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近代化中票号的兴衰与启示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

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保险公 司逐渐增多并壮大,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风险保障。
保险业务不断创新
保险业在传统的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等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责任
保险、信用保险等新型业务。
保险法规逐步完善
政府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制定了一 系列法规,保障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04
金融业在近代化进程 中的作用与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 网金融迅速崛起,为金融业带 来了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的应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 领域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机构 的风险管理能力、客户服务水 平以及业务运营效率。
区块链技术的探索 与实践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 本技术,在金融领域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如数字货币、供 应链金融等。
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导致金融市场乱象丛 生,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金融机构资本不足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本不足的问题,难以抵御市 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一旦发生危机,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风 险管理水平较低,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和风险事件。
01
银行业规模迅速扩 大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银 行业得以快速发展,银行数量和 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02
银行业务不断创新
银行业在存款、贷款、汇兑等传 统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 信托、投资等新型业务。
03
银行业法规逐步完 善
政府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制定 了一系列法规,保障了银行业的 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的兴起与繁荣

山西票号近代化转型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山西票号近代化转型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me nt o n f e u da l b o n da g e,p r e s s u r e f r o m c o mp e t i t o r s a n d i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 ue n c e f r o m t u r b ul e n t t i me s,b u t a l s o ha s mo r e i mp o r t a nt ma c r o p o l i t i c a l f a c —
然而面对着当时清廷筹办户部银行的契机山西票号的经营管理者们却墨守成规瞻前顾后从清政府组办户部银行大清银行到后来盛宣怀组建中国通商银行袁世凯开设天津官银号山西票号的经营管理者们拒绝了数次向现代银行转变的机会
J o u 《 r 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a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 r 哲学社会 s i t y ( P h i & 科学 S o 版 c S ) e i )
、 / \ 礓I Xi a o— x i a o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o u r i s m Hi s t o r i c a l C u h u r e ,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S i e h u a n C h e n g d u 6 1 0 0 4 1 , C h i n a )
关键词 : 山西票号 ; 近代化 ; 金 融转型 ; 专制政体 ; 制度 创 新
中图 分 类 号 : K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2 6 3 8 ( 2 0 1 7 ) 0 2 — 0 0 9 8 — 0 3

中国近代平遥票号经营理念及产生深远意义

中国近代平遥票号经营理念及产生深远意义

中国近代平遥票号经营理念及产生深远意义19世纪20年代,以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创立为标志,中国出现了一种金融业的特有形式――山西票号业。

平遥票号开创了中国汇兑业的先河。

它不仅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而且为中国官商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影响了中国经济金融界近一个世纪。

一、平遥票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思想(一)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平遥票号所有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其主要做法:一是“酌盈济虚,抽疲转快”,注重资金的灵活调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平遥票号分号码头遍布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和商埠,有400余个分号。

各分号业务繁简多有差异。

因此。

各票号都十分重视灵活调度资金。

资金较充裕的分号,要随时接济资金不足之分号;资金运转疲滞的分号,总号要果断迅速抽调其资金,调到资金运转较快的分号,不搞划地为牢、地域封锁。

光绪初年,日升昌北京分号,资金流量较大。

而又往往资金不足,总号从保定、天津等分号抽调资金到北京分号使全号整体获得极大的收益。

二是“诚信待客,信誉为本”,广泛招揽生意。

平遥票号视诚信为生命。

以儒忠为纽带,赢得了各地客商的高度信赖,建立了牢固深厚的业务基础。

各票号对伙友中慢待、欺诈客户而影响业务经营的言行,从不姑息,轻则批评训诫,重则减薪辞退。

三是“积成待厚,固本防险”,注重风险防范。

针对票号经营风险较大的情况。

平遥票号各自都制定了一套严密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制度。

如对股本实行限额使用,以防不测;年终结账,撇除呆账;不盲目放款,以减少失误;设立护本、附本或统事,以扩充实力;以存定贷,不超额放款等。

平遥票号到末期。

多数一改往日稳沉作风。

经营租放,管理松懈,资金疲滞,周转不灵,呆滞账款增加,风险叠出,使之整体衰落,已成必然。

(二)组织管理平遥票号的组织管理实行总号集权制,从分号机构的设立,到分号经理和重要伙友人选的任命、调遣,均由总号确定。

总号的业务,大半靠在外各分号经营。

所以总号与分号的关系十分密切。

从票号 发展衰亡看金融创新

从票号 发展衰亡看金融创新

从山西票号发展衰亡看金融创新李天怀2003-09-01 09:22:43山西票号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初期,即清朝道光年间。

