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讲义(天大版)
《化工原理》课件第一章讲稿8(第一章)(天大版)

2.排出管:
2 lb + Σleb ub Σh fb = h fb + h fb ′ = (λb +ζc) da 2
Vs dbub ρ ε ub = A → Reb = µ 、 ⇒ λb db b 其中:la = 50m、Σleb =le b闸阀 + le b 截止阀 + 3le b 标准弯头; ζ = ζ ; 出口 c 3.总管路:Σh f = Σh fa + Σh fb ⇒ N e = We ⋅ ws、N = N e / η
h
pa
操作条件下料液的物性: ρ = 890kg/m 3 µ = 1.3 × 10 −3 Pa ⋅ s 操作条件下料液的物性:
习题: 习题: 第20 、22题; 题 第20 题: 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出口管内侧为 截面 截面; 取贮槽液面为 截面,出口管内侧为2-2截面; 截面
l + Σle p2 u2 We = z2 g + + Σhf 其中:Σhf = (λ + Σζ ) 2 d 2 qv du ρ ε u = A → Re = µ 、 ⇒ λ d ⇒ l总长 = 50m、 Σl = 2 × l +5 × l e e闸阀 e标准弯头;le闸阀 = 0.45m、le标准弯头 = 2.1m; Σζ = ζ 进口 + ζ 出口 + ζ 局部; ⇒ N e = We ⋅ ws、N = N e / η
4.管件与阀门 4.管件与阀门
蝶阀
(二)当量长度法 将流体流过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 将流体流过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折合成 直径相同、长度为 的直管所产生的阻力; 直径相同、长度为le的直管所产生的阻力;
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

蒸馏分类
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蒸馏可分为简单蒸馏 、平衡蒸馏和精馏三种类型。
二元系气液平衡关系及相图表示方法
二元系气液平衡关系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二元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在气相 中的分压与该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这种 关系可以用相平衡常数或活度系数来表示。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讲解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阻力来源和能量损失情况,以及如何降 低流动阻力和减少能量损失。
管路内流体流动阻力
沿程阻力
介绍沿程阻力的概念、计 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 如何利用沿程阻力系数计 算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
阐述局部阻力的概念、计 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 如何利用局部阻力系数计 算局部阻力。
压力
降低压力可以降低溶液的沸点,从而减少加热蒸 汽的消耗量。但是过低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泄漏 和安全问题。
设备结构
设备的结构形式、加热方式、搅拌方式等都会对 蒸发操作产生影响。合理的设备结构可以提高传 热效率和汽液分离效果,降低能耗和减少设备结 垢的风险。
基本原理
离心泵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性能参数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等。这些参数反映了 泵的工作能力和经济性。
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表示泵的性能参数之间关系的曲线,如Q-H曲线、Q-η曲线 等。通过分析特性曲线,可以了解泵的工作范围、最佳工况点以及不同工况下的 性能表现。
离心泵选择与操作
有流量大、压力适中的特点。
螺杆式压缩机
通过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杆进行气 体的压缩,具有结构简单、运转
平稳、噪音低等优点。
化工原理课件 天大版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分离混合物均相混合物非均相混合物物系内部各处物料性质均匀而且不存在相界面的混合物。
例如:互溶溶液及混合气体物系内部有隔开两相的界面存在且界面两侧的物料性质截然不同的混合物。
例如固体颗粒和气体构成的含尘气体固体颗粒和液体构成的悬浮液不互溶液体构成的乳浊液液体颗粒和气体构成的含雾气体非均相物系分散相分散物质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如:分散于流体中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连续相分散相介质包围着分散相物质且处于连续状态的流体如:气态非均相物系中的气体液态非均相物系中的连续液体分离机械分离沉降过滤不同的物理性质连续相与分散相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式分散相和连续相3.1 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3.1.1 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一、颗粒的特性(大小和形状)• 1.球形颗粒—尺寸由直径d 确定•36d V π=•体积2ds π=•表面积dV S 6==α•比表面积2.非球形颗粒•用形状(球形度)和大小参数当量直径描述•(1)球形度:表示颗粒形状和球形的差异p S S s =φs φ——S ,与之等体积球体表面积;——Sp ,颗粒表面积对于球形颗粒,φs =1,颗粒形状与球形的差异愈大,球形度φs 值愈低。
(2)当量直径d e ①体积当量直径36P e V d π=•②比表面积当量直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二、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沉降在某种力场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过程。
作用力重力惯性离心力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设颗粒的密度为ρs ,直径为d,流体的密度为ρ,重力gd F s g ρπ36=浮力gd F b ρπ36=而阻力随着颗粒与流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而变,可仿照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式写为:22u A F d ρξ=24dA π=对球形颗粒2422ud F d ρπξ⋅⋅=∴maF F F d b g =--a d ud g d g d s s ρπρπξρπρπ3223362466=--(a)颗粒开始沉降的瞬间,速度u =0,因此阻力F d =0,a→max 颗粒开始沉降后,u ↑→F d ↑;u →u t 时,a=0。
化工原理讲稿8(第六章)(天大版).

