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印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2)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7-3 印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7.3 印度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1.运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重点)3.运用图表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归纳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重难点)4.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知识点01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认真阅读课本P30~33,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位置: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
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人口数量: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达到12.1亿(2011年),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3.人口政策: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来控制人口数量。
4.人口众多的影响:印度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知识点02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认真阅读课本P33~35,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气候: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学习导航课前预习2.水旱灾害:由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导致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
3.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粮食生产受频发的水旱灾害影响很大。
知识点03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认真阅读课本P35~36,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特点: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地理人教版《印度》完美课件1

印度简况:
1、印度是南亚面积 最大 ,人口 最多 的国 家,也是南亚经济实力 最强 的国家。其首 都是 新德里。 发展 军事 2、印度的科技 水平 和 实力位居南亚首位, 它是南亚唯一掌握 一箭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其软件业发展迅速,十在星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
地理位置--- 2、纬度位置
1、半球位置
1、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 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人们认为人多才 能够发展致富,这种观念刺激了人们的 生育观,导致人口出生率较高。
2、印度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 教,这两种宗教鼓励人们生育,也是人 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1、印度每年新增加劳动力1800万人左右,劳
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劳动力
1、印度著名的古建筑( )
A、泰姬陵
B、吴哥窟
C、大金塔
D、中国故宫
2、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
A、巴基斯坦
B、印度
C、尼泊尔
D、孟加拉
国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 课件(共34张PPT)
3、被印度称为“圣河”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B、恒河 C、湄公河 D、布拉马普特拉河
• 2、能运用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 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难点)
• 3、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理解人类 必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 正确的人口观。
印度之旅
1、 2、
走 进 印 度
位 置 之 旅
3、 4、 环人 境口 之之 旅旅
文化之旅——1、最美陵墓建筑
泰姬陵是印度最美丽的陵墓 建筑
人口/亿
பைடு நூலகம்12
10.1
7-3印度(课时2)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6.读“孟买多年平均个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南亚每年1月、7月 盛行风向图” ,回答下面问题。
每年_1__0_月至次年__5__月为印 度的旱季,盛行_东__北___季__风___。 东北季风从_陆__地___吹向_海__洋__, 气流干燥,降水___稀__少___。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图7.34 印度的地形
小麦喜温凉气候, 比较耐旱。
水稻喜温喜湿作 物,生长期间需要有 充足的水分供给。
图7.42 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
活动
印度水稻分布区的地形: 恒河中下游平原 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
2.结合水稻分布的地形区,分析分布区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喜温喜湿,需水量大。 这些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降水较多,且多为平原。
目catalogue 录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印度手抓饭 原料:水稻
印度飞饼 原料:小麦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地形、河流、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地形
河流
气候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据印媒报道,5月上旬,今年第三批 蝗虫进入印度西部后,不断向南部和东部蔓延,摧毁了大量农田, 造成了印度近3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读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 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印度蝗灾的分析,可信
B 的是( )
A.首先遭受毁灭的粮食作物是水
B.中部较低的地势使蝗虫东进畅通
4.读图找出印度的气候类型。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热带气候与粮食生产
新人教版七下7.3 印度(2课时)(ppt54张word版53张)

