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溶液组成的表示1-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案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难点:】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溶液的组成1、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
2、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______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填“=”或“≠”)2.水、酒精、汽油是常用的溶剂;3.除特别说明,一般人们所说的溶液都是指水溶液。
注:溶质、溶剂的判断根据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如未说明溶剂,则溶剂为水。
②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③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若有水,无论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1.溶质质量分数指与之比。
(常用百分数表示)2.公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00%注:①单位要统一;②溶质的质量必须是溶解的那部分的质量,没有溶解的不能算在内;③用百分数表示;④溶液的质量是指该溶剂质量和全部溶质(可能一种可能多种)质量之和。
⑤如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则溶质为生成物,应用化学方程式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再代入公式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例1:求4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g水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2: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中加5g蔗糖,再加20g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堂练习】:1.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糖水、;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碘酒、;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2.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3.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 ,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 .1.5mLB .2mLC .3mLD .4mL4.酒精(C 2H 5OH )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23%B .46%C .55%D .72%5.将10 g NaCl 完全溶解于10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等于10%B 、大于10%C 、小于10%D 、无法比较6.从1 L10%的NaOH 溶液中取出100 mL ,这100 m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0%B 、1%C 、11.1%D 、10%7.50 g 15% 的氯化铵溶液中,含氯化铵的质量为( )A 、42.5 gB 、7.5 gC 、4.25 gD 、75 g8.下列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20 g 硝酸钾溶于80 g 水中B 、8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20 gC 、19 g 水中溶解了6 g 硝酸钾D 、40 g 硝酸钾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中又溶解了硝酸钾10 g9.常温下,向100 g 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 g 氯化钠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将(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判断10.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的氯化钾固体。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案-江苏省句容市2021届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课时:第一课时班级:姓名: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溶质和溶剂,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 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3.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教学设计:一、课前预习1.溶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解的物质叫。
2.溶质可以是体、体,也可以是体。
溶剂有多种,可以是水、汽油、酒精等,但在一般情况下都指的是,除特殊说明外。
3.人们把溶液中所含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
人们常用溶液中所含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与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常用表示。
二、教学过程(一)溶液的组成【阅读理解】1.溶液都是由和组成的。
【交流讨论】:你知道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是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吗?【归纳总结】:2.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断:当固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是溶剂;当气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是溶剂;当液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是溶剂;如果物质与水混合形成溶液时,通常作溶剂。
3.溶液的命名规律。
如:把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形成的溶液名称叫。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讨论交流】1.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的溶液的体积是100毫升吗?为什么?2.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学生小结】溶液中存在的一些量的关系:1.溶液的体积不能是和的简单相加2.溶液的质量= +【活动与探究】课本P11—12配制两份蔗糖溶液1.请你猜一猜,下述两个实验所得的糖水哪个更甜一些?2.将实验数据填入【讨论】利用表格中的数据,你能用哪些比值来说明你的猜想?【归纳总结】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越高。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③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④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要了解溶液的组成才能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②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③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④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教学难点:①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
②涉及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③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5、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引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蔗糖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
所以的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像高锰酸钾、蔗糖这样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像水这样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交流讨论】常见溶液的组成【说明】1、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
2、溶质可以是气体:O2、H2、CO、CH4、HCl溶质也可以是液体,则产生问题:哪种物质是溶剂?判断标准是两个“通常”、一个“习惯”:通常把量多的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剂是水;习惯上不论水有多少,水是溶剂。
如溶质和溶剂两名称都写,则前面是溶质。
例如:水的酒精溶液,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活动与探究】课本161页实验1、2【思考】猜一猜,哪个更甜一些?为什么?【阅读】课本162页例题【教后小结】。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重点1.溶液的组成。
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步骤和内容步骤一: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溶液的组成。
2.提出问题: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步骤二:讲解溶质和溶剂的概念1.解释溶质和溶剂的定义: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通过实例解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比如,在制作盐水溶液时,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步骤三:讲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主要介绍溶液组成的质量分数表示方法和摩尔分数表示方法。
2.质量分数表示方法: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公式: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实例:盐水溶液中,如果溶液总质量为100g,盐的质量为20g,则盐的质量分数为20%。
3.摩尔分数表示方法:摩尔分数等于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公式: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总摩尔数–实例:考虑一个包含1 mol盐的1 L盐水溶液,盐的摩尔分数为1/2。
