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产品部件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3篇)

第1篇一、引言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组装、检验等环节,最终形成合格产品的整个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某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简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生产工艺流程概述以某电子产品为例,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原材料采购与检验(1)原材料采购: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2)原材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零部件加工(1)零部件加工: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对原材料进行切割、钻孔、焊接、组装等加工,形成半成品。
(2)零部件检验:对加工后的零部件进行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零部件质量。
3. 产品组装(1)产品组装:将检验合格的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形成成品。
(2)产品检验: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外观、性能、功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合格。
4. 产品包装(1)产品包装:将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2)包装检验: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外观、密封性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包装质量。
5. 产品出货(1)产品出货:将检验合格的产品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分拣、打包、运输。
(2)出货检验:对出货的产品进行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三、生产工艺流程优化措施1. 优化原材料采购与检验(1)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关系,降低采购成本。
(2)采用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
2. 优化零部件加工(1)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2)优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3. 优化产品组装(1)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组装效率。
(2)加强组装人员培训,提高组装质量。
4. 优化产品包装(1)采用环保、安全的包装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2)优化包装设计,提高包装质量。
5. 优化产品出货(1)加强物流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产品生产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表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以智能手表为例,详细阐述其生产工艺,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组装测试,全面解析智能手表的生产过程。
二、原材料采购1.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用于表壳、表带等部件的制作。
2. 塑料材料:如ABS、PC、TPU等,用于表壳、表带、表盘等部件的制作。
3. 液晶材料:OLED、AMOLED等,用于显示屏幕的制作。
4. 电子元件:如传感器、蓝牙芯片、加速度计等,用于智能手表的核心功能实现。
5. 线材:如铜线、锡线等,用于连接各个电子元件。
6. 粘合剂:如胶水、硅胶等,用于固定和密封各个部件。
三、加工制造1. 表壳加工:采用CNC加工、激光切割、冲压等工艺,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
2. 表带加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材料,通过注塑、热压、编织等工艺制作表带。
3. 表盘加工:采用CNC加工、激光切割等工艺,将塑料材料加工成表盘。
4. 显示屏幕制作:将液晶材料与玻璃基板贴合,并通过封装工艺形成OLED、AMOLED等显示屏幕。
5. 电子元件加工:对传感器、蓝牙芯片、加速度计等电子元件进行封装,形成完整的电子模块。
6. 线材加工:对铜线、锡线等线材进行加工,形成所需的连接线。
四、组装测试1. 组装:将加工好的表壳、表带、表盘、显示屏幕、电子模块、线材等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智能手表。
2. 功能测试:对智能手表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如时间显示、运动监测、心率监测等。
3. 电池测试:对智能手表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确保电池性能稳定。
4. 环境测试:对智能手表进行防水、防尘、抗摔等环境测试,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
5. 性能测试:对智能手表的运行速度、功耗、续航能力等进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五、包装与运输1. 包装:将组装好的智能手表进行精美包装,包括产品说明书、保修卡等。
2. 运输:将包装好的产品运输至各个销售渠道,如线上电商平台、线下专卖店等。
工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工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产品的制造过程。
它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各种设备和技术的协调配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一、原材料准备生产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原材料的准备。
原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玻璃、纺织品等各种材料,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进行选择。
在这一阶段,原材料需要进行采购、检验和储存,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生产要求。
二、加工与成型在原材料准备完成后,下一步是加工与成型。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切割:将原材料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 成型:将切割后的原材料进行成型,可以通过冲压、铸造、注塑等方法实现。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和产品类型而定。