指反映实际塔板的气液两相传质的完善程度; 表示方法有总板效率、单板效率等; 1.总板效率(又称全塔效率)ET 指达到指定分离效果所需理论板层数与实际塔板 层数的比值;
ET
NT Np
100%
理论板数 实际板数
Np
NT ET
NT:不包括塔釜再沸器,再沸器相当一块理论板;
问: (1)此时产品组成将有何变化? (2)若维持xD不变,可采用哪些 措施,并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十二、特殊精馏 1.恒沸精馏
原理:在混合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挟带剂) 形成新的最低恒沸物;
2.萃取精馏 原理:向混合液中加入溶剂(又称萃取剂),萃取剂
不与原料液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
P73页 习题15、16;
xF 对xD, xW 的影响
b. 加料板位置上移
结论:xD , xW
加料板位置对xD, xW 的影响
c. R 结论:xD , xW
R 对xD, xW 的影响
d. q , R 不变, D不变, V’ 结论:xD , xW
q 对xD, xW 的影响
十一、 精馏装置的热量恒算
xn1 xn xn1 f '( yn )
xn1 xn
xn1 f '( xn1 )
习题16
1.y1 xD
F L'
2.
D
V
'
L
'
x1
V
'
yW
WxW
3.yW
1
xW ( 1)xW
化工原理讲稿2(第五章)(天大版)

干物料] ②干基含水量 X [kg水/kg干物料 水 干物料
湿物料中水分质量 X = 湿物料中绝干物料质量 Gw = G − Gw
湿 物 料 中 绝 干 物 料 质 量 : G C = G − G w;
五、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 一、等焓干燥过程 指绝热干燥过程或理想干燥过程; 指绝热干燥过程或理想干燥过程; —— 空气在进、出干燥器的焓值不变; 空气在进、出干燥器的焓值不变;
H ↑ I1 = (1.01 + 1.88 H1 ) t1 + 2490 H1 I1 = I 2 ;其中: t ↓ I 2 = (1.01 + 1.88 H 2 ) t2 + vH vH ( kg 水 k g 干 气 = kg 水 3 m 湿 气 k g干 气 m 3湿 气 )
t1 I2 其中: ⇒ I1 = I 2 ⇒ ⇒ 查 H − I图 ⇒ H H 0 = H1 ϕ 2 ⇒ ∆H = H 2 − H1
2
习题7: 习题 :
w1 X1 = 1 − w1 G = G(1 − w 2) W 2 1. ⇒ ⇒ L= ( a式 ) ; ( H 2 − H1 W = G X 1 − X 2) X = w2 2 1 − w2 ϕ 0 ps 0 a、 H 0 = H 1 = 0.622 ( t 0 → p s 0) p − ϕ 0 ps0 b、 干 燥 器 热 量 衡 算 : L ( I 1 − I 2 ) = G C ( I 2 ' − I 1 ' ) + Q( b 式 ) ; L
'' 3.V(风量) LvH ( m 3湿气 h ) =
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

反应热与反应焓
反应方向与平衡常数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反应熵与反应吉布斯能
05
化工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方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反应速率方程: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及其他因素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反应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积成正比的比例系数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06
分离过程原理及应用
分离过程分类与特点
分离过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操作方式,分离过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蒸馏、萃取、结晶、过滤等。
R
分离过程的特点:不同的分离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A
分离过程的原理:每种分离过程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操作方式,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C
分离过程的应用:分离过程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I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07
化学反应器原理及应用
化学反应器分类与特点
塔式反应器的特点:适用于气液相反应,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和适宜的停留时间
固定床反应器的特点: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器内,适用于气固相或液固相反应
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催化剂悬浮在反应器内,适用于气固相或液固相反应
反应器分类: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等
化学反应器的设备:介绍反应器的主要设备,如搅拌器、换热器、塔器等。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

