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利用除极昼区外)
要素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日出方位
正_东__
东北
正东
__东__南__
日落方位
正西
西北
正_西__
_西__南___
②正午太阳的方位: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在_正__南___方天空。此时
面对太阳,左东右_西__,背后是_北__,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_北__。
B.在罗盘上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于观测者的方
位角
C.如果指北针指向 45°,记作 NW45°
D.如果指北针指向 300°,表明目标位于观测者东北方向
解析:利用罗盘判别方向时,首先要在保持仪器水平状态下,将刻度盘上的
0°指向目标;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于观测者的方
二、核心素养培优 1.分析该研学团队在 a、b、c、d 四地中哪个地点作为观察点最合适。(地理
实践力) 提示:a 点,海拔较高,能够观察该区域的大部分地区及该区域的典型地 貌。 2.分析在图示区域研学的同学可采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综合思维) 提示:利用罗盘仪确定方位;利用太阳确定方位;利用树木年轮、树冠生 长状况确定方位等。
(√)
14.观察法也是野外实习常用的方法。
(√)
15.实习报告必须要有图表呈现。
(×)
二、选择题 图 a 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
b 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据此回答下题。
1.根据图 b 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 a 中的( )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1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问题1 (综合思维)在图中方框内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 位。
提示:四个方格代表的方向:上西下东,左南右北。
问题2 (综合思维)A太阳自__________方升起、_____________ 方落下、正午时太阳在__________方。
提示:东南 西南 正南 问题3 (综合思维)该地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什么方向? 提示:正北。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注记是地图
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③绘制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
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 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
表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图例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符号,①正确;注记是用来 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②正确;绘制地图、注记应该横写从 左到右,竖写自上而下,③错误;在地图上,所有城市不都是用一 样的符号,④错误。]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分布
(1)科技工作者考察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变化,下列属于
需准备的生活用品的是( )
①雨衣 ②防晒霜 ③羽绒服 ④地质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的调查,应选取的观察路线
() A.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
B.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自东向西
C.沿河流自下游向上游
标上地点,方便使用者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像山川河流和 地标这些重要地形都应当标明,如果画的是纪念地图,那就 把对你有重要意义的地点标出来
绘制 图例
使用者可以据此了解地图上的颜色、标记和线段的意义。可 以用渐变色来表示海拔高度和海洋深度。如果用图标来表示 地理要素,使用时务必在全图中保持一致
4.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7.[2024山东济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 外考察活动。 (1)说出野外考察前应做的前期准备。 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 路线的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荒漠植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④考察线路中,发现了大量的马尾松、茶树等植物,该类植物分布区( D ) A.降水稀少 B.光照强烈 C.阴冷潮湿 D.酸性土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除岩石、地貌、生物以外,在此次野外考察中还可以观察 土壤 、 水文 等自然环境要素。
(3)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野外考察的前期准备包括:查阅与研究区域相关的地质、地 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或图片;准备好必要的仪 器设备和装备,如望远镜、罗盘仪、地质锤、气压计、放大镜、照相机和 样本袋等,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帽子、雨衣、防晒霜等生活用品;选择适 当的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第(2)题,野外考察内容包括研究地貌、气候、水 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及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第(3)题,图中PQ沿线经过三座山峰,最高峰为550米以上,排除B、D;P点海 拔在250米以下,Q点海拔在250—300米,陡崖顶部高度大于等于400米,小于 450米,排除C。故能正确反映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A图。故选A。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
解析
3.探究山地沟口地貌成因的野外实习,选择怎样的考察范围、记录哪些 内容?