它是主要为工商业经营存、放、汇等银行业务的信用机构,随着清朝中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晋商的崛起而产生。

山西票号之所以被社会上称为票号,源于开始经营汇票业务,故称为票号。

山西票号也是我国第一家票号,牌号为“日升昌”,是山西平遥县人雷履泰首创的。

山西票号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曾兴盛近一个世纪,当时清朝的经营汇兑业务基本上由山西票号所垄断,创造了盛极一时的辉煌历史。

然而,在清末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困扰下,在与新型的现代银行竞争中,山西票号开始走向衰落,短短几年便销声匿迹了。

究其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试图从金融伦理这一角度来探索山西票号的衰亡原因。

一、山西票号初始阶段所制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不能一以贯之地执行山西票号在创立之时,就十分重视票号制度和道德规范建设。

如素有“三帮”之称的平遥、太谷、祁县票号就在成立时制定过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不准接眷外出;不准在外娶妻纳妾;不准宿娼赌博;不准在外开店;不准染习不良嗜好;不准蓄利放贷;不准用号款借与亲友;不准买空卖空,投机取巧;不准懈怠误事;不准向号中相与之家浮挪暂借,违者议处,直至开出号外等。

从山西票号这些行为规范来看,即使今天也不落后,然而在切实践行这些道德行为规范方面却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

在山西票号发展的后期,由于整个清朝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社会危机不断,而那些山西票号的东家们多有穷奢极欲,纸醉金迷,腐化堕落者,他们在事业有成后,对于票号经营疏于管理,当初所制定的那些行为规范成为一纸空文,豪华生活,坐吃山空,焉有不败之理。

山西票号如此迅速衰败,它启示我们,在金融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金融部门和单位要时刻牢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继续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克服国有银行存在的那种“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没有啥”的错误观念,坚决反对以贷谋私,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的行为,要深化纪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强化监督机制,加大稽查力度,严防大案要案发生,同时要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

山西票号兴衰的经验与教训

山西票号兴衰的经验与教训
后 , 由于 埠 际 贸 易 扩 展 ,汇 兑 业 务 发展
票 号 实 行 的正 是 股 份 制 ,票 号 的资 本 称 的 。 这 包 括 进 入 票 号 要 有 铺 保 ( 由与 票
为 银 股 ,分 为正 股 与 副 股 。 早在 明朝 中 号 有 业 务 关 系 的 店 铺 提 供 担保 ) ,担 保
发 展 都 产 生 了 巨 大 的 影 响 。本 文将 从 企 衰 ,后 来 者 仍 能 深受 启 迪 。
( ) 用 了科 学 的 内部 管理 制 度 二 采
票 号 在 全 权 授 权 经 营 的 治 理 结 构 下 ,没 有 出现 过 银 号 经 理 人 贪 污 、携 款
业 管 理 的 角 度 出 发 ,系 统 分 析 山西 票 号
的 汇 兑 业 务 ,形 成 山西 人 独 占的 一 大 新 的 两 权 分 离 , 即 所 有 权 与 经 营 权 的 分 斗 殴 。违 反 者 开 除 ,不 仅 本 票 号 , 而且 兴行 业 ,通 称 山西 票 号 ,外 国 人 称 之 为 离 。东 家 作 为 所 有 者 只管 两 件 事 :任 命 同行 亦 永 不 录用 。 这 种 对 人 的管 理 强 调
票 号 中 对 员 工 的 管 理 是 极 为 严 格

山西 票 号 的 辉 煌 历 史
票 号 ,又 称 为 票 庄 或 汇 兑 庄 ,是 旧
中 国 的一 种 信 用 机 构 。 明 末 清 初 汇 票 作 晰 ,而 且 最 有 效 的产 权 形 式 是 股 份 制 。
为 汇 兑 的工 具 已 有 流 行 。乾 隆 、嘉 庆 以
迅 速 ,专 营 汇 兑 的 票 号 应 时 产 生 。 道 光 期 ,晋 商 就 发 明 了 “ 身 股 ” 制 度 ,其 者 对 被 担 保 者 负 全 责 , 以及 严 格 的 规 章 人 初 年 ( 12 约 8 3年 ) 山 西 平 遥 县 口升 昌 基 本内容是 :商号 的主要 职工 ,从大掌 制 度 。 票 号 要 求 员 工 “ 信 义 , 除 虚 重

