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中考复习学案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浮力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三科学教材中关于浮力的章节,具体内容为第十一章第2节: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详细内容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阐述、浮力公式的推导、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块、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弹簧测力计。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推导浮力公式,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浮力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计算给定物体的浮力,并分析其浮沉情况。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浮力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阿基米德原理2. 浮力公式:F浮= ρ液体gV排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0.1m³,水的密度为1.0×10³kg/m³,求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一艘船在淡水中浮力为2×10⁴N,若将该船驶入海水中,浮力为多少?答案:(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2)船在海水中的浮力仍为2×10⁴N。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装备等。
九年级浮力复习学案

浮力复习导学案A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说出浮力的概念,准确叙述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复习,能熟练说出阿基米德原理,并会运用其原理熟练解题。
3、通过复习,能说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一、知识梳理1.浮力定义:浸在____________里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_对物体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___上,其方向是____________,其大小F浮=___________。
(2)“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浸入液体里即浸没,也包括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
(3)“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物体的体积V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则V排=V物,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当物体只有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V排<V物,此时V物=V排+V露。
(4)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浮=G排=ρ气gV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排=V物。
3.正确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1)从物体受力情况看: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①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当物体部分露出液面后,其所受浮力随其露出液面部分体积的增加而减小,直至F 浮与G物相等,物体________在液面上。
②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_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受一对平衡力作用,。
③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_,物体在下沉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直到物体与容器底接触后,才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此时G=F浮+F支。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浮力

浮力复习学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浮力的大小,复习测量浮力的方法以及阿基米德原理;2、利用浮力知识测固体的密度。
3、进一步巩固“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力学问题”这一思维方法的应用。
二、复习过程:一、浮力的大小方法铁块(ρ物>ρ水)木块(ρ物<ρ水)物块(ρ物=ρ水)1、受力平衡法静止时画出物体受力情况浮浮公式测量仪器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测量仪器习题精炼:1、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物体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未碰到容器底及侧壁),溢出0.24kg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物体的重力为 N。
(g=10N/kg)2、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可以肯定的是:()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C.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甲乙D.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3、把一个重为2N的物体刚好整个压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物体排出了1.5N的水,则松手后该物体最后的状态是(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你的依据是。
4、将体积为100cm3的铝块浸没在300cm3的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ρ铝=2.7×103kg/m3ρ水=1×103kg/m3拓展: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器材任选。
二、利用浮力测量固体的密度习题精炼:1、小红利用浮力知识测出了苹果的密度方法如下:(1)小红先将装有苹果的烧杯中加满水(如下图),(2)小红又拿来一个装水(水足够多,密度用ρ水表示)的大量筒,水的体积为V1,(3)在下图中,她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则苹果的质量表达式:m=____________。
(4)小红用针把苹果完全压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水从烧杯中溢出后,再取出苹果,并继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中考物理浮力专题复习导学案

甲中考专题 浮力复习【学习目标】1、梳理有关浮力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系统。
2、直击中考考点,精心解读研习,逐步掌握方法规律。
【自主复习 梳理知识】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__。
用公式表示为:F 浮=G 排=________。
3.浮力的计算方法 (1)压力差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 (3)称重法: (4)二力平衡法(悬浮或漂浮):5.浮力的应用(1)轮船:轮船无论是在海里还是河里,均处于________状态,所以轮船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它的重力,因此轮船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的;但是由于海水密度________河水密度,所以轮船由河里驶向海里要________一些。
(2)潜水艇: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3)气球和飞艇:气囊里充的是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的体积,从而改变它们受到的________来实现上升和下降。
【典型例题分析】考点一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1.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 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
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则( ) A .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C .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D .不能确定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
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 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 ,求(g 取10 N/kg) (1)小球受到的浮力(2)小球的质量(3)小球的体积(4)小球的密度【拓展】1.(多选)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体积是400cm 3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 .物体的密度是2.25g/cm 3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考点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 把体积为2×10-3 m 3、重为12 N 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 取10 N/kg)( )A .漂浮,F 浮=20 NB .漂浮,F 浮=12 NC .沉底,F 浮=20 ND .沉底,F 浮=12 N2.如果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的两杯盐水中,鸡蛋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F 甲 =F 乙B.ρ甲<ρ乙 F 甲<F 乙C.ρ甲>ρ乙 F 甲=F 乙D.ρ甲>p 乙 F 甲>F 乙【拓展】1.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如图所示,于是,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可能是 ( )A B C D【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巩固提升】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 和b ,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 A .a 漂浮,a 受浮力大于b B .b 漂浮,b 受浮力大于a C .a 沉底,a 受浮力大于b D .b 沉底,b 受浮力大于a2.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小B.下沉,变大C.上浮,变小D.悬浮,不变【作业】《中考考什么》P225 专题3。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浮力

教案: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第3节“浮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2.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体沉浮现象的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计算。
2. 难点: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浮力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器材(浮标、测量筒、金属块等)、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轮船、救生圈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讲解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浮力公式的运用,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讨论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大小计算4. 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计算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水的密度为1.0×10³kg/m³。
2. 答案:(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20N。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0N。
(3)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面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浮力有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浮力公式时,注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的运用条件。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word完整版)初三物理浮力复习教案.doc

