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合集下载

比喻句的判定

比喻句的判定
课题:比喻句的判定
学科:初中语文 制作人:谢春 制作单位:温江区寿安学校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 修辞格。
•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 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 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 成了”、“变成”等联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3)借喻。
• 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 喻体: “小梅花”
甲(本体)不出现,也不用比喻词, 直接把甲说成乙(喻体)。
构成比喻的三个条件
• 1、必须有喻体。 • 例子: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见过
比喻的三种类型
明喻 暗喻
借喻
比喻的种类
• (1)明喻。 •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叶子 比喻词:像 喻体:舞女的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 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2)暗喻。
• 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 • 本体:春天 • 喻体:乐曲
x
构成比喻的三个条件
•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 例子:月光如同瀑布一样明亮照人。
x
构成比喻的三个条件
• 3、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 • 例子: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x
请按下暂停键,仔细阅读判断
我来试一试
• 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吗?
1、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 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 眨的 。《春》

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
方”。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1)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
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
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
(猜一自然现象)
四四方方一座城,城里兵马上百名、 城门开一次,兵马少一名。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 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
(猜一自然现象)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 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 解的事物。 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6.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一些常见的比喻句
8.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9.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 的书吗? 10.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标点符号歌: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 ),方括号[ ],注解文字放里面。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有比喻词。
如: 1、 的确是林海。( 《林海》 )
2、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一字儿摆开。(《草船借箭》 )

比喻句分类及用法大全

比喻句分类及用法大全

⽐喻句分类及⽤法⼤全
⽐喻句是⽂章中常⽤的修辞⽅法,也是⼩学阶段最爱考的题型。

⼀般会考仿写,⽐喻句作⽤,写作时的运⽤等等。

下⾯总结了常⽤⽐喻句类型,建议留存!
01
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

如:公园荷花池⾥的花全开了,叶⼦出⽔很⾼,像婷婷的舞⼥的裙。

02
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是⼄。

如:晴朗的夏季,天空湛蓝,在阳光的照耀下,⼤朵⼤朵的⽩云成了巨⼤的棉花糖。

03
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常见形式是:甲代⼄。

如:这个夏季特别炎热,⼩树屈服于天空中那个发威的⼤⽕球,乖顺的耷拉着脑袋。

04
博喻
连⽤⼏个喻体共同说明⼀个本体。

如:⼀只巨⼤的⽩丁⾹把花开在了屋顶灰⾊的⽡楞上,如雪,如⽟,如飞溅的浪花。

05
类喻
⽤同类事物作喻体, 依次⽐喻本体。

语法结构特点类喻常⽤复句的形式,偏句是条件,正句则是该条件引起的合理想象。

各分句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句法结构,具有通过排⽐增强语势的特点。

如:路边的⽩杨树直挺挺的直⽴着,像风雪中屹⽴不动的战⼠;它的枝丫直插⼊天空,没有⼀
根多余的,像⼀柄柄利剑,昭⽰着守卫领⼟的不可侵犯。

XIUMI。

什么是比喻句的意思概念介绍

什么是比喻句的意思概念介绍

什么是比喻句的意思概念介绍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的含义,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那么你对比喻句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比喻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的含义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

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

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这样就叫比喻。

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

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比喻句的形式简介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分类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反过来说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句。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比喻形式: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

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

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店铺为您带来比喻修辞手法的用法,欢迎阅读!形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犹如……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出现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1、明喻: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2、暗喻(又叫隐喻):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

(此句用大海和一滴水的关系来比喻群众和个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织成强大的网!3、借喻:既没有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而是直接把喻体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借喻的基本形式是以乙代甲。

例如:如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溅你一身的污泥。

此句中“落水狗”比喻挨了打的敌人。

又如:我们应该禁绝一切空话。

但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此句中“懒婆娘的裹脚”比喻冗长而空洞的文章。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这个“不同事物”指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句中的“叶子”是本体,“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此比喻句取它们外形上的形似。

又如: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比喻按、喻体、三部分隐现的情况,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基本类型。

我们看这个图表:成分类别形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犹如…… 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 出现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1、明喻: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2、暗喻(又叫隐喻):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

(此句用大海和一滴水的关系来比喻群众和个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比喻句有哪些类型

比喻句有哪些类型

比喻句有哪些类型?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傅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比喻就是打比方,两者在表现手法上是一样的。

不过,通常在讲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时叫“打比方”,在其他情况下叫“比喻句”。

打比方句子:小雨沙沙,一把把小花伞就像一个个小蘑菇似的,美丽极了。

比喻句的例子10个答案四年级

比喻句的例子10个答案四年级

比喻句的例子10个答案四年级比喻句,顾名思义即是用某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给人以形象生动、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的常见特点有:“A是B”、“A像B一样”、“A好像B一样”等,常见的比喻句形式有描绘生动、富有感情色彩、意味深长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十个有趣的比喻句例子。

1、如虎添翼“如虎添翼”是一个常用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事物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就像是原本就非常凶猛的老虎还要增加翅膀一样,更加无敌。

2、仰人鼻息“仰人鼻息”是一个形容受人轻视或被人压制的比喻,意为完全斗不过别人,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所以只能听从别人的命令。

3、如虎添翼“如虎添翼”是一个常用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事物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就像是原本就非常凶猛的老虎还要增加翅膀一样,更加无敌。

4、如虎添翼“如虎添翼”是一个常用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事物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就像是原本就非常凶猛的老虎还要增加翅膀一样,更加无敌。

5、如鱼得水“如鱼得水”是一个比喻句,意思是某个人或事物找到了自己的恰当所在,就好像鱼一样顺水顺势,非常自在。

6、宛若蝴蝶般美丽“宛若蝴蝶般美丽”是一个用来形容女性容貌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女性非常美丽,就像是娇艳欲滴的蝴蝶一样,让人心生爱意。

7、红红的火苗燃烧着“红红的火苗燃烧着”是一个形容情感火热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炽热的情感,就像是燃烧的火苗一样热烈。

8、白白嫩嫩的小花蕊“白白嫩嫩的小花蕊”是一个形容少女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女孩非常年轻,纯洁无垢,和一个刚刚开花的小花蕊一样纯洁。

9、银河般众星捧月“银河般众星捧月”是一个形容女性美貌,众人争相追逐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女性美得如同坐落在银河之中的月亮,被无数颗星星围绕着。

10、舍己为人“舍己为人”是一个形容友善和慷慨的比喻句,意味着某个人不惜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自己,是一种十分崇高的品质。

总之,比喻句是一种形象生动且意味深长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和日常生活、自然界中的事物相比较,更好地把抽象概念表达出来,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而借代则是区别于比喻的另一种修辞手法。

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
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