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批准人:颁布日期:实施日期:审核:编写:目录1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检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检测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抽检数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检测前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检测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检测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检测分析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检测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缺陷。
缺陷检测系指对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质量、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二、检测目的采用带波形显示功能的超声波检测仪,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首波幅度(简称波幅)和接收信号主频率(简称主频)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判断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
三、检测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四、检测设备超声波检测仪。
五、抽检数量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的3.3.13规定的样本最小容量限定值抽检。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1. 目的试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要求试验仪器本身达到规定的精度外,同时还要求试验人员必须熟悉试验机操作方法。
为了使检测员更好地掌握本职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岩海公司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也同时适用于其它型号的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3. 检测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 检测设备RS-ST01C型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38kHz厚度振动式换能器5. 检测前准备5.1 超声波检测仪应满足下列要求5.1.1 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5.1.2 声时最小分度为0.1μs;5.1.3 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系统;5.1.4 接收放大器频响范围 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 80dB,接收灵敏度(在信噪比为3:1时)不大于50μv;5.1.5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在标称值±1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5.1.6 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 4h。
5.2 换能器的技术要求5.2.1 常用换能器具有厚度振动方式和径向振动方式两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测试需要选用。
5.2.2 厚度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 20~250kHz。
径向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20~60kHz,直径不宜大于 32mm。
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
5.2.3 换能器的实测主频与标称频率相差应不大于±10%。
对用于水中的换能器,其水密性应在1MPa水压下不渗漏。
5.3检测前应取得下列有关资料:5.3.1 工程名称;5.3.2 检测目的与要求;5.3.3 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和规格;5.3.4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5.3.5 构件尺寸和配筋施工图或钢筋隐蔽图;5.3.6 构件外观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发布日期:版次号:批准:审核:编写: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缺陷。
缺陷检测系指对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质量、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二、检测目的采用带波形显示功能的超声波检测仪,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首波幅度(简称波幅)和接收信号主频率(简称主频)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判断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
三、检测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CECS21:200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04。
四、检测设备超声波检测仪。
超声波检测仪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在法定计量检定有效期限内使用五、抽检数量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的3.3.13规定的样本最小容量限定值抽检六、检测工作检测准备检测前应取得下列有关资料:1)工程名称;2)检测目的与要求;3)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和规格;4)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5)构件尺寸和配筋施工图或钢筋隐蔽图;6)构件上观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6.1一般规定6.1.1依据检测要求和测试操作条件,确定缺陷测度的部位(简称测位)。
6.1.2测位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必要时可用砂轮磨平或用高强度的快凝砂浆抹平。
抹平砂浆必须与混凝土粘结良好。
6.1.3在满足首波幅度测读精度的条件下,应选用较高频率的换能器。