拓展延伸
粮食作物粮经的食济分作布物与饮食关系
棉花
黄麻
水稻 印
度
沿
水稻
海 地
茶
区
小麦
印
小麦
度
的
北
方
咖喱炒饭
薄面饼“恰巴提”
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1.对照两幅地图,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1.对照两幅地图,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人教版·第七章 《印度》名师课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 产和生活的影响。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 济发展的作用。
通过读图分析,知道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其对当地农 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结合图文材料,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运用 地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柬印度埔尼寨西:亚柬:埔印寨尼拥的有 1人50口0超万过以了上两的亿人,口在, 人印尼均,年一收个入小并时不的高劳, 仅动成有本70,00大元概不在到8的元到人 均9元收左入右。。
印泰度国:人印均度年拥收有入12仅亿的 人有口400,0美印元度左的右经,济企发展 比业较一小落时后的,劳人动均成年本收入 也仅不为高7-。8元人民币。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发展条件 英语普及 据调查,印度人中粗懂英语的约两亿,精通英语 者约为5000万。87%的印度学校用英语授课,高等学 府则全部采用英语教学。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发展条件 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准确把握了全球化、信息 化发展趋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印度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记住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3、了解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过程与方法:利用作物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农作物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1、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2、重要的工业部门难点:分析农作物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等,粮食需求压力大,因此印度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印度的粮食问题和气候、以及工业•情况,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一、热带季风气候1、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一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猴的特点是: 全年高温,雨旱两季。
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
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3、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4、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表格1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6~9月西南风海洋一陆地雨季10月~次年5月东北风陆地一海洋早季表格2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來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屮,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
板书:二、水旱灾害频繁5、课件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下《印度》讲课优秀ppt

位于热带
10°N
印 度
90°E
热量充足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印》度讲》课优讲秀课p课 pt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印》度讲》课优讲秀课p课 pt件(共31张PPT)
三、印度的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 亚洲
印度洋北部
印
度
洋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印》度讲》课优讲秀课p课 pt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 讲课课件(共31张PPT)
印度的洪灾
2003年7月25日,印度陆军的炮兵部队协助疏散受 水灾村民。这些村民来自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拉 贾巴里村。持续三周的洪水袭击了阿萨姆邦的13个 地区,总有1000多个村子受灾,已有约150万人无 家可归。 新华社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 讲课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 讲课课件(共31张PPT)
为什么印度会成为文明古国?
早期发展农业的国家 ——光热水土条件如何?
有哪些不利因素? 水旱灾害频繁 人口太多 经济发展情况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发展中的工业
读P7图并思考
❖印度大部分属于 什么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除 本地区外,还有 哪个地区分布广 泛?
❖东南亚
热带季风为主的气候
地形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印》度讲》课优讲秀课p课 pt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印》度讲》课优讲秀课p课 pt件(共31张PPT)
恒河平原
德 干 高 原
人教版地理七下7《.3印《度印》度讲》课优讲秀课p课 pt件(共31张PPT)
印度的地势地形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7章第3节印度 (共28张ppt)

印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 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
A、人口增加过快; B、水旱灾害频繁; C、生产技术落后。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水 麦稻
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粮食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水稻 小麦
德干高原东北和半岛沿 海平原,恒河下游平原
德干高原西北部 和恒河上游平原
平原
高原,起伏平 缓
迅速发展的软件外包产业
你了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发展速度吗?
阅读材料 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软件外包产业是发
展最快的行业。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 外包产业每年的增速高达30% 以上,最高时超过 50%。由于具有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综合优势,印度 备受向外承包软件业务企业的青睐。印度的软件外 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班加 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 场近1/2 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 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 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理一理
服务外包产业:跨国公司将软件设 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 他专业化团队来完成。
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印度发展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 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印度(2)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归纳印度水旱 灾害频繁的原因,说出印度农业的分布与地 形的关系。 2、根据资料说出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 状。
自主建构
思考
印度为什么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1、说说印度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南亚一月风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7.3.2印度(二)(共17张PPT)

