撞击打火 6、避免暴晒、高温烘烤,故障发热或化学反
应发热等
05.10.2020
6
(三)控制火势蔓延的途径
防火间距、防油(液)堤、水封井、 防火墙、防火分区、防火门等 。
(四)限制爆炸波的冲击、扩散
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的厂房设 置泄压门窗,轻质屋顶;在放热、产生气 体、形成高压的反应器上设安全阀、防爆 片;在燃油、煤类的燃烧室外壁或底部设 置防爆门,防爆球阀;在易燃物料的反应 器、反应塔、高压容器顶部装设放空管等。
12
14
四级
14
16
四级 14 16 18
05.10.2020
16
液化气储罐防火间距
名称
明火
总容积 ≤10 (方) 单罐容积
防火间距 35
甲、乙储
30

丙类、可
25
燃气体
助燃、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

其它建筑 耐火等级 12
1-4级
15
20
11-30 ≤10
31-200 ≤50
2011000
≤100
40
50
60
35
•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设置位置防 烟、排烟等)
05.10.2020
13
• 厂房的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
防火间距 (m)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一、二级 10
12
三级
12
14
四级
14
16
05.10.2020
四级
14 16 18
14
厂房的安全疏散(m)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一、二级
单层厂房
30
多层厂房
25
(燃烧强度急剧增大,火势蔓延速度加快)
3、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是火灾蔓延速度快 “烟囱效应”。
(三)建筑防火
1、在设计上要按照国标GBJ16-87(2001修 订版)执行。
2、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05.10.2020
12
• 防火(烟)分区、防火分隔 • 防火间距 • 安全疏散 • 室内装修 • 厂房防爆(工业)
05.10.2020
22
(四)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防火 ⊙控制电弧和电火花 ⊙采用本安电气设备 ⊙接地 ⊙本安电路和关联电路的配线工程 ⊙加强检查
05.10.2020
23
• 雷的种类
枝状闪电 带状闪电 球状闪电
五、防雷
• 雷电的危害
直击雷(电压效应) 感应雷(静电、电磁感应) 雷电波侵入
05.10.2020
不同用途建筑的火灾,其特点也不同。
工业建筑火灾特点是随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表 现出多样的火灾特点。
1、生产用的建筑: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 材料、产品种类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生产的工 艺流程。(石油化工建筑火灾表现出燃烧伴有爆 炸的特点)
05.10.2020
11
2、仓储建筑火灾的特点主要取决于仓库内储 存物质的数量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