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认识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知识点二:体验时间的长短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知识点三: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分=60秒 1时=60分知识点四: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思路一:数格子,看钟面,数分针经过的格子再计算思路二:用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计算到达的时刻或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出发时刻+经过的时间出发时刻=到达时刻-经过的时间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本题2分)(河南商城县·)上午大课间活动从9时30分开始,10时结束。

大课间活动时间是()。

A.半小时B.25分C.40分2.(本题2分)(广东三年级期末)小青每天步行上学,7:00从家出发,7:20到学校,她从家回到学校要步行()。

A.15分钟B.20秒C.20分钟D.20小时3.(本题2分)(广东白云区·三年级期末)小东7:15从家出发,7:35到校,小东从家到学校用了()分钟。

A.35 B.50 C.204.(本题2分)(山东三年级期末)小明9:3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开始的。

A.10:00 B.9:50 C.9:005.(本题2分)(全国六年级竞赛)某人上午8点要上班,可是发现家里的闹钟停在了6点10分,他上足发条但忘了对表就急急忙忙的上班去了,到公司一看还提前了10分钟。

中午12点下班后,回到家一看,闹钟才11点整,假定此人上班、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闹钟停了多少分钟?()。

A.100 B.90 C.80 D.70二、仔细想,认真填(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6.(本题1分)(广东番禺区·三年级期末)填一填。

7.(本题2分)(河南睢县·三年级期末)写出钟面上经过的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总复习
12、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00米,他上学走出100 米后发现忘带彩色笔,又原路返回,他到学校一 共走了多少米?
100×2 + 500 = 700(米) 答:他到学校一共走700米。
13、小红从家到文具店要走800米,走两个来回是 多少米? 800×4=3200(米) 答:走两个来回是3200米。
8厘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也就是边长
的4倍。(√) (12)如果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同样长,这时
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7、用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它 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 是多少?(此题解答时要先画图,下面提供的 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方法。) 2×10 = 20(厘米)
2×8 = 16(厘米)
8、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用两个这样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4×4 = 16(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 + 4 + 2)×2 = 2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9、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周长是54cm,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用0、8、5三张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请你选 择其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先求出它 们的和,再求出它们的差。 先想出:最大的数850和最小的数508。 再计算: 850 + 508 = 1358 850 – 508 = 342 答:它们的和是1358,差是342。
4、三年级有287位同学坐车去春游,租了5辆车, 且每辆车限乘58人,有4辆车已经坐满,第5辆 车坐多少人?还差几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8×4 = 232(人) 287 – 232 = 55(人) 答:第5辆 车坐55人。 58 – 55 = 3(人) 答:还差3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01:认识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知识点02:体验时间的长短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知识点03: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分=60秒 1时=60分知识点04: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思路一:数格子,看钟面,数分针经过的格子再计算思路二:用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计算到达的时刻或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出发时刻+经过的时间出发时刻=到达时刻-经过的时间考点01:秒的认识1.(2022三上·蓬江期中)三个同学赛跑,丁丁用了105秒,奇奇用了80秒,格格用了96秒,()跑得最快。

A.丁丁B.奇奇C.格格【答案】B【完整解答】解:105秒>96秒>80秒,奇奇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路程相等,用的时间最少的跑得最快。

2.(2022三上·兴仁月考)在100米短跑比赛中,小娟用了16秒,小丽用了14秒,小兰用了15秒。

()是第一名。

A.小娟B.小丽C.小兰【答案】B【完整解答】解:16>15>14,所以小丽跑得最快,即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本题判断三位同学所用时间的长短即可得出答案,故此解答。

3.(2022三上·微山期末)秒针走4个大格,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完成的事情是( )。

A.跑完400米B.写出自己的名字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答案】B【完整解答】解:秒针走4个大格,表示20秒,可以做的事情是写出自己的名字。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所以秒针走4个大格是20秒。

选项A,跑完400米大约需要60秒到70秒之间;选项B,20秒可以写完自己的名字;选项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需要20分钟。

本题据此判断。

4.(2022三上·蓬江期中)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5”,经过了15秒。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系列(第一单元)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系列(第一单元)

