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及答案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一: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计算方法:捂0大法(把末尾的0全部捂住,得到一个新的乘法算式,算出结果,再把末尾的0放出来.)2.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四舍五入找到与两、三位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进行估算.【典型例题】1.口算下面各题.30×3=20×4=5×60=7×70=2×900=800×3=100×4=6×600=10×8=700×9=2×500=4×50=2.列算式计算.8元7元2元(1)张老师买了300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钱?(2)三年级有198人,给每人买一个订书机,1400元够吗?(3)王老师要买43本作业本,准备了320元,够吗?3.餐厅里有三种套餐,价格如下:A套餐B套餐C套餐每份196元每份415元每份309元妈妈买三份同样价格的套餐,付给收银员1000元.她买的是哪一种套餐?请你估一估.知识点二:倍的认识1. “倍”: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典型例题】 1. 看图填空. (1)小猪有( )只,小老虎有( )只,小老虎的数量是小猪的( )倍. (2)可乐有( )瓶,雪碧的数量是可乐的( )倍,雪碧有( )瓶. 2. 比20的8倍少9的数是( ),比400的5倍多5的数是( ). 3. 50的3倍是( ),72是9的( )倍.4. 小明买了8个苹果,小可买的苹果个数是小明的3倍.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5. 艾迪今年9岁,博士今年的年龄是艾迪的7倍. (1)博士今年多少岁?(2)15年后,博士比艾迪大多少岁?可乐 30瓶雪碧?瓶1.乘法竖式:①多位数在上;②数位对齐,个位算起;③用下面的一位数分别去和上面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相乘,乘得的结果对齐着写下来.2.注意点:①竖式得出的结果要写在“=”的后面;②横线要用直尺画.【典型例题】1.笔算34×2的方法是:先用2乘34个位上的(),在积的个位上写(),再用2乘34()位上的(),在积的()位上写(),最后得到积是().2.列竖式计算.12×4=23×3=2×44=321×3=2×443=212×4=3.服装厂批发回350米布做运动服套装,一套运动服用布3米,服装厂一共做了112套,还剩下多少米布?4.商店里有两种水壶,大水壶43元一个,小水壶24元一个.(1)艾迪买了2个大水壶和1个小水壶,一共花了多少钱?(2)如果艾迪付的都是20元,最少要付多少张?1. 进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2. 注意点: ①乘法竖式计算结果时,每一位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有进位,再把进位加上.②往前进位时,如果前面什么都没有,可以把进位的数字直接落到结果上.【典型例题】 1. 列竖式计算.58×7= 3×243=45×6=217×4=39×5= 293×3=5×125=6×551=2. 李爷爷家有8只鸭子,羊的数量是鸭子的12倍,牛的数量是羊的8倍,李爷爷家有多少只牛?3. 一支钢笔的价格是5元,小明买了27支钢笔.27535101354. 要使223( ),( ). 5. 薇儿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5天,每天看29页. (1)薇儿已经看了多少页?……( )支钢笔的价格……( )支钢笔的价格还剩37页没有看.(2)第6天从哪一页开始看?这本书一共多少页?6.李老师在山西路停车,停车场收费标准:第一个小时收费9元,以后每个小时收费16元.他停车5小时,一共要交多少元停车费?知识点五: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0乘任何数都等于0.2.乘数中间有0:多位数在上,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进几.3.乘数末尾有0:捂0大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典型例题】1.列竖式计算.207×8=403×3=5×505=690×4=6×350=440×9=2.402×3的积的()位上是0.3.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4. 将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 )里.(1)980×2×3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 A. 980×2+3B. 980×5C. 980×6(2)下列算式的积在3000~4000之间的是( ). A. 403×6 B. 403×7C.403×85.艾迪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薇儿中午回家吃饭.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的路多?6. 学校图书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有50本图书.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图书?810米 390米薇儿家学 校艾迪家参考答案及解析知识点一: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1.30×3=9020×4=805×60=3007×70=490 2×900=1800800×3=2400100×4=4006×600=3600 10×8=80700×9=63002×500=10004×50=200 2.(1)2×300=600(元)答:一共花了600元.(2)198≈200200×7=1400(元)198×7<200×7答:够.(3)43≈4040×8=320(元)43×8>40×8答:不够.3.C套餐知识点二:倍的认识1.(1)3 ;9 ;3(2)30 ;7 ;2102.151 ;20053.150 ;84.8×3=24(个)8+24=32(个)答:他们一共买了32个苹果.5.(1)9×7=63(岁)答:博士今年63岁.(2)63-9=54(岁)答:15年后,博士比艾迪大54岁.知识点三: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1. 4 ;8 ;十;3 ;十;6 ;682.竖式略.12×4=4823×3=692×44=88321×3=9632×443=886212×4=8483.3×112=336(米)350-336=14(米)答:还剩下14米布.4.(1)43×2=86(元)86+24=110(元)答:一共花了110元.(2)110÷20=5(张)……10(元)5+1=6(张)答:最少要付6张.知识点四: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竖式略.58×7=4063×243=72945×6=270217×4=868 39×5=195293×3=8795×125=6256×551=3306 2.8×12=96(只)96×8=768(只)答:李爷爷家有768只牛.3.7 ;204. 4 ;55.(1)5×29=145(页)答:薇儿已经看了145页.(2)145+1=146(页)答:第6天从146页开始看.145+37=182(页)答:这本书一共182页.6.5-1=4(小时)16×4=64(元)64+9=73(元)答:一共要交73元.知识点五: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竖式略.207×8=1656403×3=12095×505=2525 690×4=27606×350=2100440×9=39602.十3.34.(1)C(2)C5.艾迪:810×2=1620(米)薇儿:390×4=1560(米)1620>1560答:艾迪走的路多.6.6×50=300(本)5×300=1500(本)答:图书室一共有1500本图书.。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一、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

