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安全储藏的对策及措施

合集下载

加工技术-马铃薯种薯贮藏要点

加工技术-马铃薯种薯贮藏要点

加工技术-马铃薯种薯贮藏要点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仍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并会因为呼吸、蒸发、发芽、腐烂和病虫害等因素造成马铃薯品质下降,如何保证种用马铃薯的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种薯损耗,使种薯在贮藏末期能正常发芽,以优良、健康的种用品质投入到生产中去,已是薯农不得不注意的大问题。

一、薯窖选择西北地区宜采用井窖,窖深主要依据各地方冬季冻土厚度决定,即窖深必须超过冻土层,窖的深度一般为2.5~3.5米。

若井窖储备量小,上下不方便,不宜入窖,且入窖容易造成种薯机械损伤,出窖困难,此类窖多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农家。

大型丰字型永久式贮藏窖,必须设有通风孔,便于架设附带设施,有利于大型机械自由出入窖,储备量大,适合现代马铃薯大规模用种储备要求,利于管理,但投资较大。

也可在靠近山坡处斜挖山洞做为贮藏种薯窖,储备量可随开挖山洞大小决定,比较经济实用,适合于山区一带采用。

二、窖藏要点1.种薯贮藏质量的好坏与马铃薯的最后收获有直接关系,马铃薯应在干燥、凉爽天气收获,收获时要尽可能地减少翻掘、捡拾、装卸、拉运等各种作业对块茎的损伤。

收获后进行适当晾晒,散发部分水分,促进伤口愈合。

愈伤可以防止马铃薯被微生物感染,从而有效地降低采后损失。

贮藏前,除去腐烂的马铃薯,以保证贮藏后产品质量。

2.提前对薯窖进行消毒杀菌,可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剂进行熏蒸消毒,入窖前晾窖1周左右,以降低窖温和消除消毒药物气味。

3.入窖种薯不能装的太满,便于通风散热和检查,适当控制薯堆高度,堆高不能超过窖深的1/2,利于窖内空气流通,避免块茎受热发芽,影响种薯质量。

4.贮藏期间加强通风管理,及时测定窖内温度、湿度,做好窖内防冻、防热工作。

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调节好窖温非常重要,窖温调节一般通过开关窖门和通气孔进行调温,尽可能保持贮藏温度在1~5℃,空气相对湿度85%~95%范围内。

5.贮藏期间对种薯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灭鼠、灭虫、剔除病薯烂薯,防止造成病害蔓延、烂窖,影响贮藏质量。

马铃薯的种薯怎么储存

马铃薯的种薯怎么储存

马铃薯的种薯怎么储存?
买回种薯后,首先打开包装袋,应立即倒袋将伤、病、烂块去除,将薯块完整,表皮干燥的薯块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薯1-2天,如果条件允可以多晾几天,以使薯皮充分愈伤、干燥,表皮上不能留有水份。

晾薯后,把种薯重新装袋,封好口,种薯的包装物以透气性的麻袋、网眼袋为好。

码垛,麻袋一般高度不宜超过5袋,网袋可稍多,垛与垛之间要留通风道。

适宜温度,储存于1—4℃的房间内即可,房间注意经常通风放气。

超过10度会缓慢发芽。

发现发芽的不要掰去,摆开(越薄越好)见到散射光(不宜直晒)芽子就停止生长,变粗壮。

在马铃薯种薯储存期间,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减少自然损耗和避免烂种现象的发生。

储存期间当温度在1-3℃时,湿度应保持在80%-90%之间,过干种薯重量损耗太多,造成薯肉变软薯皮皱缩,过湿易引起种薯发汗造成烂种或早发芽。

实际操作以薯皮不出现潮湿,储存场所四周墙壁发潮而不出现凝结水滴为好,原则宁偏干勿偏湿。

注意:种薯在零度以上时主要是通风,越凉快越好。

在屋内保存时要离墙、离地,地上不能铺塑料布,能见散射光,不能直射阳光。

可在垛上放一碗清水,如果结一层薄冰说明到了零度以下,要注意盖一下保温,如果没有结冰,没必要盖。

盖的话,一般也是晚上盖,白天揭开。

种薯安全贮藏5项管理

种薯安全贮藏5项管理

种薯安全贮藏5项管理
种薯如何安全贮藏,目前也是需要结合多项管理措施来完成: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贮藏窖。