9
2 3 × 3
6
4 3 × 3
1 2 9
1 8 2 × 4
7 2 8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计算。(倍数是没有单位的, 实际就是一个数能分成几份的另一个数就是几倍。)
例3:月季花7盆,菊花35盆,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多少倍?
例4:梅花鹿一般能活20年,大象的平均寿命大约是梅花鹿的4倍。大象一 般能活多少年?
20X4=80(年)答: 大象一般 Nhomakorabea活80年。
练习: 张老师买了8个西瓜,买的苹果的个数是西瓜的2倍,买了( )个苹果。
16
张老师 办了个食品厂, 运来200袋绿豆, 运来的红豆比绿豆多50袋, 运来黄豆的袋数是红豆的3倍。
(1)运来红豆多少袋? (2)运来黄豆多少袋?
一棵树苗生长7周后,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如果树苗原来高40cm, 7周后树苗大约高多少厘米?
200+50=250(袋)
250×3=750(袋)
答: 运来红豆250袋。
答: 运来黄豆750袋。
7、乘数末尾有几个0, 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8、两位数乘一位数, 积可能是两位数, 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 数, 积可能是三位数, 也可能是四位数。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了解)
例7:灰太狼参加青青草原运动会游泳项目,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灰太狼 游了3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4.(1)4 12 (2)2 30 90 6 96 (3)20 0 (4)90 891 200 1998 (5)318 424 212
5.(1)267×3=801(只) 267+801=1068(只)
(3)下面哪道算式的得数接近4000? ( )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整理与复习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整理与复习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的。
(2)由4个千、6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4605 ), 读作( 四千六百零五 )。
练一练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中。
992
1025
519
623 498
最接近500的数: ( 498 ) 最接近1000的数:( 992 )
练一练
3.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
468 < 486 6198 > 6186 1028 > 356
=858
=462
数学冲浪
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1)276+100=376
(2)538-200=338
276+98 = 374
538-198= 340
一个加数不变,另 一个加数少2,和也 要少2。所以填374。
被减数不变,减数少2, 差就要多2。所以填340。
523千克
408千克
(2)计算一下:这两车西瓜一共有多少千克? 523+408=931(千克)
答:这两车西瓜一共有931千克。
练一练
5.先估算,再计算。
386+503 ≈900 =889
969-702≈300 =267
270+690≈1000 =960
765-492 ≈300 =273
406+452≈850 852-390 ≈450
义务教育冀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 活 中 的 大 数
1.7 整理与复习
知识梳理
万以内数的读写
1、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组成
活 中
2、万以内数的比较
的 大 3、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总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计时单位:时、分、秒:1时=60分 1分=60秒 1天=24时 1刻钟=15分,半小时=30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时间之间的进率都是60 3小时=(180)分 3×60=180 120分=( 2 )小时 120 ÷60=2时转换成分(乘60),分转换成时(除60)分转换成秒(乘60)秒转换成分(除60)计算经过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的时间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2、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从数字4走到9,时针走了()小时,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了()秒。

3、6小时=()分 4分=()秒 180秒=()分 200秒=( )分()秒 75分=( )时()分4、李响所在学校早上7:5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第一节课什么时间下课?第二节课什么时间上课?5、小明乘坐10时30分的火车去北京出差,结果火车晚点15分钟,火车行驶了6小时25分钟到达北京,小明到达北京是什么时间?6、小强每分钟可以加工8个零件,他从10:50到11:15,共加工了多少零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1)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2)先用“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1)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2)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所得差相加。

”3、列竖式加法运算注意: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前一位也满十,再向前一位进1;4、列竖式减法运算注意: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足减,向前一位借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再向前一位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
三(4)班姓名: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4、当时针走1个大格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5、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是(秒)。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6、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7、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秒针走(1)个大格也就是走了(5)个小格,走一个大格就是(5)秒,走2个大格就是(2)个(5)秒,就是(10)秒。

8、时、分、秒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分换算成秒,几分就是几个60秒相加;时换算成分,几时就是几个60分相加。

9、比较带有单位的数量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10、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可以看钟面,数大格后再计算;
(2)通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经过时间
11、在计算经过12时的一段时间时,可以采用:(1)分段计算法,先计算出上午、下午各用多少时间,再把计算结果加起来。

(2)把12小时计时法换成24小时计时法,再通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如:12小时计时法中的下午2时可以换算成24小时计时法:2+12=14,下午2时就是14时,下午2时=14时。

12、一眨眼的时间是1(秒)。

上1节课用了40(分)。

跑100米用了15(秒)。

抄写一篇1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5(分)。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5(秒)。

做熟饭大约需要25(分)。

跳绳15下用了10(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