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私募股权投资)的案例分析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02
融资过程
PE融资方式
01
02
03
私募股权融资
通过私募方式向特定投资 者出售股权,以获得企业 发展所需的资金。
风险投资
投资者对高成长性企业进 行投资,以换取企业的部 分股权,并期望在未来通 过退出实现高额回报。
杠杆收购
利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的组合,以较低的初始投 资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购买。
融资规模与投资方
对未来PE融资趋势的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 断完善,预计未来PE融资将更加活跃,
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 不断变化,PE融资将更加规范化和专 业化,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融
资服务。
同时,随着科技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 核心动力,未来PE融资将更加注重对 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产业的投资,推动产
促进战略转型
在PE融资的支持下,蒙牛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快战略转型 和升级,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对PE投资方的影响
投资回报
PE投资方通过投资蒙牛获得了丰 厚的投资回报。在蒙牛上市后, PE投资方获得了股票流通的权利, 可以通过二级市场退出获得资本 增值。
行业资源整合
PE投资方在投资蒙牛的过程中, 也获得了更多的行业资源和人脉 资源,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 行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
融资规模
蒙牛此次PE融资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
此次融资吸引了多家知名PE机构参与, 包括高瓴资本、KKR和鼎晖投资等。
融资过程的关键事件
尽职调查
01
在引入PE融资之前,蒙牛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以确保投资
方的合规性和资金实力。
私募股权经典投资案例

融资阶段 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募1
投
2
投资阶段 解决“钱往哪儿去”的问题。
退出阶段
解决“收益如何实现”的问题。
退4
3管
管理阶段 解决“价值增值”的问题。
私募股权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况
市场机会:新三板
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2015年有2238只新三板基金成立,上半年是新三板基金发行的爆发 期。2016年新三板投资延续2015年的热度,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新三板累计挂牌6339家,总股 本2959.51亿股,总市值接近3万亿,2016年一季度新三板累计新增挂牌数为1210家。
国内PE基金中长期机会
市场机会:IPO
• 截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VC/PE支持的IPO 达147起,同比上升206.3%;
• 2017年上半年境内市场回报显著高于境外 市场,境内市场平均回报倍数为2.53倍, 境外市场仅为1.21倍
2017年上半年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账面回报统计
上市地点
平均账面投资 回报(发行 日)
案例一 无锡尚德
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资本市场进 行了最后一轮私募,英联、高盛、龙科、 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投资基金加 盟,这些公司用8000万美元现金换得尚德 公司7716万股权。2005年12月,在纽约 交易所挂牌,开盘20.35美元。筹资4亿美 元,市值达21.75亿美元,成为第一家登陆 纽交所的中国民企。施正荣持6800万股, 以13.838亿美元身价排名百富榜前五名。 无锡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发挥了重 要作用。
上市公司 股权投资案例

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案例篇一:典型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典型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广义上讲,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
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也包括创业投资。
中国也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129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77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
进入模式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海外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全部进入企业,此种方式比较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快速的发展。
如华平和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过程中,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0股权。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权(通常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的资金归老股东所有。
如PAG接下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权,出让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回报。
一般来说,增资和转让这两种方式被混合使用。
如无锡尚德在上市前多次采用老股东转让股权和增资扩股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
在国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安排,即私募股权基金以优先股(或可转债)入股,通过事先约定的固定分红来保障最低的投资回报,并且在企业清算时有优先于普通股的分配权。
鉴于国内投资市场的一些政策限制,国外PE进入时,一般不选择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本土实体,而要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成立海外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使国内的实体企业成为其子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
这种方式俗称“红筹上市”。
这样,就可将境内资产的收入和利润合法地导入境外控股母公司。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和退出,都将发生在管制宽松的离岸。
比如盛大网络,由于监管部门规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经营牌照必须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那么构造上述通道来引渡资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成功pe案例

成功pe案例成功pe案例是指在私募股权投资(PE)领域中取得成功的案例。
PE投资是指私人股本投资,是一种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或其他证券来进行投资的方式。
成功的PE案例往往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也能够为被投资公司带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PE案例,以期能够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PE案例——阿里巴巴的私募股权投资。
2005年,雅虎公司投资10亿美元购买了阿里巴巴15%的股份,当时这笔交易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史上最大的一笔PE投资。
