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肥胖与体重控制

合集下载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的运动干预习题与答案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的运动干预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生理学家曾经做过计算,每减掉1公斤脂肪大约要消耗()千卡的运动净能耗。

A.5000B.4000C.6000D.7200正确答案:D2、运动减肥不仅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还能提高运动后机体的()。

A.脂肪合成B.糖原合成C.分解代谢D.静息代谢率正确答案:D3、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以及改善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等机制改善()。

A.胰岛素抵抗B.瘦素抵抗C.血脂水平D.血糖水平正确答案:A4、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最佳的运动减肥组合方式是()。

A.饮食控制B.有氧训练C.饮食控制+有氧训练+抗阻训练D.饮食控制+有氧训练正确答案:C5、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训练能够明显减少肝脏、腹腔和腹部皮下脂肪;()训练更有利于减少皮下脂肪A.无氧,抗阻B.抗阻,有氧C.有氧,耐力D.有氧,抗阻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6、运动干预的原理包括()。

A.增加安静时代谢率B.增加运动时脂肪氧化C.降低食欲D.增加能量消耗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1、能量节省化现象有利于缓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疲劳,改善和提高运动耐力。

()正确答案:√2、在限制饮食的条件下,运动减肥更加负荷增肌减脂的需求。

()正确答案:√3、不论是进行高脂饮食还是低脂饮食,只要进行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则饮食对体重增加的差异并不显著。

()正确答案:√4、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同时可以改善胰岛素和受体的结合率。

()正确答案:√。

30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30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3.代谢因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消耗能量来自糖和脂肪的氧化供能,而肥胖者更多依 赖糖氧化供能而非脂肪氧化 脂肪储存过量导致脂代谢紊乱(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降低) 肥胖者血脂升高,脂肪酸进入门静脉系统,阻碍肝脏摄取胰岛素导致肝 出现糖利用和糖异生障碍 肝摄取胰岛素减少导致胰岛素浓度增加,产生胰岛素抵抗,出现高血糖 (糖尿病) 4.环境和行为因素 潜在肥胖遗传素质的个体在食物缺乏和/或体力活动量大的情况下变瘦 无肥胖遗传素质个体在高热量食物摄入和/或无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变胖
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儿童肥胖,约有80%延续成为成年人肥胖
(三)肥胖的检测 1.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1] ×100% 低重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肥胖度/% <-10 -10~10 >10~20 20~29 30~50
>50
2.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亚洲人群:>23(超重),>25(肥胖) 欧洲人群:>25(超重),>30(肥胖)
3.增加体重的原则与方法 ✓ 增体重应使瘦体重增加,不仅增加摄食量,也要增加运动量,使
蛋白质代谢处于正氮平衡 ✓ 肌肉力量练习,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使肌肉重量增多,体积
增大 ✓ 刚参加运动的人群,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要循序渐进,瘦弱者先选
3.腰臀围比值(WHR)
腰围和臀围的比值。
腰腹部脂肪堆积的肥胖者,患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性更高。 专家建议,男性WHR大于或等于1,女性大于或等于0.85, 就必须实施减肥
பைடு நூலகம்
体脂百分数、肥胖度(%)、BMI和WHR正常范围
体脂/% 男女 5-20 12~25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肥胖与体重控制【圣才出品】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肥胖与体重控制【圣才出品】

第18章肥胖与体重控制1.研究体成分和肥胖有何现实意义?答:体重、体成分控制的生理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保障人体的健康①体脂过多的危害肥胖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②体脂过少的危害如长期节食、营养不良、厌食症及其他疾病造成的体脂过少时,人体会出现代谢紊乱、身体功能失调(如闭经),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所以合理的体脂比例才有利于健康长寿。

(2)保持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①体操、中长跑、跳高、跨栏、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体重较轻,而且体脂比例较低、肌肉比例较高。

②以体重分级的项目,如举重、摔跤、柔道等,既要求保存肌肉力量又需要去掉不必要的脂肪。

③有些以力量和爆发力为主的项目,如投掷项目,要求增加瘦体重。

④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与体脂百分比呈负相关,所以耐力项目运动员体脂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训练程度的高低。

⑤测定体成分对指导运动员达到理想体重、发挥运动潜力、提高运动能力,帮助教练员找到合理的体重调控方法,合理安排训练以及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都具有重要意义。

