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习惯养成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习惯养成实施方案•相关推荐小学学生习惯养成实施方案(精选11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学生习惯养成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学生习惯养成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市局提出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二、习惯养成月教育(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3月6日):1、召开全体教师会。
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
学习市局提出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内容,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
4、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3月7日-3月26日)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
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
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平日: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
每周: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
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精选7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篇1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形象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低,更加关系到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和国家发展的远景。
所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根据市教育局有关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将对学生进行行为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为此特制定该方案。
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x二、时间安排:20xx年9月5日—20xx年10月31日三、活动措施:1、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由学校领导讲清该活动的意义和各项注意事项,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以教育处、团委会、学生会、少先大队干部为主体组建校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查队,对学生校园行为进行督查,对学生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并不定期进行通报。
3、在班主任、年级组长会议上认真布置该方案。
做到班主任、年级组长非常清楚该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办法。
4、与社区、派出所等友邻单位联系共同开展该项活动,采取联动行动,共同抓好学生周边环境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5、学校将组织各班举行两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评议,开展自查自纠,真正做到良好行为习惯人人知道,不良行为习惯大家知晓,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6、学校学生会、团委会要开展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锻造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做到有资料、有记载、有照片。
7、教育处不定期表彰学生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各年级要很好地利用年级黑板对本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情况进行公布,对于经常出现不规则行为的学生要责令其改正,并追踪其行为表现。
8、各班自行开展“校园文明从我做起”竞赛活动1-2次,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9、学校将在各班评选的基础上评选出“行为习惯优秀班级”与“行为习惯优秀个人”。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优秀模板6篇)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优秀模板6篇)小学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第1篇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为了使我校养成教育工作符合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举止,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和班级班风,现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
其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学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以促进全体学生养成规范文明的言行习惯为目标,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落实内容,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赵立安为组长,分管副校长邹阳辉为副组长,由政教处、团支部具体组织实施考评,教务处等其它部门密切配合,以各班主任为骨干,相关科任教师和职工共同参与,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三、基本内容及工作目标1、基本内容1)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养成城市守信,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养成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
2、工作目标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公德,有理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一: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机构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指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长:张艳副组长:崔林立刘园(大)郭琦刘园(小)组员:全体班主任三、养成教育具体内容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3、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四、达到目标(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给予积极的评价(4)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5)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6)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1. 细化行为习惯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每个年级的行为习惯目标。
例如,一年级可以注重礼貌和整洁,而四年级可以注重独立和自律。
2. 制定行为规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学生做到守时、守纪律、尊重他人、关注卫生等。
3. 设计行为习惯培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组织礼仪培训、环保宣传、卫生检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4. 倡导示范引领: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榜样。
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5. 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不良行为,可以适度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改正。
6. 设置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建立学校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评等方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
7.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8. 持续监督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持续监督和改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总之,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面规划和实施。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以及相关的活动和监测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持续监督和改进,确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案及研究三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案及研究三篇第 1 条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课堂会议的良好生活习惯如下 :(1) 、合理饮食,少吃外国快餐,控制零食,不偏食,吃早餐。
国外快餐主食的特点是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而小吃和饮料主要是高糖、高盐和多味精。
高热量油炸、焙烤食品含有比成人一天所需多得多的脂肪,这不仅增加了消化器官和肾脏的负担,使身体容易缺水,而且还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2、保持卫生并经常洗手,以防止疾病从口中进入并保持清洁。
研究表明,个人卫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养成饭前和排便后洗手的习惯。
一双没洗过的手里有80 万个细菌,一克指甲油里有 38 亿个细菌。
(3)、晚上睡个好觉,好好休息。
白天花时间小睡 10-30 分钟。
良好的睡眠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8-12 岁,每天需要睡 10 个小时; 12-18 岁,每天需要睡 9 小时;成人每天应该睡 7-8 小时,不少于 6 小时。
长时间的睡眠,就像睡眠不足一样,会导致精神疲劳、身体疲劳、的代谢率下降。
例如,长时间睡眠后,心脏跳动缓慢,新陈代谢率下降,肌肉组织放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变得懒惰,甚至智力也会下降。
(4)、享受玩耍的乐趣,学习时,娱乐是必不可少的。
兴趣和爱好美化生活。
培养健康的娱乐爱好有助于放松大脑。
去公园、听音乐、画画等。
都是很好的娱乐形式。
(5)、充分利用新媒体健康上网,不要成为电视迷。
父母应该适当控制孩子上网时间,每天上网时间不能超过 4 小时。
每过一个小时,适当休息一下,站起来移动,向远处看,让你的眼睛休息一下。
(6)、合适的活动 :XXXX 年每天锻炼,借寺庙学习,并把它们作为私立学校。
1948 年,它被接纳为国家小学,并命名为武昌县油坊小学。
解放后,学校的规模继续扩大。
1956 年,红山区人民政府拆除了寺庙并修建了校舍。
它隶属于江夏区,是武汉市远城区为数不多的市级示范学校之一。
在 XXXX ,继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信托之后,刘放中心小学更名为武汉光谷第三小学。
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精选12篇)

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精选12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篇1一、自主活动方式:1、宣讲《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内容和标准。
2、全校各班级统一形式,建立自主管理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争星阵地(加上习惯方面,细化)。
3、值周、卫生根据具体情况,每周养成一个或两个习惯,加强微格训练。
4、通过评比“习惯示范班”为各年级、各班级提供展示平台。
5、通过调研和习惯培养研讨会,逐步完善习惯培养策略,解决存在的问题。
6、学校将通过晨会、班会、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板报、主题教育活动等,加强养成性教育,纠正和矫正不良的习惯。
二、工作要求:每位教师从自身做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各司其职、各司其责。
