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特征

气 勘探 都具 有重要 意 义 。
本 文用 现代 碳 酸盐沉 积学 和储 层地 质学 研究 方 法 ,研究 普 光气 田飞仙关 组 的沉积 体 系及沉 积相 特
合 前 人 的研 究成 果 l, 光 地 区 飞仙 关 组 可 划 分 为 2普 ]
碳 酸盐 台地 、台地 边 缘 、斜坡一 盆 地三 大类沉 积体
溻 湖
蒸 发潮 坪 蒸 发 台地
飞 关 三 、段 仙 组 段四
飞 仙 关 组 四段
2 ,i 台地牛l t U I 。 t: l l 二 2 l J
局 限 台地 相 广 泛 地 发 育 于 下 三 叠 统 飞 仙 关 组 中, 岩性 上 以灰 岩 、 白云 质灰 岩及 泥质 灰岩 为 主 , 夹
造位 置处 于川 东 断褶 带东北 段 的双石 庙一 普光 构造 带上 , 为一 鼻状 构造 。普 光气 藏为 一构 造一 岩性 复合 型 大型 气藏 , 气藏 圈闭 面积 4 . k 主要 含气 层 段 5 m , 6 为下 三叠 统飞 仙关 组及 上二 叠统 长兴 组 ,均为 白云
岩储层 E。 2 沉积 体 系 由新 元古 宙 、 古生 代到 早一 中三 叠世 的沉 积所组 成 , 间没有 大 的不整 合接 触关 系 , 其
址 : 30 3湖 北 省荆 州 市 南环 路 1 艮江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研 9 4信 箱 442 号 0
四川 盆地 碳 酸盐 岩 层 系 多 、 度大 、 布广 , 厚 分 所 含 油气 资源 丰富 。普 光气 田是 四川盆 地勘 探过 程 中 发 现 的最 大气 田 。也是 我 国海相 碳酸 盐层 序 中的最 大气 藏 …。从 19 9 5年 到现 在 , 在川 东 北地 区 以下 三 叠统 飞仙 关组储 层 为重 点 目的层 的油 气勘 探取 得 了 目前 普光气 田飞仙 关组 的突破 主 要都 为鲕 滩地 区 ,反 映 出沉积 相 和储层 的发育分 布 特征对 气 藏形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一、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概述Vail 等于1987 年提出层序地层学( sequence stratigraphy ) 的概念,在1988 年, Van Wagoner 又提出了新的定义: 研究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或可相互对比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学格架中有成因相关意义的岩相的科学。
层序是最基本的单元,一个层序又可分为若干个体系域,体系域内部是个或多个准层序或准层序组。
准层序即是在成因上具有联系的、相对整一的一套岩层或岩层组。
确定层序所必需的许多信息来源于地震资料(当然也可以从露头和井孔中获得)。
除了对早期的硅质碎屑岩讨论以外,对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的讨论也是有用的,因为这样可以唤起对沉积倾向性的理解。
所有的沉积体系都记录了相同的基本过程的影响,但它们的记录又各有所侧重,地质学家应该了解沉积体系在记录海平面变化、气候或其它环境因素中的倾向性,这样便能更加全面地对层序地层学进行学习和研究。
碳酸盐体系不同于硅质碎屑体系. 碳酸盐沉积物是在盆内形成的,因此除了区域构造沉降和海平面变化外,海洋气候和水文条件也控制着碳酸盐的沉积过程。
J. S. Sang在对世界不同碳酸盐台地研究后认为:短期的全球海平面变化( 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生产率、碳酸盐台地或碳酸盐滩发育及其相分布的主要因素。
1、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层序地层学研究目前,涉及我国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油气层序地层学最为突出的几个成功研究实例是四川普光、新疆塔里木和南中国海油气区,获得了油气突破性发现。
