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规范
JJF147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校准规范》解读

JJF1471- 201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校准规范》解读【来源/作者】中国计量报【更新日期】2015-1-10 23:24:22一、规范制定背景及目的1.GNSS信号模拟器在和卫星导航相关的科研、应用等过程中,仅依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以下简称“接收机”)来接收导航卫星信号的方式,会受到(如可视卫星数、天气、电磁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科研、验证工作的进度和效率,并且受条件限制,无法得到多样化的导航卫星状态场景来满足需求。
因此,利用GNSS信号模拟器来模拟各种导航卫星信号就成为首选项。
GNSS信号模拟器(以下简称“模拟器”)是GNSS系统信号发生器,能够根据运动载体的状况,提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仿真,精确模拟产生载体能够收到的GNSS卫星信号。
卫星星座包括GPS、GALILEO、GLONASS、BDS等,可用在GNSS接收机的研发、生产和计量过程的各个环节,可对接收机的捕获、跟踪和测量准确度进行测量鉴定,是GNSS接收机校准过程中的关键计量器具。
图1为信号模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数学仿真控制软件对导航卫星、信号传输环境和接收用户进行建模,模拟导航系统全星座的运行和用户的运动状态,运算产生信号模型参数,通过这些信号模型参数控制生成真实的动态导航射频信号。
射频信号生成模块根据仿真计算得到的电文与各模拟通道的模型控制参数,按照各导航系统接口控制协议(ICD)要求,生成各种卫星导航射频信号。
<CTSM> 图1 GNSS信号模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CTSM>目前,市场上的模拟器主要应用于进行接收机校准及其方法研究,并应用于日后各种接收机(包括高动态、高灵敏度接收机)的校准工作,在开发、资质审查、认证中对接收设备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评估,减少或完全消除现场测试的高额费用,摆脱在实际环境中应用的限制。
同时兼顾应用于接收机内部延时的测量及其研究,此项指标的测量是精密时间传递及其研究的基础。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种采用卫星导航技术实现空间定位和导航的系统。
为了确保GPS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测量规范。
首先,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GPS测量之前,测量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其具备正确使用GPS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的能力。
其次,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测量之前,对GPS接收机进行校准和检测。
校准主要是确保接收机能够正确解算卫星信号,并能够准确计算位置坐标。
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已知坐标的控制点来验证接收机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GPS测量规范要求在选择观测点时,应考虑到可见卫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避免存在遮挡物的地点,以保证接收机能够接收到尽可能多的卫星信号,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第四,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GPS观测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求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同时,要确保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五,GPS测量规范要求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
对于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如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参数设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GPS测量规范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提供相应的精度等级,以便使用者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如平差、配准等,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GPS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只有遵循规范进行GPS测量,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并为相关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与性能评估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与性能评估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的规范与性能评估方面的信息。
RTK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GPS定位技术,可提供实时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本文档将介绍RTK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性能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
技术原理RTK技术基于GPS系统,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差分处理,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定位。
差分处理可以消除大气层延迟、钟差和卫星轨道误差等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RTK技术还利用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位置修正,从而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应用范围RTK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地质勘探、导航、农业等领域。
在测量领域,RTK技术可以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地质灾害监测等。
在农业领域,RTK技术可以提供农田精准作业、精确施肥等支持。
性能评估方法评估RTK技术性能的方法包括精度评估和可靠性评估。
精度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与真实坐标比对、与传统GPS定位结果比对等。
可靠性评估主要考虑定位精度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和多样性测试等进行评估。
规范要求对于RTK技术的应用和使用,一般有以下规范要求:- RTK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RTK测量过程应进行校正和验证,确保精度和可靠性;- RTK数据应具有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RTK设备和系统应具备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操纵。
结论RTK技术是一种在定位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通过遵守相关规范和进行性能评估,可以确保RTK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中,RTK技术将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5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
6
CH/T2009-2010 宣贯内容
◆ 规范背景 ◆ 编写原则 ◆ 编写过程
◆ 规范说明
7
规范背景
全球卫星定位测量已经成为大地测量与控制测量的主 要手段,其中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实 践十余年。当前国家标准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
a bd
1
2 (a b d )
(2)
32
规范说明
控制点精度要求
点位精度 相对精度
33
规范说明
5、RTK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RTK平面控制测量
流动站相对于起算点的相对点位误差和流动站相邻点相
对点位中误差:
2 (
1
n
)2 2
(3) (4)
3 2 2
根据大量生产实践统计和相关研究文献,在流动站与基 准站之间的作业距离超过5km后,单基准站的RTK测量精度和 可靠性将明显降低。 为保证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本规范 将单基准站的RTK控制测量的有效距离限制在5km以内。
31
规范说明
5、RTK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RTK平面控制测量
单基准站RTK单次观测时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基线长 度中误差可根据仪器标称精度估算为: (1) 本规范所有RTK平面测量的精度指标和要求都是取 a=10mm,b=2mm 。 单基准站RTK单次观测时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相对点 位中误差可估算为:
24
术语
3.11 观测次数 Observation times 同一流动站初始化观测的次数。 3.12 参考历元 Epoch 地球坐标或轨道参数所对应的某一时刻 。指一个时期和一个事件的起始时刻或者 表示某个测量系统的基准日期。
gps测量规范