2.体成分控制与体重控制一样吗?运动员控制体成分和体重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不一样①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常以体脂百分数或去脂体重(kg)来表示,体脂百分比=体脂重/体重×100。

②体重是指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的重量。

体重可分为脂肪重(即体脂重)和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通常用以反映人体肌肉量)。

运动员的理想体重与体成分是指其获得最佳运动能力时的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即获得最大力量、速度和耐力时的最小体脂百分比的体重。

(2)Lamb提出可通过确定理想体脂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理想体重。

运动员理想体重=100×瘦体重/(100-理想体脂百分比×100)。

不同运动项目的理想体重不同。

3.肥胖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有哪些?答:肥胖是脂肪在体内积累过量的表现,在肥胖诊断实践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以下几项:(1)肥胖度(%)①肥胖度的计算公式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1]×100%。

运动生理学第18章 肥胖、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肥胖与体重控制

运动生理学第18章 肥胖、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的定义及其危害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表现 为脂肪量过多或脂肪组织比例过高。
肥胖的危害
(1)降低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2)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3)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4)增加结肠癌等癌症发病的风险; (5)易引起脑卒中、关节软骨损伤、生殖能
体重控制与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一)体重控制 保持体重恒定的原则与方法 保持体重恒定的基本原则是热能平衡。 减少体重的原则和方法 减体重计划应符合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的原则。
(二)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1.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2.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3.提高基础代谢率 4.抑制脂肪生成
肥胖度
肥胖诊断标准------肥胖度%的应用
低重 <-10
正常
超重
-10~10 10~20
轻度肥 中度肥 重度肥

胖胖Biblioteka 20~29 30~50 >50
2.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3.腰臀围比值
若男性腰臀围比值超过0.95,女性腰臀围比值 超过0.80,患病几率会大幅度增加。男性腰臀 围比值大于或等于1,女性腰臀围比值大于或 等于0.85,则建议实施减肥。
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多种疾病。
肥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肥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综合 症,主要原因是机体能量失衡,热量摄入超过 机体消耗,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 储存。 遗传因素 生理因素 代谢因素 环境和行为因素
肥胖的检测 1.肥胖度(﹪)
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1] ×100%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17
1 概述

运动处方
2 运动处方的制

定与实施
3 运动处方实 例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8
概述
采用科学的运动测试和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 运动,可有效地促进体质健康,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应 用,可保证运动的科学性,提高有效性。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 和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 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 案。
运动强度
运动形式 运动目的
3
2
4
内容
1
5
6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运动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1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
因人 而异
有效性
安全性
全面性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2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般调查 与填写PRA
问卷
临床健康检 查:生化指 标与生理机


年龄
体脂过 少
非常好
很好
正常
体脂多
≤19
<3
12.0
12.1~17.0 17.1~22.0 22.1~27.0
20~29 <3
男 30~39 <3
40~49 <3
≥50
<3
≤19
<12
20~29 <12
女 30~39 <12
40~49 <12
≥50
<12

大一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大一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大一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一、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以及运动对身体健康和适应能力的作用。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正确进行运动锻炼、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都非常重要。

二、心血管系统的适应1. 心血管系统是指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分,以及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运动可以使心脏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包括心肌增厚、心脏容量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等,从而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

2. 运动也可以改善血管的功能和结构,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能力,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肌肉系统的适应1. 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运动器官,也是能量的主要消耗者。

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肌肉可以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包括肌肉纤维类型的转变、肌肉截面积的增大、肌肉收缩力和耐力的提高等。

2. 运动还可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维持肌肉组织的正常代谢平衡,预防肌肉损伤和肌肉萎缩。

四、呼吸系统的适应1. 运动可以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提高肺活量和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长期运动训练还可以增加肺泡表面积和弹性,改善气体交换,提高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能力。

2. 运动还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提高呼吸肌肉的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的感觉。

五、神经系统的适应1. 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

长期运动训练还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突触的形成,增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

2. 运动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加神经递质的敏感性,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六、内分泌系统的适应1. 运动可以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增加激素的分泌和敏感性,调节能量代谢和体液平衡。

2. 运动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对“肥胖儿童”开运动处方在小学体育中的必要性探讨