首先研究涉及层序单元划分与基本特征、主要层序界面识别、层序单元划分等内容, 完成了上第三系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格架、典型生物礁储层层序格架、层序界面或单元划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体系域特征与沉积体系控制因素等研究。
2、碳酸盐岩沉积及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大地构造作用决定碳酸盐沉积作用背景, 大地构造背景下的盆地结构是影响碳酸盐岩层序几何形态的一个关键因素。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及演化

其广 为 国 内学 者所 采纳 , 并应 用于 能源勘探 、 发 开 及科 研 领域 中 。
碳 酸盐岩 台 地沉 积 体 系 指发 育 在 陆 棚 上 、 具
[ 稿 日期 ]2 0 72 收 0 80—0 [ 金项 目]国 家重 大基 础 研 究 (7 ) 目(0 5 B 2 15 基 93项 20C 420) [ 者 简 介 ]段 金 宝( 9 1 ) 男 , 理 工 程 师 , 究 方 向 : 积 学与 石 油地 质 学 , — i jd a @ 16 cm。 作 18 一 , 助 研 沉 E mal b u n 2 .o :
了元 坝长 兴组 一 飞仙 关 组礁 滩 地 震 异 常体 , 特别 是元 坝 1侧 l井在 长兴 组 试气 获工 业 天 然气 流 , 元坝 2井 在 长 兴 组 一 飞 仙 关 组 钻 遇 良好 油 气 显 示 , 元坝 地 区成 为 近期加 快勘探 的 重点 目标 。 使 沉 积体 系分 析 的特色 是强调 相 的三维组 合关 系 , 调环境 、 程与形 态 的统一 。沉 积体 系分 强 过 析方法 与相 模式 研 究 的主要 不 同在 于 : 分 析模 相 式 研究 中 突出 了垂 向层 序研 究并 以其作 为模 式特 征 的主 要形式 , 管 一 些 沉积 学 家 也 指 出 了横 向 尽
泥晶鲕粒 白云岩 。鲕粒 灰 岩 中 , 粒 以 多 圈层鲕 鲕 为主 , 基支撑 , 杂 基底式 胶结 。第 3层为 ( 含硅质 ) 泥晶灰 岩与生屑 泥 晶灰 岩 互 层 , 部 夹 含 白云质 局 灰岩 。第 4层为 泥 晶生 屑灰岩夹 亮 晶生 屑灰岩及 残余生 屑 白云岩 , 一 层亮 晶鲕 粒 白云 岩及 一层 见 亮 晶鲕 粒灰岩 。岩 石 中生 物 非 常丰 富 , 类 以筵 种 及有孔 虫为主 。其 中 , 以古筵 为主 , 筵 少量 拉且 尔 筵及纺 锤簸 ; 有孔虫 有球旋 虫 、 兰 尼虫 、 柯 厚壁 虫 、
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2

灰色厚层癞痢状灰岩(锡矿山组)
灰色白云质泥质条带灰岩(佘田桥组)
隆回六都寨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主要以灰色泥晶灰岩、泥灰岩,呈中厚层状,局部含有“癞痢”凝 块状灰岩,上部约有60m为灰色、暗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顶部约有15m厚的黄褐 色钙质泥质粉砂岩。岩性特征反映该时期的水体深度较浅,为局限台地相沉积。
南丹罗富黑色薄层硅质岩(榴江组)
望谟桑郎硅质岩-灰岩型
南丹罗富灰黑色薄层泥岩(罗富组)
贵州桑郎泥盆系剖面
泥盆系上统
上统响水洞组,
主要以深灰色及灰 黑色薄层钙质泥岩 夹薄层夹黑色硅质 层台盆相环境局部 为硅质灰岩组成的 台棚相环境交替出 现;代化组则以台 棚相的深灰色及灰 黑色钙质泥岩夹杂 部分的中薄层深灰 色生屑灰岩及泥晶 灰岩沉积为主;者 王组主要以深灰色 及灰黑色中薄层泥 晶灰岩、灰黑色中 薄层燧石层及灰黑 色薄层钙质泥岩为 主,反映了深水台 盆相沉积。
在本次野外地层踏勘中,典型的台地边缘礁环境的剖面有紫云石头寨二叠系 生物礁。
紫云洞礁前生物角砾灰岩
紫云石头寨二叠纪生物礁 GPS: 25o44.965N,106o05.755E
6、台地边缘斜坡相