-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2. 千米的认识:
-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 测量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3. 吨的认识:
-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 1 吨=1000 千克
二、单位换算
1. 长度单位换算:
- 1 厘米=10 毫米
- 1 分米=10 厘米
-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2. 质量单位换算:
- 1 吨=1000 千克
- 1 千克=1000 克
三、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或质量单位,同时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2、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

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无钱,够吗?注意:现在和前面一样,每张门票8元钱。

1、三年级有200位小朋友来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座位,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2、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三年(2)班有54人,每人交9元钱,陈老师带550元够吗?2、摘花3、列式计算42×3= 27×4= 37×5=4.一车可以装52个西瓜,一个西瓜6KG,你计算一下,一车西瓜有多重。

二、竖式计算6×409-2300 528+323-60×8 1100×5-(560+690)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三、带零的乘法(1)、因数为0乘法【0乘以任何数等于0】1、比较大小 9+0()9×0 24×5○240+0 160×0○160-0 0+23○23×1 252×6×0○0×1×365 708×3○780×33、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差是(),积是()。

4.1×2×3×4×5×6×7×8×9×0=()。

5.18-18=18×() 9×24=10×24-()6、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这两个数的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2)、中间含0的乘法2、每只燕子每天可以消灭106只蚊子,5只燕子一周能消灭多少只蚊子?3、480×5的积末尾有()个0;405×5的积中间有()个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篇】

【导语】⼩学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积⽉累。

整理了⼈教版⼩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知识点【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测量知识点 认识分⽶、毫⽶、千⽶ 1、分⽶⽤字母dm表⽰,1分⽶写成1dm 2、毫⽶⽤字母mm表⽰,1毫⽶写成1mm 3、千⽶⽤字母km表⽰,1千⽶写成1km ⽶、分⽶、厘⽶、毫⽶、千⽶之间的换算 1、1厘⽶=10毫⽶或1cm=10mm 2、1分⽶=10厘⽶或1dm=10cm 3、1⽶=100厘⽶或1m=100cm 4、1⽶=10分⽶或1m=10dm 5、1千⽶=1000⽶或1km=1000m 感受1分⽶、1毫⽶、1千⽶间的实际长度 1、⼀张IC卡的厚度⼤约是1毫⽶ 2、1扎的长度⼤约是1分⽶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约是1千⽶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毫⽶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分⽶、厘⽶、毫⽶之间的关系。

1分⽶=10厘⽶或1dm=10cm; 1⽶=10分⽶或1m=10dm; 1厘⽶=10毫⽶或1cm=10mm; 2.知道1分⽶或1毫⽶的实际长度。

3.能利⽤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单位换算 1千⽶有多长(千⽶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有多长。

2.了解千⽶和⽶之间的关系;1千⽶=1000⽶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长度单位。

1、毫⽶、分⽶的认识: (1)会⽤厘⽶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和分⽶。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和1分⽶⼤约有多长,会⽤毫⽶和分⽶作为长度单位进⾏估计。

(3)知道⽶、分⽶、厘⽶、毫⽶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这些长度单位进⾏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操作能⼒。

2、千⽶的认识: (1)了解"千⽶"是⽐"⽶"⼤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在⽣活中的应⽤。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一、整数的认识1.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0、正整数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合,用∞表示。