提示 考察范围:该沟口所在流域的沟口以上流域范围内。内容:地形、 植被、流水、表土等。
提示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主要包括:
项目 名称
说明
实习的□01 区域 和所研究的地理要素
2.观察线路的选择应当( ) A.能观察到实习区域内所有的地点 B.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进行考察 C.尽可能沿着等高线或接近村庄 D.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答案 D 解析 观察线路应当选择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点;尽可能不走重 复路,以减少工作量、劳动强度。
答案
解析
3.我们学习中使用的教材插图、教室内张贴的挂图,哪一个作为实习底 图最为合适?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该实习的主要方向是哪类地理要素? (2)该队员对地理要素作出正确判断,他应该重点记录哪些内容? (3)该实习队绘制素描图,还可以增加哪些图形信息? [成果展示] (1)地质构造(类型)。 (2)岩石的地质年代(或化石特征),与地质年代表对应确定地层形成的地 质年代。 (3)图名;绘制时间;图示景观所在地理位置(观察点编号);比例尺、方 向、图例和注记等。
对实习内容的分析和总结,以实物、□06 文字 、地
实习成果 图和图表等形式呈现
1.判断正误。 (1)野外实习报告中,不必说明所需的物品。( × ) (2)野外实习成果,均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 × )
2.一份实习报告的名称是“嵩山地区的地貌实习”,这可以表示( ) ①是嵩山附近学生的实习活动 ②实习地点在嵩山 ③考察的是专项地
(2)基本原则:□07 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能穿越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
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件2023-2024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腿 要 勤 , 多 走 一 些 路 , 可 能 会 观 察 到 更 多 的 自 然 现
象;
眼 要 勤 , 多 观 察 , 多 发 现 问 题 ; 手 要 勤 , 多 动 手 , 尤 其 是 在 观 察 土 壤 、 岩 石 性 质 方
中国郑州附近的黄河岸
德国波恩附近的莱茵河岸
提示:对比:河岸曲折度、河水颜色和河堤高低;水文(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汛期等)、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地形特点(地貌类型与地势起伏)。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 资料准备
阅读课文并讨论:进行一次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实习,前期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天津市土壤类型分布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3 野外方向的识别
利用太阳和手表来定方向,其方法为:将手 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时针 所示方向为当地地方时)与表面数字“12”之 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也可以 在手表表面中心立一根细针,转动手表,用太 阳光线照射细针所形成的针影来平分时针与表 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那么表面数字“12” 正对的方向就是北方。
装备准备:照相机、定位装备(手机)、铁锹、土铲、锄头、剖面刀、放 大镜、铅笔、钢卷尺、小刀、橡皮擦、土壤剖面记载表、PH试纸。适合、舒适的 衣着。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3 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阅读课文:了解野外观察实习,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野外调查的最基本方式,是 进行调查区路线调查和代表点观测。 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是否科学、 合理,直接关系到野外调查的效果 和效率。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3 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课
课
课
前
堂
后
对
巩
素
点
固
能
热
训
强
身
练
化
课前基对础训点练热身
知识点一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① 地质 、地貌、 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② 文献资料 或图 片,一方面了解该地③ 自然环境 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也为野外
解析:牛轭湖的形成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过程。甲位于凸 岸,甲处发生堆积,不会出现崩塌现象;乙位于凹岸,乙处发生侵 蚀,不会出现大量鹅卵石;洪水期时,凹岸侵蚀加强,有可能发生 ②到③的过程;因地势较低,丙处不会发生滑坡。C正确。
5.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B )
A.地势较高
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少
外实习成果的途径之一。一幅完整的地图至少包括图名、
⑥ 比例尺 、方向、⑦ 图例 和注记等。常见的地图有⑧
等高线 地形图、⑨ 地形
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
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2)还有一类地图绘制是野外地图填图,即在⑩ 地理底图 上填
绘专题内容。
知识点四 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包括:① 名称
实习和独立、观察判断做准备。 (2)④ 地形 图为野外实习的必备基础地图,其比例尺应依
据⑤ 实习区域范围大小 、⑥ 自然环境的复杂程度 来选择。
2.装备准备 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如⑦ 望远镜、⑧ 罗盘仪 、 气压计、放大镜、⑨ 照相机 和样本袋等,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
备帽子、⑩ 雨衣 、防晒霜等生活用品。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野外实习的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一年中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北半球):
要素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日出方位 正_东__ 日落方位 正西
东北 _西__北__
正东 正_西__
_东__南__ 西南
②正午太阳的方位: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在_正__南__方天空。此时面对太阳, 左东右_西__,背后是_北__,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_北__。
3 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3 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野外工作笔记
实习记录是野外实习最基础的成果,因此要及时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的内容包括沿 途观察和观察点观察,主要包括观察时间、观察点编号、位置、天气状况、观察点描述、剖面描 述和剖面图绘制等。内容记录应反映客观实际,力求全面、详细、重点突出,整齐、清晰和图文 并茂。
B ● 1、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收集调查区的地 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B