常用的有井窖、棚窖、崖头窖和永久大窖,只要将窖管理好,都能安全贮藏。

二是做好入窖工作。

入窖前,旧窖要清扫消毒,井窖、崖头窖要刮去一层田土,也可用硫磺点燃后盖严窖口、气眼熏蒸消毒(1立方米用硫磺100克),入窖时轻拿轻放堆放整齐,贮量一般占薯窖空间2/3为宜。

三是保证贮藏的适宜温度。

一般入窖初期温度可能高些,应开窖口和气眼,散热排湿,待窖温基本稳定在14℃―15℃时适时关闭窖口、气眼,防窖温急剧下降。

在贮藏中期,为保证窖温不低于10℃,除关窖门及气眼外,还可加厚窖顶盖土或垛草,薯堆上也可盖草,薯堆外垛草墙、窖旁设置挡风障等。

贮藏后期天气转暖,也要注意寒流。

四是防止贮藏期湿窖。

窖内湿度过大,若保暖不好,常会产生凝结的气流水附在薯块表面,引起烂窖。

防止方法是在薯堆上盖一层草或草苫吸水汽,草湿了可再换干的。

五是适当通风,防止闷窖腐烂。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深井窖,在封窖早、装得满、窖温高、薯块破伤多的情况下发生。

要注意在晴暖天气适当打开窖口通风,防止闷窖腐烂。

- 1 -。

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

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

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一、引言马铃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主要食物,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马铃薯的贮藏管理一直是种植者和加工者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良好的贮藏管理制度对于保证马铃薯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贮藏环境、货物处理、储藏设备、贮藏方法等方面来探讨马铃薯贮藏管理制度。

二、贮藏环境1. 温度马铃薯的贮藏温度是贮藏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马铃薯的最佳贮藏温度为4℃-7℃。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有效地减缓马铃薯的新陈代谢,降低贮藏温度还可以减轻蒸腾作用,减少失重,延长存放期限。

2. 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防止马铃薯蒸散失重和水分流失,在贮藏期间保持马铃薯的新鲜程度。

一般而言,马铃薯的适宜湿度范围为80%-85%。

在贮藏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湿度检测仪器来监控湿度的变化,保持适宜的贮藏湿度。

3. 通风通风系统的使用有助于马铃薯贮藏管理。

通过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促进马铃薯的通风、降温和湿度稳定。

在贮藏管理中,应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均匀和适当。

4. 光照马铃薯的贮藏环境中应该尽量避免光照的影响。

因为光照会刺激马铃薯内部的淀粉转化为蔗糖,并会导致马铃薯褐变、变甜、脆变等不良现象。

因此,贮藏环境中应该尽量避免光照,采取有效措施遮光,避免马铃薯受光照影响。

5. 温湿度控制在马铃薯的贮藏管理中,建立一套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贮藏环境的温湿度应该通过专业的监测和检测设备来进行控制,确保贮藏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贮藏环境进行巡检和控制调节,确保贮藏温湿度的稳定。

三、货物处理1. 质检在马铃薯贮藏管理过程中,质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货物进入贮藏环境之前,应对马铃薯进行质检,包括外观、色泽、大小、形状、气味、软硬程度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通过质检设备对马铃薯的内部品质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分类处理根据不同的品质和用途,对马铃薯进行分类处理也是贮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马铃薯储存技术

马铃薯储存技术

一、搞好田间管理,提高块茎耐贮能力。

块茎入窖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马铃薯能否贮藏成功,而块茎耐贮能力的强弱,又对入窖有直接的影响。

要保证贮藏质量,首先要从夏秋田间管理抓起。

1、搞好田间病害防治。

入窖块茎的病斑和烂薯是贮藏的最大隐患,而病薯和烂薯都来自田间。

搞好夏季田间病害的防治,是减少块茎病斑的最有效方法。

2、不过多施用氮肥。

大力推行施用氮、磷、钾配比复合肥料或马铃薯专用化肥,使茎叶生长与块茎生长相协调,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强耐贮能力。