位于台地前缘斜坡处,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沉积物极不稳定,其大小和形 状变化极大,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各种石灰岩,如泥晶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沉积 角砾岩等,这取决于水的能量,岩石颜色从暗色到浅色,有大型的滑塌构造,切 断层理的外来岩块、斜坡泥丘以及碎屑注入岩脉等。
灰黑色薄层炭质泥岩夹 炭质硅质泥岩(代化组)
灰黑色薄层硅质岩(者王组)
深灰色钙质泥岩夹中薄层细晶灰岩 及粉砂岩(代化组)
深灰色钙质泥岩夹中薄层细晶灰岩 及粉砂岩素描(代化组)
紫云火花泥盆系、石炭系剖面
碳酸盐沉积环境

碳酸盐沉积环境碳酸盐沉积环境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现代碳酸盐岩的分布特征分布地带:碳酸盐沉积主要分布于低纬度(南北纬30o左右)的清澈、温暖、滨浅海地带条件:浅水、暖水、清水、阳光充分、没有大量细碎屑沉积物的注入。
生物:钙藻大量繁殖,珊瑚礁发育。
沉积物:主要是两类沉积物(1)颗粒碳酸盐(贝壳砂、鲕粒砂、葡萄状团块、球粒);(2)造礁生物粘结岩。
少量灰泥在南北纬40o之间的深海盆地底部,有大量浮游生物碳酸盐沉积。
浅海碳酸盐的发育与藻类有密切关系在水深15m中所产生的CaCO3比深陆缘海每单位面积的CaCO3多几倍。
主要与浅水绿藻及蓝绿藻特别丰富有关。
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从海水中吸收大量CO2,从而促使海水中的CaCO3过饱和而沉淀出文石质灰泥,而且钙藻的外壳也是文石质灰泥(成为颗粒的主要供给者)。
藻类繁盛提供了大量碳酸盐沉积物。
浅海碳酸盐的发育与生物有密切关系藻类的生活需要温暖、浅水、清洁透光环境。
海水浑浊妨碍光合作用,阻止钙藻生长,堵塞底栖生物的摄食器官,影响其繁衍(妨碍了大量碳酸盐颗粒的产生)。
海水太深,阳光和氧气不足,对藻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生长都不利。
海水太深,水压大,溶解CO2多,CaCO3不饱和,因此深水不会有大量碳酸盐的产生。
深水碳酸盐沉积物主要靠海水表层浮游生物(颗石藻、有孔虫、翼足类等)和浅水陆棚区漂运来的灰泥或粉屑。
浅海碳酸盐颗粒的复杂成因内(源)碎屑:盆地内准同生改造的碳酸盐颗粒。
内(盆内):直接来源与准同生改造;成分:碳酸盐。
在海岸高能带,由于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使碳酸盐沉积物发生簸选,将细粒碳酸盐带走,而留下各种砂砾级碳酸盐颗粒,形成各种砂砾屑滩、介壳滩、沿岸砂坝、砂咀、滨外砂堤、砂洲、潮汐三角洲、潮汐砂坝等(西沙群岛)。
细粒碳酸盐(灰泥、粉屑)沉积在:(1)较深水盆地区:陆棚边缘、障壁砂坝前缘的较深水区(滩前、滩间)。
(2)较低能的浅水区:障壁后的泻湖及潮坪区。
碳酸盐与生物和生物礁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3)

沉积相知识汇总1.朵状三角洲:是指三角洲前缘的指状砂体受到海水的冲刷、改造,再分配而形成席状砂层,使三角洲前缘变得较为圆滑而近似于半圆形的三角洲。
2.鸟嘴状三角洲;是指当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的作用时而形成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的三角洲。
3.建设性三角洲;是指在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堆积的速度远大于波浪所能改造的速度的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
其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沉积厚、面积大,砂/泥比值低。
4.破坏性三角洲;是指在海洋作用增强而超过河流作用时,河口区形成的泥砂堆积被海洋水动力改造,破坏时形成的三角洲。