探析山西票号的衰败之路以及对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

探析山西票号的衰败之路以及对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

三、总结
山西票号创造了世界金融史上的辉煌,它在创造了一个金融奇迹之 后的衰败引起我们的深思。这里有社会大经济环境的原因,有山西票号 内部产权不明晰的原因,也有当时官商勾结的原因 。 从山西票号的发展 历史中,我们不但应该总结山西票号走向失败的原因,更重要的以历史 而鉴现实,汲取山西票号兴衰史中的经验和教训,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櫎殼
3. 分设了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金融网络 帮” 一起被称为山西票号,创造了中国金融业的巅峰。 以得以辉煌发展的根本 中,有以下几个重点原因。 1. 与清政府的勾结,使山西票号从市场化走向了政府化 。 督抚来往甚密,得其信任,亦步亦趋,虽调任亦与之同行”
39
中国外资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承担越来越多的 赔款,而且用于战争的军费也不断增加 。 但是,当时大量的鸦片和洋货 输入中国,社会经济萧条,关税自主权被列强剥夺,财政亏空。 在这样 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以以捐纳 、 捐输这些变相的卖官、 摊 派来解决财政危机。并且让山西票号承办筹拨汇兑京饷 、 军政费用等本 属于国家财政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 这也使得晋商有了行贿纳礼、 结交权 贵的可乘之机。因此,晋商成为清政府的工具,晋商的命运也完全与清 王朝绑在一起。随着清政府的衰败,山西票号也就必然衰落。 2. 山西票号内部的激励机制产权不明 激励机制应该使组织中的每一个经济行为体产权明晰,只有这样才 能为组织中成员提供足够的约束和利益 。 人身顶股制是票号初期财东为 了激励员工所建立的制度,但是,这种经营机制存在弊端: 入银股的票 号资本家对票号承担无限责任,而经营者的股票 只 是 身 股,不 承 担 责 任。这种情形违反了组织行为学中 “责任与权利必须相等 ” 的组合原 则,而且随着经营者的身股增加,产权趋于模糊。据统计,到 20 世纪初 期,各票号身股数普遍超过了银股数。 这样就导致了主权界定的问题。 经营者与财东对资本盈利共享,风险却不共担。 这样,经营者会去选择 风险大收益达的业务来为自己谋利同时又不用担心自己的损失 。 这就导 致了票号内部组织出现无效率,阻碍了票号的发展和创新,最终走上了 衰败之路。 3. 过分依赖信誉,不注重风险的防范,由于晋文化中的 “安分守 己” 的纯朴民风,山西票号在初期从选择经营者到判断员工是否可以入 身股均以诚信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放款时,也多以信誉为依据, 没有适当的防范措施。而当后来社会时局变化,很多票号的信誉不复存 在,但票号主确没有认识到这点,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在大量放宽无法 收回的情况下,仍然超负荷经营,导致票号最终陷入困境 。 票号经营初 期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汇兑收入,后来由于放宽利润丰厚,在 19 世纪 90 年代,票号改变谨慎的经营原则,迅速业务规模,形成了房款规模大大 。 于此同时,使用 超过存款的局面,甚至动用作为抵御风险的 “护本 ” 信用房款贷给商人、官吏及个人,不采取任何保障措施,造成了许多呆 死账。到了后期,为政府借垫公款成为主要的房款业务,过多的依附于 政府,失去了独立性。因此,当清政府垮台,巨额的借款无法回收,导 致大多数票号无力偿付挤兑而倒闭 。 除了上面详细论述了几个原因以外,还有很多原因也直接或间接导 致了山西票号的衰败,如当时战事频繁,时局不稳的大环境; 如当时外 国资本大举入侵; 如当时世界产业格局变化等原因 。 1期 [ 3] 刘鹏生,崔鸿雁,刘建生 , 《山西票号错失变迁机遇的新制度 ,商海明鉴 经济学分析》 [ 4] 张亚 兰 , 济 2004. 12 [ 5] 隋运生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 从山西票号的兴衰看我行的改 ,金融论坛,2002. 2 革和发展》 《山 西 票 号 的 兴 衰 与 金 融 协 调 》 ,中 国 合 作 经 ” 山西票号通过其 “自身股” 的激励模式,将财东和经营者还有 监管。 员工之间基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产生的外部成为 专为内部成本,由于经营者不但不负责出自而且还能在其中分红,活着 的时候可以得到利益,身故则留给家人。 这种从动机监管出发的激励机 制使山西票号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我国也应该不断发展分业监管模 式,比率监管等常规的监管已经不足以有效的监管我国当今的金融体 系,所以,必须加强动机监管。 2. 但是,山西票号到最后也走向了衰败,这与山西票号与清政府勾 结和过分依靠信义是分不开的。所以,我国的监管体制还应该进一步完 善我国的监管法律系体。在当代,也是由一些企业像山西票号当时一样 与政府交往过多,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而采取寻租行为 。 因此,我国监 管体系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查处寻租行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 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从山西票号过分依赖信义的角度,我国监管机 构应该进一步建立监管系统对市场内部的企业建立一定的保护制度,以 法律来约束一定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靠诚信。 3. 针对山西票号内部最后的产权不明晰的状态,我国监管机构应该 建立明确的产权明晰制度,最大限度的使个人努力与收益以及所担负的 责任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目前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应首先形成规范 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之间的权 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相互制衡关系,加强内部约束机制: 使股东会为 公司的权力机构; 董事会受股东会的信任托管、 掌握公司重大事务的决 策权和对经营者的任免权; 董事会委托总经理,总经理在董事会的授权 下行使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管理的权利; 监事会受股东会的委托负责监 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活动并接受股东会的监督。