3、提前杀秧促进薯皮老化。

薯皮老化程度是决定薯块是否耐贮的重要条件。

具体做法是收获10-15天杀秧,可用机械杀秧或用灭杀性除草剂进行药剂杀秧。

二、入窖前进行薯窖清理和消毒。

首先是把薯窖地表的土和一些残存的杂物清理出窖外,窖内不留死角。

同时,要运进新从山上或河滩取来的沙土,均匀铺垫到地面上。

然后是对墙壁等全方位的消毒。

三、不同用途的块茎要分窖贮藏。

分窖贮藏,便于按不同用途进行相应的管理。

要分品种、分级别、分用途单窖(室)贮藏。

1、种薯贮藏必须“一窖一品(种)一级”,真正做到没有机械混杂,确保品种纯度和级别一致。

注意贮藏的温、湿度,最适宜温度保持在3 -4℃之间,最适宜的湿度保持在90%左右。

2、食用薯及商品薯的贮藏条件,可以比种薯的贮藏条件宽松一些,只要做到不冻、不烂、不黑心、少损耗、保持新鲜即可。

窖内温、湿度按种薯贮藏标准调节。

3、加工薯,特别是油炸薯条、薯片用的原料薯,对贮藏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它们要求一定的薯形,干物质含量要高,还原糖含量低,是专用的品种。

对它们必须分品种贮藏,并使贮藏温度不低于7℃,最好是8 -10℃,以使还原糖不增加,才能保证油炸颜色和炸出成品的质量。

四、搞好管理,保证块茎的入窖质量。

块茎入窖质量的优劣与贮藏损耗量的大小相关。

入窖前对薯块应进行认真整理,薯块入窖质量越高,则贮藏损耗越低。

进行块茎挑选整理是保证入窖质量的关键。

做到“一干六无”。

“一干”,即薯皮干燥剂“六无”,是无病块、无腐烂、无伤口、无破皮、无冻块和无泥土杂物。

马铃薯储藏的注意事项

马铃薯储藏的注意事项

马铃薯储藏的注意事项
秋季收获后的商品马铃薯及种薯有些需要储藏保存,对储藏保存方法做如下三点提示:
1、马铃薯入库时包装袋最好选用网眼袋,利于通气散热。

要用细沙或木棒将袋子与地面隔开,利于地热及土地湿气的散失,还可以防止马铃薯被热伤。

堆放时垛不要高,一般不超过4米,两列并排为一行,行与行之间要留半米左右的通风道,行的长度视空间的大小来定。

2、储藏窖的清理和消毒。

马铃薯种薯存储要求环境条件相当严格,通常在入窖之前必须进行消毒。

一般消毒5次,常用药剂有次氯酸钠、甲醛、必菌杀、硫酸铜、农用链霉素。

配方:次氯酸钠25千克原液兑500克水,就是10倍液;甲醛、必菌杀也是10倍液;硫酸铜是五百倍液进行喷雾;农用链霉素600-800倍液进行喷雾。

在存储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带病斑的薯和烂薯。

3、马铃薯储藏期间温度过高,容易使薯堆热伤,导致烂薯;温度过低使马铃薯受冻。

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储藏温度是商品薯4-5℃为宜。

种薯1-3℃为宜,除了温度的调节外,窖内湿度的调节也是马铃薯储藏的又一重要因素,无论商品薯还是种薯,最适宜的储藏湿度应为空气相对湿度的85%-90%,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减少块茎失水损耗,如果库内过于潮湿,块茎上会凝结小水滴,也叫“出汗”现象。

一方面会促使块茎在储藏后期发芽,并长出须根,另一方面由于湿度大,还会为一些病原菌和腐生菌的侵染创造条件,导致发病和腐烂。

相反,储藏环境过于干燥,虽然会减少块茎的腐烂,却极易导致薯块失水皱缩,同样降低块茎的商品性和种用性。

1。

种薯安全贮藏的5项管理

种薯安全贮藏的5项管理

01 Chapter品种纯正健康无病保持种薯的优良品质种薯收获后,应进行精选,去除破损、畸形、带病和变异的种薯,选择健康、完整的种薯进行贮藏。

提高种薯的发芽率精选种薯适期收获严格消毒通风透气定期检查030201避免种薯的病害和腐烂02 Chapter选址建设贮藏设施的选址与建设消毒清洁贮藏设施的消毒与清洁贮藏设施的温湿度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03 Chapter采收时间使用锋利的工具进行挖掘,避免对种薯造成损伤。

采收方法挑选标准种薯的采收与挑选分级根据种薯的大小、形状、重量等因素进行分级,便于管理和使用。

包装使用透气性好的棉布或麻袋进行包装,避免密封导致湿度过大。

种薯的分级与包装种薯的预处理与药剂使用预处理在入窖前进行晾晒,使种薯表面干燥,增强抗病能力。

药剂使用可使用适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04 Chapter建立无病留种田建立无病留种田,从健康种薯田选留无病种薯,确保种薯不带病。

