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二)
浙大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单向交流电路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单向交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交流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
2.掌握用交流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方法。
3.了解电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二、主要仪器设备1.实验电路板2.单相交流电源(220V)3.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4.交流电流表5.功率表6.电流插头、插座三、实验内容1.交流功率测量及功率因素提高按图2-6接好实验电路。
图2-6(1)测量不接电容时日光灯支路的电流I RL和电源实际电压U、镇流器两端电压U L、日光灯管两端电压U R及电路功率P,记入表2-2。
计算:cosφRL= P/ (U·I RL)=测量值计算值U/V U L/V U R/V I RL/A P/W cosφRL219 172 112表2-2专业:姓名:学号:__ _日期:地点:(2)测量并联不同电容量时的总电流I和各支路电流I、I及电路功率,记入表2-3。
并联电容C/μF测量值计算值判断电路性质(由后文求得) I/A I C/A I RL/A P/W cosφ电感性1 电感性电感性电感性电感性电感性表2-3注:上表中的计算公式为cosφ= P/( I ·U),其中U为表2-2中的U=219V。
四、实验总结1.根据表2-2中的测量数据按比例画出日光灯支路的电压、电流相量图,并计算出电路参数R、R L、X L、L。
如图,由于I RL在数值上远远小于各电压的值,因而图中只标明了方向,无法按比例画出。
另外,此处I RL是按照U R的方向标注的。
(如若按照cosφRL=,得I RL与U的夹角φRL=-63°,则I RL与U R的方向有少许差别,这会在后文的误差分析中具体讨论。
)R=U R/I RL= Ω据图得U L与I RL夹角为81°,则得:R L+jX L=Z=U L/I RL=+ j因而得:R L= ΩX L= ΩL= X L/2пf= H2.根据表2-3的数据,按比例画出并联不同电容量后的电源电压和各电流的相量图,并判别相应电路是电感性还是电容性。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1--裂相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格-2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论文专题:裂相〔分相〕电路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小格子学号:指导老师:徐行健裂相(分相)电路摘要: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Mulitinism7,研究如何将一个单相的交流分裂成多相交流电源的问题。
用如下理论依据:电容、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位差是90度,将这种元件和与之串联的电阻当作电源,这样就可以把单相交流源分裂成两相交流电源、三相电源。
同时本实验还研究了裂相后的电源接不同的负载时电压、功率的变化。
得到如下结论:1.裂相后的电源接相等负载时两端的电压和负载值成正相关关系;2.接适当的负载,裂相后的电路负载消耗的功率将远大于电源消耗的功率;3.负载为感性时,两实验得到的曲线差异较小,反之,则较大。
关键词:分相两相三相负载功率阻性容性感性引言根据电路理论可知,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最容易改变交流电的相位,又因它们不消耗能量,可用作裂相电路的裂相元件。
所谓裂相,就是将适当的电容、电感与三相对称负载相配接,使三相负载从单相电源获得三相对称电压。
而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没有三相动力电源,只有单相电源,如何利用单相电源为三相负载供电,就成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了。
正文1.实验材料与设置装备本实验是理想状态下的实验,所有数据都通过在电路专用软件Multisim 7中模拟实验测得的;所有实验器材为〔均为理想器材〕实验原理:(1). 将单相电源分裂成两相电源的电路结构设计把电源U1分裂成U1和U2输出电压,如下列图所示为RC桥式分相电压原理,可以把输入电压分成两个有效值相等,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电压源。
上图中输出电压U1和U2与US之比为Us U 1=2)11(11C wR + Us U 2=2)221(11C wR +对输入电压Us 而言,输出电压U1和U2与其的相位为: Φ1=-tg (wR1C1) Φ2=tg (221C wR )或 ctg φ2=wR2C2=-tg(φ2+90°) 假设 R1C1=R2C2=RC 必有 φ1-φ2=90°一般而言,φ1和φ2与角频率w 无关,但为使U1与U2数值相等,可令wR1C1=wR2C2=1则在确定R,C 数值时,可先确定C=10µF ,则根据上式可确定R=318.31Ω。
电工电子学(二)实验.

