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2017考研真题之724中医基础综合
暨南大学725西医基础综合2017-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学科.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考试科目名称:西医基础综合(科目代码725)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骺线2.齿状线3.卵圆窝4.静脉角5.白质6.板状腹7.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8.Austin—Flint 杂音9.大炮音10.管样呼吸音1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12.肺性脑病13.病态窦房结反应(SSS)14.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15.球后溃疡二.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共90分)1.成人骨折后,骨的修复靠()A.骨软骨B.骨膜C.骨髓D.骨密质2.通过眶上裂的是()A.视神经B.动眼神经C.上颌神经D.眼动脉3.腮腺导管开口于()A.平对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粘膜B.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C.平对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颊粘膜D.平对下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4.食管的第三狭窄位于()A.与左支气管交叉处B.与左动脉交叉处C.距切牙35cm处D.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5.由四层腹膜构成的结构是()A.肝镰状韧带B.大网膜C.小网膜D.系膜6.喉结是下列哪块软骨的结构?()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杓状软骨D.会厌软骨7.中纵隔内有()A.支气管B.心C.食道D.气管1。
暨南大学中医基础综合2017--2019年考研真题

15、既利水渗湿,又泄热的药是:( )
A.猪苓B.茯苓C.泽泻D.葫芦
16、首创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 )
A.《太平圣惠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黄帝内经》
17、越鞠丸的君药是:( )
A.栀子B.苍术C.香附D.川芎
18、哪一项不属于川芎茶调散的组成?( )
26、乌梅丸组成中无:( )
A.附子B.蜀椒C.白芍D.黄连
27、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的走向规律为:( )
A.从胸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胸腹
28、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的经脉是:( )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太阴脾经
29、下列归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是:( )
A.荆芥、防风B.羌活、白芷C.当归、生地黄D.细辛、薄荷
19、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 )
A.化痰熄风,健脾祛湿B.涤痰熄风
C.镇肝熄风,滋阴潜阳D.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20、《医方集解》的作者是:( )
A.张秉成B.喻昌C.汪昂D.吴仪洛
21、能利湿退黄的祛风湿药是:( )
A.地骨皮B.青蒿C.胡黄连D.秦艽
33、治疗气虚便秘的配穴是:( )
A.脾俞、气海 B.神阙、关元 C.足三里、三阴交 D.中脘、太冲
34、“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 )
A.《灵枢·决气》B.《素问·经脉别论》C.《素问·宣明五气》
D.《素问·咳论》
35、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是:( )
A.尿频 B. 尿痛 C.尿淋沥不尽 D.尿热
22、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活血祛瘀的药是:( )
A.芦荟B.大黄C.牵牛子D.番泻叶
暨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24中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中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学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中医学各专业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从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广东省2017年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综合考试试题

广东省2017年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综合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以下哪一项不是虚劳的病因病机A.禀赋薄弱,体质不强B.情志不舒,肝气郁滞C.饮食不节,损伤脾胃D.烦劳过度,损伤五脏E.人病久病,失于调理2、以下何经病变见不到目黄症状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足阳明胃经D.手厥阴心包经3、在肝的疏泄功能中,最根本的是A.调节血量B.调畅情志C.调畅气机D.疏通水道4、妇女月经先期而来,色深而质稠,此证属于A.气不摄血B.肝气郁滞C.血热内迫D.寒凝血瘀E.气滞血瘀5、治疗胸胁胀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缓的最佳选方是A.十枣汤B.防己黄芪汤C.苓桂术甘汤D.真武汤E.五皮散6、鸡舌香系指A.檀香B.公丁香C.苦丁香D.母丁香E.降香7、具有有开窍醒神,辟秽止痛之效的药物是A.麝香B.冰片C.苏合香D.蟾酥8、外感性疾病中多见于“伏而后发”类型的是____A.伏气寒病B.伏气温病C.伏气阴病D.伏气血病9、呃逆频作,胸胁胀满,发作与情绪有关,纳食减,肠鸣矢气,舌苔薄白,脉象弦,治疗宜选A.半夏泻心汤B.丁香柿蒂汤C.五磨饮子D.苏子降气汤E.橘皮们茹汤10、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11、脉来浮数之极,至数不清,浮泛无根,为A.雀啄脉B.釜沸脉C.解索脉D.鱼翔脉12、胃脘痞硬而痛,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