其特点是形成时间短,分布面积小。
5.港湾型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所堆积的泥砂被潮汐作用破坏和改造,外形受港湾控制的三角洲。
6.扇三角洲;是指从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7.深水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水体深度一百米左右的蓄水盆地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
8.浅水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水体,深度一般几米~几十米的蓄水盆地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
9.三角洲平原;是指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是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
10.三角洲前缘;是指位于三角洲平原向海方向一侧,处于海平面以下的河流与海水剧烈交锋的河口地区。
11.分流间湾;是指分流河道间相对低洼的与海(湖)相连的海湾地区。
12.远砂坝;是指位于河口坝前方较远部位,沉积物较河口坝细的主要为粉砂,并有少量粘土和细砂组成的沉积体。
13.三角洲复合体;由于河流与海洋作用的消长以及河口的往返迁移,三角洲的成长、废弃多次重复出现,形成多个单一的三角洲沉积体交错叠置,称为三角洲复合体。
14.辫状河三角洲;是指由冲积扇前的辫状河注入蓄水盆地所形成的沉积体。
15.曲流河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蓄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
16.浅水湖泊三角洲;是指河流注入广阔的滨浅湖区形成的沉积体。
17.澙湖;是指滨浅海地带由于障壁地形的遮挡而形成的与广海呈隔绝或半隔绝的水域。
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分类及主控因素

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分类及主控因素1 前言碳酸盐岩地模式是理解碳酸盐岩相的分布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原生孔隙率的分布及其成岩史有关的保存情况的重要辅助工具。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 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逐渐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场所。
中国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都有重大的发现, 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最近都有重要的突破, 因此, 碳酸盐岩台地的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各种观点、方法层出不穷。
通常用来描述不同台地的许多术语,对于地质学家来说往往具有不同的含意。
本文根据前人对碳酸盐台地的研究总结归纳其类型划分及其相模式。
2 分类2.1 不同地理位置、坡度、封闭性和镶边性下的碳酸盐岩台地类型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地理位置、坡度、封闭性和镶边性把碳酸盐岩台地分为以下类型: 缓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开放型有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有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有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有镶边台地、礁滩型孤立台地、岩隆型孤立台地。