晚清票号兴衰的启示

晚清票号兴衰的启示

晚清票号兴衰的启示作者:祁燕泰晚清时期,中国本土上出现了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票号。

他产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走向辉煌,而且曾经统治中国金融市场长达半个多世纪。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又像一颗流星,绚烂的光芒只是一闪而过,在民国建立后迅速消失,灭绝得比恐龙还要彻底。

现在世界上的金融机构中没有任何一个是票号的直系甚至旁系后代。

发生这种现象可能有诸多原因,在这里笔者只是想从票号的兴盛和衰亡过程中寻得一点蛛丝马迹。

票号出现之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有钱庄和账局。

钱庄主要办理银钱兑换和发“钱票”。

账局主要是放高利贷,放贷时往往预先扣除百分之十的本金,利率在“月息三分”左右,类似现在小贷公司。

钱庄和账局都是地区性小型金融机构,一般只在本地做业务,不去异地发展。

票号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开始经营汇兑业务,异地可以存取款,机构遍布当时全国主要商业城市。

票号产生于实体经济的需求,随着晚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宗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远距离运输货物和收取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晚清的交通、通讯条件下,如果商号自己从异地收取现金(银两和铜钱)运回本地,不但运输成本高、风险大,而且周期很长,使资金周转很慢,严重影响经营效率。

这就需要发挥社会分工的作用,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资金的异地运输工作,产生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票号也就应运而生了。

票号初期的业务只有汇兑,也就是“不生产钱,只做钱的搬运工”。

利润来源于“汇水”也就是长途搬运手续费。

在经营中,票号逐渐发现,有一些长期合作的商号觉得每次汇款时再把银子存到票号太麻烦,就把一定金额的银子提前放到票号,要汇款时通知票号。

也有的商家急于向异地汇款,但是临时周转困难,让票号先开出汇票,承诺在汇票取款之前把钱交齐,并且给票号一定的利息。

票号发现这两种业务也非常有利可图,甚至可以用客户存在自己这的钱先垫付给赊账汇款的人,而自己没有支付什么成本就赚了钱,逐渐有意识的发展存、贷款业务,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