其证候是A.饮食停滞B.肝胃郁热C.寒湿中阻D.脾胃气虚E.寒热错杂13、数脉可见于下列哪项A.虚证B.血瘀C.寒凝D.气滞14、病人发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宜选用A.川芎茶调散B.银翘散C.藿香正气散D.玉枢丹15、某患者,身热不甚,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鼻燥,右脉数大,治宜选用A.杏苏散B.桑杏汤C.桑菊饮D.清燥救肺汤E.小青龙汤16、黄土汤与胶艾汤都有的药物是A.白术、阿胶B.地黄、阿胶C.当归、甘草D.黄芩、芍药17、消渴的病理主要是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燥热偏胜,阴津亏耗E.气郁化火,消烁阴津18、以下哪种头痛可表现为空痛的特点A.脾虚头痛B.风湿头痛C.肾虚头痛D.气虚头痛19、羚羊角、天麻、钩藤的功效共同点是A.息风止痉、清热解毒B.息风止痉、平抑肝阳C.息风止痉、清肺平喘D.息风止痉、清肝明目E.息风止痉、祛风通络20、语声寂然,喜惊呼者是A.心膈间病B.惊恐为病C.骨节间病D.惊风证21、消渴并发雀盲、耳聋、白内障者,治宜A.鹿角粉B.五味消毒饮C.白虎加人参汤D.杞菊地黄丸22、下列哪项不是熟地黄的功效A.补血B.益精C.滋阴D.活血23、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宜发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24、主藏精的脏为A.肾B.心C.肺D.肝25、解索脉的表现是A.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B.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脉在皮肤,如虾游水D.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E.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26、滑数脉主病常为A.痰热痰火B.肝火挟痰C.气分热盛D.肝郁化火27、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A.宿痰内伏于肺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C.痰气相搏,气道被阻D.邪客于肺,肺气不利E.痰瘀互结,肺失宣降28、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葛根29、”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A.延胡索B.郁金C.姜黄D.莪术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2017年暨南大学考研试题 726中医学概论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学科、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考试科目名称:中医学概论(科目代码726)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证2.脏象3.天癸4.体质5.同病异治6.津血同源7.盗汗8.逆传心包证9.戴阳10.透关射甲11.凉燥12.内生五气13.五志之火14.心悸15.胸痹二、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共90分)1.金元四大家中,“寒凉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2.最易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盛B:阳偏衰C:阴偏盛D:阴偏衰3.属于子病及母的脏病相传是()A:心病及肺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肝D:心病及脾4.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传化水谷B:传化水液C:贮藏精气D:传导糟粕5.五行中,金的特性是()。
A.炎上B.稼穑C.从革D.曲直6.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A:调畅气机B:促进血液运行C:促进水液运行D:促进脾胃消化7.以下各器官,既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A:三焦B:膀胱C:胆D:脑8.治病求本的本,实质上就是()。
A.病因病机B.病人C.医生D.病位9.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属于()A:逆治法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阴中求阳D:从治法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津B:津能化气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11.《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两部分:《素问》和()。
A:《金匮要略》B:《难经》C:《伤寒论》D:《灵枢》12.按照阴阳理论,下列“味”中属阳的是()。
2017年考研中医考试真题卷(7)

2017年考研中医考试真题卷(7)•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最契合题意)1.原文填空______不行发汗、发汗则寒傈而振。