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验证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加深理解其内涵。
2.学习使用稳压电源。
3.掌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量的方法。
二、相关知识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中的普遍性原理,它是指当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于线性电路时,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代数和。
在分析一个复杂的线性网络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各个电源的影响,从而使问题简化,本实验通过测量各电源的作用来验证该原理。
戴维南定理是指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看做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就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U O,等效电源的内阻R 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
如图1—1所示有源二端网络图(a)可以由图(b)等效代替。
利用戴维南定理可以把复杂电路化简为简单电路,从而使计算简化。
(a)(b)图1—1 有源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内阻R O的三种测量方法:1.开路短路法。
若图(a)的AB端允许短路,可以测量其短路电流I S,再测AB端的开路电压U O,则等效电阻R O=U O/I S。
2.外特性法。
在AB之间接一负载电阻R L如图(a)所示,测绘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U= f(I),该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U O和I S,则R O=U O/I S。
3.直接测量法。
使有源二端网络中的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用万用表电阻挡直接测量AB端的阻值R O。
三、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中有关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点,注意其使用条件。
2.阅读实验指导中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3.预习本次实验内容,作好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线路和实验步骤。
(2)对数据表格进行简单的计算。
(3)确定仪表量程。
四、实验线路原理图图1—2 叠加定理实验线路图图1—3 戴维南定理实验原理图图1—4 戴维南等效电路五、实验设备1.THHE—1型高性能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双路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实验一:串联电路和电阻的测量
1. 预热电路,使电路保持不变,等待电路晶体管的温度稳定。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3. 将一个电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再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4. 计算出电路中的所测得的电阻值,并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计算出电流值(电阻值除以电路中的电流)。
5. 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器测量得到的电阻值,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值。
实验二:并联电路的测量
1. 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2. 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所测得的电阻值,并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值(电源电压除以并联电路的电阻值)。
3. 将一个电阻器并联到并联电路中,再次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4. 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所测得的电阻值,并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值。
实验三:电比例传感器的实验
1. 连接电比例传感器到电路中。
将数字显示屏连接到电路。
2. 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器,以及调整电比例传感器来模拟不同的传感器值。
3. 测试数字显示屏是否能够正常显示传感器的数值。
4. 重复步骤2,直至能够稳定地将不同的传感器数值通过数字显
示屏显示出来。
总结: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计算电路的电流值,并使用数字显示屏来显示传感器的电值。
通过这些实验,我也深
入了解到了电子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
电工学原理(实验)

一. 电子仪器仪表使用(1)【实验目的】1. 学习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2. 验证叠加原理及基尔霍夫定律;3. 加深对线性电路中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以及电压、电流正负的认识。
【相关知识要点】1. 叠加原理:在任一线性网络中,多个激励同时作用的总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之和。
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理,它是线性电路的重要性质之一。
应用叠加定理可以把一个复杂电路分解成几个简单电路来研究,如图1.4.1所示,然后将这些简单电路的研究结果叠加,便可求得原来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原电路BBBE 1 单独作用图1.4.18 叠加原理AAAE 2 单独作用R 1R 1E 1E 1E 2I 1R 3R 3R 3R 2R 2I 2I 2’I 1’I 3I 3’I 1’’I ’’23I ’’R 1E 2R 2"I 'I I "I 'I I " I 'I I 333222111 +=+=+=图1.4.1 叠加定理示意图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荷夫电流定律(KCL):对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所有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I =0 (若流入节点为正,则流出节点为负)基尔荷夫电压定律(KVL):沿任一绕行回路,在任一时刻,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 =0 (若与绕行方向相同为正,则与绕行方向相反为负)【预习与思考】1. 掌握叠加原理、基尔霍夫定律等理论。
2. 计算图1.4.1中负载支路的电压U L 、电流I L ,将所得值记入表1.4.1中。
3. 叠加原理中,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在电路中所消耗的功率是否也等于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消耗的功率之和?为什么?【注意事项】1.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时,注意电压、电流、欧姆等档次的选择,切忌用电流档测电压(即与被测元件并联)。
2. 一定要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万用表测电阻。
3. 在使用稳压电源时,只允许按下一个琴键按钮,切勿将几个选择按钮同时压下,使几组互相独立的电源并联在同一个电压表上,而将几个电源相互短路造成仪器的损坏。
电工电子技术A2实验指导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 实验目的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 低频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峰-峰值)。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
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和脉宽T P 。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下)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九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组号: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2、二、实验原理1、简述原理:2、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三、实验设备与器件四、实验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操作: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操作:3、观察静态工作点Q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操作:五、思考题1、放大电路的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有何区别?2、R B2为什么要由电阻与电位器串联组成?3、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交流信号的放大有何作用,通过实验数据说明。