随着阿里巴巴的业务不断扩张和发展,雅虎公司的投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5年投资10亿美元,到2014年雅虎公司出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获得了约260亿美元的回报,这是一个极为成功的PE案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PE投资需要有长远的眼光,要选择具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企业进行投资,才能够取得成功。
另一个成功的PE案例是腾讯对京东的投资。
2014年,腾讯公司投资15亿美元购买了京东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之一。
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京东在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其股价也一路攀升。
腾讯公司的投资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PE投资需要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选择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才能够取得成功。
除了互联网行业,PE投资在其他行业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在制造业领域,一些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也吸引了众多PE投资者的目光,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在消费品行业,一些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企业也成为了PE投资的热门对象。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PE投资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只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PE案例。
总的来说,成功的PE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选择了具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企业进行投资。
在PE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
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MS Dairy Holdings资子公司.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分析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分析1:中国股神——段永平步步高原老板0.8美元认购的网易,最后100多美元抛出,段永平称自己作为企业家的生命已经结束,再也不做实体企业。
段永平这几年在美国做投资赚的钱比他在国内做企业10年赚的还多。
注:网易发行价17美元,较内部认购价高21.25倍,上市后100美元,比内部认购价高125倍。
体坛股神——姚明据香港《大公报》和东方卫视报道,新股合众思壮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这家因姚明持股而一举闻名的科技公司甫一上市就受到资金热烈追捧,开盘涨幅即超过100%,收盘大涨147.3%,报91.50元,为今年以来上市新股首日涨幅的冠军。
这令姚明所持该公司67.5万股的账面价值,亦在28个月内从37.5万元飙升至6176.25万元,升幅高达164.7倍。
巨人网络——史玉柱n 2021年7月26号史玉柱前往开曼群岛注册巨人网络公司。
2021年11月1日,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值达到42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创企业上市速度最快的案例。
史玉柱的身家突破500亿元。
共造就了21个亿万富翁,186个百万和千万富翁。
21位是巨人的高管,186位是在巨人网络上市前认购了巨人的内部股的老百姓。
什么是PE?PE--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权投资”的简称。
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收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有本书《人无股权不富》,副标题:股权创富时代来临!投资专家说:PE是未来中国10年内投资人的方向和首选!梁锦松写了一本书:《不做总统就去做PE》!有人说:不买股票买股权,不论涨跌都赚钱!PE是富人过剩的资本和聪明人过剩的智力相结合的产物。
国外PE在中国投资了28个优秀行业里的22个行业!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发展中小企业,盘活民间资本的一个新的途径!江浙等地投资大鳄,纷纷在北大,清华,复旦报名,学习私募股权投资知识,获的行业资格证书。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四)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五)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六)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告知本人。
为了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近年来投资的热度可谓是越来越高。
但是,在投资者中也有不少缺乏金融知识的人,为了防止您上当受骗,小编特意为您找到一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希望您能够通过阅读案例,规避那些高风险的投资行为。
一、前言一名年轻的创投企业发起人、私募股权基金(PE)管理者,一群以退休职工为主的投资人,融资的别有用心、投资的盲目轻率,充分暴露出目前草根PE界的混乱现状。
二、案情简介当创投企业受热捧时,“80后”的黄某与李某某等人合谋发起所谓的创投企业吸收社会公众资金。
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黄某伙同李某某、王某某等人先后注册成立上海汇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汇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投资管理公司,以投资者参与公司发起设立可得到无风险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共计1.3亿余元。
在私募基金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之际,黄某对其吸引资金的方式进行了“升级”。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间,黄某纠集张某某在上海成立德浩企业,在天津注册设立德厚基金公司,以招募基金的名义,以签订协议、承诺8.4%的固定年收益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4800余万元。
至案发,黄某等人所筹集的1.78亿余元款项除部分返利、归还投资款及投资外,大部分资金被用于炒股、提现、出借及购置房产和个人消费,并挥霍殆尽,造成参与者经济损失8500余万元。
在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2003年7月至2006年1月间,黄某等人利用租借的办公地点招揽客户,采用低吸高抛的方法,非法买卖、转让三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收取客户资金1944万元,从中非法获利838万元。
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案例

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案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PE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通过收购或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进而对其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和业务整合。