表1 碳酸盐岩台地分类(据顾家裕,2009)2.1.1 缓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此类台地的特点是整个台地地势平坦且相对开阔, 虽然台地边缘没有明显的镶边, 但在台地边缘发育水体较浅的滩地, 对水体交换有一定的阻隔性, 台地上主要以潮坪沉积和澙湖沉积为主。
在潮上带发育膏泥坪、膏盐坪和含膏白云岩等, 而在潮间带主要沉积以泥晶为主的云岩、藻云岩和少量的藻屑云岩, 下部见砂屑坪沉积等; 澙湖中以泥晶白云岩和纹层白云岩等为主; 台地边缘滩中见凝块白云岩和少量的鲕粒白云岩。
2.1.2 陡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这是一类比较简单的台地。
台地岸坡坡度较陡, 滨岸水动力强度较高, 滨岸沉积主要是粒级较粗的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灰岩或一定量的鲕粒灰岩, 在一些地区岸边还发育一定高度的风成沙丘;向外则是一个相对有一定坡度的开阔台地, 沉积物主要是泥晶灰岩和泥质灰岩, 沉积物由岸至海逐渐变细, 直到台地边缘出现更大坡度的斜坡。
碳酸盐台地沉积

第十三章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第一节沉积环境类型和特征碳酸盐台地:原指地形平坦的浅水碳酸盐沉积环境。
现指所有碳酸盐沉积环境(不考虑地形是否平坦)。
包括潮坪、生物礁、浅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等一、潮坪指潮汐周期性影响的岸边平坦沉积环境1、潮上带1)位置:平均高潮线以上,低能环境2)岩性:灰泥和泥晶白云岩,层薄色浅;潮湿环境多藻席,干旱环境多石膏3)构造:泥裂、鸟眼,水平纹层和叠层石2、潮间带1)位置:平均高、低潮线之间,较低能环境2)岩性:灰泥和颗粒灰岩,层薄色浅;柱状和波状叠层石3)构造:交错层理、生物扰动、水平纹理及泥裂3、潮下带1)位置:平均低潮线之下,低能或高能环境2)低能潮下带(小潮差):暗色颗粒质灰泥岩,强烈生物扰动,层理不发育,多正常海相化石3)高能潮下带(中大潮差):厚层颗粒灰岩,分选、磨园好,多波痕和交错层理二、生物礁和浅滩1、生物礁2、浅滩是指沉积水体浅、能量高、沉积颗粒灰岩为主的沉积环境。
包括:裙滩、堤滩、点滩和台缘滩2、浅滩1)裙滩(岸滩)(1)位置:位于地形坡度较大的无泻湖的海岸地区,波浪作用较强。
(2)岩性:中厚层亮晶颗粒灰岩,颗粒分选磨园好,发育交错层理。
2)堤滩(障壁滩)(1)位置:位于有泻湖的海岸地区,外侧为开阔海,呈堤状障壁平行岸线延伸(2)岩性:中厚层亮晶颗粒灰岩,颗粒分选磨园好,发育向上规模变小的交错层理。
3)点滩(1)位置:零星分布于台地内部的、与局部水下隆起相关的浅滩(2)岩性:中厚层亮晶颗粒灰岩,颗粒分选磨园好,发育交错层理、波痕。
4)台缘滩(1)位置:分布于台地边缘、浅水高能环境(2)岩性:厚层块状亮晶颗粒灰岩,颗粒分选磨园好,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波痕。
三、局限台地1、位置:指海水循环受限、盐度不正常的低能浅海,与广海之间有障壁2、岩性:暗色厚层灰泥灰岩,缺少层理构造,较强生物扰动四、开阔台地1、位置:指海水循环好、盐度正常、发育礁滩的浅海2、岩性:中厚层颗粒灰岩、灰泥灰岩,多正常海相化石,生物扰动多五、台地边缘1、位置:指浅水台地与深水斜坡相邻的沉积区,能量较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碳酸盐台地模式研究新进展
• • • • • • • 缓坡 陆棚 孤立台地 碳酸盐台地 Tucker, 1985; Read, 1980; Ginsburg and James, 1974;
第五节 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实例之 一
库车坳陷
第一节
概述