六、实验报告1、整理测量结果,对比实验内容1中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总结R 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十一射极跟随器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组号: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2、二、实验原理1、简述原理:2、实验原理图:3、实验电路:三、实验设备与器件四、实验内容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操作: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操作:3、测量输出电阻操作:4、测量输出电阻操作:五、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曲线u L=f(u i)。
2、分析射极跟随器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二十一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组号: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2、二、实验原理1、译码器功能与用途:2、译码器分类:3、译码器74LS138管脚排列图:5、译码器CD4511管脚排列图:四、实验内容1、逻辑电平设置开关的使用操作:2、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操作:3、用74LS138构成时序脉冲分配器操作:五、实验报告1、分析用74LS138构成时序脉冲分配器的原理。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数字系统

Y1 S2Q1Q0 S2Q1Q0 S2Q1Q0 S3Q0
Y2 S2Q1Q0 S2Q1Q0 S3Q0
Y S Q Q S Q 3 2023/10/24
21 0 3 0
➢在ISE软件下输入电路图
❖ 控制器中的一位一态D触发器电路、次态 激励组合电路;
❖ 处理器中尾灯的组合电路、二位二进制计 数器电路 。
2023/10/24
Y 1
S2
S3
Q0
➢处理器设计(左 S0
计数器 Q1 Q0 // 00
左灯 Z1 Z2 Z3 000 100
左尾灯依次亮 S1
0 1110 1 0111
1 1000
0 0000
右尾灯依次亮 S2
0 1000 1 0000
1 1000
尾灯闪烁
/ 0111
现态
(Q)状态
激励信号
寄存器
Qn+1=G(S,Qn)
2023/10/24
控制器模型
➢控制器的描述方法: 状态转移图或状态转移表
➢控制器有统一的模型,设计方法规范。
1)用每态一位/多位触发器的方法; 2)用数据选择器、时序寄存器、译码器 的方法。
2023/10/24 2023/10/24
数据处理器的构成:
2023/10/24
解释:(1)原则2
2023/10/24
(a)算法流程图
(b)ASM图
图12.3.15 算法流程图和ASM图的对应关系
2023/10/24
(2)原则3
图12.3.16 算法流程图和ASM图的对应关系 由算法流程图转换为ASM图时,判断 A+1之 20后23/1的0/24值,需要插入一个方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X=0: (1)二位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X=1: (2)二位异步加法计数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7、4bit可控延迟电路: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8、5bit可控延迟电路: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9、根据下图给出CP、F1和F2的波形,请设计电路。
解:本电路是一个多输出函数,可采用74161+74138译码器 实现。其中,74161可设计成M=6的加法计数器,作为 74138的地址。
触发器实验的讲课课件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主要授课内容:
一、触发器的学习要点 二、D触发器的应用举例 三、实验内容介绍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一、触发器的学习要点
1、触发器功能: 可记忆一位二进制数。
2、基本RSFF 3、常用触发器:
DFF(维持 — 阻塞DFF) 负边沿JKFF
卢庆莉 编写
功能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二、D触发器的应用举例:
例一: 二分频电路(DFF处于计数状态)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例二:用DFF接成2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Q1
Q2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例三:用DFF接成2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3bit可控延迟电路的电路模型: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设计思路:移位寄存器+数据选择器
①用3个DFF实现移位寄存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② 用电子开关实现1bit、2bit、3bit延迟。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最终实现3bit可控延迟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基本RSFF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特征方程:(重点) 功能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DFF(维持 — 阻塞DFF)
特征方程:(或次态方程) Qn+= [ D ] ∙ CP↑
式中:“CP↑”表示FF状态的变化发生在 CP的上升沿。
14.05.2020
Q1
Q2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4、用DFF接成2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5、用JKFF和异或门构成的异步可逆计数器。
X=0: (1)二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X=1: (2)二位异步减法计数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6、用DFF和异或门构成的异步可逆计数器。
的输入端 接高电平(接高电平,接地),对于或非门多余
输入 接地 (接高电平,接地)。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2、已知触发器电路及其输入波形如下图所示,作Q端的 波形。 解:特征方程为: 讨论:A=0时,翻转;
A=1时,保持。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3、用DFF接成2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三、实验内容介绍
3bit可控延迟电路:
设计一个3比特可控延时电路,该电路有一 个时钟信号CP,一个串行输入信号F1,一个串 行输出信号F2,F1和F2均与时钟信号CP同步, 另有2个控制信号K2和K1。对该电路的逻辑功 能要求是: 1) 当K2K1=00时,F2=F1,F2与F1无延时; 2) 当K2K1=01时,F2比F1延迟一个时钟周期; 3) 当K2K1=10时,F2比F1延迟两个时钟周期; 4) 当K2K1=11时,F2比F1延迟三个时钟周期。
和移位寄存器);触发器的触发方式 边沿触发 (边沿触
发,电平触发)。
(2)锁存器 有空翻 (没有空翻,有空翻);锁存器可用 于 锁存数据 (锁存数据,设计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
锁存器的触发方式 电平触发 (边沿触发,电平触发)。
(3)CMOSFF的输入端在使用时,多余的输入端
不可以悬空(不可以悬空,可以悬空)。对于与非门多余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序列信号有74161的Qcc产生:
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管脚编号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对电路进行管脚标号: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画出预测波形:
14.05.2020
卢庆莉 编写
思考题:
1、选择题 (1)触发器 没有空翻 (没有空翻,有空翻);触发器可 用于 设计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 (锁存数据,设计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