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灰浆配比和古建筑常用浆

合集下载

古建中国整理古代盖房子常用的建筑材料

古建中国整理古代盖房子常用的建筑材料

古建中国整理古代盖房子常用的建筑材料现在修建各种建筑,水泥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由碳酸钙组成的材料,对中国建筑的稳固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根据资料显示,十八世纪的时候,世界上才出现了水泥,也就是老百姓嘴里说的洋灰,而中国的水泥直到1889年才出现,因为当时中国出现了第一家洋灰厂。

那么水泥在没有之前,古人是用什么东西来修建房子的呢?而且像万里长城这样的浩大工程,没有水泥,为什么还能够如此的牢固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古人盖房子的一些事情。

古人在盖房自己的时候,会用到一种叫石灰砂浆的东西,我国古代早已经出现了烧石灰的技术,虽然有这一项技术,但是将沙子、石灰还有石头混合在一起盖房子,和水泥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在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区,这种沙子、石灰组成的材料,根本用途不大。

但是,古人在盖房子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他们知道石灰和沙子的粘性不是太大,于是古人发挥自己的智慧,在石灰和沙子的砂浆中放入很多的黄粘土,这样就能够增加砂浆的粘性了。

除了增加黄粘土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蜃灰”的材料,这种材料是有牡蛎或者蛤贝壳烧制而成的,这种材料用于建筑房子要比石灰更加优越一些。

在我国著名书籍《天工开物》中就有对蜃灰这种材料的记载,而且书中描述,我国广东沿海的很多城市就是用蜃灰来代替石灰的,这也算是我国最初的一种“水泥”吧。

除了上面说的砂浆和蜃灰外,我国古代在修建城墙和房屋的时候,还会用到一种叫糯米石灰浆的材料,根据史书记载,我国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这种材料,将糯米浆混合放入石灰浆,这样打造的城墙非常坚固,史书记载,朱元璋在修建明长城和南京城墙的时候,都用过这种糯米石灰浆的东西,修筑的建筑异常坚固。

我们知道,糯米的主要成分就是支链淀粉,将糯米煮成粥后,其粘性是非常厉害的,再把这种东西倒进石灰浆内,这可以说是上好的“水泥”,不过这种特殊的“水泥”有一些奢侈,当年朱元璋修筑城墙的时候,就得到了大明首富沈万三的资助,所以,这种特殊的水泥是比较费钱的。

古建筑修缮法则 砂浆

古建筑修缮法则 砂浆

古建筑修缮法则砂浆砂浆是古建筑修缮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填充空隙、增强结构稳定性、防水防潮等多种功能。

在古建筑修缮中,砂浆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以确保修缮效果的持久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

下面将从砂浆的配制、施工和保养等方面介绍古建筑修缮中的砂浆法则。

砂浆的配制是古建筑修缮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砂浆的配制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选择和比例的控制。

原材料应选择优质的砂子、水泥或石灰等,以确保砂浆的均匀性和强度。

比例的控制要根据具体的修缮需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通常在配制砂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以确保砂浆的黏结性和可塑性。

砂浆的施工也是需要遵循一定法则的。

在进行砂浆施工前,需要对古建筑的墙体或构件进行清洗和处理。

墙体表面的油污、灰尘等需要清除干净,以确保砂浆与墙体的粘结性。

另外,在施工时要注意砂浆的厚度和均匀性,以及施工的顺序和方法。

通常情况下,先进行底层砂浆的施工,待其硬化后再进行上层砂浆的施工,以确保修缮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砂浆的保养也是古建筑修缮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砂浆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湿和养护。

保湿可以通过喷水或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以防止砂浆过早干燥和开裂。

养护的时间要根据砂浆的类型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持续数天到数周不等。

在养护期间,要避免对砂浆进行碰撞和冲击,以免影响其固化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古建筑修缮中的砂浆法则包括砂浆的配制、施工和保养等方面。