班主任要做好课前规范学生习惯的准备工作,课后及时总结教育。
科任老师在自己课堂上负起教师的职责。
班主任和科任做好双向沟通,及时反馈,形成合力。
三、具体做法:(一)、制定明确规范,强化日常训练。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行,该校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出了《小学学生进校一日常规》,从学生的进校、上课、课间活动等各个方面、各个时段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
同时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求边训练边记忆,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不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更要求在行动上落实,并由各班的监督员进行监督,形成量化管理细则。
行为规范是学生训练的基础,各班以条文形式呈现给学生并悬挂张贴上墙,使宣传教育深入每个学生心中。
(二)、借助榜样力量,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特征的关系,他们的模仿性很强。
如果能通过榜样把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就会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中小学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中小学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一、目标设定咱们要明确目标。
对于小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基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守时、整洁、勤奋等;对于初中生,则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高中生,就得着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具体措施(1)生活习惯:每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规律作息。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个人卫生要做好。
(2)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1)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检查学习成果。
(2)社交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对于高中生,我建议:(1)责任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2)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有效管理情绪,自我激励。
三、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宣传引导。
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普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2.第二阶段:具体实施。
制定详细的习惯养成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计划执行,家长在家中进行监督。
四、注意事项1.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3.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要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
1.别忽略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内向,有的可能过于活泼,这就需要咱们:解决办法:因材施教,多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个性化定制习惯养成的方案。
比如,对内向的孩子,可以多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对活泼的孩子,可以设置一些小目标,让他们一步步达成。
2.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不畅是大忌。
信息不对等,很容易让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解决办法: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比如群、家长会等,确保信息同步。
教师可以定期分享孩子在校的表现,家长也可以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共同制定调整策略。
3.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容易反弹,这就需要咱们:解决办法: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让孩子感受到每一步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由于我们学校短时间内学生人数迅猛增长,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追逐赶打现象严重、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等。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校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大队主题活动,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二、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放学前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总体目标
利用3个月时间分别进行以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
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
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统一要求
1、进入校门不拥挤,缓步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相谦让。
2、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
3、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遵守纪律。
4、注意自己的仪表,每班要专门派一名同学每天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座位卫生情况。
5、上课期间进教室应打报告,进教师办公室前要先打报告,进入后向老师问好。
五、各年级具体要求
【一、二年级】
(一)行为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脏话,知错就改。
不打架,不骂人。
5、爱护公物,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课间做有益的体育活动,不追跑打闹。
7、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3、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
5、书写规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6、爱护课本,不乱撕作业本。
7、认真学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8、在师长的引导下,学会看课外图书。
(三)生活习惯
1、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
3、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
4、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
5、按时睡觉、起床。
6、不乱扔东西,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三、四年级】
(一)行为习惯
1、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2、课间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做有益的游戏。
3、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
4、礼貌待客,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
5、爱护课桌凳,不在学校墙壁上乱刻乱画。
6、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7、同学有困难要热情帮助,不欺负弱小。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上专心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3、学会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认真上好早读和午间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6、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7、常看课外读物,并做摘记。
(三)生活习惯
1、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2、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
3、勤洗头、洗澡,自己洗各种衣物,把干净的衣物叠好。
4、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
5、体贴父母,帮父母做扫地、擦窗、刷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6、不乱所东西,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7、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五年级】
(一)行为习惯
1、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
2、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3、热心帮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欺负弱小。
4、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学校墙壁、课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5、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6、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拿棍棒刀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7、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3、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
5、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学写读书笔记。
6、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三)生活习惯
1、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2、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
3、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见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
5、不乱花零用钱。
6、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自己整理房间。
7、不乱扔东西,见到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五、工作措施
1、学校德育处成立文明行为习惯互助岗,监督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各班成立学生自律队,课间在值周区域内执勤,及时纠正监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
2、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前5—10分钟,由班委向班主任进行汇报,班主任及时总结批评。
3、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评估挂钩。
4、常抓不懈,建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长效评比机制。
学生行为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
作,把养成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内容作为一日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长期进行下去,并作到每天一小结,每周一通报。
5、综合考评,评出活动优胜班级,在期末表彰大会上颁发荣誉证书。
六、总结:
1.要求各班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于每月最后一周周四前上交德育处。
2.在学期末表彰文明礼仪班级,文明礼仪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