票号式诚信及其在现代金融诚信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票号式诚信及其在现代金融诚信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公司高管们应 当好好学习中国晋 商稳健 审慎 的经营原
训。[9 而形成 了山西票号商对诚信有着特别虔诚的 ”1从 1 1 态度和独 特方式 ,我们称之 为 “ 票号式诚 信” ,其成 功 、发达和衰落都与这种诚信方式密不可分。 山西票号商不仅重视诚信的信仰和教育 ,而且把
诚信思想 和精神 落实在经营管理之 中,形成了许多独 特的诚信方式 ,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方 面:
供养 ( 实质 以此为质 ,不啻作为保蠢【 2 】 )眷属的做法 。
奋工 作 ,谨 慎 经 营 。
西票号之所以能 “ 汇通天下 ” ,达到 “ 甲天下” 富 ,一 掌柜及员工则 以忠义示人 ,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勤 之有效的讲诚信的方式。
据资料记载 , “ 山西 票号成立之初 ,当财东起意 经营 ,聘请 经理 ,……专 采用人 莫 疑 ,疑 人莫 用之
则 ,诚信为先的商业伦理 ,恪尽 职守的职业操守 。可 见 ,晋商精神文化在现代以金融高度发达为标志的商业
社会中仍有很强 的现实借鉴意义,是世界范 围内认同的
优秀精神文化 ,值得我们现代人认真学习和大力传承。
票号是晋商发展的最高和最 后阶段 。 “ 票号式诚
信”是晋商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票号 的兴衰有着重大 的影响。它所形成的历史 经验与教训 ,对我们应对 目
前 的金 融 危 机 和 防 范金 融 危 机 的再 度 发 生 有 着 重 要 的 借 鉴意 义 。 二 、票 号 独特 的诚 信 方式 :票号 式 诚 信
1 在处理东掌关系上 以信义为重 .
山西票号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内部 治
理结构 。财东 以诚信用人 ,重视拟用掌柜及员工的诚
崇商传 统所铸 久 的诚 信 文化 。 “ 山西人 经商历 史悠 为 比例 ,活 动为 主 旨;务 使操纵 自如 ,绝不 行险侥 久 ,远 在春 秋 战 国时期 就 出现 了经 商致 富 的大 商人 。嗍 ” 幸 ,致 碍个 人 人 格 , 同事 地 步 ,财 东 资 产 ,此 义之 表 《 国语 ・ 晋语》 载 : “ 夫晋之富商 ,……能金玉其 车 , 现 也 。 I 由此 可 见 ,山 西票 号 在 处 理 东 掌关 系上 形 ”J l ” 文错其服 ,能行诸侯之贿 ,而无寻尺之禄 。 ” 成了以信义为重 的独特诚信机制 。 山西商人从事 商业活动之所 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 2 债权人承担无 限责任 . 他们在商业活动中认识 到诚信 的重要性。河东地 区悠 久而发达的商业 活动不仅造就 了深厚的诚信文化 ,而 无限责任 。【 财东对票 号承担无限职责 ,既是对经 且 培养 了诚信 的杰 出人 物——关 羽 。到 了明朝 中后 ”】 l ” 理的信任 ,更是对债权人 的负责 。甲午 、庚子动乱期 期 ,我 国出现了商 品经济萌芽 ,山西商人是催生我国 间 ,京城 商号 中仅有 山西票 号坚持 全额支 付客 户兑 商品经济的重要力量 。有着悠久诚信传统 的山西商人 付 、提款 ,为票号赢得 了巨大 的诚信声誉 ,促进 了票 认识到 ,搞 商品经 济必须讲诚信 。讲诚信不仅要靠 自 号的大发展 ,使票号发展达到 了顶峰 。 觉 ,而 且要 有 自律 和相 互 约 束 。 在商 业 活 动 还 没有 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战争后,票号与铁路建设有关, 清末的华资新式银行,例如中国通商 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的创办也和清 末爱国的保路运动和商办铁路公司的 活动有关,在这方面,票号的作用尤 其突出。
★票号的经营开始出现危机 ☆清末银行业的发展使得票号的竞争对手增 多。 ☆票号面临的竞争威胁主要集中在汇兑业务 上。 ☆票号的经营危机首先表现在其汇兑业务在 市场竞争的冲击下急剧滑坡。 ☆放款倒账才是票号生存的最大威胁。
清朝光绪年“江西银钱号”的银票
1895—1900年北洋铁轨官路总局发 行的中国清代纸币( “北英洋票”)
★票号的组织及经营管理 ☆票号与账局一样实行无限责任的独资或合 伙的企业组织形式; ☆票号在东家与掌柜(总经理)之间实行两 权分离的经营管理制度,总经理对票号实 行高度集权的家长制管理; ☆票号的资本分为正本(名义资本)和护本 (占正本40%的用于弥补资本亏蚀的附加资 本;
日升昌票号(前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升昌票号(前院)
