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导学案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_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_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_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综合性进修: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一、引言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心里深处的情感,领略到文字之美。

本次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观点、特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技巧;3. 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诗歌作品;4. 提高写作能力,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作品。

三、导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定义、特点和形式,准备好问题和想法。

2. 导入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教室进修(1)诗歌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感。

(2)诗歌的基本形式和技巧:介绍韵律、节奏、意象等诗歌的基本因素,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写诗。

(3)诗歌的流派和风格:介绍古典诗歌、摩登诗歌、民间诗歌等不同流派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

4. 课后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解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写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作品,并与同砚分享。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发言,评判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评判:根据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评判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延伸拓展1.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到班级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与学生分享诗歌创作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与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六、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诗歌的兴趣,不息探索和创作,让诗歌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丰富自己的心里世界。

轻叩诗歌的大门导学案

轻叩诗歌的大门导学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导学案(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

(1)自己动手写诗(2)举办诗歌朗诵会(3)合编小诗集(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四)讨论活动计划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五)小结我们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时间按照自己小组制定的计划开展这次活动学习。

还要同学们利用课外一些时间去搜集整理。

通过报刊、书籍或者访问别人来搜集诗歌。

看看哪些是自己最喜欢的,别忘了几天后我们要展示成果呢。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导学案【自主学习】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都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课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壳!一、自由浏览“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100—105页,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感受诗歌的魅力吧。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轻叩诗歌的大门》说课一、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

本节课,我专门选择了“古诗”这一范畴让学生围绕“与古诗同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从而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虽然六年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但要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是需要对古诗词有更深更广的积累。

因此,针对本次综合性学习,从开学初就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希望能让学生在有一定的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

在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近诗歌,去“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开始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按题材去搜集诗歌,背诵诗歌,这样,学生的收集避免了盲目性,主题更鲜明,学习效果会更显著。

在活动展示环节,通过小组展示主题诗词、古诗知识竞赛、吟唱积累古诗、诗歌朗诵会、写总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韵味,让学生走进经典诗文,在活动中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一、导入: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搜集、阅读了许多诗。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古诗同行。

(板书课题)2.在学习中,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了5个小组。

请组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组。

(组长介绍小组名称并贴组名,组员呼喊口号)3.各组的组名充满了诗情画意,从你们铿锵有力的口号中我感受到了小组的凝聚力,相信你们接下来的展示一定会十分精彩。

二、经典诗文我最爱:1.在前段时间的学习中,各组制定了学习计划,确定了主题,我想,你们已经根据各自的主题搜集了很多古诗吧?能在全班交流吗?2.各组汇报学习情况:四季诗。

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菊花冬有雪。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的魅力。

2. 通过阅读和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

2. 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儿童诗歌等。

3. 诗歌的创作方法:抒发情感、描绘景象、讲述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能够欣赏和分析诗歌。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诗歌,善于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的魅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歌实例,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

3. 采用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创作诗歌,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诗歌实例,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基本特点。

3. 欣赏诗歌: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4. 诗歌创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2. 尝试在家里创作一首小诗,可以是关于家人、朋友或者风景的。

九、单元评价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应组织一次诗歌创作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歌创作和欣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程度。

十、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欣赏活动,如诗歌朗诵、诗歌知识竞赛等。

《综合性学习_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_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_轻叩诗歌大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环节欢迎同学们来到本节课的学习环节,今天我们将开始探索诗歌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目标设定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诗歌与散文的区别;3. 掌握几种常见的诗歌体裁。

三、学习过程1.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常用押韵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诗歌的特点:简练、意境深远、节奏感强、押韵多样、音乐性强。

2.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诗歌:语言精炼,含蓄意味深远,常使用修辞手法,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散文:语言通顺,结构自由,以讲述事实或感悟为主,不注重押韵和节奏。

3. 常见的诗歌体裁(1)古体诗: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主要形式,古朴清新,常描写人情风景。

(2)现代诗:不拘泥于传统格律,主题广泛,风格多样,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3)民谣诗:简单易记,常见于民间传唱,反映民众生活和情感。

四、示范演练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诗歌朗诵视频,并尝试跟读、体会其中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五、提问互动1. 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什么?为什么?2. 你认为诗歌与散文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 你对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有何理解?六、拓展延伸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背诵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给同学们听。