A.衄家B.淋家C.亡血家D.汗家E.疮家参考答案:C2.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首要差异点:A.少腹满否B.小便当否C.脉浮否D.消渴否E.发热否参考答案:B3.下列丹方除哪方外,都有桂枝、甘草这一对配伍: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葛根汤D.茯苓甘草汤E.五苓散参考答案:E4.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宜用:A.桂枝加附子汤B.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C.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D.苓桂术甘汤E.桂枝加桂汤参考答案:B5.先煮大黄的丹方是:A.桃核承气汤B.抵御汤C.大陷胸汤D.附子泻心汤E.大黄黄连泻心汤参考答案:C6.以下哪一项不归于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A.大便秘结B.翕翕发热C.谵语D.腹满硬痛E.喘参考答案:B7.脉浮微热,心下痞,口燥渴,心烦小便晦气,治宜:A.养阴生津,清热除烦B.泄热消痞C.温通心阳,化气行水D.化气行水,兼以解表E.养阴清热,行气消痞参考答案:D8.以下哪种神志妨碍,见于阳明蓄血证:A.如狂B.发狂C.谵语D.喜忘E.独语如见鬼状参考答案:D9.一男性患者,起病数日,恶寒已罢,现在仍发热,自觉心烦懊侬,不得眠,头汗出,舌红苔微黄,脉数,其确诊是:A.寒闭阳郁证B.大结胸证C.小结胸证D.热扰胸膈证E.少阴热化证参考答案:D10.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A.麻黄、杏仁、甘草、芍药、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B.麻黄、杏仁、甘草、桂枝、生姜、细辛、五味子、半夏C.麻黄、杏仁、甘草、桂枝、干姜、细辛、五味、芍药D.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细辛、五味、半夏E.桂枝、芍药、甘草、干姜、半夏、细辛、五味、麻黄参考答案:E11.下列273条太阴病提纲证哪项是错的:A.食不下B.自利益甚C.腹满而吐D.腹满不减E.时腹自痛参考答案:D12.“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炽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是一场知识与毅力的较量。
中医综合作为中医考研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多个领域,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下面为大家带来 2017 年考研中医综合的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A型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1、首先来看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的病证是()A 阳偏胜B 阳偏衰C 阴偏胜D 阴偏衰答案:B解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阳虚证,即阳偏衰。
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 佐金平木法B 抑木扶土法C 泻南补北法D 培土生金法答案:D解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培土生金法是根据土生金的相生关系确定的治法。
3、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 津液B 血液C 精液D 宗气答案:B解析: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肺生理功能的是()A 主气司呼吸B 主通调水道C 主宣发肃降D 主运化水谷答案:D解析:主运化水谷是脾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主宣发肃降。
5、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A 调畅气机B 促进脾胃运化C 调畅情志D 促进血液运行答案:A解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因为气机的调畅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A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 心火下降,肾水上济C 肝气主升,肺气主降D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答案:D解析:脾胃居中,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7、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 心与肾B 心与脾C 心与肺D 心与肝答案:D解析: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又能促进心血的运行。
2017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真题_create

单选题(共105题,共105分)1.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
【答案】C【解析】按五行生克规律,心属火,肝属木,木生火,则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
心火引动肝火属于“子病犯母”。
治疗宜依据五行相生规律,泻其子脏以泻除其母脏的亢盛之气。
A.抑强B.扶弱C.泻子D.补母2.《素问·疏五过论》所说的“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
【答案】C【解析】当社会环境变化时,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改变。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心身健康。
如《素问·疏五过论》所说的“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变,“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变,说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剧烈变化常常导致人的精神活动不稳定,从而导致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生。
A.体质差异B.气候变化C.社会环境变化D.地理环境变化3.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
