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3名著阅读含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3名著阅读含解析
5。D
6.太阳 ; 光明(或未来)
7。【答案示例一】:
尊敬的艾青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最近拜读了您的作品《艾青诗选》,收获良多!
我很喜欢你的诗作风格。尤其对你诗作中竭力讴歌的意象“土地与太阳”印象颇深。
您在诗作中通过赞美“土地”表达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对勤劳的中国人民的赞扬,凝聚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我无限憧憬.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时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后,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保尔那种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钢铁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练习划重点★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抱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江姐: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尊敬.可见她的追求对光明和胜利.
贝多芬:“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他没有被打垮.可见他的追求是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追求.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课本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课本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专题01 名著阅读《水浒传》(古典小说)课本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1 基本知识点扫描】【书籍基本信息】作者:施耐庵朝代:明代【书籍的地位】典型设问:为什么说《水浒传》是一本奇书?《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概括】典型设问:《水浒传》主要讲了什么?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作品特点】典型设问1:本书的艺术手法/艺术特点/文章特点/作品特点是什么?答题策略1:课本知识点内容、材料语段情节结合典型设问2:文本用了……的方法,有什么好处?答题策略2:书上的知识点、结合书中相应的情节或语段、效果句【作品特点1】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中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共性),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个性)。

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共性)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个性)【作品特点2】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效果:这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作品特点3】语言很有特点:语言上,《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

特点/效果: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典例分析:“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练习及答案(《艾青诗选》《水浒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练习及答案(《艾青诗选》《水浒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练习及答案(《艾青诗选》《水浒传》)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练习1.《艾青诗选》[作家作品]《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所发表的诗词的选集。

艾青原名,号,浙江金华人。

1933年第一次使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主题思想]艾青的诗歌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主要意象](1)太阳:是艾青诗歌的“永恒主题”,寄寓了诗人对、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代表作品有和。

(2)土地:寄寓诗人对、对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最真挚的爱,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代表作品有和。

2.《水浒传》[作家作品]《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叙写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中共有将,天罡星共人,地煞星共人。

[主题思想]《水浒传》以描写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表现了的主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歌颂了的反抗精神。

[人物个性及情节](1)鲁智深人物绰号、个性:鲁达、鲁提辖、花和尚;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侠肝义胆、豁达明理。

精彩故事情节:(2)武松人物绰号、个性:武行者、武二郎;崇尚忠义、勇而有谋、快意恩仇。

精彩故事情节:(3)林冲人物绰号、个性:豹子头;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已、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精彩故事情节:(4)李逵人物绰号、个性;黑旋风;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精彩故事情节:(5)吴用人物绰号、个性: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精彩故事情节:(6)宋江人物绰号、个性:及时雨;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被招安。

精彩故事情节:。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7练习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7练习

部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7练习一、名著阅读题1.名著阅读。

向太阳(节选)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田野,河流和山恋……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从濡湿的地面一致地向高空呼嚷“看我们我们笑得像太阳!”1938年4月武昌王明读了《艾青诗选》中的这首诗,他打算把这首诗从“太阳”这一意象的角度,推荐给同学们阅读,请你帮他简要地写一下推荐的理由。

2.填空题。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被选入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是《__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3.下面是《艾青诗选》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品名称。

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___________,写出了养育他长大的“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___________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像这样的杰作还有___________等。

同学们,打开《艾青诗选》吧,诗中诗意的笔调、独特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一定能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4.填空。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没有灯光的晚上”指______;“温暖”指____;诗句表现了诗人______的情怀。

部编九年级上册《初三名著阅读》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2试题

部编九年级上册《初三名著阅读》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2试题

部编九年级上册《初三名著阅读》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2试题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有关《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适合填入①②③④处的一组诗篇是()A.①《向太阳》②《煤的对话》③《伞》④《启明星》B.①《煤的对话》②《向太阳》③《启明星》④《伞》C.①《向太阳》②《启明星》③《煤的对话》④《伞》D.①《煤的对话》②《伞》③《向太阳》④《启明星》2.根据名著内容判断正误。

(1)《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_______)(2)《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_______)(3)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_______)(4)“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这句话是鲁迅写在《阿长与<山海经>》结尾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真挚的怀念。

(_______)3.名著阅读《水浒传》中的林冲有优点,也有缺点。

请根据你的阅读,写出他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4.金圣叹评《水浒传》人物性格:“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以下是众好汉先后见到宋江时说的话。

①根据人物性格,在乙处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人物。

甲:李逵说:“这黑汉子是谁?”最后得知是宋江时,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可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乙:_________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已在此间一年了。