以下将以某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为例,分析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优化方面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一、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背景及目的1.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但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参与上市公司的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2.目的:PE公司通过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业务整合和市值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PE公司可以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实现资本的退出和回报。
二、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策略1.资产重组: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后,可以对上市公司旗下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组,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2.股权融资:PE公司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发行可转债等股权融资方式,降低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优化资本结构。
3.债务重组:PE公司可以与上市公司债权人协商,对上市公司债务进行重组,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债务成本。
4.管理层激励:PE公司可通过设立管理层激励计划,激发管理层积极性,提高上市公司业绩。
三、PE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以某PE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16年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以下是其在资本结构优化方面的具体操作及效果:1.资产重组:PE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后,对上市公司旗下的业务进行整合,剥离了亏损严重的业务,注入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资产,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2.股权融资:PE公司在控股上市公司后,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股本,降低了负债比率,优化了资本结构。
3.债务重组:PE公司与上市公司债权人协商,将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为长期债务,降低了债务成本,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阿里巴巴——“高盛'开门,软银开启宝库一、相关背景1.政策背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致力于加速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CNII)建设,到90年代末,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库、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软环境(政策、法律、标准、规范)等信息化六大要素已有了极大的改善。
1994年前后,由我国政府批准建成了CERNET、CSNET、GBNET和CHINANET等四大互联网ISP(Intemet Service Provider),截至2008年年底,上网用户已超过1.7亿人。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明确强调发展以信息产业为发展重点的第三产业,并指出:“要显著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继续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电子技术相关产业,国家开始大力扶持。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政府就开始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1年,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我国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同年2月,在国务院的指导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成立。
1999年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制定电子商务框架的同时,政府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在年初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000年1月12日,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发起“企业信息化工程”,把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启动中国国家重点企业电子商务网站以及企业上网工程。
2000年2月,我国颁布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纲要》,成为促进我国电子商务活动的又一纲领性文件。
2000年6月22日,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2001年6月,央行颁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2004年年底,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主持通过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5年年初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12号),吹响了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号令,成为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武器。
2006年1月,银监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引导》及《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机构业务资格认定工作规程》,这一系列举措都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行业背景(1)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1997年,美国电子商务已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仅1997年当年,美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就已经达到了200亿美元,占全国GDP总额的1%~2%。
而到了1998年,这一数字更是激增至1020亿美元。
一大批公司利用电子商务获得成功。
(2)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1996年2月28日,四川茂青茶厂积压的1.6万公斤茉莉花茶,通过Intemet广告招商,达成交易,这是国内有记载的第一次通过互联网的成功交易。
当然,这种广告营销并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但至此,我国电子商务开始了发展之路。
步入1998年,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开始在我国兴起。
先是8848借助联邦软件专卖店的渠道,在网络上出售软件、光盘,然后是网易、新浪、搜狐等大型ICP纷纷涉足电子商务。
当年10月,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大大小小几十个网站,均号称立足电子商务,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网上销售、网上竞拍、网上咨询等。
电子商务的全面开展,着实带动了整个互联网的应用。
但是,当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多不完善的地方。
电子商务,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商品的网上交易。
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全面解决网络信息流与资金流、物流的整合问题,在这些方面我国都相当缺乏经验。