初三物理浮力复习( 6 课时)钟楼校区一、课程名称:浮力二、课程说明: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及物体的沉浮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
三、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沉浮的条件和掌握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浮力的应用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课程类型:复习课五、课时安排:6h六、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沉浮条件七、教具:电子教案八、教学过程:1.浮力( F浮)(1)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说明: (1)浸入包括全部没入或部分没入液体中两种情况。
(2)浮力的施力物:液体。
受力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4)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
( 2)产生原因:液体(气体)对浸入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 F浮F向上F向下( 3)用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F浮G物F拉2.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 2)公式:F浮G 排液液gV排说明: (1)在气体中时,F浮G排气气gV排(2) 注意公式中的V排,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V物,当物体全部浸入时,V排V物。
3.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当 F浮G物或液物,物体上浮当 F浮G物或液物,物体下沉当 F浮G 物或液物,物体悬浮漂浮在液面上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 物4.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1)潜水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其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未露出水面)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其上浮或下沉。
中考浮力复习课导学案

(2)石块完全浸没后,再下降,使深度增加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不变)
(3)实验现象说明浮力与有关,与无关。
问题2:测量排开液体重力的方法
交流:如何测量G具体描述)。
先增大,后减小B.先增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增大D.一直增大
3.(2014•济宁)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
2、影响因素:浮力的大小只与和有关。
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曹冲”称象的故事你知多少?
如图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
请思考相关问题:
1.大象受到了什么力?作图说明。
2.2.大象为什么没有沉下去?如果没有船呢?-
3.曹冲为什么要记下“吃水线”,这与大象体重有什么联系?
物块3
0.45
0.35
0.3
0.5
0.15
0.15
根据实验器材和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题目: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把物块1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由本次实验可确定,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无关.(多选题,只填写字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自主学习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浮力

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教案浮力教案:浙教版初三科学中考复习——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三科学教材,主要复习浮力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浮力的产生原因;3. 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现象;4. 浮力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2. 学生能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3. 学生能通过实例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2. 浮力产生的原因;3. 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实验装置、浮力计算器;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浮力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概念。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浮力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浮力规律。
6. 实验报告:7. 板书设计:板书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和产生原因,方便学生复习巩固。
8.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有关浮力的题目,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放入水中后,浮力为8N,求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2. 应用题:一艘船在水中漂浮,船的重力为2000N,求船所受的浮力。
答案:1. 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为2N;2. 船所受的浮力为2000N。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浮力实验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基本知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中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来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4.知道计算浮力的计算方法
小明是位游泳健将,在游泳时看到河底有一块大石块,他发现在水中将大石块搬起比在陆地上轻松多了,小明想知道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自主整理:
1.浮力是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的托力,浮力的方向是。
浮力的施力物是。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_________.
3.几种计算方法:
1)称重法测浮力:F浮=
2)阿基米德原理:F浮=
3)平衡力(漂浮或悬浮)F浮=
互动课堂:
一、称重法测浮力
小明从河边带回一块小石块,想利用如下器材测出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情况,他进行了如下图操作。
请画出水中的小石块(右下图)的受力示意图,由平衡力知识可知,F浮= 浮力的方向;
则石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石块浸没
..后继续让石块在水中下沉一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练习:如图将一边长为10cm立方体实心铜块缓慢放入水中, 能在右下图中表示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F随深度h(以正方体下底面刚接触水面时深度h=0)变化的大致的关系图像的是()。
在左下图画出浮力F浮随深度h变化的大致图像。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聪明的小明又想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了下图的实验。
1)由图①②③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有关;
2)由图①④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浮力与 有关;
3)由图①③④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完全浸没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 (“有关”、“无关”)
实验2:探究浮力的大小
⑤
④ ③ ②
①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浸在
液体中
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 ,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公式: 。
练习1.质量为0.3kg 的物体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g 取10N/Kg)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中盛有110cm 3的水,当把小金属块完全浸入量筒中后,量筒中的水
面上升到160cm 3处,则小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g 取10N/kg)
3.质量为5.4kg 的实心铝球,若将它浸没..
在水中,则铝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g 取10N/kg)(ρ铝=2.7×103kg/m 3
)
总结有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
综合运用:
1.完成以上探究后,小明对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她利用浮力知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尝试,你能根据以下的条件求出哪些所学的物理量?(比一比看谁求得多。
)
算一算:(g 取10N/kg)
石块重
力G/N
小桶重 G 1/N 石块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示/N 石块受到的浮力F 浮/N 排开的水和桶的总重G 2/N 排开的水重G 排/N
2.小明受到了大家的启发,想利用今天的知识设计一个测平时喝的牛奶密度的实验,让我们一起讨论,写出测量步骤及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用实验中所测的物理量表示)。
课外拓展
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内,待塑料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9kg水。
求:(g取10N/kg)
(1)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
(2)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3)塑料块的密度。
若再将其放入密度为0.8g/cm3的酒精中,最终静止后该塑料块所受浮力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