返回 30 03:06:50
4. 流体的特征
具有流动性; 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如液体;
可压缩性流体: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发生变化, 如气体。 返回 31
13.7
QL 13.7kW
热损失:
100% 6.54%
257.3 47.8
返回 23 03:06:50
例4 非稳定热量衡算举例
罐内盛有20t重油,初温
T1=20℃,用外循环加热法 水蒸气
进行加热,重油循环量
W=8t/h。循环重油经加热
冷 凝
器升温至恒定的100℃后又 水
W=8t/h T3=100℃
基本单位:7个,化工中常用有5 个,即长度(米),质量(千 克),时间(秒),温度(K), 物质的量(摩尔)
➢ 物理单位 基本单位:长度(厘米cm),质 制(CGS制) 量(克g),时间(秒s)
➢ 工程单 位制
基本单位:长度(米),重量或力 (千克力kgf),时间(秒)
我国法定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即SI制) 返回 11
化工生产过程中,流体(液体、气体)的流动 是各种单元操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
传热 — 冷、热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传质 — 物料流间的质量传递。 流体流动的强度对热和质的传递影响很大。 强化设备的传热和传质过程需要首先研究流体的流动 条件和规律。 因此,流体流动成为各章都要研究的内容。流体 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化工原理” 的重要基础。
化工原理讲稿8(第六章)(天大版)

