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技术规范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

IOMW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书2023年9月1 范围 (1)2设计和运行条件 (2)3技术标准 (2)4逆变器技术要求 (3)5供货范围 (7)6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 (9)7工程服务 (11)8试验、验收和演示 (12)9资料文件 (12)10数据表(投标人细化填写) (13)1范围1、1总则1、1、1本技术规范书仅适用于荣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IOMWP光伏发电项目并网逆变器,其中包括技术指标、性能、结构、试验及资料交付和技术文件等要求。
1、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提引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条文,投标方应保障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相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全部要求。
投标方如果对本规范书有异议,应在其投标书中以“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说明。
1、1、4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实施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水平较高的标准实施。
1、1、5投标方应严格按本规范书的格式编写投标文件。
1、1、6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1、2投标方的工作范围1、2.1投标方至少须按下列的项目提供并网逆变器、附属设备和服务。
a.设计b.制造c.装配d.工厂清洗和涂层e.材料试验f.设计试验产品型式试验g.生产试验产品出厂试验h.包装i.检测j.运输及现场交货k.现场服务2设计和运行条件并网型逆变装置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须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光伏逆变器的高转换效率对光伏发电站发电量和电能价格有重要影响,因此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可靠性和逆变效率有很高的要求。
并网型逆变器及配电装置应在下述条件下连续工作满足其全部性能指标:(1)环境温度:-27C〜+50℃;(2)相对湿度:≤90%(25℃);(3)海拔高度:W2000m;(4)地震烈度:8度3技术标准3.1并网逆变器引用下列的标准按相关标准和准则拟定技术条件的合同设备,包括工厂由其他厂商购来的设备和配件,都符合该标准和准则的最新版本或修订本,包括投标时生效的任何更正或增补,经特殊说明者除外。
光伏并网逆变器专用技术规范

光伏并网逆变器专用技术规范1并网逆变器范围的界定和重要功能要求1.1并网逆变器范围的界定并网逆变器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拆分、分包或外协。
并网逆变器的容量、安规、降额系数等必须严格匹配。
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接口为逆变器直流输入侧的成套光伏连接器(含公头和母头),输出接口为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
1.2并网逆变器输入、输出电气接口的特性并网逆变器的每路直流输入为截面积4mm2的光伏专用直流电缆,并网逆变器上的成套光伏连接器(含公头、母头、安装附件等)必须与光伏专用直流电缆相匹配;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接1根据三相铠装电力电缆,铠装电力电缆的截面积由设备厂家根据各自的设备情况提供建议,逆变器应保证三相铠装电力电缆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接线电缆孔必须与设备厂家建议的铠装电力电缆的截面积相匹配并预留调节余量,设备厂家需在此处提供逆变器交流输出接线电缆孔所兼容的截面积范围。
并网逆变器需通过独立的接线端子向外部提供逆变器内所有可通信设备的RS485通信接口,RS485通信接口的有效传输距离不小于100Om o设备厂家对逆变器RS485通信的通信距离、通信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对并网逆变器标准的RS485通信接口的有效带宽、通信距离、通信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并网逆变器上必须明确而清晰的标注出防雷接地点和设备外壳接地点。
设备方必须使用密封盖对未插合状态的光伏连接器等逆变器电气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有效的防潮和防尘保护。
1.3逆变器接地必须保证逆变器整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并网逆变器内部,防雷系统的接地线和漏电监测保护系统的接地线(若有)不能共用。
1.4并网逆变器的防组件PID效应功能(电势诱导衰减)并网逆变器应具备防组件PID效应功能(电势诱导衰减),应能够完全消除组件的PID效应,同时,不能对光伏组件造成损害。
为保证并网逆变器防护组件PID效应功能的有效性,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保证光伏组件方阵负极对地的最大电压≥-6V。
·20k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及施工研究

· 20k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及施工研究摘要: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作为当下电力系统运行必不可缺的构成,有效缓解电力能源的危机,彰显出显著的技术优势。
光伏发电并借着环保、绿色等优势,在社会发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未来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还需要科学设计,保证其系统能够科学的服务于社会发展。
本文基于20kW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设计,结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意在推动发电技术,起到促进作用,推动我国行业的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0k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施工引言:面对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持续性提升。
传统能源发电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符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清洁能源步入人们视野,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动力。
当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趋向成熟,能够保证经济目标更快实现,也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同时,如何提升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水平是行业研究的重点,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并利用先进技术开展施工,为电力行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一、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概况光伏发电控制系统依据的是太阳能产生的能量,由于太阳能的可再生性,通过伏特反应将电池板中的能量转换为电力系统需要的电能。
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存储等环节,能够有效提供稳定的发电形式,保障系统运行。
光伏发电将电池板的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直接完成这一过程的转换,成为全新的发电系统。
当前,光伏发电系统包含转换器、控制器等元件构成。
此外,通过并网的形式,能够更有效的将系统与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力转换系统,能够获取标准的交流电。
利用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并网连接,科学获取电量,结合电力调峰保障系统运行[1]。
从系统结构来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符合国家发展,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推动太阳能能源利用,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能够有效的推动其发展。
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势结合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当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其具备的优势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过多的影响,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
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技术规范