在配制时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和比例的控制,以确保砂浆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时要注意墙体的清洁处理和砂浆的厚度均匀性,以及施工顺序和方法的合理性。

在保养时要进行适当的保湿和养护,以确保砂浆的固化和稳定性。

古建筑修缮中的砂浆法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只有遵循这些法则,才能修缮出符合历史风貌和保持价值的古建筑。

古建筑工程做法建筑说明

古建筑工程做法建筑说明

做法要求青砖做法:青砖要求无明显砂眼、裂缝、翘曲变形。

灰浆要求:丝缝做法水泥:白灰=1:1,淌白做法素白灰膏;糙砌做法:水泥:白灰:砂=1:2:6。

瓦作要求:苫背水泥:白灰:焦渣=1:2:10,铺瓦灰水泥:粉煤灰:砂=1:3:3瓦要求无砂眼、裂缝、扭曲变形,规格统一,大小匀称。

瓦面要求底瓦“压六露四”,瓦垄囊线流畅顺直,具体做法见《古建筑瓦石营法》砖作要求:粘土砖砌体±0.00以下,用M10水泥砂浆,±0.00以上用M7.5水泥砂浆。

仿木椽作、斗拱:采用C25细石混凝土。

石材要求:石材无裂缝,石质一致。

石作工艺要求:接缝严密,线条流畅。

翼角要求:做法详见《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二版)檐口防水要求:见详图。

门窗要求:木材无糟朽、空心、虫蛀,三防处理,大木构件含水率不大于25%,小木构件含水率不大于10%。

地面铺砖、铺石青砖外墙工程做法:1.本工程执行《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GJ 159-2008)及《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924-2014)。

.2.墙体基础部分:除注明外采用MU10粘土砖,用M7.5砂浆砌筑。

3.防潮:室内地坪±0.000位置以下约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防水剂做墙身防潮层。

在此标高为钢筋砼构造时,可不做。

在室内地坪高差变化处防潮层应重叠设置,并在高低差埋土一侧墙身做20厚水泥砂浆防潮层。

4.青砖选用:按图纸要求选用相应品种规格的青砖,要求无明显砂眼、裂缝、翘曲变形。

5.组砌方式:5.1 干摆做法:青砖按照“五扒皮”要求砍磨加工,灰浆采用传统桃花浆(白灰:粘土=3:7)或生石灰浆。

5.2 丝缝做法:青砖按照“膀子面”要求砍磨加工,批灰灰浆水泥、石灰膏比例约1:1混合灰浆,根据现场青砖颜色,适当调整其比例,保证灰浆干后颜色同青砖相统一,灌浆灰浆采用桃花浆(白灰:粘土=3:7)。

灰缝宽度1~2mm,砌完之后应进行耕缝。

古建筑专用神奇粘合剂——糯米灰浆

古建筑专用神奇粘合剂——糯米灰浆

古建筑专用神奇粘合剂——糯米灰浆糯米灰浆是一种用于修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殊材料。

自古以来,多数传统建筑的粘合材料都是糯米,比如清代的紫禁城和颐和园,福建土楼等,都用了糯米灰浆。

在构造体系和结构设计上独具特点,作为古建筑专用神奇粘合剂,糯米灰浆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感和技术含量,可以保障古建筑的安全,同时也能够承载中国文化的精髓。

糯米灰浆的制作方法是非常精细严谨的。

首先,要把新鲜的糯米浸泡在水中,约两三天后,晾晒至2/3干,然后磨成细粉;其次,要用稻草烧成灰,经过过滤、沉淀等一系列过程后,得到优良的稻草灰;接着,把糯米粉、稻草灰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可塑性强的糊糊状物质,放置约半个月后即可使用。