”②请结合上题甲、乙两个人物中的任意一人,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梁山好汉的灵魂里,住着一个正义的捍卫者,也住着一个暴力的土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宋江的一生是由不愿革命到走向革命以至最后叛变革命的三部曲。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初三名著阅读》复习提纲9知识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初三名著阅读》复习提纲9知识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初三名著阅读》复习提纲9知识梳理一、名著阅读题1.名著阅读“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

下面文字中的“A”是《水浒》众多英雄中的一位,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写出一个与他相关的富有兄弟情义的情节。

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

到寺前,看到崔道成,邱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坐地。

A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

”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的败将,如何再来敢厮并?”A大怒,抡起铁禅杖,奔过桥来。

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

A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3.下面是《艾青诗选》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品名称。

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___________,写出了养育他长大的“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___________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像这样的杰作还有___________等。

同学们,打开《艾青诗选》吧,诗中诗意的笔调、独特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一定能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4.名著填空。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_________(人名)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书中的________,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刻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集名利一生。

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_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中心对象。

5.下面是选自《水浒传》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九年级)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九年级)

初中语文(部编版)名著阅读大全(九年级)一、《艾青诗选》(九年级上册)1.根据《艾青诗选》的内容,回答问题。

(8分)(1)艾青 (1910-1996),原名,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3分)(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和“”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4分)(3)艾青的《》歌颂了毛主席。

(1分)答案:(1)蒋正涵,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2)是土地和光明。

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3)《毛泽东》2. 根据《艾青诗选》的内容,回答问题。

(5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一起参加。

(1)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

(2分)①搜集喜欢的诗歌②整理搜集的诗歌③④(2)请写出你喜欢这首诗的理由。

(3分)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答案:(1)③举行诗歌朗诵会④开展诗歌知识竞赛(2)全诗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

诗歌形象明朗纯净,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二、《水浒传》(九上)1.右图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5分)(1)《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是,与右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

(2 分)(2)有人认为鲁达是个有担当的人。

其他经典名著中也不乏有担当的人物形象,请从《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作品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人物,并作简要分析。

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9年级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解读(全年)

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9年级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解读(全年)

最新部版语文教材9年级名著推荐阅读书目解读九年级上册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作者:艾青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

内容简介:《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名著导读——《水浒传》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代表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名著《水浒传》选段,回答1-3题。

(8分)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

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

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

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

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林冲的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隐忍,老舍在这一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也具有此特点,为了实现拉车的梦想,可以忍受烈日、暴雨和一切人间苦难。

(2分)2."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是鲁智深的行动信条,请你从选段中找出体现这点的一个句子。

(2分)3.根据下面的提示,简述故事情节。

(任选一题,4分)(不少于70字)(1)鲁智深原名鲁达,从鲁达到鲁智深,他的人生经历了哪些转折?(2)林冲经历了野猪林惊魂后,后来是怎样上的梁山?二、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3分)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请简要回答。

(3分)三、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像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想念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心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人,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

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妄自尊大“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本段画波浪线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4、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四、培根随笔阅读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

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怪癖。

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而学问底本身,若不受经验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

多诈的人________,愚鲁的人________,聪明的人________;因为学问底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

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②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

③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④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⑤史鉴使人________;诗歌使人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博物使人________;伦理之学使人________;逻辑与修辞使人________。

⑥“学问变化气质。

’⑦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

⑧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

⑨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底证理之中,如果他底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

⑩如果他底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底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底案卷。

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选自《培根论说文集》)1.依次填入文中第①段方框处的关联词语,全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或者但是还B.因为也许但是乃C.虽然或许但是也D.不仅而且虽然却2.依次填入文中第①段横线上的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A.B.C.D.3.第①段“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一句的意思是[] A.人的天赋自然、纯朴,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进一步完善。

B.人的天赋富有生命力,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进一步完善。

C.人的天赋可以自生自灭,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不断完善。

D.人的天赋如不教育和规范,就会任其发展;故应通过学问的锻炼,使其不断完善。

4.对文中第①段的中心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学问要经受经验的锻炼。

B.论述学问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C.论述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的。

D.论述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5.依次填入文中第②段横线上的词,全正确的一项是[] A.B.C.D.6.对第②段“不特如此”加粗的“特”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特别,尤其B.专,单一C.只,但D.特殊,不平常的7.第②段十二句话,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合理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8.文中第②段在谈治学方法时,作者主张是(不超过8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五、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片段,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