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常住人口和城镇化率
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孟津一高2022届高三入学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美国某农场有大片茂密的甘蔗,这些甘蔗在进入制糖厂加工之前,农场工人放火焚烧甘蔗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烧甘蔗叶对土壤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产生大量温室气体B.减少有机质积累C.有机质被大量分解D.产生土壤盐渍化2.火烧甘蔗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叶片,方便收割运输B.产生高温气体,消灭害虫C.提高温度,增加甘蔗糖分D.增加温室气体,防御霜冻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
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
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①大气反射增强②大气逆辐射减弱③地面反射减弱④地面辐射增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A.降水稀少B.冬季风强C.对流旺盛D.工业发达条田渠网是改良滨海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田间稻作的劳动生产效率。
下图示意我国某滨海条田渠系网的4种结构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条田渠网在改良滨海盐碱地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灌溉作物B.减少洪涝C.冲洗土壤D.降低水位6.与丁渠网结构相比,甲渠网结构( )A.稻株间隔更合理B.灌溉用水损耗少C.化肥施用更均匀D.机械化效率较高7.在治理盐碱化过程中,随着土壤盐分的不断减少,采用的条田渠网结构形式依次是( )A.丙、乙、丁、甲B.甲、乙、丙、丁C.甲、丁、乙、丙D.丙、甲、乙、丁在某一时间段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
尽管地—气系统内部有着复杂的能量转换和输送过程,但是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能量收支均相等,两者的平均温度都比较稳定,且全球年平均辐射平衡为零。
下图为太平港(80°19′N)、列宁格勒(59°56′N)、宜昌(30°42′N)三地辐射平衡年变化。
天津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城乡住户基本情况(2015—2019年)

调查样本户结构 Structure of Survey Sample Households
城镇住户 Urban Households
农村住户 Rural Households
住户基本情况 Basic Statistics on Households
户均常住人口 Average Persons Per Permanent Household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s of Whole Households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户 household 户 household 户 household
% % % %
人/户 person/household 人/户 person/household % % 人 person
户均就业人口 Average Employees Per Household
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比重 Employees Percentage Per Household
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口 Persons Supported By Each Employee
常住居民收入与支出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f Permanent Households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yuan/person % %
24162
26129
77.2
76.7
9
2017
2018
2019
3970 3018
952
4000 3200
800
4000 3200
800
76.0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韩丽红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影响居民消费规模和结构变迁的事实,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依据2004-2016年我国省域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的短而板数据建立协整分析模型。
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正向作用,作用力度大小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髙低具有反向关系特征,揭示出城镇化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消费拉动的重要性,凸显城镇化建设对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居民消费面板协整引言城镇是商品流的枢纽,也是城乡居民的消费场所,城镇化能有效贯通城乡消费市场,对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提升和消费结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实施以来,我国国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变革,在城乡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进一步提髙,消费结构持续改善。
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如何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挖掘和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如何在更高层次上解决消费供求矛盾,使消费成为经济稳左增长的引擎和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已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城镇区域人口的集聚,更重要的是其引致的巨大消费需求。
面对我国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空间不断压缩的基本事实,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强大引擎。
尽管针对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众多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文献,比如赵永平(2015)、王平(2016)、魏楚(2017)等的研究都证实了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提升的枳极意义,但有关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和作用力度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在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拉动居民消费机理基础上,以2002-2016年我国不同省帀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的而板数据为基础,建立协整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提升的作用力度及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

第36卷 第5期2022年5月Vol.36 No.5May,2022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不到20%(1978年)提升到64%(2020年)[1],持续增长的城市人口驱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
人口和土地是城市系统核心要素,二者协调增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2]。
然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与人口增长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3-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城市土地过快扩张会加剧耕地和生态用地消耗,威胁城市生态环境,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5]。
已有研究普遍发现中国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6-8]。
例如,2000—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是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65倍[9]。
当然,doi: 10.11994/zgtdkx.20220513.183256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许 刚1,郑沐辰1,王亚星2,李 静1(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摘要:研究目的:全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异速发展的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并比较二者异速发展的测度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城市土地与人口增长率之比、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和异速增长模型测度全国、省域和城市3个层面二者之间增速差异。
研究结果:中国自1990年以来土地城镇化持续快于人口城镇化,2006年以后该趋势放缓,2020年该趋势初步扭转。
2006—2020年,超过80%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东北多数城市在城市人口负增长情况下,城市土地仍在扩张。
从城市规模来看,大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福建九地市城镇化的水平比较