其中,正整数包括1、2、3、4……,负整数包括-1、-2、-3、-4……。

2.整数的比较对于两个整数a和b,如果a>b,则称a大于b;如果a<b,则称a 小于b。

若a>0, b>0,则a+b>0,则有正数相加仍是正数;若a<0, b<0,a+b<0,则有负数相加是负数。

a>0, b<0,则a+b的结果还要看它们的大小。

即:正数加负数,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减去两数绝对值之差。

3.整数的连续和从连续的整数中任取两个都不重复的自然数,这两个连续自然数加起来得到的和一定是一个常数。

也就是说,有一个自然数的任意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加起来的和的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我们可以叫它作n。

那这个常数n是怎么得出来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和为多少?(1+2+3+…+n)=n(n+1)/2(n为自然数)。

从n开始(n>1)的连续自然数,和为多少?(n+(n+1)+…+3+2+1)=n(n+1)/2。

以上两个式子是求的不同的连续自然数的和的公式。

二、正整数的加减法1.加法的原理在正整数范围内,两个正整数相加,先将两数的个位相加,若和小于10,则作为结果的个位数;若和大于或等于10,则将和的十位上的1留在心中,个位数作为结果的个位数。

再将十位的数分别进行相加,将结果与前面留下的进位相加。

2.减法的原理在正整数范围内,两个正整数相减,从较大的数开始挨个减去个位数,若被减数减去减数后,个位数大于或等于被减数的个位数,则作为结果的个位数,借数将十位上的数减去一个,借位减去的数,再减去被减数上的数,相减的结果即为结果的十位数,前面借去的筹除去。

三、负整数的加减法1.加法的原理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时,若两数同号,则作为结果的个位数。

若绝对值相等,则结果为0。

绝对值大的数,结果取它的符号。

2.减法的原理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减时,正数减去负数,可看成正数加上负数的相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5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5篇)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篇一1.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展简洁的换算。

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受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和推理力量。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会简洁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学问,要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一条边,看这边的另一端指向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读数时要平视。

)3.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长?(学生答复)4.填上适宜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答复)5、小组合作学习,估量课本的长、宽、厚。

(1)出例如1情境图,学生仔细观看。

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将估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量”一栏中。

(3)对估量的结果进展反应。

6.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量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7.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8.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准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毫米的熟悉)【设计意图:借助嬉戏以及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出长度单位,帮忙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在活动中产生学问上的冲突,为新知的消失做好铺垫】二、新授学问1、建立1毫米的概念,熟悉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
秒针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60秒=1分1时=60分60分=1时30分=半时半时= 3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第5、6、7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2、()表能够记录百米赛跑的时间。

3、08:3526是()时()分()秒。

4、秒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时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5、唱一首歌需要的时间一般()1分钟。

(填“多于”或“少于”)
6、上午第一节课从8:05开始,这节课要上40分钟,第一节课在()下课。

7、一架飞机本应在上午10:15到达,现在要晚点30分,那么飞机会在上午()到达。

8、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

9、3分=()秒2小时=()分300秒=()分3时10分=()分180分=()时2分5秒()秒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做数学作业要用30()。

(2)吃午饭用了15()。

(3)小明系红领巾大约用了18()。

(4)一场足球赛用了2()。

二、判断题。

12分
()1、昨天那场大雨可真大,整整下了3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20分钟。

()3、人的脉膊每秒跳动80下。

()4、我眨一下眼睛大约需要1秒。

()5、分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转一圈。

()6、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分针从3走到9,经过了()。

A.6分
B.30秒
C.30分
2、100米赛跑,小刚用了15秒,小华用了18秒,()跑得快。

A.小刚
B.小华
C.无法确定谁
3、一场电影大约要播放()。

A.90秒
B.90分
C.9小时
4、从5:25起,再过()分钟是6:10。

A.25
B.35
C.45
5、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

A.5圈
B.50圈
C.5小格
四、比较题。

(填“﹥”“﹤”或“=”)12分
150秒〇2分6时〇600分60分〇1时
12秒〇12分36分〇2时1分20秒〇80秒
五、认一认,填一填。

6分
6:30 :::六、解决问题。

30分
1、一列高速列车上午7:05从杭州出发,7:59到达上海。

这列高速列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2、取信时间(上午)
第一次7:40 第二次9:40 第三次11:40
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间隔多长时间?
3、小宇在外面玩球能够玩多长时间?
小宇:妈妈,我去玩一会儿球。

妈妈:好啊!注意安全,8:00回来吃早餐。

4、某地周末下午的停电通知。

停电通知
云盘小区9:05—9:40
山水小区9:15—9:55
(1
(2)亮亮9:30回家,发现家里停电。

他在家等了25分钟才恢复供电。

你知道他住在哪个小区吗?为什么?
5、李丽的爸爸要从北京到青岛出差,买好了上午8:50的火车票。

爸爸从家里到火
车站要15分钟,在火车站排队上车要20分钟,爸爸最晚什么时候要从家里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