● 2、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广阔之地 B.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 C.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 D.观察线路应选择能观察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的路线
3 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纪录手段
❖野外工作笔记
八仙山沿途植被名称记录表
高度差异
植被名称
斑叶堇菜、板栗、半夏、北马兜铃、 720m以下 扁担杆、车前、穿龙薯蓣、丹参、地钱、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讲义 中图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学习目标:1.记住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重点)2.掌握野外实习的方法。
(重难点)3.掌握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难点)4.学会撰写野外实习报告。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1.资料准备(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文献资料或图片。
(2)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地图。
2.装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1)野外调查最基本方式:进行调查区路线调查和代表点观测。
(2)最基本思路:从单个观察点入手,将数个相关的观察点连成一条观察线。
(3)观察点选取: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1.实地观察:要腿勤、眼勤、手勤、脑勤。
2.综合分析(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特点:综合性。
(2)原因:自然地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3.野外方向的识别(1)利用罗盘仪定方向。
(2)利用太阳定方向:利用正午太阳方位定位、利用日出和日落点定位、利用太阳和手表定位。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1.野外工作笔记(1)实习记录内容:沿途观察和观察点观察。
(2)观察点描述内容:所在地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周围自然景观。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1)完整地图: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2)常见地图:等高线地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野外实习报告包括:名称、类型、目的、仪器、观察线路和观察点、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实习成果。
(1)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最基本思路从观察线路入手。
( )(2)野外调查最基本方式是进行调查区路线调查。
( )(3)正午太阳总是在正南方天空。
( )(4)观察点描述的内容就是所在地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
(5)夏至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A.东北和西南B.东北和西北C.东南和西南D.东南和西北[提示](1)×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最基本思路从观察点入手,将数个相关的观察点连成一条观察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航空遥感图、交通图等。
(3)仪器设备和实习用品:
仪器
用途
地质罗盘仪
地质锤
□04 放大镜
测量
□03 敲打样本
观察岩石、土壤、植物等
气压高度表 □05 测量高度
或海拔仪
测尺
样方划定、测量剖面、测量距离
铅笔和记录笔
(2)基本原则:□07 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能穿越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
单元;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 型、地点或露头;穿过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界线、山 顶、谷底等;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 面或路线调查。
(3)意义:观测点的选择在野外实习中十分重要。一个好的观测点,特别是 那些能观察到实习地区具有代表性自然地理要素和结构的观测点最有意义。因 此,观测点的选择要典型和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观测点的观察,能印证课堂 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并能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例如能说明实 习地区发育历史的关键地点,能观察大范围景观的制高点以及能说明自然地理 环境特征的转折点等,如山顶、分水岭、河谷、湖岸等。前人实习用过的剖面 或地点。各地区自然地理结构复杂程度差异较大,相应的观察点的分布也应作 适当调整,如在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湖泊河流频繁交替的地区等结构复杂的 区域要加密观察点,以便做好准备,随时注意观察沿途周围的情况,捕捉有意 义的自然地理现象。
[成果展示] (1)运动鞋或雨鞋,防晒服或雨衣,长衫。 (2)观察线路和观察点选择:一条人们常走的登山路线,有明显标志物; 查询这些标志物的海拔。 仪器准备:温度计。 (3)不同海拔人们的衣着穿戴;不同海拔位置主要植被特征等。
答案
1.地理野外实习准备
(1)思想准备:实习的总体安排、实习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和
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本方法
实地观察、□08 勘测法 ;访谈、抽样、问卷调查法;地图法;野外定点观
测法;比较、因果分析法;以及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科技法等。
一地理野外实习小组对河谷地貌进行实地考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河流谷地考察方案的地点、线路选择中,最不合适的是( ) A.沿河道步行上溯或顺流而下考察 B.自河流一侧横跨河道,垂直于河流方向选择若干点考察 C.反复跨越河道、沿着迂回线路考察 D.在一侧考察若干点后到对岸再选点考察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选取:最具□08 典型性 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 然地理要素□09 相互关系 的地点。
(2)观察线路选取的原则
①能穿过实习区所有的□10 自然地理单元 ; ②能观察到尽量□11 多 的自然地理要素; ③能穿过典型的□12 剖面 、植被类型等; ④能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13 山顶 、谷底等;
3.野外方向的识别
(1)利于□06 罗盘仪 定方向:先将罗盘仪水平放置,使指北针指向表盘上 的“□07 北 ”,而后再观察目标物的□08 方位角 。
(2)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利用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定方向: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09 正东 日 出、□10 正西 日落,其他日期都是偏 □11 东日出、偏□12 西 日落。北回归线以北, 全年正午太阳总是在□13 正南方 天空。
解析 观察记录要对以前选择的观察点逐一全面、详细、有重点描述。
答案
解析
3.探究山地沟口地貌成因的野外实习,选择怎样的考察范围、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哪些 内容?