对“肥胖儿童”开运动处方在小学体育中的必要性探讨

对“肥胖儿童”开运动处方在小学体育中的必要性探讨摘要:肥胖、超重和其引起的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人们的运动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和发病机制,阐述如何控制肥胖和控制体重及指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生身体发育,肥胖,体重控制,运动处方,原则和方法引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肥胖率日益增高,班级中有太多肥胖,体重超标的学生,因而借助体育课堂内外解决此问题势在必行。

本文就小学生体重控制的层面出发,从运动生理角度分析了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和解决肥胖的机制和理论,以及在学校体育课内和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运动和健康饮食做了探讨,以期有效缓解肥胖儿童的增多,提升我国学生的体质体能。

一、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的目的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课程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课程。

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准备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通过怎样的训练与教育将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二、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的肥胖率在逐渐增高,而他们的日常锻炼频率却没有跟上,反而是肥胖越严重的学生锻炼频率越低,以至于在上体育课时,连简单的热身活动或小游戏都能让他们气喘吁吁甚至要放弃运动,这些学生的运动能力在逐渐下降,心肺功能也在下降。

据香港媒体报道,英国医疗专家发现,八成在小、中学阶段已经肥胖的学生,注定一生都会生活在超重中。

这些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自己、家庭乃至社会的重视。

三、运动处方1.概念运动处方是指指导人们增加或适当运动,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人们的年龄、性别、健康水平和体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形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处方是为了获得身体健康,在整个人生中都必须持续进行适当运动。

12.内容运动处方的内容即是运动目的,形式,强度,频率,时间。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及其流行趋势习题与答案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及其流行趋势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按照发生原因分,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B.肥胖是慢性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密切相关C.超重和肥胖是一个意思D.肥胖造成巨额医疗开支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生物电阻抗体脂率测试法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测试前12小时禁止饮食B.测试前12小时禁止运动C.瘦体重组织含水高,阻抗小D.脂肪组织含水少,电阻大,阻抗大正确答案:A3、以下__________是肥胖的危害。

A.增加全因死亡率B.以上都是C.增加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患病率D.成年后社会经济状态相对较低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肥胖和超重的区别体现在__________。

A.来源不同B.治疗方式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程度不同正确答案:A、D2、我国肥胖流行现状的地域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

A.北低南高B.北高南低C.东低西高D.东高西低正确答案:B、D三、判断题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正确答案:√2、一般来说,一个人在水中越重,他也就越胖。

()正确答案:×3、总体而言,中国南方成年人的肥胖率高于北方成年人。

()正确答案:×4、2015年,全球有超过1亿儿童和6亿成年人肥胖。

()正确答案:√5、肥胖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但是与心理健康无关。

()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诊断标准
三、理想体重与体成分 、体成分:指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总成分
体脂()体脂重体重× 、理想体成分
男性:理想体脂占体重约为 女性:理想体脂占体重约为
、体重、体成分控制的意义 ()适当控制有利于身体健康
可降低由脂肪过多引起的疾病 体脂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 ()运动员适当控制,可获得最佳运动成绩,尤其 是与体重有关的运动项目。 四、体成分的估算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和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
全球约有亿人属于超重或肥胖。
(二)肥胖危害
心脏负担↑
.降低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猝;死率↑
.影响消化系脂统肪功肝能↑; 肥胖人胃的最胆结大囊肠容疾疾量病病较↑↑ 大
动脉硬化↑
.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抗胰岛素素作用→↑糖尿

.增加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调节部位,毁损下丘脑腹内侧(、饱中枢)可刺 激体重调定点,产生食欲亢进,造成肥胖;相反毁损 下丘脑外侧(、饥中枢)引起食欲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毁损所致的体重增加,常伴的副交 感神经活动增加及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自主神经系统 活动的这些改变,导致能耗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 当伴有食欲亢进时,胰岛素增加可引起体重快速增加。
人血中有饱感物质(,)和饿感物质()通过敏感 神经元和受体神经元而发挥作用。
3.代谢因素
脂肪组织的组成
白色脂肪组织(WBT)与肥胖有关 棕色脂肪组织(BAT)
分布于全身皮下及内脏周围,多为中性脂肪,成人约有2.5~5×1010个
WBT
作为一种贮能形式必要时释放分解产生能量。
存于肩胛骨间、颈背部、腋窝、纵膈、脊周围等。
标准体重〔身高()〕×
或标准体重()身高()×
我国成年人标准体重参考
身高() 年龄 性别 标准体重()计算
<者 成年 男
身高()