七、总结回顾在本节课中,我们轻叩了诗歌的大门,了解了诗歌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诗歌与散文的区别,认识了几种常见的诗歌体裁。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探索诗歌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情感。

愿诗歌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永不停息。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祝大家学习愉快!谢谢!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诗歌基本写作技巧;3. 欣赏并理解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4. 提升创作诗歌的能力。

导学内容:一、诗歌的定义和特点1.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以韵律和声调为特点,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感情、思想和想象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这一单元,共安排了3课,分别是《短歌行》、《江南春》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有对诗歌形式的基本了解,也有对诗歌意境的深入感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学生在诗歌方面的阅读量相对较少,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够独立欣赏和解读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古代诗歌。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欣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独立欣赏和解读古代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讲解。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本单元的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对古代诗歌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意境等。

四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优质教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语言运用: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思维能力: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与同学合作编小诗集。

审美创造: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能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课前解析】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大门”,围绕现代诗这一内容展开,要求学生在收集、创作诗歌的基础上,能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用不同的方式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单元教学。

《短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布置学生收集并摘抄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旨在激发阅读和收集现代诗歌的兴趣,了解摘抄的一些基本要求。

《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布置了两个任务,其一是组织学生对目前收集的现代诗进行阶段性交流,这是对前一阶段活动的承接与提升,旨在通过交流打开视界,进一步丰富收集现代诗的途径和摘抄的类型;其二是让学生尝试写现代诗,一方面为后续活动铺垫,丰富“小诗集”的素材,另一方面,这个单元没有安排“习作”,学生试着写写诗歌,就是完成了一次“习作”,所以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写。

在这两个阶段活动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形式。

第一种展示方式是“合作编小诗集”,教材首先帮助学生明确了编排内容,包括“收集的诗”“自己写的诗”“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充分体现了与之前两个“活动提示”的关联。

除了内容方面的建议,教材还对编排形式进行了提示,如分类的形式、设计的形式。

最后还要求学生为诗集命名,进行简单装帧。

【教学目标】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2.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六年级轻叩诗歌的大门导学案

六年级轻叩诗歌的大门导学案

六年级轻叩诗歌的大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诗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2、了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掌握一些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3、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表达独特的感受和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

(2)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如古诗、现代诗、儿童诗等。

(3)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难点(1)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和内涵,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

(2)在创作诗歌时,如何巧妙运用意象和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感悟。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赏析法:对优秀诗歌进行分析和欣赏,学习诗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实践法:亲自动手创作诗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诗歌初体验1、诗歌导入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传达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从古至今,无数诗人用诗歌抒发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描绘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歌颂着伟大的爱情和友谊。

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2、诗歌诵读(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大声朗读出来。

(2)同桌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评价,注意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

3、诗歌分享(1)请几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诗歌的特点1、诗歌的语言(1)诗歌的语言往往简洁而精炼,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2)举例说明: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短短十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月夜景象。

2、诗歌的节奏(1)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通过押韵、平仄等方式,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2)让同学们找出一些押韵的诗句,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3、诗歌的意境(1)诗歌常常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联想和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一、教学目标1. 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 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 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 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二、课时安排整个单元活动安排8课时。

(其中第二课时另附详案。

教案中不包括学生课下活动。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生搜集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

2. 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和活动建议,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3. 各小组根据活动建议讨论、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板书课题:轻叩诗歌的大门)(二)浏览教材。

1. 师出示课件:(1)请大家快速浏览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有几个板块?(2)每一个板块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先走进“诗海拾贝”。

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3)阅读活动建议,说说“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2.生自由阅读,小组内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1):一个是“诗海拾贝”,一个是“与诗同行”交流(2):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交流(3):自己动手写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合编小诗集、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三)策划分组。

师: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不仅能激发活动的热情,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组建合作小组,以便于我们在以下的学习中更好的开展各项活动。

(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6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

)(四)小组确定活动计划。

1. 指导制定活动计划的方法。

师:建立了合作团队,下面我们就来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的内容都有哪些?生交流:活动计划的内容一般有: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师:那就请各小组按照这些内容开始制定活动计划吧。

2. 小组展开讨论。

3.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4. 师生共同评议。

5. 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浏览了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整组教材内容,组建了合作小组,明确了小组活动内容,下课我们要依据计划积极开展小组活动,通过阅读报刊、书籍或者访问别人来搜集诗歌。