★日升昌票号成立后,其银钱汇兑业务很兴隆,发 展前景看好,这对其他传统银行的产生起了较好 的示范效应。 ★很快山西平遥、祁县、太谷、介休等县的绸布庄、 茶庄、颜料庄等商业组织纷纷改组为票号,形成 西帮票号,以后又形成南帮票号。可见,日升昌、 聚兴诚等许多票号与商业也有不解之缘。一方面, 票号是商业发展的产物,最初也是从商业资本演 化而来的;另一方面,票号是商业金融,主要为 贸易的发展提供汇兑金融服务。
◆票号的整体衰亡说明,银行必须要完善自身的经 营机制,实行审慎经营,控制倒账率才能控制风 险。 ◆传统银行的家族企业性质以及无限责任制度不利 于银行业的联合并购,不利于银行增强资力和竞 争力。 ◆汇兑等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大中型银行业务竞争的 焦点之一。 ◆票号的整体衰亡也表明,建立中央银行行使“最 后贷款人”职能具有必要性。
平遥百川通票号(祁县渠姓)旧址
蔚盛长票号(侯姓、王姓)旧址
★到1837年,全中国已有票号7家和 不少的分号。到1838年的时候,票 号实有家数增至大约9家。1840年 和1862年后票号又随着中外贸易发 展内生金融市场的扩大而获得了新 的发展。
★票号的业务范围 票号的业务以国内官商款的汇兑为主, 还从事存放款、发行即期和远期汇票、银 票(银行本票,类似于银行券)和类似今 天旅行支票的信用工具、代收货款、为近 代工矿企业募股集资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在外埠代发股票、代收股款、代付股息 等)、“认利预兑”(票据贴现)、向钱 庄拆放资金、投资和兼业经营商业、工业 及土地等。
◆清末民初票号在战乱与金融恐慌中大 量倒闭。 ◆票号创设合并以及改组为银行公司的 努力再度失败。 ◆票号改制失败和整体衰亡的主要原因。
★1940年大德通、大德恒票号改名为银号
(相当于钱庄,主要在北方活动)后继续
营业,直至1951年才停业。 2006年山西平
遥试点设立了公司组织的贷款公司(山西 平遥晋源泰小额贷款公司和日盛隆小额贷 款公司),被称为“现代票号”,但这两 家试点的小金融中介机构与近代的票号是 有区别的。
◆清末票号与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 强。
★清末票号的机构数量继续增加。 ★清末票号在国内外的分布区域和影响面扩大。 ★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票号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票号办理埠际商业汇兑加速了贸易资金的周转, 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甲午战争后票号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方面所起 的作用也得到加强。票号对近代产业的贷款和直 接投资逐渐增多 。
★洋务运动期间票号快速发展的原因。
★票号在经济近代化中的作用力和影响面加
大。
◆洋务运动期间票号发展上的挫折 以及部分票号退出市场的原因:
★洋务运动期间,票号的发展也有
过波折。
★洋务运动期间票号发生倒闭的原
因。
◆清末票号的发展由盛而衰。
清末16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 展和金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金融 创新和发展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银行 业内部的优胜劣汰使得这个时期的票号业 开始从鼎盛走向衰落,期间票号的经营出 现危机,为应付危机,票号业内部出现了 改革的呼声以及合组银行公司的尝试。
◆票号产生的重要的意义和自身的局限。
★票号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首先,票号的创立是鸦片战争前中国金融 中介创新发展的表现之一,票号的出现, 进一步完善了传统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 ☆其次,票号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影 响也远远大于账局。
★票号的局限性:
☆票号和账局、钱庄(鸦片战争后)
等传统银行一样存在制度上的内在 缺陷,主要是缺乏责权利统一的经 营机制。
日升昌票号会票
左为光绪年间钱庄的汇票,右为麦 加利银行的支票
清代光绪年间的私家银票
光绪十年的银 票
清朝北洋天津银号五两银票
该银两票保存较好,长20 厘米,宽10厘米,是直隶 官银号、北洋天津银号发 行的。彩色印刷技术精湛, 防伪十分严密,且用了中 英文,上面是英文北洋天 津银号,往下依次是李鸿 章像、中文北洋天津银号、 库平足银五两、天津港景 图。李鸿章像两侧两条红 色火龙抢珠,除了周边有 大写小写“五”字外,在 整张银票正反面图案中满 满的都是大写小写的“五” 字。这种防伪方式在古今 纸币中极少见。
