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一般规定有哪些
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但是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下进行施工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以下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要求。
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是决定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处于正确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温度应该在5摄氏度以上,以确保混凝土的凝固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采取加热混凝土原材料、使用加热混凝土的混合料、在混凝土施工现场提供隔热材料等措施。
2.使用快凝剂: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变长,从而延长工期。
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可以使用加快凝固剂。
这些加快凝固剂能够促进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更快地凝固和硬化。
同时,快凝剂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增强其耐寒性。
3.加强保温措施:在冬季施工中,保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保温措施可以包括使用隔热料、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
隔热料可以避免混凝土的过早冷却,提供充分的时间让混凝土凝固和硬化。
覆盖保温材料可以防止混凝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其温度稳定。
此外,还可以采取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加热水管道的方法,通过循环加热水来保持混凝土温度的稳定。
4.控制水灰比:在冬季施工中,应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和耐久性减弱。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该尽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0.40-0.45之间。
此外,还可以采取使用高效减水剂的方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并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喷雾湿润: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应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防止表面水分的迅速蒸发和冷却。
可以通过喷洒水或使用喷雾器将水雾喷洒到混凝土表面,保持其湿润状态。
这样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稳定,并防止混凝土表面的龟裂和起泡等问题。
总之,在冬季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使用快凝剂、加强保温措施、控制水灰比以及喷雾湿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范本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混凝土冬期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混凝土冬期施工工程的施工过程及操作人员。
第三条混凝土冬期施工,是指在冬季温度较低(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施工。
第四条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合同要求、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混凝土冬期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方案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第六条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不受杂物、积雪等影响。
第七条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物资准备,包括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的储备,保证施工期间的供应。
第八条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第三章施工过程的要求第九条混凝土冬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的保温性能,不得出现冻胀、冻裂等现象。
第十条施工现场应设有临时控制措施,如临时加热设备、保温罩等,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不低于规定的温度。
第十一条混凝土投料时应注意防止冰冻水的使用,保证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第十二条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抹光等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第十三条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防冻措施,如设置保温层、使用混凝土防冻剂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第十四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施工现场的通风,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积聚及有害气体的产生。
第四章施工后的措施第十五条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的过早冷却,造成冻胀、冻裂等问题。
第十六条在保温期间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第十七条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工地上的杂物和施工废料,保持工地的整洁。
第十八条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工艺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记录有关资料,以便参考和改进。
钢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一、混凝土工程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混凝土施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
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物质。
混凝土中必须掺用防冻剂,使用时应根据大气温度(-5℃、-10℃、-15℃)的变化,经试配后在推荐掺量范围内调整使用,防冻剂加入方法按使用说明进行。
2、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运输和浇筑: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防冻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1防冻剂的掺量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2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2.3搅拌机要搭设保温棚,将搅拌机、水箱等置于棚内,搅拌棚内温度应为正温,低于0℃,应采取火炉等措施升温;2.4拌合水用水箱加热的方法,水温控制在70℃左右,用水量按2小时搅合用水量控制(循环水),水泥储存放在暖棚内,严禁露天堆放,并棚内温度保持0℃以上;2.5搅拌前先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2.6混凝土搅拌物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60±20mm2.7配制与加入防冻剂,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要严格按剂量要求掺入,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团。
3、混凝土养护: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15℃时,混凝土停止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保温材料必须到场,浇筑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一层和棉毡一层,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二、钢筋工程1、钢筋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
2、在负温条件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冷拉率与常温相同。
冷拉后的钢筋应逐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颈缩。
冬季施工混凝土拆模强度要求

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拆模强度要求会因气温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相关规定,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和拆模强度要求如下:
1. 拆模时间:
- 当气温在5摄氏度及以下时,混凝土拆模时间应延长,具体拆模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
2. 拆模强度要求:
-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为保证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一般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才能进行拆模。
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当地的施工技术规范和项目要求确定。
此外,在冬季施工中,还需要注意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获得足够的强度,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由于温度过低造成的混凝土冻害。
因此,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建议在施工前充分评估冬季混凝土施工的特殊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一、冬期施工砼对原材料的要求(1) 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砼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砼的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2) 砼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砼中,骨料中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3) 在冬季浇筑的砼工程,根据施工方法,合理选用各种外加剂,应注意含氯盐外加剂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宜使用无氯盐防冻剂,对非承重结构的砼使用氯盐外加剂中应有氯盐阻锈剂这类的保护措施。