选用健康种薯从无病区选留健康种薯,种植前进行严格筛选,剔除带病种薯。

药剂防治在种薯贮藏前进行药剂处理,如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喷雾或拌沙处理,以预防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加强田间管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05 Chapter晾晒防虫分类秋季管理重点与措施湿度控制通风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检查•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不同,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种薯贮藏策略。

例如,在多雨季节,需要加强防潮措施;在干旱季节,需要加强保湿措施。

根据气候变化进行策略调整THANKS。

马铃薯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马铃薯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马铃薯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主食蔬菜,其贮藏与保鲜技术对于延长其保质期和减少损耗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马铃薯贮藏与保鲜技术:
1. 温度控制:马铃薯的贮藏温度应控制在4-10摄氏度之间。

较低的温度会导致马铃薯变甜,较高的温度则容易腐烂。

因此,选择合适的存储温度对于马铃薯的保鲜非常重要。

2. 湿度控制:马铃薯的贮藏环境湿度应保持在85-9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导致马铃薯腐烂或干燥。

可以利用湿度控制设备来维持适宜的湿度。

3. 防潮防霉:为了防止马铃薯潮湿和霉变,可以在储存容器或储藏室中放置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湿气。

同时,定期检查和清除已经腐烂或发霉的马铃薯,以防止蔓延。

4. 避光贮存:将马铃薯保存在黑暗的地方可以减少薯苗发芽和绿色素积聚。

暗处也能减少马铃薯表面的褐变。

5. 启动贮藏:将新鲜的马铃薯进行一段时间的"启动贮藏",即
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调整至较低的贮藏温度。

这有助于马铃薯的成熟和抗病能力的提高。

总的来说,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避光等因素,以及定期检查和清除腐烂的马铃薯,可以有效延长马铃薯的保质期,减少损耗,并确保其质量和口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 ) 时 , 将微 型 薯摆放在 l 一 2 e m 厚 的
沙层 上 , 然后 再铺一 层 沙 , 如此堆满 器具 , 置 于保温通 风透气 的地 方 。 有
条件 的可 以在专用冷库储藏 , 储藏温
度 为2 ~ 4 ℃ 。
平 2 4 .
坝一
般 山 区 可 采取 室 内储 藏 ,

要 确 保 室 内气温 不 低 于1℃
和 资金 的 支持 帮助
1 ) 针对我市马铃薯种薯储藏的问
题 , 市人 民政府要 以文件 的形式要求
各县 ( 区 ) 人 民政府要高度重视 , 以
对人 民、 对农业生产高度负责的态度
重视马铃薯种薯安全储藏工 作 , 认真
组织 , 广泛 宣 传 , 落实责任人 , 抓 紧
做好马铃薯防冻工 作。 对措施不力 ,
工 作不 到位 , 造成马铃薯种薯严 重损 失 . 给 当地 农 业 生 产及 人 民 生活带来 严 重影 响的要追究有关人 员 的责任 。
2 ) 各县 ( 区 ) 农业 部 门要 组 织 乡
( 镇 ) 农技 干部 , 走村 串户 , 责任到 人 , 分片包干 , 切实把 马铃薯种薯安 全储藏技术措施落实到户 ; 农技干部

本栏责任编辑 董惠民
l k @ E - m a i :y n n y m
is n a c. 。m
舅∈用 技 术
马铃薯是我市的重要粮经 作物 , 常 年播 种 面 积 1 4 万 h m 。左 右 , 种 薯 用 量
超过 3 0 万 t 。 同时 , 马 铃 薯又 是非 常典
型 的大宗粮作 , 其 收获部位主要 以 地
期检查记 载 ) 用移动式风机进行窖 内
强 制通 风 , 调 剂 窖 内温 、 湿 度 。
23 .
做 好 种 薯入 窖 前 的 准备 工 作 。
加强
储 藏期 间 的 管理
1 ) 新薯人 窖前准备工 作 : 清除
老 窖 中的病 薯 、 烂 薯 、 带 菌 残渣 、 污 土 , 避 免病 菌再 次传染 给新薯 , 同时 对 新 老窖体连 同过 道 用 干 石 灰粉或来
风。
3 ) 储藏期间的管理 : 适储温 、 湿
度为3 ~ 4 ℃ 、 相对湿度 以9 0 %左右为
宜 。 ①种 薯储 藏 的要 求 。 储 藏初期注
意通 风散热 , 在薯堆顶部覆盖一 层干
草或 旧 麻袋 片等物 , 使之 吸湿 , 并及 时更换成干燥 覆盖 物 , 可 有效防止块 茎 霉烂 ; 储 藏 中期 ( 气 温 最 低 的 1 ~ 2
交通 不便 , 贫弱 落后 。 在我市马铃薯
主产区 , 多数薯农就在进村公路边 随
便挖 一 个坑 , 就进 行 种 薯储藏 。 由于