6.1.4换能器应通过耦合剂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耦合层不得夹杂混砂或空气。
6.1.5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1/6。
6.1.6检测中出现可疑数据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校核或加密测点补测。
6.1.7采用数字式超声检测仪测量应按下列方法操作:1)检测之前根据测距大小和混凝土外观质量情况,将仪器的发射电压、采样频率等参数设置在某一档并保持不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本规程适用于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凝土中的内部缺陷,判断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 术语定义超声波:指在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传播的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
超声法:指利用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通过测量传播声波时的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等特性,确定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和材料物理性质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探头:指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装置,由声发生器、声检测器及相关电子元件组成。
扫描:指以一定的扫描规律和扫描方式,探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
缺陷:指混凝土内部的裂缝、空洞、夹杂物、孔隙和碳化等不良情况。
3. 设备与器材超声波检测仪、探头、计算机等。
4. 检测方法4.1 准备工作(1)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超声波检测仪及相应探头,检查仪器和探头的工作是否正常。
(2)在混凝土表面涂上超声波导电胶,以保证超声波的传播。
(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测区域,确定检测方向和扫描方式。
4.2 检测步骤(1)发射超声波。
探头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经过混凝土后,被返回探头并经过超声波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
(2)接收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检测器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声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时间等信息。
(3)分析数据。
根据显示器上的数据和图像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和确定混凝土中的缺陷位置和类型,并提供缺陷的大小和形态等信息。
5. 报告编制应编制详细的报告,包括检测区域、检测时间、设备信息、探头类型、检测方法和结论等。
报告中应包含详细的扫描图像和分析结果,以准确地反映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情况。
00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xxxxxx公司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1. 目的试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要求试验仪器本身达到规定的精度外,同时还要求试验人员必须熟悉试验机操作方法。
为了使检测员更好地掌握本职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岩海公司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也同时适用于其它型号的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3. 检测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 检测设备RS-ST01C型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38kHz厚度振动式换能器5. 检测前准备5.1 超声波检测仪应满足下列要求5.1.1 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5.1.2 声时最小分度为0.1μs;5.1.3 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系统;5.1.4 接收放大器频响范围 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 80dB,接收灵敏度(在信噪比为3:1时)不大于50μv;5.1.5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在标称值±1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5.1.6 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 4h。
5.2 换能器的技术要求5.2.1 常用换能器具有厚度振动方式和径向振动方式两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测试需要选用。
5.2.2 厚度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 20~250kHz。
径向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20~60kHz,直径不宜大于 32mm。
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
5.2.3 换能器的实测主频与标称频率相差应不大于±10%。
对用于水中的换能器,其水密性应在1MPa水压下不渗漏。
5.3检测前应取得下列有关资料:5.3.1 工程名称;5.3.2 检测目的与要求;5.3.3 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和规格;5.3.4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5.3.5 构件尺寸和配筋施工图或钢筋隐蔽图;5.3.6 构件外观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一、测试原理和方法超声测缺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纵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不同参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
即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时、振幅、波形这三个声学参数综合判断其内部的缺陷情况。
