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血清效价测定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一、前言细菌内毒素是一类在细菌体内产生的毒素,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在临床上,细菌内毒素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毒素中和剂的生产和治疗方案的评估。
对细菌内毒素进行准确的测定和标准化工作尤为重要。
本标准品效价的制定旨在为细菌内毒素相关研究和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的概念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是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细菌内毒素与抗毒素的血清所能达到的中和效果。
它不仅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中的质量控制,还可以作为毒素抗毒素反应的评价指标。
三、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的测定方法1. 原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测定是基于毒素与抗毒素的反应,通过一系列的稀释和混合实验,确定抗毒素在中和单位内所含的毒素的量。
2. 试剂和仪器:包括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抗毒素血清、稀释液、离心管、恒温搅拌器、分光光度计等。
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稀释液,将抗毒素血清分别进行稀释,并与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按一定比例混合。
- 步骤二:将混合液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并观察其混浊度。
- 步骤三:根据混浊度的变化,采用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
- 步骤四: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中和曲线并计算效价。
四、影响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的因素1.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纯度和活性。
2. 抗毒素血清的质量和力价。
3. 温度、pH值等实验条件的控制。
4. 操作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技能。
五、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的应用1. 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毒素中和剂的生产和质量评价。
3. 临床治疗方案的评估和监测。
六、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的意义1. 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参数和标准。
2. 为毒素抗毒素反应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3. 促进了细菌内毒素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开展。
七、结语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的制定和测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它不仅需要对实验方法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相关仪器设备和试剂的选择和操作有高度的熟练度。
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本文介绍了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输血科医务科护理部的技术操作,并适用于评估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程度及产前检查等其他临床需要。
在材料和设备方面,需要3%~5%的A、B型反定型试剂红细胞、0.2 mol/L二巯基乙醇(2-Me)应用液、抗球蛋白试剂、待检者血标本、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等。
在检测环境方面,室温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控制在30%-70%。
在检测原理方面,对于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将受检血清经连续倍比稀释后与表达检测目标抗体对应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完成对IgM类红细胞抗体效价的测定。
对于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则先用巯基试剂2-Me裂解其中的IgM型抗体,经巯基试剂2-Me处理后再测定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
在操作步骤方面,盐水介质法测定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
具体操作为将受检血清加入一系列稀释盐水中,分别加入A、B型反定型试剂红细胞,静置30分钟后观察凝集情况,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完成对IgM类红细胞抗体效价的测定。
7.1.1.对12支试管进行排列编号,第2至第12管每管加入0.1ml生理盐水,第1管及第2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0.1ml,混匀后吸出0.1ml移至第3管内,以此类推,连续倍比稀释至第12管(2048倍)。
7.1.2.在1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检测目标抗体对应抗原的试剂红细胞50μl,轻摇试管架。
7.1.3.使用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120g,离心时间为1min,观察并记录有无溶血及凝集情况。
7.1.4.结果判读: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即为检查目标抗体的效价,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综合性实验三、抗“O”和抗“H”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

西安医学院教案(专业课程)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班级检本1008 专业,层次检验,本科教师武永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大,小班,实习)实验学时9学时授课题目(章,节)抗“O”和抗“H”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王兰兰,许化溪主编.临床免疫学检验.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刘辉.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指导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曹励民.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自编教材,2011教学目的:1.掌握:细菌接种培养的操作能力,加强细菌性抗原免疫动物的实验操作能力,肥达氏反应的模拟操作及间接血凝实验测定细菌性抗体的效价,2.熟悉:临床用于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凝集反应测定效价试验的原理。
教学内容:1.细菌培养与免疫原的制备2.“O”和抗“H”血清的制备3.试管凝集试验测抗“O”和“H”血清效价4.间接血凝试验测抗“O”和“H”血清效价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重点内容。
教具:板书示教教学重点、难点:1. 间接血凝试验测抗“O”和“H”血清效价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时间分配抗“O”和抗“H”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一)细菌培养与免疫原的制备(二)“O”和抗“H”血清的制备(三)试管凝集试验测抗“O”和“H”血清效价(四)间接血凝试验测抗“O”和“H”血清效价(一)细菌培养与免疫原的制备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干粉→生理盐水溶解→接种肉汤培养基→接种普通平板→生理盐水菌液(100℃水浴制备O抗原,甲醛处理制备H抗原)(二)“O”和抗“H”血清的制备Ag伤寒沙门菌O和H抗原→分别免疫两组家兔→抗O血清和抗H血清O/H抗原的免疫程序:日序(天)免疫剂量(ml)免疫途径1 1 皮内五点注射8 1.5 耳静脉注射15 1.5 耳静脉注射22 1.5 耳静脉注射放血方法:颈动脉采血试血方法:试管凝集试验(三)试管凝集试验测抗“O”和“H”血清效价试管凝集试验的原理:在试管内,用已知颗粒性抗原作为诊断试剂,与一系列倍比稀释的待检血清混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9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测定IgG抗-A(B)抗体效价,用以评估胎母血型不合妊娠时发生胎儿及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HDN)的风险程度及其他临床需要。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