步骤四:解决相关问题1.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计算溶液的组成。
步骤五:总结1.概括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各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应用场景?3.确认学生是否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评价方式1.老师观察学生上课表现,包括思维活跃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出一些小练习让学生自行完成,然后批改。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更多的实例让其应用所学方法计算溶液组成。
2.提供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分析溶液组成。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逐步讲解溶液的组成以及表示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定量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溶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质量分数3. 摩尔浓度4. 溶液的配制5. 溶液浓度计算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浓度计算实例的分析与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组成和定量表示方法。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2. 新课导入:介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摩尔浓度,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溶液浓度计算实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并进行浓度计算。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计算能力进行评价,总结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的定义,掌握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质量分数的概念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质量分数的应用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分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和应用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分数的概念。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目标:
- 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学会使用化学式和摩尔比例表示溶液中的物质
- 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所需材料:
- 白板或投影仪
- 水溶性物质的溶解实验器材和药品
步骤:
1. 引入概念: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 溶质是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如盐或糖.
- 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如水.
2. 解释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化学式: 使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溶液中物质的种类和摩尔比例.
- 例如, 如果我们有一个由盐和水组成的溶液, 我们可以用NaCl表示溶质的化学式, H2O表示溶剂的化学式.
这个溶液的化学式可以写为NaCl(aq), 表示它是由水溶解的盐溶液.
3. 实际操作:
- 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 使用称量技术称量所需的盐和水的量.
- 将盐溶解在水中, 直到达到所需的浓度.
- 使用化学式表示溶液的组成.
4. 引导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意义和用途.
- 讨论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
5. 小结:
- 总结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使用化学式表示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摩尔比例.
- 使用(aq)来表示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溶液.
扩展活动:
- 让学生尝试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挑战他们使用化学式表示新的溶液组成。
-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组成对于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的影响, 并进行实验验证。
- 进一步讨论溶液中其他成分的表示方法, 如溶解物质的质量百分比或体积百分比。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及表示方法;(2)学会使用适当的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测量;(3)能够运用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探究溶液组成的能力;(2)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溶液的表示方法;(3)溶液配制和测量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2)溶液配制和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定管、电子天平等;2. 实验试剂:水、酒精、盐等;3. 教学课件和教案。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溶液实例,如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探究溶液的组成:(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3. 学习溶液的配制:(1)教师演示溶液的配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溶液的配制。
4. 学习溶液的测量:(1)教师演示溶液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溶液的测量。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溶液的组成、配制和测量知识;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溶液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环保等。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溶液的表示方法;(3)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测量。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溶液组成;(2)学生能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对科学有热爱和探究精神;(2)学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2.了解每种表示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溶液的组成。
2.概念解释:质量分数:表示溶液中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表示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摩尔分数:表示溶液中某种物质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3.计算方法:(1)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例。
(2)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例。
(3)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
4.实例分析:从实验数据中判断溶液组成,计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5.讨论:比较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发表意见。
6.归纳总结:总结各种表示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7.练习与拓展:结合实际问题,综合运用各种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8.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教案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概念和意义,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2.掌握三种表示方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3.通过讨论、实验和练习,加深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种表示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2.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际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溶液的组成。
2.概念讲解:(1)质量分数: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例,常用于固体溶解物质的表示。
(2)体积分数: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例,常用于液体混合物的表示。
(3)摩尔分数: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常用于化学反应涉及摩尔关系的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溶液组成的表示1-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1.溶质、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NaCl 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