金融近代化中票号的 兴衰及启示 金融学系 孙建华
★票号是中国最早的汇兑银行
◆票号,也叫票庄、汇票庄、山西票号、西号(广 东人习惯叫法),顾名思义就是专业经营商业贸 易结算或其它款项拨付收解活动所产生的票据汇 兑业务以及其它存放款业务的金融中介组织。 ◆票号是继账局之后产生的传统银行,在新式银行 产生前后一段时期,票号曾经执中国金融业之牛 耳,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重要的金融力量。 ◆票号的产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票据使用范 围的扩大有关。
★北洋政府时期票号业在金融竞争与发展中 被整体淘汰。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银行体系的一个突出变化 就是华资新式银行获得长足发展,而传统银行业 则进一步走向衰落。传统银行业的衰退在清末就 开始了,首先是中国最早的传统银行业——账局 在竞争中落败而萎缩。随之票号在不断兴起的华 资新式银行和地方银行的竞争挤压和金融风潮冲 击下出现了衰退迹象。到了北洋政府时期,票号 业作为一个行业基本上被淘汰出金融市场,这是 传统银行业没落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票号兴衰的若干启示:
◆清末票号经营危机的出现以及民国初期票号的衰 亡表明,小银行无力直接与大银行竞争;信用稳 固的大银行比信用不稳固的小银行更有竞争优势。 ◆清末票号合组或改制为银行公司的努力说明,传 统银行的机制、能力存在内在的缺陷,需要改制 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以求得生存和 发展;公司制银行较传统银行有优势。
★日升昌票号从1823年创办建号,到发 展壮大、繁荣兴旺以及衰落倒闭,经 历了清道光、咸年、同治、光绪、宣 传5代皇帝和中华民国,一直延续到 1923年易主改名为日升昌钱庄,整整 100年,长达一个世纪。其历届总经理 分别是雷履泰、程清漳、郝可久、王 启元、张兴邦、郭村柄、梁怀文。
日升昌票号(前院)
★1908年票号合组银行公司的尝试失败。 晚清中国的思想家在主张发展本国银 行时,没有人提出将钱庄改组为公司组织 的银行,实际上民国以前也没有钱庄改组 为新式银行的活动发生,但是“光宣新政” 期间国内银行业却有人呼吁将票号改组为 公司组织的银行。这是由于清末票号的经 营已经出现严重的危机。
☆1908年票号业出现了合组银行的 活动。 ☆清末票号业合组银行公司失败的 原因。
◆五口通商时期票号业继续曲折发展。 ★五口通商时期国内外贸易发展内生金融需 求的扩大是票号业继续发展的市场基础。 ★票号在19世纪40——50年代的发展概况。
★五口通商时期票号的发展也因战乱引发的 金融恐慌而两度受到冲击。
◆洋务运动时期票号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票号的行业规模、资本实力、区域分布扩 大 。
◆票号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9世纪初,商业发展内生金融需求的扩大 以及原有金融机构服务功能的不足,是票 号产生的市场原因。 ★鸦片战争前,中国商业汇兑活动以及商业 票据使用范围的扩大,成为票号产生的市 场条件。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晋商的行商足迹已经遍布 全国各地,随之晋商的个人款项汇兑需求增加, 商业汇兑需求也同样扩大,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潜 在的埠际商业汇兑市场。 ★山西平遥县西裕成颜料庄的总经理雷履泰感到异 地汇兑业务是一个有盈利前景的潜在市场,只要 善加利用和广为开展,该业务就可以成为商号新 的利润增长点,因而萌生了改营金融业,办理汇 兑和存放款业务以牟利的想法。
☆票号内部实行人力资本股即顶身股(对重要的人 员和有突出贡献者)的激励制度和年薪制(对一 般职员)的分配制度,其股份分为资本股(银股) 和人力资本股(身股); ☆票号采取总分号的外部组织形式; ☆票号在劳动人事制度上实行任人惟贤的原则以及 学徒制,信用同乡人; ☆票号重信用,放款以信用放款为主; ☆票号在经营中与大商号及官场的联系很密切。
◆19世纪20年代初票号产生。
★1823年左右,雷履泰在征得西裕成商号资 本家——平遥西达薄村李大全同意后,由 李东家出资30万两,在山西平遥西大街首 创了专业经营埠际间汇兑业务和存放款的 传统银行——“日升昌”票号。票号的产生, 弥补了账局的缺陷,形成了鸦片战争前中 国传统金融业的另一项重大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