福建县域的城镇化水平还很低。
全省59县市中城镇化水平在40%以上的只有18个(表1),其中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上的17个县上40%的只有8个(2)福建各地市2007年的人口数,gdp和财政收入2007年福建各地市上半年GDP经济总量排名...! 泉州泉州上半年GDP突破千亿今年上半年,泉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7.21亿元(第一名) (包括晋江GDP完成202.49亿元,继续位居全省县市第一) 福州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1.6亿元厦门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5.7亿漳州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5.1亿元莆田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9.38亿元三明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8亿元龙岩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7.97亿元宁德市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8亿元南平暂无数据2004年末福建人口:4200万2004年末福建省人口估算4200万 1. 政府公布人口概况200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5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万人,其中,0-14岁的人口占19.3%,15-64岁的人口占72.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8.5%。
全省人口出生率11.58‰,死亡率5.62‰,自然增长率5.96‰。
全省城镇化水平为46%。
2. 2004年末福建省人口估算:4200万笔者运用人口估算方法对福建省2004年末各市人口估算如下: 福州市面积2003年户籍人口2004年末估计人口鼓楼区37 49 70 台江区18 31 50 仓山区139 37 60 马尾区254 15 50 晋安区567 25 70 福清市1932 120 180 长乐市718 67 100 闽候县(甘蔗镇) 2133 61 70 连江县(凤城镇) 1191 62 80 罗源县(凤山镇) 1081 25 30 闽清县(梅城镇) 1469 30 30 永泰县(樟城镇) 2243 36 40 平潭县(潭城镇) 371 39 50 小计12153 597 880 福州地区人口再估算(通过卫星图像分析):2005-06-29 福州市面积2003年户籍人口2004年末估计人口鼓楼区37 49 75 台江区18 31 35 仓山区139 37 70 马尾区254 15 50 晋安区567 25 60 福清市1932 120 150 长乐市718 67 100 闽候县(甘蔗镇) 2133 61 60 连江县(凤城镇) 1191 62 70 罗源县(凤山镇) 1081 25 30 闽清县(梅城镇) 1469 30 30 永泰县(樟城镇) 2243 36 40 平潭县(潭城镇) 371 39 40 小计12153 597 810 厦门市面积2003年户籍人口2004年末估计人口思明区75 44 80 海沧区155 135 0 湖里区61 13 50 集美区268 29 60 同安区658 33 60 翔安区352 25 50 小计1569 157 350 厦门地区人口再估算(通过卫星图像分析):2005-06-29 厦门市面积2003年户籍人口2004年末估计人口思明区75 44 90 海沧区155 13 30 湖里区61 13 70 集美区268 29 160 同安区658 33 40 翔安区352 25 40 小计1569 157 430 福建省人口报告地区面积2003年户籍人口2004年末估计人口南平市26278 305 280 三明市22930 268 250 莆田市3928 300 360 泉州市10903 658 850 漳州市12874 453 650 龙岩市19027 287 260 宁德市13452 324 400 合计12311433 494 280 由上可知福建省共有外来人口较多,约700万左右。
江苏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2019年)

26593 79594.43 41502.98 80230.69 68082.33 4715.52
4708 8705.86 59015.90 15606.77
45870 45870 1902 39283 79209 1111.21 911.66 912.59
0.89 0.46 11.98
6215 17778.50 9209.09 17954.79 15278.11 1214.15
6.76 3.85 1290 502.6 39.5 145.0 279.5 335.78 137.27 6.08 1.75
14030.15 289.82 5040.85 8701.48 4215.77 165682 199468 107.8 100.7 106.2 108.6 106.2
2.1 35.9 62.0 30.0
2501.26 1735.85 1320.69 1137.23
2818.13 1238.10
无锡
4627 502.83 247.17 255.66 500.02 659.15
77.1 172.01 59.38
3.80 3.21 1424 387.0 14.9 213.1 159.0 204.78 87.80 3.76 1.75
167995 220367 106.5
97.9 106.4 106.9 106.5
1.6 44.7 53.7 39.8
7842.74 6124.49 6380.1 5685.5
10887.61 4120.32
南京
6587 709.82 352.80 357.02 703.38 850.00
2020年福建省统计年鉴——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020年福建省统计年鉴——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
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出,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15602865_推进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战略思考薛阳1,2冯银虎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类型之一。
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于补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短板”,改变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的面貌战略意义重大。
要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以县城为主平台,加快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战略思考[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8)01—0076—07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类型之一,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性较强,担负着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功能,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不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1]。
据统计,仅位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级行政区数量676个,覆盖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比例达53%。
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2]。
要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以县城为主平台,加快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城镇化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处于“诺瑟姆曲线”中30%-70%之间的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对于补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短板”,改变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的面貌战略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