糯米灰浆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建筑、雕塑以及修补和维护古建筑等方面。

在建筑中,糯米灰浆通常用于修补砖墙、灰泥墙和木结构等重要部位,以此保证建筑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另外,糯米灰浆也被广泛应用于新建古建筑,如仿古景区、地方特色建筑等,其体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底蕴在其中尤为重要。

由于糯米灰浆具有特殊的粘合性、强度和塑性等优点,它在古建筑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众所周知,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传统的古建筑多数存在资材老化与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再加上建筑环境本身所带来的外部因素,导致古建筑的重要部位不断出现损坏。

因此,用糯米灰浆来修复古建筑便成为一个明显的选择。

在古建筑修复中,糯米灰浆可以与利用它进行古建筑修复的专业技术紧密结合。

它的特点是粘度极高,加之具有良好的环保性、抗水性和防腐性,因此一旦被调制合适,可在修缮中扮演出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修复的过程中,将适当的糯米灰浆涂于被损坏的部位,进行稍稍的加固就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不仅如此,但并不失去其艺术感受,正确的使用糯米灰浆可以使古建筑的历史气息得以重现。

总之,糯米灰浆作为古建筑专用的粘合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可模性以及良好的抗水性和抗腐蚀性,可以在修补和修复古建筑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保护了古建筑的安全。

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

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

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提起中国的古代建筑,也许你会想到复杂精巧的木结构,历经沧桑的秦砖汉瓦,还有古老而厚重的城墙。

其实,除了少数巧夺天工的神作之外,绝大部分建筑都需要一样类似现在水泥的粘合剂。

有了它,古代建筑才能如此坚固,经历风雨,甚至保存至今。

追溯这种粘合剂的发展历史,早在商代以前,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就开始使用建筑粘合剂,主要是拌上草的黄泥浆。

从周代开始逐渐被石灰取代,后来又开始流行由石灰、黏土和沙子组成的“三合土”。

这三种东西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就会相互粘合在一起,干燥后异常坚固。

作为粘合剂,“三合土”颗粒还是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粘合效果。

于是,中国古代中国人又找到了一种“秘密武器”——糯米。

距今大约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将糯米和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制成浆糊,然后将其填补在砖石的空隙中,制成了超强度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

作为粘合剂的糯米灰浆那么,为何糯米灰浆会有如此神奇的强度呢?科学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支链淀粉的“秘密原料”,它似乎是赋予糯米砂浆神奇强度的主要原因。

支链淀粉是发现于稻米和其他含淀粉食物中的一种多糖物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科学家表示:“分析研究表明,古代砌筑砂浆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与无机合成材料。

无机成分是碳酸钙,有机成分则是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来自于添加至砂浆中的糯米汤。

“此外,砂浆中的支链淀粉起到了抑制剂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钙晶体的增长,另一方面生成紧密的微观结构。

而后者应该是令这种有机与无机砂浆强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科学家们在中国长城(明长城)的城墙粘合物中发现了糯米的成分。

于是,糯米灰浆被认为是长城的主要粘合材料,而这种强度很大的粘合材料也被认为是万里长城千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明长城事实证明,用糯米灰浆粘合的砖石建筑更加结实耐久。

泉州建于唐宋时期的多座古桥和古塔,挺过了7.5级的强震;建立于明代的南京、西安、荆州等古城墙,历经600多面仍巍然挺立……泉州建于南宋的安平桥西安古城墙既然糯米砂浆粘合强度如此高,那么,它是否能用于古代建筑物的修复?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准备了掺入糯米汤的石灰砂浆和传统石灰砂浆,测试比较两者的粘合性能。

古建灰泥

古建灰泥

转自: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古建科研设计室(本文由张海清尤贵友关双来杨学善程万里研究整理)一座仿古建筑施工需要使用多种灰浆,古建筑瓦工匠师们曾有“九浆十八灰”的说法。

