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中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总第9课《老王》

第六中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总第9课《老王》
第六中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总第9课《老王》

织金县第六中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总第9课《老王》执教:王文波

【教学目标】

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分析造成老王清苦生活的社会原因,了解社会保障法相关法律法规对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意义。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扶助弱势群体的思想。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难点】

1.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

2.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话题: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

生:明星、家人、自己。

师:我们关注明星是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关注伟人是因为他们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家人是因为血浓于水……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位名叫“老王”的普通平凡不幸者,看看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走近作者

三、(画说老王):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

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四、解读文本

1.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用一个字回答以下的问题。(1)老王的生活过得如何?——(苦)

(2)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善)

2.研读老王之“苦”。

(1)朗读1~4段,归纳出老王受了哪些苦?

(生活艰苦、精神凄苦)

(2)老王受的苦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教师指导学生概括:①老王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零加窘迫。②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③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④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从老王一生的遭遇、凄苦的经历中看老王的生活处境,激发学生思考:老王生活不幸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①老王在旧社会,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没有知识,思想跟不上形势;②是残疾人;③老王没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

④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较落后,人民生活清贫等等。

3.研读老王之“善”。

(1)默读5~22段,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

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故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

(2)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为什么?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表现在什么地方?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产生了“愧怍”之情,怎样理解?

五、法制渗透

1、看图片——想情景

过渡:

老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老王,一个始终对人充满了善意的老人,在饥寒交迫、无依无靠中凄苦地死去了。他死之前还不忘感恩,用大鸡蛋和香油来回报杨绛一家。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的冷漠让他离开这个世界。那么,如果他

生活在今天这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呢?

2、学生讨论——如果老王生活在今天,我们怎样帮助他?

(1)我们会捐钱给他,让他能够有钱买生活用品,不用去拉人力车了。

(2)我们在班上召集一些志愿者,每个星期都去他家里为他做义务劳动,帮他打扫卫生,看看他需要什么生活用品,让大家募捐后,用募捐得来的钱款给他买生活用品。

(3)同学们家里平时不怎么用的东西都可以捐给他。

3、仿写练习——升华情感

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假如我是一团火焰,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鲜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生:假如我是一泓清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

假如我是一片云彩,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

(意在升华学生情感,优化其情感肖像。)

4、实施法制渗透

教师:在我们今天,还是会看到一些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像“老王”一样,不能和其他的人一样过着幸福生活。刚才同学们也替他们想了许多办法,但是这些办法也只是少数有同情心的人去帮助个别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我们国家,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保护他们,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教师播放多媒体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第八条;《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三条城市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救济。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

第二十六条老年人患病,本人和赡养人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并可以提倡社会救助。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

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全额享受;

?(二)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九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就医的,可以按照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医疗补助金。

医疗补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5、渗透小结

教师:大家看,假如“老王”生活在我们中间,法律会保护他,社会会帮助他,广大民众会关心他,他的悲剧一定不会重演。

六、感悟与收获

教师:联系老王的经历、遭遇并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考虑,你有何感想或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爱心

人道主义

平等

法律

七、拓展作业(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1、结合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观察身边的“老王”,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题目自拟。

八、结束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的不同,就有幸运和不幸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等.幸运者有责任关爱卑微者和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愿我们怀有爱心,关心别人、尊重别人。

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