GPS测量规范1. 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的系统。
在测量领域,GPS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和导航任务。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GPS测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2. 测量设备和软件要求在进行GPS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量设备和软件满足以下要求:•设备要求:测量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GPS接收器,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设备的性能指标应满足所测量任务的要求,如精度、灵敏度、信号跟踪能力等。
•软件要求:使用合适的GPS数据处理软件,确保能够正常接收和处理GPS数据。
软件应具备数据可视化、数据编辑、数据质量评估等功能,同时也应支持导出数据和报告的生成。
3. 测量过程GPS测量的过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阶段。
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使用GPS接收器收集信号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站址选择:选择适合的测量站点,站点应远离可能干扰GPS信号的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时段选择:选择合适的测量时段,避免强烈的太阳辐射或天气条件不佳的时候进行测量。
•数据采集频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频率。
3.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校正的过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导入: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
•数据编辑: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校正:对数据进行校正,包括钟差校正、轨道误差校正等。
3.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数据可视化:利用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轨迹图、高程图等。
•数据评估: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精度评估、信号质量评估等。
•数据报告:根据需要,生成数据报告,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等内容。
4. 结论本文档简要介绍了GPS测量规范,包括测量设备和软件要求、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天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10-19 发布
2015-11-01 实施
BD 420003-2015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RTK测量规范要点

RTK测量规范要点RTK测量是一种精确测量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位置信息,具有高精度、高时效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RTK测量规范。
本文将重点介绍RTK测量规范(试行)的要点。
1.测量设备和系统要求:规范对测量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测量设备应具备相应的国家标准认可证书,并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检定。
测量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处理功能,能够实现实时差分测量和数据传输。
2.测量点布设和操作要求:规范要求在进行RTK测量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测量点布设,保证测量点之间的基线长度和角度范围的合理性。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测量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并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求:规范对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数据采集时应保证信号接收的稳定和可靠,避免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干扰。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滤波算法和精确的数据模型,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精度。
4.数据质量控制要求: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控制。
测量数据应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的要求。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数据质量检查和监控程序,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异常和错误。
5.测量报告和数据传输要求:规范要求测量结果应制作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测量仪器和系统信息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便于阅读和使用。
测量数据的传输应采用安全可靠的通信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以上是RTK测量规范(试行)的主要要点。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可以保证RTK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于从事RTK测量工作的相关人员来说,熟悉并遵守相关规范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测量效果。
DB32T1223-2008GPS高程测量规范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1223—2008
江
GPS 高程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height survey
2008-07-01 发布
2008-09-01 实施 发布
1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DB32/T 1223——2008 在 GNSS 连续运行参考站模式下进行的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 3.6 GPS 正常高差 GPS normal height difference 相邻 GPS 点间的大地高差,减去两点间的高程异常差得到的数值。
I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DB32/T 1223——2008
前
言
本标准是在综合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与江苏省部分城市似大地水准面成果应用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测绘局测绘科技基金项目《江苏省域 GPS 测高技术应用》的研究 成果,依据 GPS 高程测量要求,参照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 GB 12898—1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编写。 本标准按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测绘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玉兵、吴炳友、佟洞、沈飞、杨胜万、丁玉平、王勇、薛峥、方 位达、李晓华、安艳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规范
篇一:测绘规范目录(20xx)
现行测绘标准目录(20xx年版)
篇二:Rtk测量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
******-****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
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发布
目次
前言…………………………………………………………………………………………………..i引言…………………………………………………………...…
………………………………….ii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1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35Rtk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36Rtk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77仪器设备的要求................................................. .................98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 .............10附录a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球椭球参数...........................................11附录b平面控制标石埋设................................................. .........12附录c参考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参数
表 (14)
附录dRtk测量参考站观测手簿................................................. ....15附录e同一参考站三次点位平面坐标成果表..........................................16附录F 同一参考站三次观测高程成果表. (17)
******-****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i
******-****
引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的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标准内容涉及目前应用广泛的单参考站Rtk测量技术和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技术。
本标准是在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的情况制定的。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ii
******-****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
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一级、二级、三级控制测量和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h/t20xx-20xx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80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t14912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
程
3术语
3.1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timekinematic
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
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在Rtk测量模式下,参考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采集卫星观测数据,还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3.2天线高antenna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3参考站Referencestation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固定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1
篇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u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