(一)泼灰泼灰又称泼烧灰,是将生石灰泼水粉化后经过筛选得到的白灰粉。

为使生石灰能充分粉化,应将需粉化的生石灰平摊30厘米厚左右,用水浇泼(用自来水喷洒更好),边浇泼边拢堆,然后再摊开、泼水,直到充分粉化为止(泼水过多,生石灰粉化后粘成块不便过筛,泼水欠量则造成烧灰)。

然后堰闷3天到4天时间,过筛即得泼灰。

用于瓦瓦和苫青灰背的灰,用筛孔不大于0.5厘米的筛网过筛,拌合灰土的,可用筛孔1厘米左右的筛子。

(二)泼露浆灰泼落浆灰用于表面粉饰,制作工序基本与泼烧灰相同。

只是泼水量大些,过细目筛。

(三)煮浆灰煮浆灰将生石灰放入装满水的灰池中熟化后得到的灰膏叫煮浆灰。

一般分煮灰和淋灰两道工序。

淋过的灰浆需存放半月以上才能使用,以免灰膏中未熟化的过大灰粒使用后隆起开裂。

(四)青灰青灰是用青灰块(北京西郊产的一种矿物质胶结材料,现有成包的商品)加水搅拌后,再加入泼灰或煮灰制成的一种灰浆(没有青灰块时,可用水泥代替)。

(五)压浆灰压浆灰也叫泼浆灰。

将过筛的泼灰粉在地上平摊厚6厘米到8厘米,泼上一层青浆,盖上一层白灰粉后,再泼一层青浆,一层一层作成一堆,炯沤半月左右后,青灰浆渗入白灰内后即可使用,用时铁铲上下宣取。

这种灰与麻刀灰掺合,用于苫背、瓦瓦。

(六)花灰花灰是直接用压浆灰加少量水或浆调合而成的。

调脊时下瓦条、衬灰和砌混砖时使用。

(七)月白灰一般不加麻刀,不要求颜色均匀,月白灰是青灰浆与白灰浆按3:7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灰(八)察灰素灰即不揍麻刀的白灰膏、月白灰膏及其他各色灰膏。

(九)麻刀灰麻刀灰是用压浆灰、月白灰与麻刀拌台均匀而成。

的叫小麻刀灰。

(十)大康刀灰大麻刀灰是用3厘米到5厘米长的麻刀与压浆灰按重量5:100的比例混合均匀而用于屋顶苫背和砌筑抹馅。

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

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

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糯米灰浆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深知水泥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

而在古代中国,糯米灰浆便是一种有机的水泥。

糯米灰浆是由糯米、石灰、石膏、黏土等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制成的建筑材料。

在古代时期,这种有机水泥极其常见,并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城墙、水利工程等建筑中。

今天,我将详细介绍一下糯米灰浆的制作过程和应用。

一、原材料的准备糯米灰浆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多种原材料。

其中,主要的原材料有糯米、石灰、石膏和黏土。

糯米是指一种华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粘性小米。

石灰则是指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而制成的粉末状物。

石膏则是指一种水合硫酸盐矿物,具有良好的硬化性和耐水性。

黏土则是指由硅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水和少量有机质等构成的一种软性材料。

在准备原材料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糯米要事先浸泡10-12个小时,这样能使糯米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增强黏合性和强度。

石灰和石膏要分别经过煅烧和石膏干燥的处理,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出的质量。

此外,黏土要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搅拌,以确保不含杂质和均匀的分布。

二、糯米灰浆的配制在原材料准备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配制糯米灰浆了。

糯米灰浆的配制顺序依次为“先石灰、后石膏、再糯米、最后黏土”。

具体步骤如下:1. 石灰配制:将石灰末先用水浸泡,搅拌均匀,然后使其自然沉淀1-2天,再将上清液倒掉并过滤,得到清洁的石灰水。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去除石灰中的灰尘和杂质。

2. 石膏配制:将石膏粉末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粘稠的糊状物。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使石膏充分溶解,并悬浮在水中。