4、原理将受检血清(如检测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先用2-巯基乙醇处理)经连续倍稀释后与表达检测目标抗体对应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
5、试剂:生理盐水,0.2mol/L的2-巯基乙醇(2-Me)应用液,博迅的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0.8%的A和B型标准试剂红细胞。
6、仪器: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博研微术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及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
7、操作步骤与方法:7.1准备试剂:观察微柱凝胶卡的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放置室温(18-25℃)平衡,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吸取2-Me15μl,加生理盐水至1ml为0.2M 2-Me 应用液。
7.2血清/血浆标本的制备:取血清50ul和150ul的生理盐水作1:4的稀释后再加入0.2M 2-Me应用液200ul混匀,密封试管口,37℃水浴60分钟。
灭活母体血清中IgM时,必须将试管口密封,并经常摇晃试管,以保证灭活效果。
同时用单克隆抗A或抗B作为对照,用来确认2-Me是否有效灭活IgM抗体。
7.3取7只干净试管,做好标记;在第1管中加入处理后的血清200ul和200ul生理盐水,混匀(为1:16稀释);第2-7管中依次加200ul的生理盐水和前一管中的血清/血浆200ul,做倍比稀释。
7.4将抗人球蛋白卡标记好,从第7管开始到第2管依次将倍比稀释后的相应50ul血清分别加入标记孔中。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评估。
二、适用范围输血科负责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人员。
三、原理:将受检血清(如检测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须先用巯基试剂裂解其中的IgM型抗体)经连续倍比稀释后与表达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同时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四、步骤和方法(1)盐水介质法测定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1、排试管12支,编号,以第1支试管为原倍进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受检血清,第12支试管为2048倍,稀释后容积定为100微升。
2、分别往12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
3、用专用离心机120g离心1min,观察有无溶血和凝集情况。
4、结果判断: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目标抗体的效价,再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2)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1、取200微升受检血清加入0.2mol/L二巯基乙醇(2—Me)应用液200微升混匀,将试管口密封,37℃孵育30min。
2、排11支试管,编号,进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2—Me处理过的血清。
由于第1支已经进行了稀释,所以第11支试管为2048倍,稀释后容积定为100微升。
3、凝聚胺法检测时,往11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按照凝聚胺法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4、抗球蛋白法测定时,往11支试管加入3%目标抗体对应的抗原红细胞试剂50微升,轻摇混匀后置37℃孵育30min后,按照抗球蛋白法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5、结果判断:镜检呈“1+”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目标抗体的效价,再根据“红细胞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评分。
(1)评分标准根据稀释血清各管凝集强度进行评分,凝集强度与评分标准为:4+为12分,3+为10分,2+为8分,1+为5分,+/-或W+为2分,阴性为0分,稀释各管评分之和为积分。
ELISA测人血清效价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不同血清标本中抗结核抗体。
1、用包被缓冲液分别把PPD、重组蛋白稀释成5μg/ml, 每孔100μl,4℃包被过夜;
2、PBST洗扳(洗扳机程序设定为洗6次); 用含1%BSA的PBS封闭, 每孔200μl 37℃孵育
2h;
3、PBST洗扳; 用含1%BSA的PBST稀释血清(稀释比例1∶100), 每孔100μl,37℃孵育1h;
4、PBST洗扳;用含1%BSA的PBST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稀释比例
1∶10000),每孔100μl,37℃孵育1h;
5、PBST洗扳; 将4mg邻苯二胺溶于10ml 柠檬酸-Na2HPO4底物缓冲液中, 待溶解后加入
15μl30%H2O2, 每孔100μl, 避光显色30min, 然后加入50μl 的2mmol/L H2SO4终止反应, 在492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读取各孔吸光度(OD值)。
结果判定: 以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的平均OD值加上2倍标准方差(SD)作为判断标准, 若病人血清标本OD值大于此标准, 即判断为阳性, 反之则为阴性。
标准操作规程(SOP)——血清标本采集及储存

一、目的急性期(<7d )或恢复期(病后2~4周)血清抗体效价测定是流感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清标本也可用于病毒核酸PCR 及病毒分离。
为保证样品质量、不被污染、采样过程安全及保护环境,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本文件相关的规程进行操作。
二、范围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及储存。
三、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采集禽流感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时,应以BSL-3级标准进行防护,可在BSL-2实验室分离。
采集禽流感疑似病例密接病例血清,按BSL-2级防护。
详见生物安全个人防护SOP 。
(二)材料1.BD 负压取血管 Ref.367955 5mL2.BD 采血配件 Ref.367237 成人或大于等于7岁儿童3.BD 采血配件 Ref.367238 用于小于7岁儿童4.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压脉带(三)实验步骤1.采样(1)被采集对象如是急性期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应以BSL-3级标准进行防护,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戴帽子-穿一次性医用手术衣-穿防护服-戴口罩-戴上防护眼镜-穿上鞋套、或胶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进入病例所处核心污染区。
采集禽流感疑似病例密接病例血清,按BSL-2级防护,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戴帽子-穿一标准操作规程(SOP )储存次性医用手术衣-戴口罩-戴上防护眼镜-穿上鞋套或胶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选择干净相对无菌条件下操作。
(2)标记采血管,包括被采集对象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准备适当规格的采血配件及负压取血管。
务必仔细核对并记录。
(3)根据被采集对象具体情况,可选择肘前静脉、手背静脉或颈静脉(常用于小于3岁儿童)。
在扎上止血带后,拍打注射部位3-4次,还可用大拇指按压静脉2-3次,一般静脉受刺激后血管扩张血液充盈即可明显暴露,如果暴露还是不明显,可用右手食指沿解剖部位触摸,静脉的感觉柔软且富有弹性,并呈条索状。
免疫学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 华中农业大学免疫学基础及免疫学技术

v 10月14日 2.0ml 耳静脉
v 10月25日 2.5mL 耳静脉
一、采血
(一)心脏抽血
v 家兔固定(仰卧)---准确找到心脏部位---剪毛(心 脏部位)---消毒---进针(50ml注射器接带硅胶管的 12号针头)抽血,抽至50ml,从硅胶管接头处取下注 射器,拔针头,将血液注入100ml无菌空三角瓶,再 重复上述操作继续抽血,直至抽完。
v 将双扩实验结果用铅笔绘图并分析判断: (1)待测Ag中至少有几种组分? (2)待测Ag各组分相对应的Ab的效价?