提示 考察范围:该沟口所在流域的沟口以上流域范围内。内容:地形、 植被、流水、表土等。
提示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主要包括:
项目 名称
说明
实习的□01 区域 和所研究的地理要素
解释、欣赏的 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
意识与能力。 水平 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解释特定区域的自 地理实践力:运用考察、实验、调
然地理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有关的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提示 都不合适。实习区域一般都很小,应选择大比例尺地图。而教材 插图、教室挂图大都是小比例尺地图,反映区域内容过于简略,不能表示出 实习区域的详细信息。
提示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1.实地观察: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01 知识 和科学工具,需 要调动手、腿、□02 眼 、口、脑等一起参与。
2.综合分析:是在对□03 各自然地理要素 或□04 不同自然综合体 观察的基 础上,分析归纳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向和□05 发展规律 等。
提示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1.野外工作笔记
(1)内容:观察时间、观察点 □01 编号、位置、天气状况、观察点描述、
剖面描述和剖面图绘制等。
(2)要求:□02 及时、真实 。 (3)记录笔选择:□03 铅 笔,以防止雨水浸湿。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1)一幅完整的地图至少包括□04 图名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2)野外地图填图是指在地理底图上填绘□05 专题 内容。
貌特征 ④说明实习手段是观察
A.①② 答案 D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嵩山地区的地貌实习”表示了实习地点是嵩山,实习内容是地
貌。
答案
解析
3.模拟对当地一座小山气温日变化的实习,撰写一份简洁的实习报告。 提示 (无统一答案,格式符合即可) 名称:××山气温日变化测量实习报告 仪器:温度计 观察线路和观察点:自山脚下到山顶方向选择观察点 方法和手段:测量 实习成果:山脚下温度较高,气温日变化小;山顶气温较低,气温日变 化大……
②利用其他时刻的太阳位置定方向:白天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指
向□14 太阳 ,则时针与表盘上“12”时的夹角的平分线指向□15 正南 。
1.判断正误。 (1)野外实习观察中不需要“听”。( × ) (2)野外观察只需要获取一个个观察点的信息,不必进行综合分析。( × )
2.下列地点中,全年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天空上的是( ) A.云南省 B.台湾省 C.北京市 D.海南省 答案 C
解析 北京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的天空上。
答案
解析
3.野外观察中,怎样辨识风向? 提示 风向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显示。如轻柔的丝巾、缕缕炊烟,或者细 小纸条等,都可以随风飘动,其飘动的反方向即风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观察风向的方法需要在地势较高的开阔地上进行,以避免地形地势等因 素对风向的影响。
2.观察线路的选择应当( ) A.能观察到实习区域内所有的地点 B.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进行考察 C.尽可能沿着等高线或接近村庄 D.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答案 D 解析 观察线路应当选择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点;尽可能不走重 复路,以减少工作量、劳动强度。
答案
解析
3.我们学习中使用的教材插图、教室内张贴的挂图,哪一个作为实习底 图最为合适?
答案
解析
2.植被生长最好的地点主要的成因是( ) A.利于光合作用 B.保水保土保肥 C.不会发生水涝 D.山体遮蔽强光
答案 B
解析 缓坡径流速度慢,利于保水保土保肥,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 较好。
答案
解析
任务探究 野外实习成果的研究
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 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发生作用的时期,也可能 代表以前地层被侵蚀的时期。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某地理实习小组一 成员绘制了如上的素描图。
提示
02主题探究区
思维探究 实践运用
任务探究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和方法
安徽省沿江一城市的某中学暑假游学活动中,安排有观察最近一座 1 000 多米高山的气温垂直变化实习任务。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这次实习前预备哪种着装? (2)为验证“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需要做哪些测量的准备? (3)除了测量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
对实习内容的分析和总结,以实物、□06 文字 、地
实习成果 图和图表等形式呈现
1.判断正误。 (1)野外实习报告中,不必说明所需的物品。( × ) (2)野外实习成果,均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 × )
2.一份实习报告的名称是“嵩山地区的地貌实习”,这可以表示( ) ①是嵩山附近学生的实习活动 ②实习地点在嵩山 ③考察的是专项地
□01 文献资料 或图片。 (2)准备一套实习底图。其比例尺依据 □02 实习区域范围大小 、自然环境
的□03 复杂程度 来选择。
2.装备准备
(1)实习工具类:望远镜、□04 罗盘仪 、地质锤、气压计、□05 放大镜 、照
相机和样本袋等。
(2)生活用品类:适宜□06 实习 季节和实习区域的帽子、雨衣、 □07 防晒用品 等。
在精神上和身体健康上的充分准备才能胜任野外实习的完成。
2.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基本要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地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 地段、现象和剖面,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野外实习最基本的方法 是进行调查区的路线调查和代表点的观察。实习路线布置可以为线状、网格 状、环状、放射状等。
1.判断正误。 (1)观察点的观察和描述是获得野外资料的重要手段。( √ ) (2)记录实习数据要使用钢笔。( × )
2.野外实习观察点内容的描述,应当( ) A.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察点简述 B.综合同一观察线路的多点概述 C.每个观察点选取一个特殊侧面描述 D.逐一观察点全面、详细、有重点的描述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