3. 焊接/粘接:将成型后的零部件进行焊接或粘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结构。
三、加工与表面处理在加工与成型完成后,产品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表面处理。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增加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常见的加工与表面处理方法包括:1. 磨削:通过磨削工艺去除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使产品表面更加光滑。
2. 镀层:在产品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膜,以增加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3. 喷涂:使用喷涂设备将颜料或涂层喷涂到产品表面,以增加产品的色彩和保护性能。
四、组装与调试在加工与表面处理完成后,产品的各个零部件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组装与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零部件组装:将各个零部件按照产品设计要求进行组装,使用螺丝、螺母、焊接等方法进行连接。
2. 功能测试:对组装完成的产品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和产品的符合设计要求。
3. 调试:对产品进行调试,调整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参数,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五、质量检验与包装在组装与调试完成后,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包装的目的是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机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机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机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组装工艺操作,最终制成成品的过程。
下面是机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和流程。
1. 原材料准备:生产机械产品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材料。
原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橡胶等,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进行加工。
2.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机械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有铣削、钻削、车削等。
通过这些加工方法可以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切削,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 成型加工:除了切削加工外,成型加工也是机械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成型加工可以通过冲压、锻造、压铸等方法将原材料进行成形。
这些加工方法可以使原材料变形成所需的形状。
4. 焊接和装配:焊接和装配是机械产品生产的最后步骤。
在这一步中,将已经加工好的部件进行焊接和装配。
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通过熔化材料来连接的过程。
装配是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产品。
5. 检验和测试: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机械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
通过各种检验和测试手段,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6. 包装和出库:检验和测试合格之后,将产品进行包装和出库。
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的安全和完整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出库是将包装好的产品从仓库中发出,准备发往市场销售。
7. 售后服务:机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是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包括安装、调试、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机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切削加工、成型加工、焊接和装配、检验和测试、包装和出库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和流程,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符合要求的机械产品。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生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
本文以某电子产品为例,详细阐述其生产工艺流程,以期为我国电子产品生产提供参考。
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概述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原材料采购、生产准备、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包装及运输、售后服务。
三、原材料采购1. 原材料种类:根据产品需求,采购各类原材料,如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塑料件、金属件等。
2. 供应商选择: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3. 质量控制: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生产要求。
4. 采购数量:根据生产计划,合理控制采购数量,避免库存积压。
四、生产准备1. 工艺文件: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文件,包括产品结构、组装步骤、质量标准等。
2. 设备准备:检查、调试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4. 工具准备:准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工具、夹具等。
五、生产制造1. 组装: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将各类元器件、塑料件、金属件等组装成产品。