新课讲解
理一理
服务外包产业:跨国公司将软件设计等信息 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队来完 成。
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印度发展优势: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 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西南风的变 来得早退得 来得晚退得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化 晚风力强盛 印度的气候特点和主要粮食作物。
印度能成为“世界办公室”是因为它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哪些优势?
早风力不足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看图
什么是服务外包产业?
新课讲解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客户提出外包服务申请
迅速发展的软件外包产业
迅班速加发 罗展尔的是软印件度外软包件产外业包产业的发根源地据。 客户要求,提出外包服务方案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服务外包产业:跨国公司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队来完成。 印度的气候特点和主要粮食作物。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第七章 我们相邻的地区和国家
印度(二)
学习目标
地球Earth
1.印度的气候特点和主要 粮食作物。
2.印度的服务外包的经济 特点。
新课讲解
文明古国 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知识网络我来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其古文明光彩照人,曾备受殖民统治蹂躏,独立后的发展举世瞩目。
在第一章亚洲的学习中,学生对印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避免重复,在本节中应当侧重学习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尤其应突出其现代人文地理特征。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有(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水旱灾害频繁;(3)自给有余的的粮食生产;(4)发展中的工业。
教材中还安排了泰姬陵、印度舞蹈等人文景观图和印度地形图、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及矿产分布图以及三处学生课堂活动内容。
其用意在于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而是能够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材的这种安排,也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地阐明了人地关系。
学习本节知识,可将印度同我国相比,从另一侧面加强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认识。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及其对环境、社会的影响,认识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3.能够利用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理解南亚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4.了解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
认识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基本知识。
5.通过比较学习印度,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
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有两处重点:一是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二是发展中的工业。
难点是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自学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
2.图导图练法: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手填图、动口说图,使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多种地理智能;
3.分析讲解法: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4.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教具准备
1.多媒体电教设备及课件
2.南亚地形图、南亚季风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印度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等;
3.印度空白地图
4.自制幻灯片:(一)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二)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三)印度工业布局与日本之比较;(四)印度概况与中国之比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创设
幻灯片放映: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
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这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
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
新课学习
1.揭晓答案──印度,转入新课
看来大家对印度还是比较了解的,那你们能够利用地图说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吗?
2.学生活动
*读图,查找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印度地形图,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周边邻国,找出主要的地形区
*在空白地图上填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绘出北回归线──了解其三面环海、大部分处于热带的地理位置。
*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了解印度的地形特点:
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地形比较平坦耕地面积广
南部:高原
*读印度人口增长图,计算: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每隔10年,人口增长了多少?50年间人口增长了多少?想一想,印度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读资料“印度部分资源、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社会经济、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阅读资料“印度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讨论: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压力大,会给我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解决?
3.教师讲解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产生人口问题。
所以,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适应,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转折
人口增长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农业又深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
印度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5.学生活动
*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说这是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读南亚季风图,比较分析1月、7月盛行风向有什么不同?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看图片印度的洪灾与旱灾,分组讨论:为什么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何治理?
*思考讨论:我国东部也是季风区,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在水资源的利用中,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抗灾减灾?
6.师生小结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
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影响
了农业的发展。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印度的地形、气候、人口有什么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师生评议,引入新课: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新课学习
1.学生活动
*读课文,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与20世纪60年代后,印度的粮食生产情况有什么不同?
*读资料“绿色革命”,说说它有什么意义?
*读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说说它们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有什么关系?
*读资料“饮食习惯”想一想:为什么印度南、北方人民的日常饮食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完成上述学习。
2.转折
印度是一个资源、物产丰富的国家,独立后,不仅仅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学生活动
*读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分布图,看看棉花、黄麻和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想一想,在这些资源、物产的基础上,印度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这些工业部门可能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读印度工业分布图,找出主要工业城市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看看这些工业城市主要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为什么?
*思考分析:印度的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对比观察“印度工业分布图”和“日本工业分布图”,分析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布局有什么不同?
*我们独山子也是一个工业区,想一想,影响我们独山子石化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读资料“印度、日本等国的产业构成”,分析:印度、日本的产业构成有哪些差异?印度哪一产业的比重最大,哪一产业比重最小?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4.师生相互交流,评价,完成上述问题。
5.承接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9%,但是印度各方面都很落后吗?
6.学生活动
*阅读资料“印度的核工业、航天工业和软件生产,”谈一谈有什么感想?
*从印度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比较印度与我国的国情有哪些相似之处?
7.课堂总结
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压力大,经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样样都落后的,大力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拓高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是发展中国家逐步赶上世界经济水平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