【答案】A【解析】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面而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交感互藏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相互转化4.《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的原因是()。
【答案】C【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A.少阳脉衰B.太阳脉衰C.阳明脉衰D.厥阴脉衰5.“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
【答案】C【解析】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等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2017考研真题之724中医基础综合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答案代码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1.5分,共40题,计60分)1、《素问▪五脏别论》称为“实而不能满者”是指:()A、脏腑B、五脏C、六腑D、奇恒之腑2、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A、通调水道B、运行血液C、气机调畅D、情志活动3、“血为气之母”主要是指:()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养气D、血能摄气4、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邪重浊,留滞机体B、湿性粘滞,不易祛除C、湿为阴邪,阻滞气机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5、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D、《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6、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A、思B、惊C、怒D、喜7、下列属主诉描述正确的是:()A、反复发作冠心病8年,再发加重1日B、发热、头痛3天C、突发心悸、胸闷D、感冒1周8、食滞泄泻,症见:()A、吐泻并作,臭秽酸馊每日多次B、泻下稀粪黄水,量少,奇臭,伴腹痛拒按C、泻下色淡黄,肠鸣腹痛,舌淡白D、黎明前腹痛作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9、下列脉象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芤脉——浮大中空,如按鼓皮B、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C、数脉——脉率加快,一息七至以上D、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10、下列对于寒证的认识哪项不对:()A、寒证主要分为实寒与虚寒B、虚寒证的本质主要是阳虚C、寒证可由阴虚或阳虚所致D、寒证不可能出现发热症状11、下列哪项不属于湿淫证的表现:()A、全身困重B、口淡吐涎C、恶心纳呆D、脘腹痞胀12、下列哪项不是“气不固”的表现:()A、月经淋漓B、小便失禁C、大便溏泻D、遗精滑精13、明代的官修本草是:()A.《本草纲目》B.《品汇精要》C.《本草蒙筌》D.《本草汇言》14、温热药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是:()A.助湿B.伤阴C.敛邪D.耗气15、既利水渗湿,又泄热的药是:()A.猪苓B.茯苓C.泽泻D.葫芦16、首创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A.《太平圣惠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黄帝内经》17、越鞠丸的君药是:()A.栀子B.苍术C.香附D.川芎18、哪一项不属于川芎茶调散的组成?()A.荆芥、防风B.羌活、白芷C.当归、生地黄D.细辛、薄荷19、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A.化痰熄风,健脾祛湿B.涤痰熄风C.镇肝熄风,滋阴潜阳D.凉肝熄风,增液舒筋20、《医方集解》的作者是:()A.张秉成B. 喻昌C.汪昂D.吴仪洛21、能利湿退黄的祛风湿药是:()A.地骨皮B.青蒿C.胡黄连D.秦艽22、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活血祛瘀的药是:()A.芦荟B.大黄C.牵牛子D.番泻叶23、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止泻的药是:()A.香附B.木香C.葛根D.青皮24、体现“入营尤可透热转气”理论的方剂是:()A.清营汤B.凉膈散C.仙方活命饮D.普济消毒饮25、以下哪一方剂组成中无茯苓?()A.补中益气汤B.参苓白术散C.真武汤D.败毒散26、乌梅丸组成中无:()A.附子B.蜀椒C.白芍D.黄连27、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的走向规律为:()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胸腹28、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阴肺经D.足太阴脾经29、下列归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是:()A.足三里B.太溪C.太冲D.阴陵泉30、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穴位是:()A.肝俞B.脾俞C.胃俞D.肾俞31、下列主治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的穴位是:()A.三阴交B.足三里C.丰隆D.阴陵泉32、胃痛取中脘配胃俞属于:()A.表里经配穴法B.前后配穴法C.上下配穴法D.左右配穴法33、治疗气虚便秘的配穴是:()A.脾俞、气海B.神阙、关元C.足三里、三阴交D.中脘、太冲34、“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出自:()A.《灵枢·决气》B.《素问·经脉别论》C.《素问·宣明五气》D.《素问·咳论》35、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是:()A.