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素砼中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
(4) 拌合水,一般饮用的自来水及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作为拌制砼用水,但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超过水重约1%的水,不得用于混凝土中。
为了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
办法是:控制塌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二、砼的拌制(1)外加剂a.外加剂的选择冬期施工中,从本工程的结构类型、性质、施工部位以及外加剂使用的目的来选择外加剂。
选择中应考虑:改善砼或砂浆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提高拌合物的品质,提高砼的早期强度;降低拌合物的冻结冰点,促使水泥在低温或负温下加速水化;促进早中期强度的增长,减少干缩性,提高抗冻融性;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模板的周转速度,缩短工期,缩短或取消加热养护,降低成本;外加剂的选择时要注意其对砼后期强度的影响、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如含氨的砼外加剂;冬期施工尽量不使用水化热较小的矿渣水泥等。
b.外加剂的试验冬期施工所有的外加剂,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应有产品合格证。
对已进场外加剂性能有疑问时,须补做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加剂成分的检验内容包括:成分、含量、纯度、浓度等。
常用外加剂的掺加量在一般情况下,可按有关规定使用。
冬季施工技术要求

冬季施⼯技术要求LJ3总监办冬季施⼯技术要求1.⼀般规定1.1冬季施⼯的范围指室外⽇平均⽓温连续10天稳定低于-3℃时的路基⼟⽅⼯程和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的砼⼯程、钢筋砼⼯程、预应⼒砼⼯程和砌体⼯程。
1.2冬季施⼯应做好临时排⽔并与永久排⽔设施衔接顺畅。
1.3冬季施⼯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预案,避免事故发⽣。
1.4冬季施⼯宜⽤硅酸盐⽔泥与普通硅酸盐⽔泥,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前不得受冻。
未采取抗冻措施的砌体⼯程和加配防冻剂的砂浆砌体未终凝前不得受冻。
1.5冬季施⼯应预先做好冬季施⼯组织计划及物质准备。
要进⾏冬季施⼯的专项技术、安全交底。
2路基⼯程2.1⾼速公路的⼟质路堤不宜进⾏冬季施⼯。
⼟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内不得进⾏冬季施⼯。
半填半挖地段、挖填⽅交界处不得进⾏冬季施⼯。
2.2冬季路堤施⼯应采取措施,及时排放⾬雪⽔及路堑开挖时出现的地下⽔。
2.3路基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冻结前应完成表层清理,挖好台阶,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冻结。
(2)填筑前应将基底范围内的积雪和冰块清除⼲净。
(3)对需要换填⼟地段或坑洼处需补⼟的基底应选⽤适宜的填料回填,并及时进⾏整平压实。
(4)基底处理后应⽴即采取保温措施防⽌冻结。
2.4填⽅路堤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堤填料,应选⽤未冻结的砂类⼟、碎⽯、卵⽯⼟、⽯渣等透⽔性良好的材料。
不得⽤含⽔量过⼤的黏性⼟。
(2)填筑路堤,应按横断⾯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应笔正常施⼯减少20%-30%,且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0mm。
当天填⼟应当天完成碾压。
(3)中途停⽌填筑时,应整平填层和边坡并进⾏覆盖防冻,恢复施⼯前应将表层冰雪清除,并补充压实。
(4)当填筑标⾼距路床底⾯1m时,碾压密实后应停⽌填筑,在顶⾯覆盖防冻保温层,待冬季过后整理复压,再分层填⾄设计标⾼。
(5)冬季过后必须对填⽅路堤进⾏补充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规范相关要求。
2.5挖⽅路基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挖⽅边坡不得⼀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定厚度的覆盖层,待到正常施⼯季节后再修整到设计坡⾯。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1. 温度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应不低于5°C。
在没有采取保温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C。
2. 水泥和骨料要求:冬季施工时,水泥应选用冬季适用的水泥,并遵循规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骨料应选择干燥并符合规定要求的骨料。
3. 水的使用:在冬季施工中,应使用温水进行搅拌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指定的温度。
4. 温度监测:应持续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满足要求。
5. 保温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例如覆盖塑料薄膜或搭建遮阳棚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过早冻结及保持温度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规定,具体的混凝土冬季施工规定可能因不同地区或项目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建议详细咨询相关技术部门或专业人士,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需要遵守以下规范:
1. 保护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受到低温的影响。
常用
的保温措施包括在浇筑后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并使用保温罩或帐篷进行封闭。
2. 控制水泥和混合料温度:在冬季施工中,应尽量控制水泥和混合料的温度,通常要
求水泥温度不低于5℃,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固和强度发展。
3. 确保充分搅拌:冬季气温低,混凝土易凝结,因此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保证充分
的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4. 控制浇筑厚度:在冬季施工中,应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通常不超过150mm,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凝固和强度发展。
5. 加速养护:冬季施工后的混凝土需要更长时间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的正常发展。
通常可以采取加热和覆盖保温的措施来加速养护过程。
6. 防止冻融损伤: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损伤,因此需要采取防冻措施,在
浇筑混凝土之前,可以在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并在施工结束后采取覆盖保温的措施。
总之,混凝土冬季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温和防冻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凝固
和强度发展。
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一般规定有哪些?
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燉mm2。
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1.2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N燉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N燉mm2。
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3、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
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燉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宜优先采用蒸汽养护。
注:①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②强度等级不大于C10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少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
③本规程所称的水灰比,普通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重量之比;轻骨料混凝土系指水泥的净水灰比(水不包括轻骨料1h吸水量,水泥不包括掺加的混合材)。
4、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5、采用非加热养护法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宜优先选用含引气成分的外加剂,含气量宜控制在2%~4%。
6、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
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7、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用氯盐:
(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澡堂、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的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
(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
(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雨、水淋的结构;
(4)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
(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以上的结构;
(7)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
(8)薄壁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结构;
(9)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
(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8、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9、整体结构如为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应采取能防止发生较大温度应力的措施。
当加热温度超过45℃时,应进行温度应力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