对 全 回 流 操 作 : y n +1 = x n、 y n = x n −1 y n − y n +1 x n −1 − x n E mV = y * − y = f ( x ) − x n n +1 n n 则: x n −1 − x n E = x n −1 − x n = x n −1 − x n = mL x n −1 − x n * x n −1 − f '( y n ) x n −1 − f '( x n −1 )
习题16 习题
1. y1 = xD F = L ' ⇒ L ' x1 = V ' yW + WxW 2. D = V ' α xW 3. yW = 1 + (α − 1) xW 4.EmV y1 − yW = y1 * − yW
设: F = 1kmol / h Dx D x F − xW x D 0.2 − xW 0.28 η D = 0.8 = = = ⇒ xW = 0.0857 Fx F x D − xW x F 0.28 − xW 0.2 D = 0.57 kmol / h、 W = 0.43kmol / h F = L ' F W ⇒ L ' x1 = V ' y W + Wx W ⇒ y W = x1 − xW D D D = V ' 1 0.43 ⇒ 0.206 = x1 − × 0.094 ⇒ x1 = 0.158 0.57 0.57 y1 = x D = 0.28 y1 − y W α xW 2.5 × 0.094 = = 0.206 由于: E mV = 其中: yW = y1 * − y W 1 + (α − 1) xW 1 + 1.5 × 0.094 α x1 2.5 × 0.158 = = 0.319 y1 * = 1 + (α − 1) x1 1 + 1.5 × 0.158 0.28 − 0.206 E mV = = 0655 0.319 − 0.2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稳定操作
以单位时间为基准, 如 : h , min , s 。 参数=f(x,y,z)
非稳定操作
以每批生产周期所用 的时间为基准。参数 =f(x,y,z,)
=0
=
uA恒定
uB 返回 13
13:24:35
dy
dz
三维
dx
微分衡算(非稳态)
衡算
一维
dz
总体衡算(稳态) 其范围可以是某设备的大部分、 全部,或是由几个设备组成的一段生产流程、一 个车间甚至整个工厂。
(1)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 流体输送、沉降、过滤、固体流态化等;
(2)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加 热、冷却、冷凝、蒸发等;
(3)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蒸 馏、吸收、萃取、结晶、干燥、膜分离等; 返回 7
13:24:35
洗衣粉的工艺流程
净气放空
燃硫
转化塔
气
磺化器 静电除雾器
碱洗塔
(反应)
(分离)
液体磺酸
(化学吸收)
布袋除尘
大
NaOH
反应器
气
其它液、 固计量
配料缸
喷雾干燥 塔
(干燥)
旋转混 合器
包装
返回 8 13:24:35
单元操作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
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结构; 单元操作设备选型设计计算。 设备的改进及强化; 高效率、低能耗、环保; 开发新的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集成工艺与技术。
解:首先根据题意画出过程的物料流程图
返回 16 13:24:35
F=1000 20%
W, 0.0%
蒸发器 422K
S 50%
冷却结晶器 311K
R, 37.5%
P 1-0.04
解题思路:题求三个量,如何列物料衡算式。
首先考虑划定适宜的物衡范围以利于解题。
1.求KNO3结晶产品量P
按虚线框作为物料衡算范围,只涉及两个未知量。
0.1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1. 化工生产过程
原料预处理
物理过程 单元操作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 反应器
产物后处理
物理过程 单元操作
返回 4 13:24:35
返回 5 13:24:35
返回 6 13:24:35
2 . 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 单元操作按其遵循的基本规律分类:
总流量物料衡算:F=D+W
A组分物料衡算:FxF=DxD+WxW F,xF
(因稳定操作,故无积累一项。)
注意:在有化学反应的情况下,物料 衡算式只适用于任一元素的衡算。
W,xw
返回 15 13:24:35
例1(清华版,P6):稳态时的总物料衡算及组分物料衡算 生产KNO3的过程中,质量分率为0.2的KNO3水溶液,
以 F = 1000 kg/h 的流量送入蒸发器,在422K下蒸发 出部分水得到50%的浓KNO3溶液。然后送入冷却结晶器, 在311K下结晶,得到含水0.04 的KNO3结晶和含KNO3 0.375的饱和溶液。前者作为产品取出, 后者循环回到 蒸发器。过程为稳定操作,试计算KNO3结晶产品量P、 水分蒸发量W和循环的饱和溶液量R。
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使用教材: 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教材: 陈敏恒主编,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蒋维钧主编,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谢谢!
返回 1 13:24:36
GI=GO+GA
返回 17 13:24:35
KNO3 组分的物料衡算: F20% = W 0% + P (100 - 4) %
1000 20% = 0 + P 96 % 则:P = 208.3 kg/h 2.水分蒸发量W (物衡范围同1.) 总物料衡算式: F = W + P 则:W = F-P = 1000-208.3 = 791.7 kg/h 3.循环的饱和溶液量R 此时以蒸发器或冷却结晶器划定为物衡范围均可,
13:24:35
三、单位换算
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换算因数:同一物理量,若单位不同其数值就不 同,二者包括单位在内的比值称为换算因数。
(附录二)
经验公式的单位换算
经验公式是根据实验数据整理而成的,式中各符 号只代表物理量的数字部分,其单位必须采用指 定单位。
返回 12 13:24:35
0.3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0 绪论 1 流体流动
2 流体输送机械 3 非均相物系的分
离和固体流态化 4 传热
5 蒸馏 6 吸收 7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8 液-液萃取 9 干燥
返回 2 13:24:35
0 绪论
0.1 化工生产与单元操作 0.2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0.3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返回 3 13:24:35
0 绪论
1.5m3/s v=v%
风量将罐内有机气体由6%
但前者涉及4个量,后者仅3个量1个已知,因此宜以结 晶器为衡算范围。
总物衡式: S=R+P
即:S = R + 208.3 返回 18
13:24:35
KNO3组分物衡: 0.5S = 0.375R + 0.96P
两式联立解得:
R=766.6 kg/h
例2:非稳态时的物料衡算 (P6例 0-4) 用1.5m3/s送
(1)物料衡算(质量衡算)
物料衡算反映原料、产品、损失等各种物料流股间 量(质量/摩尔流量)的关系。
返回 14 13:24:35
物料衡算可以表示为:
GI = GO + GA (0-2)
输入的各 输出的各 设备内积累
种物料 种物料
的各种物料
此式为总料衡算式,也适用
D,xD
于物料中的某个组分。如精馏:
基本单位:7个,化工中常用有5 个,即长度(米),质量(千 克),时间(秒),温度(K), 物质的量(摩尔)
物理单位 基本单位:长度(厘米cm),质 制(CGS制) 量(克g),时间(秒s)
工程单 位制
基本单位:长度(米),重量或力 (千克力kgf),时间(秒)
我国法定单位制为国际单位制(即SI制) 返回 11
返回 9 13:24:35
0.2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一、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选择几个独立的物理量,以使用方便 为原则规定出它们的单位;
导出单位:根据其本身的意义,由有关基本单 位组合而成。 单位制度的不同,在于所规定的基本单位及单位 大小不同。
返回 10 13:24:35
二、常用单位制
国际单位 制(SI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