• 碳酸盐岩岩石学和沉积学研究进展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 碳酸盐岩成因方面; • 碳酸盐岩分类方面; •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 •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 碳酸盐岩与沉积矿产。
第二节 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
• 波斯湾南岸特鲁希尔海岸 • 巴哈马台地 • 佛罗里达南部陆棚
表4
海底扇水道沉积
• 在柯坪地区奥陶系露头剖面中,在印干组底部发育2层 具粒序层理的透镜状砂岩,砂岩底部见向下切割的冲 刷面(图版III-6),砂岩内部见下粗上细粒序变化, 上部见平行层理,最上部过渡为典型的印干页岩。这 层砂岩是典型的海底扇水道沉积。此外,在柯坪塔格 组一段中也见到发育变形层理的中粗粒砂岩(图版 III-7 ),附近薄层砂岩底面见重荷模(图版 III-8 ), 可能代表斜坡扇水道沉积。
波斯湾特鲁希尔海岸(Trucial Coast)和塔里木 寒武系沉积特征对比
现代波斯湾特鲁希尔海岸 1.萨布哈硬石膏呈纹层状或块状 2.准同生白云岩, 含鸟眼构造 3.其它蒸发矿物如石盐, 天青石等 4.干裂构造保存于风暴潮沉积中 塔里木寒武系 1.层状和结核状石膏和硬石膏 2.回流渗透准同生泥粉晶白云岩 , 具鸟眼构造 3.石盐假晶 4.多边形干裂见于风暴潮形成的 纹层状粉屑灰岩中 1. 叠 层 石常见 , 呈 波 状或 穹 状 , 少数呈柱状 2.鸟眼构造在叠层石泥晶灰岩中 常见 3.叠层石藻纹层间常有风暴潮和 风带来的砂屑、球粒、鲕粒及石英砂 薄层 4.无类似的胶结壳 5.潮间带有典型的潮沟沉积 , 以 砾屑、砂屑和生物碎屑为主 1.潮下(开阔台地)沉积为含苔 藓虫、腕足、介形虫等大化石的泥晶 生屑灰岩,有生物扰动。 2. 障壁 浅滩相 以泥 晶生屑 灰岩 , 亮晶鲕粒灰岩和亮晶砂屑灰岩为代表 3.广海沉积以浅水陆棚相发育具 生物扰动构造的生屑颗粒质泥岩和灰 泥岩, 并有风暴沉积发育。某些地区 的灰泥丘沉积即相当于波斯湾的珊瑚 -藻礁
风暴岩粒序层理
第六节 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实例之 二
—湘中早石炭世碳酸盐缓坡沉积 模式
湘中早石炭世碳酸盐缓坡沉积模式
湘中早石炭世碳酸盐潮缘沉积模式
第七节 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实例之 三
—以桂中晚二叠世合山组为例
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Guizhou Province Yunnan Province
潮 上 带
潮 间 带
1.叠层石、藻席、纹理是潮间带 上部特征 2.鸟眼构造在灰泥质沉积中保存 3.藻席纹理之间有风吹来的灰尘 和风暴潮带来的沉积物 4.潮间带下部为胶结的硬壳 5.未见有关潮间带潮沟的描述
潮 下 带
1.泻湖沉积以含有孔虫和腹足的 灰泥和生屑砂为主, 有生物扰动 2.障壁岛组合以由鲕粒、球粒和 生物碎屑构成的沙堤、潮汐三角洲和 潮道为代表 3. 广海沉积未见描述 , 但见有障 壁岛外的珊瑚-藻礁相
第三节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和相带特征
• 据海水运动能量划分的碳酸盐岩沉积相 带 据潮汐作用划分的碳酸盐岩沉积相带 据地理位置和海水能量综合划分的碳酸 盐岩沉积相带
• •
•据海水运动能量划分的碳酸盐岩沉积相带
据潮汐作用划分的碳酸盐岩沉积相带
•据地理位置和海水能量综合划分的碳 酸盐岩沉积相带
三 次 挤 压 期
三 次 拉 张 期
区域不 整合面
图5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表4
波斯湾特鲁希尔海岸(Trucial Coast)和塔里木 寒武系沉积特征对比