为后边的综合性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四首古代诗词《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增强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2.能诵读古代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将搜集的诗歌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当我们轻轻叩响诗歌的大门,无数经典诗篇展现在我们眼前。

无论是意蕴无穷的古代诗歌,还是自由开放的现代诗歌,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上节课,我们已经浏览了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整组教材,建立了合作团队,制定了合作计划。

相信大家在课下一定依据计划搜集了不少诗歌,那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合作团队吧。

(各小组做自我介绍。

)师:单听你们介绍小组的名字,我就知道大家在诗歌的浩瀚海洋中一定撷取了不少宝贝,受到了诗歌的熏陶。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诗海拾贝,先走进中国古代诗歌。

(板书:诗海拾贝)(二)阅读材料,感悟诗歌魅力。

1. 细读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1)出示学习要求:①请你根据泡泡语的提示借助书中的注音、注释、插图、赏析等读读这四首诗词。

②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讲给伙伴听。

可以介绍你喜欢它的理由,也可以介绍你学习它的方法。

③推荐一首古诗词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3)交流学习收获。

(三)交流搜集的诗歌,小组合作分类。

1. 教师示范分类。

师:这四首古诗都是各个时期的经典之作,被人广为传诵。

我们在课下也搜集了许多经典诗词,对他们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更便于我们学习。

我把我搜集到的部分古诗词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大家看。

(出示老师制作的诗歌分类展示栏。

)2. 出示合作要求。

3. 小组合作,为古诗分类。

4. 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四)布置课下活动内容。

出示小组课下活动内容:①继续搜集古代诗歌,为分类古诗词进行补充。

②搜集现代中外名诗,也试着分分类。

③朗读背诵搜集到的诗歌,为参加班级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师:希望大家能在诗歌的海洋中徜徉拾贝,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两首现代诗歌《太阳的话》《白桦》,增强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2.通过阅读三首现代儿童诗《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儿童诗的盎然童趣。

3.通过比较,体会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的不同,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4.小组合作将搜集的现代诗歌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二、教学过程(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配乐朗诵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阅读材料,感悟现代诗歌魅力。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4.简单了解作者资料: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

中国现代诗人。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 你还知道那些现代诗人。

(交流资料)(三)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 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 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 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师: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四)感受儿童诗。

1. 回顾以前学过的儿童诗《我想》,谈读后感受。

2. 自由读材料中三首儿童诗,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3. 师小结。

儿童诗有着饱满的儿童情感,儿童式的丰富想象,天真而精粹的语言以及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它们是属于你们的诗,你们同样也能创作出自己的儿童诗。

(五)交流搜集的现代中外诗歌,小组合作分类。

1.师:上节课,我们给搜集到的古诗词进行了分类。

这节课,我们也试着给搜集到的现代诗分分类。

说说你了解到的分类方法。

(学生发言:按表达方式分;按内容分;按国家分等。

)2.出示合作要求:(1)请把你搜集到的现代诗歌读给伙伴听。

(2)小组讨论搜集到的资料,把诗歌分分类。

(3)将分好类的诗歌贴在展示栏中。

3. 小组合作,为搜集到的现代诗歌分类。

4. 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给诗加腰》《诗中的秋》,激发学生搜集诗歌故事的兴趣,学会怎样读诗并学会欣赏诗歌。

2.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3.开展我最喜欢的诗歌推荐活动。

二、教学过程(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

(1)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2.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3.师生交流。

4.师小结板书。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比较感悟了解作者……(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

(教师推荐)6.教师推荐书目:《李白诗歌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三)作业布置:个人创作诗歌,为班级文学社踊跃投稿。

第五课时一、教学目标确定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

二、教学过程(一)分组讨论,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

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

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三)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师:我们的诗歌朗诵会在大家的策划下安排的有条有理,相信我们一定能举办的十分成功。

就请同学们在课下按照计划积极准备,继续朗读背诵参赛诗歌。

预祝大家在诗歌朗诵会上都有极佳的表现。

第六课时一、教学目标1.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诗歌朗诵会(内容略)第七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 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师: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二)出示合作编辑要求。

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

2.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

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

3.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4.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三)小组开展活动(四)成果展示。

1. 诗集编好了,我们来欣赏吧!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 同学们评一评,可从内容、书写、排版、插图等方面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