声时—即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如超声波在传播路径中遇有缺陷时,则要绕过缺陷,声时就会变长。
振幅—即接收信号首波振幅。
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在缺陷界面上声阻抗差异显著,产生发射、散射和吸收,使接收波振幅显著降低。
振幅变化大小可通过增益和衰减器的调整进行测量。
波形—即接收到的波形。
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在内部传播发生变化。
直达波、绕射波、反射波等各类波相继被接收。
由于这些波的相位不同,因此使正常波形发生畸变。
主要观察前几个周期的波形。
一般情况下,正常混凝土的前几个波形振幅大,无畸变,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见图11-1(a)。
有缺陷混凝土的前几个周期波形振幅低,可能发生波形畸变,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喇叭形,见图11-1(b)。
11-1 接受图形常用的测试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平面测试(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1)对测法:一对发射(T)和接收(R)换能器,分别置于被测结构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且两个换能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斜测法:一对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分别置于被测结构的两个表面,但两个换能器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3)单面平测法:一对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置于被测结构同一个表面上进行测试。
2钻孔测试(采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1)孔中对测:一对换能器分别置于两个对应钻孔中,位于同一高度进行测试。
(2)孔中斜测:一对换能器分别置于两个对应钻孔中,但不在同一高度而是在保持一定高程差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3)孔中平测:一对换能器置于同一钻孔中,以一定的高程差同步移动进行测试。
二、仪器设备1.超声波仪超声波仪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
(2)声时最小分度为OAS,,(3)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系统。
超声波测缺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测缺作业指导书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施细则1、目的规范检测人员以正确的检测方法对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并确定不密实区、空洞的位置和范围。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不密实区、空洞的位置和范围。
3、检测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4、检测仪器及设备4.1 声波透射法采用的是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RS-STO1C声波检测系统。
4.2 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周期为一年,其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4.3 仪器有严格的使用、检查、维修记录。
5、现场测试方法5.1 检测前应具有下列资料:工程资料,检测部位设计资料、相关施工记录。
5.2 检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进行现场调查;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准备相应的现场记录表格。
5.3 测试方法根据被测构件实际情况,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布置换能器:(1) 当构件具有两对相互平行的测试面时可采用对测法如图1所示,在测试部位两对相互平行的测试面上,分别画出等间距的网格,并编号确定对应的测点位置。
图1(2) 当构件只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测试面时,可采用对测和斜测相结合的方法,如图2 所示,在测位两个相互平行的测试面上分别画出网格线,可在对测的基础上进行交叉斜测。
图2(3) 当测距较大时,可采用钻孔或预埋管测法,如图3所示,在测位预埋声测管或钻出竖向测试孔,预埋管内径或钻孔直径宜比换能器直径大5~10mm,预埋管或钻孔间距宜为2~3m,其深度可根据测试需要确定,检测时可用两个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分别置于两测孔中进行测试,或用一个径向振动式与一个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分别置于测孔中和平行于测孔的侧面进行测试。
图35.4 超声传播距离(简称测距)测量:(1) 当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对测时,宜用钢卷尺测量R、T换能器辐射面之间的距离;(2) 当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平测时,宜用钢卷尺测量R,T换能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3) 当采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在钻孔或预埋管中检测时,宜用钢卷尺测量放置T ,R 换能器的钻孔或预埋管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4) 测距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验方案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
咱们为啥要做这个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实验呢?就是想知道混凝土里面有没有啥毛病,像空洞啊、裂缝啊之类的。
就好比给混凝土做个全面的“体检”,找出它身体里隐藏的小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用这个混凝土盖的房子或者建的桥稳稳当当的。
二、实验材料。
1. 混凝土试件。
这些试件从哪儿来呢?可以自己在实验室按照不同的配合比搅拌制作,就像做小蛋糕一样,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水泥、沙子、石子还有水混合起来。
不过这个“蛋糕”可不能吃,是用来做实验的哦!也可以从施工现场取一些回来,这样更接近实际情况。
2. 超声检测仪。
这可是我们检测的大“神器”,要选择精度高、性能稳定的超声检测仪。
就像医生的听诊器一样,它能听到混凝土内部的“声音”,告诉我们有没有异常。
3. 耦合剂。
这个东西就像是给超声检测仪和混凝土试件之间搭个“桥梁”,让它们能更好地接触。
凡士林或者黄油就可以当耦合剂,便宜又好用。
三、实验设备的准备。
1. 超声检测仪的校准。