2. 焊接:使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对电路板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3. 组装:将焊接完成的电路板与其他部件组装成产品。
4. 测试:对产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5. 后处理:对产品进行外观处理、防潮处理等。
六、质量控制1.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
2. 质量控制点: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如焊接、组装、测试等环节。
3.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报废或修复。
4. 质量改进:根据质量反馈,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七、包装及运输1. 包装:按照产品特点,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2. 运输:选择可靠的物流公司,确保产品安全、及时送达客户。
完整版)生产机加工件工艺流程图

完整版)生产机加工件工艺流程图制造工艺流程图如下:1.原材料入库:将原材料送入仓库。
2.原材料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原材料储存:将原材料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仓库中。
4.原材料分类:根据加工工艺将原材料进行分类。
5.原材料粗加工:将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
C加工:使用CNC机床进行加工。
7.精加工:对产品进行精密加工。
8.线切割加工:使用线切割机进行加工。
9.零部件尺寸检验:对零部件的尺寸进行检验。
10.氧化、着色、抛光:进行表面处理。
11.零件组装:将零部件组装成产品。
12.产品装配:将产品进行组装。
13.激光打标:使用激光进行打标。
14.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
制造工艺流程表如下:NO 工程名称作业内容管理项目记录操作人员1 原材料入库将原材料送入仓库先入先出原材料出库表仓库检验2 原材料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N/A 外部采购合同书,输入检验报告保管员3 原材料储存将原材料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仓库中分规格保管作业日志精工车间4 原材料分类根据加工工艺将原材料进行分类按加工工艺分原材料出库表技术人员5 原材料粗加工将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按顺序进行作业日志精工车间6 CNC加工使用CNC机床进行加工尺寸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7 精加工对产品进行精密加工尺寸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8 线切割加工使用线切割机进行加工尺寸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9 零部件尺寸检验对零部件的尺寸进行检验尺寸检验报告技术人员10 氧化、着色、抛光进行表面处理表面管理作业日志精工车间11 零件组装将零部件组装成产品产品的结合性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12 产品装配将产品进行组装产品的结合性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13 激光打标使用激光进行打标作业日志技术人员14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产品检验达标检验报告技术人员以上是机加工制造工艺流程图和制造工艺流程表。
我们将原材料进行分类、加工、精加工、线切割加工、零部件尺寸检验、氧化、着色、抛光、零件组装、产品装配、激光打标和成品检验。
金属零件生产工艺流程

金属零件生产工艺流程金属零件生产工艺流程金属零件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对金属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艺准备在开始生产金属零件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工艺准备。
包括确定产品的设计要求、制定生产工艺、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等。
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用途等要求,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如钢、铝、铜等。
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确定生产工艺,包括加工方式、工艺路线和加工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和购置合适的设备,如车床、铣床、钻床等。
二、图纸设计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图纸。
图纸应包括产品的外形尺寸和形状,各部件的加工要求和装配要求等。
图纸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复核和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材料准备根据产品的材料要求,准备相应的金属材料。
材料应符合产品的需求,如强度要求、耐腐蚀性能等。
材料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加工制造1.下料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将金属材料进行下料。
通常采用锯床或切割机进行下料,保证尺寸精度和形状要求。
2.粗加工粗加工主要是对材料进行基本的加工处理,以使其接近最终形状。
常见的粗加工方式有车削、铣削、钻孔等,通过切削和去除多余材料,使得材料逐渐接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在粗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多道次的加工和调整。
3.热处理对于某些金属材料,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淬火、回火等。
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控制,使得材料达到理想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4.精加工精加工是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和修整,以满足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常见的精加工方式有研磨、刨削、拋光等,通过去除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使得产品的表面更加光滑,达到要求的工艺和装配要求。
5.组装对于需要多个部件的金属零件,需要进行组装。
组装时需要注意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和装配顺序,保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流程