如:待测抗原组分一相对应的抗体的效价为1:X。
v 注意沉淀线的数量、部位、走向、粗细、 清晰度等。
★结果分析
v 1、本实验采用的是什么Ag、Ab?
v 2、 Ag、Ab为什么要设置一系列的 浓度 (方阵排列) ? “效价”是指Ag的、 还是Ab的?与Ag、Ab的浓度有何关 系?
本次实验目的
1、分析待测抗原的组分数量; 2、测定各组分相应抗血清的效价。
以出现沉淀线抗体的最高稀释倍数为该抗 体效价。
1、融化凝胶、倒胶制备凝胶板(每人1板)。 2、Ag、Ab稀释(见图、4人1套)。 3、打孔、点样(加Ag、Ab,每孔8ul)。 4、37℃保温保湿扩散1d,结果观察。
记号:学号
四、免疫途径
五、免疫时间间隔
v 羊、马、鸡、猴、豚鼠、兔都是常用的免疫动物, 在实验中,选择动物时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 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 免疫血清的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
v 免疫用动物应选适龄、健壮.最好为雄性。
v 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家兔,一般选择选择年龄在 6个月以上当年繁殖的♂性,体重2 ~3公斤,健 康家兔三只,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 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血清效价测定
(一)凝集效价的测定
1.取小试管20 支,分两排放置于试管架上,前排标明 A ,后排标明 B ,再将各排由左而右注明号码。
2.各管均加生理盐水0.2 ml 。
3.吸取A 型被测血清0.2 ml ,加入A 排第1 管中,混匀,从第一管
中吸出0.2 ml 加入第2 管中,依次稀释至第10 管,从第10 管吸出
的0.2ml 弃掉,用同样的方法取B 型被测血清在B 排中稀释,最后两
排管的血清稀释倍数分别为1∶2 、1∶4 、1∶8 、1∶16 、1∶32 、1∶
64 、1∶128 、1∶256 、1∶512 、1∶1024 。
4.A 排管各加B 型2 %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2ml;B 排管各加A 型
2 %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2ml,混匀。
5.放置室温(18 ~22 ℃)1 ~2 小时观察结果,以稀释倍数最高而
又显凝集者为其凝集效价。
上述操作过程见下表。
表 A 型标准血清(抗B)效价测定
表 B 型标准血清(抗A)凝集效价测定
如被测血清在第七管仍显凝集,则其凝集效价为1∶128 。
如第八管仍显凝集则其凝集效价为1∶256 。
O 型标准血清抗A 、抗B 的凝集效价测定,可参照上述
(二)标准血清的质量要求
A 型(抗B)效价应在1∶64 以上,
B 型(抗A)效价应在1∶128 以上,如果低于上述标准,不能使用。
并要检查效价低的原因,重新制备,如果效价太高,可按效价规定加适量等渗盐水稀释。
且不含其它血型抗体,不形成缗钱状的假凝集,冷凝集素效价<1∶4 。
(三)亲和力的测定
所谓亲和力是指标准血清与相对应的红细胞混合后出现的凝集速度及凝集块的大小而言。
测定方法如下:
取待测血清0.1ml 放于玻片或瓷板上,取对应的10 %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05 ml ,加于血清中混匀并涂成直径约1cm 的圆形,立即记时。
观察出现凝集的时间。
并继续转动玻片或瓷板,至3 分钟时观察凝集块的大小。
标准血清亲和力的质量要求,在15 ~30 秒以内应出现凝集,3 分钟时凝集块应在1m- m2 以上,标准血清中不应含脂肪(脂肪可使效价迅速降低),不可污染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