在开始检测之前,得先给超声检测仪“定个规矩”,也就是校准。
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调整好它的参数,像声速啊、增益啊这些。
这就好比给一个运动员在比赛前确定好比赛规则一样重要。
可以用一个已知声速的标准试件来校准仪器,确保仪器测量出来的数值是准确的。
要是这个仪器不准,那我们检测出来的结果可就全乱套了,就像用一把不准的尺子去量东西,肯定量不对呀。
2. 耦合剂的涂抹。
在混凝土试件的测试面上均匀地涂抹耦合剂。
可不能涂得太厚或者太薄,太厚了就像给仪器穿了个大棉袄,信号传不过去;太薄了又像隔着一层纱,接触不好。
大概涂个2 3mm厚就差不多了,就像给试件的脸擦了一层薄薄的面霜,刚刚好。
四、实验步骤。
1. 确定测点。
在混凝土试件的表面确定要测量的点。
这些点要分布得均匀一些,就像在蛋糕上均匀地撒上小糖粒一样。
比如说可以在试件的每个面上画一个九宫格,每个交叉点就是一个测点,这样就能全面地检测到试件各个部位的情况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一、测试原理和方法超声测缺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纵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不同参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
即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时、振幅、波形这三个声学参数综合判断其内部的缺陷情况。
声时—即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如超声波在传播路径中遇有缺陷时,则要绕过缺陷,声时就会变长。
振幅—即接收信号首波振幅。
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在缺陷界面上声阻抗差异显著,产生发射、散射和吸收,使接收波振幅显著降低。
振幅变化大小可通过增益和衰减器的调整进行测量。
波形—即接收到的波形。
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在内部传播发生变化。
直达波、绕射波、反射波等各类波相继被接收。
由于这些波的相位不同,因此使正常波形发生畸变。
主要观察前几个周期的波形。
一般情况下,正常混凝土的前几个波形振幅大,无畸变,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见图11-1(a)。
有缺陷混凝土的前几个周期波形振幅低,可能发生波形畸变,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喇叭形,见图11-1(b)。
11-1 接受图形常用的测试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平面测试(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1)对测法:一对发射(T)和接收(R)换能器,分别置于被测结构相互平行的两个表面,且两个换能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斜测法:一对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分别置于被测结构的两个表面,但两个换能器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3)单面平测法:一对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置于被测结构同一个表面上进行测试。
2钻孔测试(采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1)孔中对测:一对换能器分别置于两个对应钻孔中,位于同一高度进行测试。
(2)孔中斜测:一对换能器分别置于两个对应钻孔中,但不在同一高度而是在保持一定高程差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3)孔中平测:一对换能器置于同一钻孔中,以一定的高程差同步移动进行测试。
二、仪器设备1.超声波仪超声波仪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
(2)声时最小分度为OAS,,(3)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系统。
(4)接收放大器频响范围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80dB,接收灵敏度(在信噪比为3:1时)不大于50μV。
(5)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在标称值,1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6)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4h。
2.换能器(1)常用换能器具有厚度振动方式和径向振动方式两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测试需要选用。
(2)厚度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20~250kHz。
径向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20~60kHz,直径不宜大于32mm。
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
(3)换能器的实测主频与标称频率相差应不大于±10%。
对用于水中的换能器,其水密性应在1 Mpa水压下不渗漏。
三、超声波仪的校验1.校验要点取常用的厚度振动式换能器一对,接于超声仪器上,将两个换能器的辐射面相互对准,以间距为50mm,100mm,150mm,200mm……依次放置在空气中,在保持首波幅度一致的条件下,读取各间距所对应的声时值t1,t2,t3……同时测量空气的温度T k(读至0.5T)。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两换能器间距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5%。
(2)换能器宜悬空相对放置(如图11-2所示)。
若置于地板或桌面时,应在换能器下面垫以海绵或泡沫塑料并保持两个换能器的轴线重合及辐射面相互平行。
(3)测点数应不少于10个。
2.空气声速测量值计算以测距I为纵坐标,以声时t读数为横坐标,绘制“时一距”坐标图(如图11-3所示),或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出I 与t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坐标图中直线AB的斜率“tI∆∆/”或回归直线方程的回归系数“b”即为空气声速的实测值v s (精确至0.1m/s)。
图11-2 换能器悬挂装置示意图图11-3 测空气声速的“时-距”图3.空气声速的标准值计算空气声速的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331.4:0℃时空气的声速(m/s);v c:空气声速的标准值(m/s);T k:空气的温度(℃)。
4.空气声速实测值v s与空气声速标准值v c之间的相对误差e r应按下式计算:通过计算的相对误差e r应不大于±0.5%,否则仪器计时系统不正常。
5.超声仪波幅校验可将屏幕显示的首波幅度调至一定高度,然后把仪器衰减系统的衰减量增加或减少6dB,此时屏幕波幅高度应降低一半或升高一倍。
四、声学参数测量1.一般规定(1)依据检测要求和测试操作条件,确定缺陷测试的部位(简称测位)。