尿频 B. 尿痛 C.尿淋沥不尽 D.尿热36、下列哪项不是阳黄与阴黄的鉴别点:()A. 病程长与短B.小便黄与不黄C.黄色鲜明与晦暗D.舌苔黄与白37、厥证的基本病理为:()A. 失血过多,气随血脱B. 气虚下陷,清阳不升C.痰随气升,上蒙清窍D. 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38、患者女性,62岁,形体肥胖,近两周来心悸善惊,烦躁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方法以下列何者为宜?()A. 健脾化痰,定惊安神B.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C. 清化痰热,以安心神D.补血养心,益气安神39、患者老年男性,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最佳方剂:()A. 济川煎B. 黄芪汤C. 五仁丸D. 润肠丸4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胸痹的治疗法则?()A.辛温通阳B. 活血化瘀C.豁痰泄热D.滋阴润肺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并请将其题目编号与√、×符号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1.5分,共20题,计30分)1、寒因寒用适用于真热假寒。
()2、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病邪的性质。
()3、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血互用方面。
()4、谵语见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症状,多属实证。
()5、右手寸关尺分候心肝(胆)肾。
()6、遗精,盗汗,颧红,形瘦,腰膝酸软,咳痰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诊为肺肾阴虚证。
()7、入睡后汗出,醒后汗自止,称为盗汗,多见于阳气亏虚。
()8、相畏相杀表示减毒,用药时应考虑选择。
()9、李东垣所创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为主药。
()10、《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属于辛凉解表剂。
()11、附子须先煎,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12、莱菔子能降低人参的补气作用。
()13、生姜、乌梅是二陈汤的佐药。
()14、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郁之痛泻。
()15、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无名指尺侧端。
()16、孕妇禁针的穴位有合谷、三阴交和太溪。
()17、艾条灸包括悬起灸、实按灸和温针灸。
()18、治疗缺乳的经验效穴是少泽。
()19、中风病与厥证的主要鉴别在于有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证。
()20、眩晕病位在头窍,其病变脏腑在肝、心、肾三脏。
()三、填空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与。
2、燥邪最易损伤的脏器是:。
3、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称为。
4、正常舌质和舌苔可概括为。
5、嗜睡总病机为。
6、脉沉实有力,多属于证。
7、依据性能与功效,将止血药分为、、、四类8、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原方用量是;方中的君药为;本方功能;主治之中风证。
9、人体的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 3类。
10、针刺的角度有直刺、斜刺以及 3种。
11、罐的吸附方法有火罐法、水罐法和 3种。
12、淋证的基本病机为,。
13、痹证的治疗以为基本原则。
四、名词解释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1、既病防变:2、肾主纳气:3、主色:4、四气:5、使药:6.固涩剂:7、得气:8、菀陈则除之:9、真心痛:10、疟母:五、简答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15分,共6题,计90分)1、请简述瘀血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
2、虚热证和实热证都出现红降舌,两者如何鉴别?3、简述温里药的使用注意。
4、简述十枣汤中应用大枣的意义。
5、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方面?6、肺痨、肺痈、肺胀与肺癌在临床上如何鉴别?六、论述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20分,共3题,计60分)1、试述血证的治疗原则?2、试举出四种脉力较强的脉象,并指出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3、比较真人养脏汤、白头翁汤主治之异同,由此说明两方的治法各是什么?七、病案分析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1题,计10分)胡某,女,55岁。
患者于1年前因衣着不慎受凉,出现发热,头昏,咳嗽,咽痛,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小便常规检查见红血球十十,管型少许,蛋白十十,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给以西药治疗(药名不详),未见好转。
4个月后因水肿加重又到医院就诊,以“肾炎”收入住院,治疗20余日,出院时肿势略减,回家后间断服中药,水肿时轻时重。
今日以“水肿待查”收入住院。
现面色淡黄,唇淡,眼睑面部浮肿,双腿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口淡乏味,纳减便糖,头昏,腰痛畏寒,神倦肢冷,时有耳鸣,小便量少色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请根据以上资料,要求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方及药物和剂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