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流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通过各种加工和组装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零部件的过程。
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原材料准备、零部件生产、质量检测、包装和出厂。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阶段。
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有很多种类,如钢材、塑料、橡胶等。
在生产之前,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选择。
对于钢材来说,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切割、弯曲、冷镦等;对于塑料和橡胶材料来说,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塑料注塑、挤出成型等。
接着是零部件生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根据具体的零部件的设计和要求,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生产。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
比如,在汽车引擎的生产中,常见的加工方法有铸造和锻造。
通过铸造和锻造,可以将金属熔化或加热至可塑状态,并借助模具将其冷却和固化成为所需的零部件。
接下来是质量检测阶段。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零部件的质量检测,可以确保所生产的零部件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检测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
常用的检测设备有三坐标测量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
在这个环节中,不合格产品将会被淘汰或进行再加工。
然后是包装阶段。
在完成质量检测后,合格的零部件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保护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袋、泡沫板、纸箱等材料,并根据产品的尺寸和数量进行包装。
最后是出厂阶段。
在零部件完成包装后,会经过仓库管理和物流配送等环节,最终出厂交付给汽车制造商。
汽车制造商根据需要将这些零部件用于汽车的组装,最终形成一台完整的汽车。
总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零部件生产、质量检测、包装和出厂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生产出的零部件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也将不断完善,以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部件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一、钢制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下料——校料——去毛刺—-弯管-—去茬——钻孔——焊接——磨型——校正半成品-—质检--酸洗除锈—-水洗--磷化——烘干—-喷塑—-烘干固化——下线-—检验——包装——入库设备选材标准本次所投标的设备能以最安全、最持久、最稳定、最美观的使用,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配,遵循国标,达到设备的安全性,涂层理化性能、最大载荷性能等。
必须遵循以下几点:1、钢板的材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理化性能,应优先选取优质板材.2、设备用料应达到厚度合理搭配,即提高产品性能又降低成本,使设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3、设备零部件选材应以垂直方向厚,水平方向薄,原则合理搭配。
即不影响应强度,又减轻了设备的和重量,增加了美观。
4、设备外表涂层应以化学物质组成,为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选用由国家质量体系认证的厂家生产。
产品技术规范及标准1.产品技术条件:GB/T13667。
3-922.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GB/T68073.涂膜附着力测试法: :GB/T1720—19794.漆膜耐冲击性测试法: :GB/T1732—19935.漆膜的划格实验::GB/T9286—19986.家具力学性能实验稳定性::GB/T10357。
4—19897.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324-20088.建筑内部家具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9、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QB/T1950—1952-9410、家具绿色环保执行标准:GB/T2002—7-111、室内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12、室内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1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14、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325-199515、软体家具、沙发质量检验及分等综合评定:QB/T1952-1—9916、家具、桌、椅、凳类主要尺寸:GB/T3326-199717、家具、柜类主要尺寸:GB/T3327—199718、家具五金、拉手安装尺寸:QB/T1241-1991磷化喷塑工艺介绍(一)、磷化因钢板、钢管在制造和储运过程中,都加入有防护油,在生产成产品过程中其表面也都不可避免地沾有各种污物,如:润滑油,金属氧化层,与人接触而带来的汗渍以及灰尘等.这些污物的存在,对涂装工艺十分不利,并将最终影响涂层的内在综合质量。
本公司全自动9工位喷淋式前处理机组全长50米,就是为了清洗钢板上的各种污物和增强金属基体自身的防护能力,增加与涂层的结合力。
(磷酸盐处理)确保金属制品的综合质量和耐用性,保证产品达到国家《GB6807-86涂装腔作势前的表面处理技术落后要求》标准。
磷化工艺流程:热水洗--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面——-调整磷酸盐—--—处理水洗-——纯水洗。
封闭式9工位前处理机组,能在一个全封闭的空间内自动连续完成工件的清洗、调整、磷化处理,克服了手工作业质量无稳定之弊端,保证了各种质量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水洗起到预先湿润工件上的固态油脂和浮锈以及洗掉工件上的灰尘,为工件清除出党洗彻底打下了基础。
预脱脂、脱脂。
在经过三工位的药液清洗(在喷淋的机械冲击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能彻底清洗掉工件上的各种油脂和腐蚀物,温度由电子仪器自动跟踪检测,自动补偿,始终保证药液的工艺温度,确保清洗质量的稳定。
四和五工位为大小工位清洗。