现代波斯湾特鲁希尔海岸 1.萨布哈硬石膏呈纹层状或块状 2.准同生白云岩, 含鸟眼构造 3.其它蒸发矿物如石盐, 天青石等 4.干裂构造保存于风暴潮沉积中 塔里木寒武系 1.层状和结核状石膏和硬石膏 2.回流渗透准同生泥粉晶白云岩 , 具鸟眼构造 3.石盐假晶 4.多边形干裂见于风暴潮形成的 纹层状粉屑灰岩中 1. 叠 层 石常见 , 呈 波 状或 穹 状 , 少数呈柱状 2.鸟眼构造在叠层石泥晶灰岩中 常见 3.叠层石藻纹层间常有风暴潮和 风带来的砂屑、球粒、鲕粒及石英砂 薄层 4.无类似的胶结壳 5.潮间带有典型的潮沟沉积 , 以 砾屑、砂屑和生物碎屑为主 1.潮下(开阔台地)沉积为含苔 藓虫、腕足、介形虫等大化石的泥晶 生屑灰岩,有生物扰动。 2. 障壁 浅滩相 以泥 晶生屑 灰岩 , 亮晶鲕粒灰岩和亮晶砂屑灰岩为代表 3.广海沉积以浅水陆棚相发育具 生物扰动构造的生屑颗粒质泥岩和灰 泥岩, 并有风暴沉积发育。某些地区 的灰泥丘沉积即相当于波斯湾的珊瑚 -藻礁
潮 上 带
潮 间 带
1.叠层石、藻席、纹理是潮间带 上部特征 2.鸟眼构造在灰泥质沉积中保存 3.藻席纹理之间有风吹来的灰尘 和风暴潮带来的沉积物 4.潮间带下部为胶结的硬壳 5.未见有关潮间带潮沟的描述
潮 下 带
1.泻湖沉积以含有孔虫和腹足的 灰泥和生屑砂为主, 有生物扰动 2.障壁岛组合以由鲕粒、球粒和 生物碎屑构成的沙堤、潮汐三角洲和 潮道为代表 3. 广海沉积未见描述 , 但见有障 壁岛外的珊瑚-藻礁相
阿克苏 柯坪
库车
轮台
库尔勒
塔北隆起 孔雀河斜坡
库鲁克塔格断隆
北
阿瓦提凹陷
柯坪断隆
喀什 巴楚
部
坳
满加尔凹陷
陷 起 陷
英吉苏凹陷
起
喀什凹陷
西
叶城凹陷
巴楚断隆 麦盖提斜坡
隆 中 坳 央 塘 古 孜 巴 斯 凹 陷陷 塔
东
民丰
塔中低隆
塔东低隆
南
和田凹陷
和田
南
且末
隆 坳
若羌
阿尔金山断隆
南
铁克力克断隆
图 1塔 里 木 盆 地 构 造 区 划 分 图
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研究进展
邵龙义 讲授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及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北京 100083) ShaoL@
介绍内容
• • • • • 概述-碳酸盐岩岩石学和沉积学研究进展 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 碳酸盐沉积模式和相带特征 碳酸盐台地模式研究新进展 古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研究实例
南 喀 英 买 力 胜 利 1低 凸 起
阿 瓦 提 阿 参 1
英 买 2
满 加 尔 凹 陷 阿 瓦 提 凹 陷
满 西 2
满 西 1
和 4
塔 中
巴 东 4
巴
和 1
楚
和 3 和 2
低
巴 东 2
凸 起
塘 北 2
凸 起
山 1
玛 参 1 图2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区域构造划分图
塔里木盆地地层发育与构造运动简表
潮上萨布哈环境
石膏 石 膏
泥粉晶白云石
潮上带风暴潮粉屑纹层
潮间带藻纹层与白云石
窗格孔构造
潮 上 带
窗格孔中的 渗流砂
开阔台地相泥晶生屑灰岩
生屑:苔藓虫、腕足、棘皮
粒间孔隙充填有 有机质
台地边缘浅滩相: 亮晶鲕粒灰岩
台地边缘浅滩相
亮晶砂屑灰岩 亮晶生屑灰岩
图7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沉积旋回示意图
Kunming Guiyang
Guangxi A. R.
Nanning
Map of Research Area
羊吉坎剖面印干组和 下柯坪塔格群砂体的 成因解释
石炭系碳酸盐风暴岩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 风暴岩的剖面结构比较特征,一般由基底滞积层、丘 状层理层和正常天气沉积层三层组成,基底滞积层是 风暴盛行期的沉积,丘状层理是风暴衰减期的沉积, 风暴期后正常天气的沉积为发育生物潜穴的颗粒质泥 岩和灰泥岩或为钙质页岩。理想情况下,这三层结构 能全都出现,但多数情况下会缺乏典型的丘状层理。 而以丘状起伏的上表面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