3. 糯米配制:将浸泡过的糯米加入石灰水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石膏糊倒入糯米水中,继续搅拌至糊状。

4. 黏土配制:将筛选好的黏土粉末加入糯米糊中,搅拌均匀。

黏土的作用是增强糯米灰浆的黏合性和强度。

糯米灰浆的配制过程需要注意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一般应该保持10-15分钟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转速,以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混合。

古代糯米石灰浆配方比例

古代糯米石灰浆配方比例

古代糯米石灰浆配方比例糯米石灰浆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建筑中。

它是由糯米和石灰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古代建筑中,糯米石灰浆被广泛用于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建筑构件的制作,也被用于保护和修复古建筑。

本文将介绍古代糯米石灰浆的配方比例,以及其制作过程和应用。

一、古代糯米石灰浆的配方比例古代糯米石灰浆的配方比例是糯米:石灰:沙子=1:1:3。

其中,石灰可分为生石灰和熟石灰两种,而沙子则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细沙。

在制作糯米石灰浆时,首先要将糯米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然后将其蒸熟,待其冷却后,加入适量的石灰和沙子,搅拌均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糯米石灰浆的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否则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二、古代糯米石灰浆的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制作糯米石灰浆的材料主要有糯米、生石灰或熟石灰、细沙和清水。

糯米需要提前浸泡,生石灰或熟石灰需要用清水搅拌至均匀。

2、蒸熟糯米将浸泡过的糯米放入蒸锅中,加水蒸熟,待其冷却后,就可以开始制作糯米石灰浆了。

3、加入石灰和沙子将熟糯米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石灰和沙子,开始搅拌。

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入清水,直到糯米石灰浆的质地变得均匀细腻。

4、调整质地在糯米石灰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质地。

如果需要制作较硬的浆料,可以适量增加石灰的比例;如果需要制作较柔软的浆料,可以适量减少石灰的比例。

5、使用糯米石灰浆制作好后,可以用于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也可以用于制作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建筑构件。

需要注意的是,糯米石灰浆在使用前需要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其质地和性能的一致性。

三、古代糯米石灰浆的应用古代糯米石灰浆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建筑材料,也是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糯米石灰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也被用于制作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建筑构件。

其优点在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火和隔音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古建科研设计室
(本文由张海清尤贵友关双来杨学善程万里研究整理)
一座仿古建筑施工需要使用多种灰浆,古建筑瓦工匠师们曾有“九浆十八灰”的说法。

(一)泼灰
泼灰又称泼烧灰,是将生石灰泼水粉化后经过筛选得到的白灰粉。

为使生石灰能充分
粉化,应特需粉化的生石灰平摊30厘米厚左右,g水浇泼(用自来水喷洒更好),边浇泼边
拢堆,然后再摊开、泼水,直到充分粉化为止(泼水过多,生石灰粉化后粘成块不便过筛,泼
水欠量则造成烧灰)。

然后堰闷3天一4天时间,过筛即得泼灰。

用于瓦瓦和苫青灰背的
灰,用筛孔不大于o.5厘米的筛网过筛,拌合灰土的,可用筛孔1厘米左右的筛子。

(二)泼露浆灰
泼落浆灰用于表面粉饰,制作工序基本与泼烧灰相同。

只是泼水量大些,过细目筛。

(三)蕉浆灰
煮浆灰将生石灰放入装满水的灰池中熟化后得到的灰膏叫煮浆灰。

一般分煮灰和淋
灰两道工序。

淋过的灰浆需存放半月以上才能使用,以免灰膏中未熟化的过大灰粒使用后
隆起开裂。

(四)霄灰
青灰是用青灰块(北京西郊产的一种矿物质胶结材料,现有成包的商品)加水搅拌后,
再加入泼灰或煮灰制成的一种灰浆(没有青灰块时,可用水泥代替)。

(五)压浆灰
压浆灰也叫泼浆灰。

将过筛的泼灰粉在地上平雄厚6厘米一8厘米,泼上一层青浆,
盖上一层白灰粉后,再泼一层育浆,一层一层作成一堆,炯沤半月左右后,青灰浆渗入白灰
内后即可使用,用时铁铲上下宣取。