而且在这个阶段,我国网民的网络生活方式还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电子邮件收发和新闻浏览的阶段,网民未成熟,市场未成熟。
虽然如此,但是以8848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站点仍然成为当时最闪耀的亮点。
虽说8848最终逝去,但是萌芽期的电子商务环境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培育了第一批初级的网民,开启了中国电子商务时代的新纪元。
3.主要投资方背景(1)高盛成立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也是企业股份投资以及夹层交易投资的全球领先者。
(2)富达亚洲富达亚洲风险投资Fidelity Asia Ventures(FAV)是富达国际有限公司(FIL Limited)在亚洲的风险投资分支机构。
富达国际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基金管理机构,因其为投资者创造财富的理念而享誉全球。
(3)银瑞达银瑞达(Investor AB)成立于1916年,总部设在瑞典,是一家在全球均设有分支机构的上市控股公司。
银瑞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Investor Growth Capital,IGC)是银瑞达公司的全资风险投资子公司。
(4)上海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TDFVC)成立于2000年,创建之初主要致力于为Venture TDF从事国内的基金管理,同年,公司筹集了第一笔基金,称之为Venture TDFChina LP。
(5)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日本亚洲投资公司(Japan Asia Investment Co,Ltd,JAIC)是一家独立的风险资本投资公司,现在,它已是日本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投资区域遍及日本、美国、大中国区、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投资了70多家企业,其中26家企业成功上市。
JAIC通过提供战略咨询和并购,以及帮助公司公开上市等方式,帮助具有高效增长潜力的公司募集资金、提升公司价值。
(6)汇亚基金汇亚基金(Transpac Capital)成立于1989年,是亚洲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
它是由新加坡的腾达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创投资金管理公司合并而成的。
汇亚成立后,迅速成为亚洲第一家地区性网络的资金管理集团。
(7)软银集团软银集团(Softbank Corp.)是日本的一家综合性风险投资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其中软银集团公司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它以网际网络产业为重点,通过其独特的管理理念,与其大家庭的其他成员公司相互协调,运作全球的产业,目前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网络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二、案例分析1.投资动因分析(1)独特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创造了亚洲最独特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不是Business to Business,而是Businessman to Businessman(商人对商人)。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成功者,引领旗下的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雅虎中国搜索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大展拳脚。
阿里巴巴并不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之路。
独特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巨大商机,无疑是私募选择阿里巴巴的一个重要因素。
(2)梦幻的创业团队CEO—卓越的创业者马云阿里巴巴的案例再一次用事实证明,风险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投资的是创业者个人。
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极强的凝聚力和领导才能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这是马云多年来一直能吸引众多国际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云拥有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狂想”的能力。
在事业上,他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互联网将是一个无穷的宝藏,里面有大大的生意可做,但它同时也是“一场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在管理上,他了解欲望所使、人性所向,他能全面、充分、彻底地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意志力。
他擅长以个人奋斗、成功经验为“诱饵”,用企业文化、价值理想来“包装”,拿豪言壮语、语出惊人来“布道”。
马云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妙语连珠的口才、坚持不懈的专注和有意为之的神化。
在马云身上,我们能看到其打破常规、逆反思维、反教条、出其不意的个性风格。
CF0—蔡崇信蔡崇信生于台湾,7岁去美国,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
1999年,蔡崇信以瑞典著名投资公司Investor AB副总裁的身份到杭州对阿里巴巴进行考察,经过考察,他不仅促成了对阿里巴巴的500万美元投资,还决定加盟阿里巴巴。
蔡崇信毕业以后在华尔街做了4年律师,担任专门从事收购投资的Rosecliff InC公司副总裁及瑞典Wallenberg家族主要投资公司Investor AB副总裁,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年薪已经达到百万美元。
但是他看到了阿里巴巴广阔的发展前景,依然抛弃了华尔街的超高待遇,来到中国。
在创业初期,他主持了阿里巴巴香港总部的设立,负责国际市场推广、业务拓展和公司财务运作。
蔡崇信在华尔街投资机构的工作经历,为阿里巴巴融资策略的制定、融资机构的选择提供了经验支持以及风险投资领域良好的人脉基础。
CP0——关明生关明生先后获得Loughboroug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伦敦商学院授予的工程学和科学学硕士学位。
他在国际企业管理领域有25年经验,曾在财富500强企业BTR Pie担任过4年中国区总裁,在另一家财富500强企业Ivensys Plc也担任过中国区总裁。
他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15年,历任要职,在业务开发、销售、市场、合资企业和国家级分公司管理方面卓有建树。
2001年1月关明生加盟阿里巴巴。
进入阿里巴巴后在他的协助下,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做了三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和“南泥湾开荒”。
进而形成了使阿里巴巴团队在网络泡沫中奇迹活下来的九条价值观:客户第一、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傲情、开放、创新、专注,这也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精髓。
CTO—吴炯吴炯2000年5月加盟阿里巴巴,此前,他在1996年4月加入雅虎,主持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开发。
吴炯是具有强大功能、效率卓著的雅虎搜索引擎及其许多应用技术的首席设计师。
1999年11月23日,吴炯作为唯一发明人主持了雅虎电子商务基础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他的加盟,为阿里巴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投资过程(1)第一轮投资阿里巴巴的飞速发展吸引了风险投资家们的目光,风投们寻着B2B的香味找到了阿里巴巴。
“那时我们整整拒绝了38家风险投资公司,马云一直在等待最适合的那一家,”阿里巴巴的资深副总裁金建航这样描述那段经历,“风投找来的时候,公司的账上一分钱都没有了。
而马云硬是带着大家勒紧裤腰带挺了过来,宁缺毋滥。
”马云理想中的合作伙伴是那些愿意与阿里巴巴一同成长的公司。
他们要和公司有着同样的目标,而不是只看眼前的短期利益。
就在这时,瑞典著名的投资公司Investor AB派副总裁蔡崇信到杭州考察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