身高()
≧者 <岁 男
身高()
﹥岁 女
身高()
岁男
身高()

身高()
(3)肥胖度
.体质指数() 是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不同的年龄、性别,不一样
、腰臀围比值() 腰围:腰部中央的围径; 臀围:臀部最宽处的围径; 男性:在以上; 女性:在以上,认为是超过了安全界限
BAT
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 是一种产热器官,
当机体摄食成受害刺激时,细胞内脂肪燃烧,改变代谢水平。
肝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高血糖症
肥胖→
HDL-C、载脂蛋白A↓→肝处理血脂↓ LDL-C、载脂蛋白B↑→血脂↑
FFA↑→肝利用糖和糖异生障碍
.环境和行为因素 遗传基质与环境
和行为因素相互作 用而发生肥胖
(二)现代肥胖流行的原因
.过量饮食
.缺乏体力活动
二、运动减肥
(一)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耐力运动→脂肪酶↑→ →
.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脂脂肪肪↑动水→员解FFA↑→ 脂肪氧化供能↑
适度运动→机体消耗能量↑→运动性疲劳→脑分泌抑制摄食因子→食欲↓
.增加基础代谢 系统运动→瘦体重增加→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腹部型肥胖:脂肪主要见于腹部,危害较大;男性多见;
臀部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臀部大腿,女性多见。
多细胞性肥胖: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儿童多见;
大细胞性肥胖:脂肪细胞体积明显高于正常;成年人多见;
(二)肥胖的诊断指标
.体重、标准体重及肥胖度
()体重: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可间接反映人体营
养状况。
()标准体重:以身高为基准的体重()
第十八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目的:掌握肥胖的防治理论 掌握肥胖及体重控制的意义
第一节 肥胖与体成
第二节 肥胖与运动减肥
第一节 肥胖与体成分
一、肥胖的定义及危害
(一)肥胖的概念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
是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
其表现: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
.抑制脂肪生成 运动→下调脂肪合成酶的基因表达→脂肪合成↓或抑制
(二)减肥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1.制定原则 (1)安全性: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的制定 要在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安全范围内。 (2)可接受性:要根据个人的喜好、习惯制定,使之 长期坚持。 (3)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在有一定效果, 但不能急于求成。 2.运动减肥的建议 (1)首先进行医学检查,了解健康状况; (2)体重不要减太快,每周体重下降0.5kg为宜; (3)确定目标,制定好运动处方和实施方案;(氧运
动为主) (4)注意饮食调节 (5)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整理
.对儿童少年的影响
二、肥胖的分类与诊断 (一)肥胖的分类 .按发生原因
.按脂肪分布
.按组织解剖分
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 结肠癌↑ 影响智力发育(脑组织供氧不足) 心理负担↑→心理疾病 降低免疫力→感染率↑
单纯性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 心理行为偏差为牲的慢性疾病;(最常见)
继发性肥胖:继发于某些疾病,主要是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
()影响脂肪细胞贮存脂肪的主要基因 ① γ基因 激活有利于脂肪细胞分化 ② 脂联素 肥胖→血中脂联素↓
()影响能量消耗的主要基因 ① 基因 调节能量平衡和底物代谢 ② β 结构改变→脂肪分解↓
.生理因素—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 能量贮备的情况由中枢神经系统感知,以体重信
号强弱较正,调节能量的摄入和消耗。 下丘脑在调节体重方面起重要作用,是调定点的
第二节 肥胖与运动减肥 一、造成肥胖流行的主要原因
(一)肥胖成因 .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是主要的肥胖因素。其肥胖基因分布在 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上。
()影响能量摄入的主要基因 ①肥胖基因(瘦素基因) ②瘦素受体基因 ③下丘脑阿片促黑激素皮质素原基因 ④基因 与能量调节有关 ⑤神经肽基因 强烈的摄食刺激因素 ⑥增食欲素基因
(一)皮褶厚度法
(二)围度法
(三)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根据脂肪的电阻较大而测定。
(四)水下称重法
(五)空气置换法 通过人体进入测试舱前后舱内空气体积变化来
计算人体体积,结合精确测得的体重算出身体密度。 (六)(双光子法)
应用两种能透过机体的不同能量的光子,在不同密 度的组织中,其衰减光子能量的程度不同。根据其衰 减程度来进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