这种灰与麻刀灰掺合,用于苫背、瓦瓦。

(六)花灰
花灰是直接用压浆灰加少量水或浆调合而成的。

调脊时下瓦条、衬灰和砌混砖时使用。

(七)月白灰
一般不加麻刀,不要求颜色均匀
月白灰是青灰浆与白灰浆按3:7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灰
素灰即不揍麻刀的白灰膏、月白灰膏及其他各色灰膏。

(九)唐刀灰
麻刀灰是用压浆灰、月白灰与麻刀拌台均匀而成。

的叫小麻刀灰。

(十)大康刀灰
大麻刀灰是用3厘米一5厘米长的麻刀与压浆灰按重量5:100的比例混合均匀而
用于屋顶苫背和砌筑抹馅。

(十一)小庶刀灰
小麻刀灰是用1.5厘米长以下的麻刀与月白灰膏重量按3—4:100的比例混合而成
(十二)白庶刀灰
白麻刀灰是长麻刀与白灰膏按重量5;100拌合而成的灰。

(十三)月白庶刀灰
月白麻刀灰是长麻刀与月白灰膏按重5,100拌台而成的灰。

(十四)红庶刀灰
红麻刀灰是白灰膏、红土粉、麻刀重量比按loo;225拌合而成。

(十五)老浆灰
老浆灰是青灰浆加入生石灰块搅成稀粥状过筛而成。

青灰(块重)
搅拌。

(十六)葡萄灰
葡萄灰是用泼灰加霞土(红土)掺台而成。

(十七)油灰
油灰是用桐油、生石灰粉、白面及烟子混合而成,分硬、软两种。

软油灰月穆。

硬泊灰是用软油灰加麻刀砸制而成,用于粘结砖活和石活。

(十八)砖面灰
砖面灰是用砖面与白灰膏按111的比例调合而成.用于打点砖活。

除上述灰之外,有的墙在砌筑中用掺灰泥,即石灰和黄土按3;7或4:6的比例掺苫背用的滑秸泥是用掺灰泥加入适量经熟化的麦秸(长lo厘米左右)混合而成。

二、古建常用桨
1.白灰浆—亦称白浆,用生石灰加水调合去渣,可用于砌墙灌浆或表面刷浆用。

这种浆用作砌墙灌浆应较稠一些,但浆硬后发脆。

用以刷浆应过罗。

2.桃花浆—用白灰黄土掺合加水调制成,白灰:黄土二3:7或4:6,浆呈淡黄色。

多用于墙体灌浆或慢尺四以下方砖座浆用。

这种浆比纯白灰浆韧性好一些。

3.月白浆—用青浆加白灰浆调制。

用于刷浆应过罗。

4.青浆一一一一也称青灰浆,即青灰块在水中搅拌浸出的余液,常与白灰掺合。

纯青灰浆常用于屋顶苫青灰背和裹垅刷浆。

5.红浆—用红土子加白灰浆调制,呈红色,过罗后用于刷浆。

6.米汁浆—在有一些重要工程中为增加砌体强度在白灰浆中加入江米(糯米)熬成的米汁掺合灌浆。

7.砖面水—以砖面:白灰膏二7:3的比例用水均匀调合成浆,用一于墙面刷饰用。

8.烟子浆—将水胶放入胶锅内事先熬好,用胶水与黑烟子调合搅拌,并用木棒将J霎砸成膏状,待其确无干的粉末然后加水调稀搅匀。

常用于瓦作屋面循头、脊部刷黑(俗称绞脖)。

近来也用外用乳液(聚醋酸乙稀)代裤水胶调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