薯窖地 点不 当 , 建窖简陋 , 设 施不全
等因素 , 2 0 0 8 年我们在 马铃薯主产区
进行春播调研 时 , 看到的是遍 地 堆成
小 山似的病烂 薯 。 目前在我 市马 铃 薯
在整个 马铃薯种薯储藏管理期间 , 要做 好对 薯农 的技术指 导 和技术服务工 作 。
3 ) 各级 政 府部 门要 安排 一 定 的
科技推广经 费 , 专项 用于薯农新建规 范的薯窖或对老窖进行处理 的费用补
助。
22 .
科 学建设 新 窖 。
对老窖进行合理 改造
1 ) 选地 : 窖要求建在地下水位
苏水喷洒 消毒 以 除后 患 。 2 ) 薯块入 窖前准备工 作 : ①选
薯。 入 窖块茎要求个体完整无 伤痕 、
疤痕 , 薯皮干燥 , 无腐烂及其他杂
质 ; ②薯块堆放方法 。 经 过筛选后 的
马铃薯块茎在霜冻前装袋人 窖 , 在窖
内分品种堆放 , 以 网袋装袋为主要方
式 堆 放 , 不 超过 10 排 , 空 1排 以 利通
月 份 ) 注 意 温 度 不 能 低 于 1 cc ; 储 藏
末期
(3 ~
4月
)
温 度控制在4
℃ ,
此阶
段 应在 晴天 中午开 门通 风换气数次。
②脱毒微 型种薯的储藏 。 储藏要 求更
为严格和精细 , 具体方法是 : 在霜冻 前拣除病 、 烂 薯 , 然后 用通 风透气的 器具 如竹框贮藏 , 将保湿保温材料如 河 沙 或煤灰 沙用 水拌湿 ( 手 紧捏 无 水
下块 茎 为主 , 与其他作物不 同在于 ,
繁殖 系数低 ( 仅 1 : 1 0 ) 用 , 种 量 较 大 ,
所 以 , 对种薯储藏条件要 求极为严
格 , 稍有不 慎 , 就会产生严 重后 果 。
比如,2 0 0 8 年初 , 我 市遭 受五 十年不 遇 的特大冰凌雪灾 , 因雪凌灾害损失
种薯十万余吨 , 给全市 的马铃薯生产
及 马铃薯主产 区人 民的生产生活带来
严重影响 , 损失巨大 。 为避免灾害重
演 , 最大限度地减少 因储藏措施不 当
导致损失 , 必 须做好我市马铃薯种薯
冬季安全储藏 , 确保生产用 种 。
1 我市马铃薯种薯储 藏现 状
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农 民增
收 困 难 , 自然 灾 害 频 繁 , 贫 困 面 大 ,
低 、 向阳 、 避风处 , 窖深不 宜太浅 , 薯堆 上 部 与窖 口 的距 离要 大于 当地 冻
土 层 的深 度 , 要 有通 风 孔道 以利调 剂 窖 内温 度 、 湿 度 。
2 ) 建 窖大小 : 根 据最 高产 年份产
量确定 , 应与窖容积保持一 定 比例关 系 , 薯堆 的高度 上 限为窖 高 的2 / 3 , 可 利 用 容 积 占窖容积 的6 5 % , 一 般 每m ’ 的薯块重量 为6 5 0 ~ 7 5 0 k g 。
种薯储藏技术措施 上 , 基本 没 有规范
的储 窖 , 没 有专项 经 费进 行扶持 , 没
有专人进行调查 研 究和落实 , 造成每
年都发生 大量 的病烂种薯 , 严重影 响了
我市马铃薯的春耕生产用种 。
2 我市马铃薯种薯安全储藏对策及 措施
21 .
争取 各 级 政 府 部 门 重 视 ,
给 予行政
3 ) 老窖新用 : 我市高寒山区建有
各式 各样的储藏窖 , 可 以在窖底或窖 壁 挖 一 条 宽 2 0 e m 、 深 2 0 e ra 的 通 风 槽 , 用秸秆或柴枝盖上 , 再 堆放薯块 , 增 加 自然通 风 效果 。
4 ) 窖 内应 悬 挂 温 、 湿 度计 , 根 据 储 藏期 间窖 内温 、 湿 度 变 化情况 (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