工件经脱脂后,其表面带有的残留药液(碱),经中和清洗后为七工位的磷酸盐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面调整:在脱脂处理中,对金属基本体表面的化学成分,物进性能在一不定的损坏.为使钢铁有更高的物理性能和提高磷化膜的质量,利有胶体磷酸钛对磷化前的工件进行表面调整,使工件形成一层钛离子,使磷化膜致密,均匀,同时也提高了磷化速度。
磷酸盐磷化处理:使用锌系磷化液,工件经磷化,涂装后的防腐,附着力耐氧化性更好,符合GB6807-86国家标准。
水洗、纯水洗:工件经磷酸盐处理后,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磷化膜,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磷酸盐残液,这将影响涂装后的质量。
经水洗掉残余的药液,但自来水也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离子,沾附在工作的表面上,将会影响涂层的结合能力,所以用去离子纯水做最后的清洗,使工作的表面更清洁,使涂装后的工作综合质量更有保证,更可靠.(二)、喷塑我公司采用先进的静电喷塑工艺涂装,其原理是粉末在压缩空气的吸引下,经喷枪使之雾化,当雾化后的粉末经过由喷枪产生的高压负电场时,粉末粒子就均匀地捕集到大量的负电荷。
因工件是接地的,这样就形成了正负相吸的原理,在此原理的作用下,粉末就均匀的积聚在工件上。
工件进入烘干后,经熔化、流平、固化、降温、下架。
经检验合格后,本工序结束.表面涂装工艺流程(一)、涂装前工件应符合一下列要求:1、检测验工件无弯曲、翘曲现象。
2、冲压件表面无毛刺、裂痕.3、处表焊缝应磨光,无焊潭、飞溅等现象.(二)、涂装工艺流程脱脂-水洗—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烘干—喷涂(三)、涂装前处理配槽用量及管理标准脱脂:yp4358 药剂0—100公斤总碱度18—22点时间6—10分钟水洗:工业用水碱污染≤0。
5 水宜溢流时间1分钟水洗后快速进行下道工序。
除锈:yp5301 药剂1000公斤总碱度450-500点时间10-30分钟水洗:工业用水碱污染≤0.5 水宜溢流时间1分钟工件起落不小于5次表调:ypA药剂6公斤 ph值7.5 时间1分钟磷化:yp3502 药剂180公斤 30—35点 NaoH1。
6公斤FA0.6—1。
5点 yp131药剂6公斤 AC3-5点时间3—5分钟水洗:工业用水质量中性不宜溢流时间1分钟烘干:温度不宜太高目的:快速脱水,以便磷化膜进入稳定状态。
(四)、前处理药剂补加及浓度调整除锈槽总酸度:每补加药剂yp-5301 20公斤总酸度上升一个点。
磷化槽总酸度:每补加yp—3502A药剂2—2。
4公斤总酸度上升一个点,游离酸度每补加NaoH药剂0。
12公斤FA下降0。
1个点,每补加yp131药剂0。
5公斤,AC上升1个点.(五)、前处理技术规范除油除锈时,一般低温进行,油、锈严重的,应提高温度并延长时间。
熔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分析Fe2+含量,若不超过20g/t可补加新液,超过120g/t时更抽象新液。
水洗时应除尽除锈液并快速进行下道工序.加表调剂时,要在空气搅拌下缓慢加入,使用过程中PH≤7时,加Na2co2每处理1000M2工件,应补加yp—A药剂0.5—1公斤。
磷化时必须控制酸比TA30:FA0.6,同时控制促进剂浓度3-5,并注意经常维护溶液清洁。
(六)、磷优膜的检验外观检验:检测工作磷化膜表面颜色呈现灰色到深灰色或采色,腊层结品致密、均匀、连续.不应有表面严重挂灰,锈蚀或绿斑,磷化抗腐蚀性能检验。
点滴法:用酒精控试磷化过工件表面,待挥发完后,在15℃-—25℃下,滴上数滴硫酸铜溶液,(CHSO4。
5H2O 41g/1 Nacl 35g/l Hcl 13g/L三者混合使用),同时启动秒表,若在1分钟工件表面不泛红,说明磷化膜抗腐蚀性能合格。
经外观检验和抗腐蚀性能检验不合格的工件,需在除锈溶液中浸泡1-1。
5分钟,在经水洗、表调后重新磷化。
(七)、工件磷化膜缺陷分析工件产生锈膜原因,酸比低、水洗不净,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或水污染严重等。
工件产生采斑原因,促进剂浓度高或分布不均。
工件产生黑条纹或磷化膜黑而粗糙原因,促进剂浓度低.工件表面挂灰原因,糟液含渣量太多或糟液温度高,根据工件缺陷,应细心分析原因,补救时应按可能原因逐条排除。
(八)、表面喷涂(喷漆、喷塑)经检验磷化膜合格的工件,必须在磷化后16小时对其表面进行喷涂(喷漆、喷塑)。
对特殊加工序及特殊零件可适当延长间隔的时间,但此期间内工件的表面不得被污染或重新锈蚀。
喷涂后工件,必须经红外线烤炉烘烤,烘烤温度在90 —120度,时间不低于20分钟.(九)、涂层的检验外观检验:目测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不应有挂流、漏底、剥落、伤痕、皱皮等现象。
物理性能检验:涂层应大于20um,涂层不应太厚,太厚既浪费材料又降低涂层的冲击强度,涂层光泽度应为60%—70%,近似亚光。
涂层硬度大于0.4。
涂层冲击强度大于0。
4gb。
m涂层附着力不低于2级。
抗腐蚀性能检验:取样板7*150 3件,用18号缝纫机针将少层划成12cm的交叉线(划痕深至钢铁基体,对角线步贯穿对角),划痕面朝上. 将样板隔开放入温度为15度、25度,溶液浓度3%NacL中,浸泡100小时。
100小时内,样板划痕两侧3mm以外无气泡产生。
100小时后样板划痕两侧3mm以外无锈迹、剥落、皱皮、变色等现象。
说明涂层抗腐蚀性能合格。
采购人可对本次产品的制作进行现场考察及对产品进行发货前的检测,本公司对采购人进行产品检测提供方便,我方在生产10组后,由采购人进行检验确认后,方能大规模进行生产,在生产开始后我方在每星期及时向采购人报送生产进度表,提供具体、真实、详细的生产数量、库存数量、发货数量等相关数字。
在供货期间,如果我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采购人可拒绝支付货款,我方无条件调换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如我方仍无法提供合格的产品,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将有权取消其我方资格。
货物验收在货物到达安装地点后进行,验收时供需双方派员一起当场开箱验货,如发现货物短缺、质次、损坏、产地和规格不符等问题,应作详细记录,由我方立即无条件为需方调换或补齐,同时由我方承担因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安装的产品无刺激性气味,否则可一律退货。
投标产品全部安装完毕后,对全部产品进行检验。
二、木制部分生产工艺流程:东北桦木—旋切—分类—烘干—(自然烘干、人工烘干)—再整理—铺装—高频热压—检验-加工(锯边—铣边—磨边)—再检验—抛光—油漆-验收—包装—入库A、用料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标准:1、木材含水≤8-12%2、采用的树种质地应相似,针、阔叶材不得混合使用3、虫蛀材须经杀虫处理4、外表不得使用腐朽材,内部或封闭部位用材轻微腐朽,面积不超过零件面积的15%,深度不得超过材厚25%5、外表及存放物品部位的用材不得有树脂囊6、只要受力部位用材和斜纹程度超过20%的不得使用7、节子宽不超过可见宽1/3,直径不超过12mm,经修补加工后来不影响产品结构强度或外观的可以使用8、其他轻微材质缺陷,如裂纹等,应进行修补加工,不影响产品结构强度和外观的可以使用9、各种木质零件不得有贯通、裂缝B、木工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标准:1、产品外表的倒枝、圆角、圆线应均匀一致2、榫及自装配件、拆装产品零件结合应严密、牢固3、塞角、拉屉条支承零件等的结合应牢固。
装板部件配合不得松动4、启闭部件和配件应使用灵活5、写字桌装有键盘托的,其安装应牢靠,击键时应稳固6、各种配件,连接件安装应严密、平整、端正、牢固、结合处应无崩茬或松动,不得少件、漏钉、透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