测位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必要时可用砂轮磨平或用高强度的快凝砂浆抹平。
抹平砂浆必须与混凝土赫结良好。
(2)在满足首波幅度测读精度的条件下,应选用较高频率的换能器。
换能器应通过藕合剂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祸合层不得夹杂泥砂或空气。
(3)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1/6。
2.声学参数测量(1)采用模拟式超声检测仪测量应按下列方法操作:1)检测之前应根据测距大小将仪器的发射电压调在某一挡,并以扫描基线不产生明显噪音干扰为前提,将仪器“增益”调至较大位置保持不动。
2)声时测量。
应将发射换能器(简称T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简称R换能器)分别祸合在测位中的对应测点上。
当首波幅度过低时可用“衰减器”调节至便于测读,再调节游标冲或扫描延时,使首波前沿基线弯曲的起始点对准游标冲前沿,读取声时值t i(读至0.1μs)。
3)波幅测量。
应在保持换能器良好祸合状态下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读取:①刻度法:将衰减器固定在某一衰减位置,在仪器荧光屏上读取首波幅度的格数。
②衰减值法:采用衰减器将首波调至一定高度,读取衰减器上的值。
4)主频测量。
应先将游标冲调至首波前半个周期的波谷(或波峰),读取声时值t1(μs),再将游标冲调至相邻的波谷(或波峰),读取声时值t2(μs),按下式计算出该点(第i 点)第一个同期波的主频f i(精确至0.1 kHz)。
(2)采用数字式超声检测仪测量应按下列方法操作:1)检测之前根据测距大小和混凝土外观质量情况,将仪器的发射电压、采样频率等参数设置在某一挡并保持不变。
换能器与混凝土测试表面应始终保持良好的藕合状态。
2)声学参数自动测读:停止采样后即可自动读取声时、波幅、主频值。
当声时自动测读光标所对应的位置与首波前沿基线弯曲的起始点有差异或波幅自动测读光标所对应的位置与首波峰顶(或谷底)有差异时,应重新采样或改为手动游标读数。
3)声学参数手动测读:先将仪器设置为手动读状态,停止采样后调节手动声时游标至首波前沿基线弯曲的起始位置,同时调节幅度游标使其与首波峰顶(或谷底)相切,读取声时和波幅值;再将声时光标分别调至首波及其相邻的波谷(或波峰),读取声时差值△t (μS),取1000/ Δt 即为首波的主频(kHz)o4)波形记录:对于有分析价值的波形,应予以存储。
(3)混凝土声时值按下式计算:0t t t i i c -= 00t t t i i c -=式中:i c t :第i 点混凝土声时值(μs) ;t i :第i 点测读声时值(μs) ;t 00、t 00:时初读数(μs)。
当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时,t 0应参照使用说明书的方法测得。
(4)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声时初读数(t 00)的测量将两个径向振动式换能器保持其轴线相互平行,置于清水中同一水平高度,两个换能器内边缘间距先后调节在l 1(如200mm) ,l 2(如l00mm),分别读取相应声时值t1、12。
由仪器、换能器及其高频电缆所产生的声时初读数t 0应按下式计算。
)/()(2112210l l t l t l t -⨯-⨯=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在钻孔中进行对测时,声时初读数应按下式计算:uw d d t t /)(1000-+=当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在预埋声测管中检测时,声时初读数应按下式计算:uw d d ug d d t t /)(/)(112000--+=式中:t 00:钻孔或声测管中测试的声时初读数;t 0:仪器设备的声时初读数;d:径向振动式换能器直径(mm) ;d l:钻的声测孔直径或预埋声测管的内径(mm) ;d2:声测管的外径(mm) ;uw水的声速(km/s),按表15.10取值;ug:预埋声测管所用材料的声速(km/s),用钢管时vg =5.80,用PVC.管时、= 2.350表11-8不同温度下水的声速值器进行检测时,声时初读数可取该二对换能器初读数之和的一半。
(5)超声传播距离(简称测距)测量1)当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对测时,宜用钢卷尺测量T, R换能器辐射面之间的距离。
2)当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平测时,宜用钢卷尺测量T, R换能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3)当采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在钻孔或预埋管中检测时,宜用钢尺测量放置T, R换能器的钻孔或预埋管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4)测距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五、裂缝深度检则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要求被测裂缝中不得有积水或泥浆。
根据裂缝和现场结构的具体情况,测试方法有:单面平测法、双面斜测法和钻孔对测法三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1.单面平测法单面平测法就是在裂缝的被测部位,以不同的测距,按跨缝和不跨缝布置测点(布置测点时应避开钢筋的影响)进行平测。
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估计裂缝深度又不大于500mm时,可采用单面平测法进行检测。
(1)检测步骤1)测量不跨缝的声时将T和R换能器置于裂缝附近同一侧,以两个换能器内边缘间距(L')为100mm,150mm, 200mm,250mm……分别读取声时值(t i),绘制“时一距”坐标图(如图11-4)或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声时与测距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图11-4 平测“时-距”图图11-5 绕过裂缝示意图每测点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L i为L i=L'+|α|式中:L i:第i点的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mm);L':第i点的R, T换能器内边缘间距(mm) ;α:“时—距”图中L'轴的截距或回归直线方程的常数项(mm)。
不跨缝平测的混凝土声速值为:V=(L n ’- L’1)/(t n -t 1)(km/s)或 V=b (km/s )式中:L n ’、L’1:第i 点和第i 点的测距(mm);t n ,t 1:第i 点和第i 点读取的声时值(μs);b :回归系数。
2)测量跨缝的声时值如图15.10所示,将T, R 换能器分别置于以裂缝为对称的两侧,取100mm ,150mm, 200mm ……分别读取声时值,同时观察首波相位的变化。
(2)裂缝深度计算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应按下式计算:1)/(2/20-=li t li h iu ci∑==ni cihc h n l m 1·/式中:l i:不跨缝平测时第i点的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mm);h ci:第i点计算的裂缝深度值(mm);t:第t点跨缝平测的声时值(s );im hs:各测点计算裂缝深度的平均值(mm);n:测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