(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例1.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白磷的四氯化碳溶液硝酸钾溶液医用酒精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碘酒溶质HClH2SO4Ca(OH)2白磷KNO3酒精FeCl2碘溶剂H2OH2O H2O四氯化H2OH2OH2O酒精碳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m (溶液)=m (溶质)+m (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V (溶液)≠V (溶质)+V (溶剂),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0⨯+=⨯=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ϖ注意:(1)质量分数一般是呈小数,为比值,没有单位;(2)分子分母中单位应该相同;(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也有体积分数。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 g 溶液,蒸干后得到2.8 g 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ω(KCl )=%14%100208.2=⨯g g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 kg 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 kg ×16%=24 kg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 kg -24 kg =126 kg答:配制150 kg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 kg 和水126 kg。
3.溶液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
例3 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g×98%=x×20%x=345g需要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 g。
例4:有A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溶剂的1/2B.蒸发掉(1/2)Ag溶剂 C.蒸发掉溶剂的15%D.加入(3/20)Ag NaNO3E.加入(3/14)Ag NaNO3解析:1)设蒸发掉的溶剂质量为χ,据定义式:[Ag×15%/(Ag-χ)] ×100%=30%解得χ=(1/2)Ag 选B2)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y,据定义式:[(Ag×15%+y)/(Ag+y)] ×100%=30%解得y=(3/14)Ag 选E则正确选项为B、E4.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5 32.5克锌与密度为 1.30g/cm3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2)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此题综合了不少知识内容,其中包含了密度、体积、质量换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包含在内。
注意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溶液中只有参加反应的溶质才能代入方程。
解答:设可得氢气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为z,硫酸溶质为y(2)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硫酸锌溶液质量分数为点拨:此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求反应后的溶液。
求该溶液有两个作法(一),总量守恒计算法。
将反应物一边的除不溶于水的杂质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不计再内其它物质全部加起来,叫总量。
例如,溶液中不参加反应的水也再内。
减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脱离反应体系的质量还要减去生成物中的气体,因气体已挥发掉。
(二)溶液组成计算法。
生成物溶质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时有三处,反应物中有酸和碱等溶液,除溶质外余下的水量,和酸碱反应中和后生成的水。
【典型例题】例1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分析:该题是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根据味道不同,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2)根据密度不同,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
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3)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4)根据导电性不同:能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5)根据凝固点不同: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6)根据沸点不同: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分析: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不是乳浊液。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溶液中可以同时溶解几种溶质,如NaCl和KNO3同时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溶质就有两种了。
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碘酒就是碘溶解在酒精中而形成的溶液,故选D。
例3 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小球将()A.上浮B.下沉C.不变D.无法判断分析:向水中加入食盐,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由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上浮,选A例4 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都能放出大量的热,请分析之间的不同。
分析:生石灰投入水中,由于CaO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是化学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是由于NaOH溶于水中时,扩散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水合离子是自身放出的热量,总体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例 5 工人师傅修完自行车后,有时用柴油,有时用加了洗衣粉的水来洗去手的上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分析:柴油如同汽油一样,也可以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由于柴油挥发性不如汽油,更安全,所以工人们常用柴油清洗手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溶解性。
不过,清洗衣物上的油污柴油不如汽油。
用加洗涤剂的溶液清洗油污,是把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使它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利用的乳化作用。
再随水流走,因此两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同步练习】1.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之比。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g。
2、将30g氯化钠溶于70g水中,制取氯化钠溶液,则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中含H2SO4g,水g;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 1.14g/mL)的质量是,其中含溶质H2SO4g,含溶剂水g。
4、现有80g 质量分数为10% 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加入硝酸钠g;(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蒸发水g;(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则应加水g;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6、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A、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2.5g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一半C 、加入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D 、蒸发掉50g 水E 、加入5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 7、将m g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 p % 与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 ( )8、在45g20%的KCl 溶液中加入 8g KCl 后再加入14g 水,所得溶液恰好为20℃的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9、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0 p A 0 p B 0 p C 0 pD(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②。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②③10、汽车、电机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
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现用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
问:⑴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⑵将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28%的稀硫酸,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L,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kg。
11、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10℃20℃30℃40℃50℃60℃70℃NaCl35.8g36.0g36.3g36.6g37.0g37.3g37.8gKNO320.9g31.6g45.8g63.9g85.5g110g138g⑴通过分析上表数据,你有哪些发现?⑵写出KNO3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⑶在50℃时,100g水中加入90g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⑷在10℃时,Na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
请选用上述不同的物质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