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技术协议适用20KWp光伏发电系统,它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配置设计、安装、质量、包装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要求。
1.2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卖方应该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和技术服务,必须为买方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
1.4 本系统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按最新颁布标准执行)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系统技术协议经买卖双方签字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协议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2000m高度要求提供。
2 逆变器技术要求2.1 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温度: -25℃~+60℃。
2.2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必须采用高品质性能良好的成熟产品。
逆变器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 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应满足电网要求,具有安全认证。
(2) 逆变器的安装应简便,无特殊性要求。
(3) 逆变器应技术先进且质量可靠,并具有多项成功应用经验。
(4) 逆变器的容量为20KW。
(5) 具有全自动运行功能,无需人工干预。
(6) 逆变器应具有如下保护:输入反接保护、输入欠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输出过载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机器过热保护等。
(7) 具有输出正弦波电流,谐波含量低,电能质量高等特点。
(8) 具有防雷、防浪涌等保护装置及系统接地装置。
(9) 逆变器要求能够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可视化程度高。
显示屏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
(10)设备如果以英文显示,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说明书;如果以中文显示,提供中文说明书。
2.3 逆变器选用技术先进且成熟的功率器件2.4 逆变器本身要求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手动分断开关。
2.5 要求设备经过严格安全测试,电气绝缘保护、电能质量等技术指标满足使用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20kWp)技术方案

20kWp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桂林尚华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太阳能离网系统主要组成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偏僻山区、无电区、海岛、通讯基站和路灯等应用场所。
系统一般由太阳电池组件组成的光伏方阵、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蓄电池组、负载等构成。
光伏方阵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在无光照时,由蓄电池给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供电,再给交流负载供电。
图1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1) 太阳电池组件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的主要部分,也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能;(2) 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主要功能分为2部分,MPPT太阳能控制器和DC/AC双向充放电控制器,其作用是对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
同时把组件和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给交流负载使用。
(3) 蓄电池组其主要任务是贮能,以便在夜间或阴雨天保证负载用电。
(一) 主要组成部件介绍2.1 太阳电池组件介绍图2 硅太阳电池组件结构图太阳电池组件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直流电能的阳光发电装置。
根据用户对功率和电压的不同要求,制成太阳电池组件单个使用,也可以数个太阳电池组件经过串联(以满足电压要求)和并联(以满足电流要求),形成供电阵列提供更大的电功率。
太阳电池组件具有高面积比功率,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在25年使用期限内,输出功率下降一般不超过20%。
2.2 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介绍采用新一代的全数字控制技术,纯正弦波输出;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集成于一体,方便使用;可以由太阳能电池板单独供电工作,也可以接入市电或发电机,实现太阳能/市电互补、太阳能/发电机互补;适用于电力缺乏和电网不稳定的地区,为其提供经济的电源解决方案。
2.3 蓄电池介绍蓄电池主要是用于储能,以便在夜间或阴雨天给负载提供电能。
基于DSP的20kW单相并网光伏逆变器

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逆变器的效率达到了* + ,。 关键词
( 引言
并网光伏发电技术是新能源领域最近十多年发 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将光伏发电系统直接与 电网相连,省掉了体积大,价格高,不易维护的蓄 电池;在城市中安装,光伏阵列可以实现与建筑的 一体化,节省安装成本;分散发电,就地使用,避 免了输电和配电损失。作为一种重要分布式发电方 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 注。从’ "世纪* "年代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 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光伏屋顶计 划。 国内的并网光伏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为研究开 发关键技术,在“十五”期间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承 担了 国 家 重 点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 ) . 大型屋顶光伏并网示范电站”的研究建 设项目。中科院电工所与加拿大 / 0 1 大学合作研制了一台’ " ( ) 单相并网光 伏逆变器,已投入示范运行,其效率达 到* + ,,谐波畸变率为+ ,左右。
过零点产生中断,控制输出电流,从而可以保证输 出电流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功率因数为 -. ,此 时逆变桥输出电压、滤波电感电压、电网电压,构 成并网的矢量三角形,满足并网条件。
" 结束语
并网 发 电 系 统 在 中 国 刚 刚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 ! 0 +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研制成功和 $ ! 0 + 6 并网 光伏示范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对于在中国宣传 和推广光伏发电技术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图) 系统控制框图
I ; K A I > I6 C L E M6 C A B << M ; N 0 A B C B < M C O= N D E I EP C M( 3 HN = = < E IQ ; = E C B6 C L E M E > A O A S M A > I; B T A < = = = < E IT E = A B "电 ? R ? H 学论 &,平成. ( ) )年, . / . . / ) 丁道宏" 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4 4 4 2 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 $ 刘凤君" 正弦波逆变器"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收稿日期: / ! ! $ ! . ! #
20K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山财大)

数值 0.02 25 2.39 50.00% 0.00% 1.00 0.42 0.927
8
20KWp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9
年均售电收入(万元)
10
25 年发电销售收入总额(万元)
11
项目投资总额(万元)
12
自有资金(万元)
13
投资回收期(年)
14
回报率(无融资)
15
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无融资)
采用 4 台 5KWp 并网型光伏逆变器接入 AC230V/50Hz 单相交流低压电网进行并网发电。 针对此次 20KWp 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程,我公司建议采用集中并网方案。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 (1)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支架; (2) 直流防雷配电柜; (3) 光伏并网逆变器(带工频隔离变); (4) 交流防雷配电柜; (5) 系统通讯及监控装置; (6) 系统发电计量装置; (7) 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8) 整个系统的电缆连接线。 本工程的光伏并网发电设备主要由太阳电池组件、直流防雷配电柜、光伏并网逆变器、交流防 雷配电柜(含发电计量表)、通讯软件和监控装置等组成。 太阳电池子阵列经过直流防雷配电柜汇流后输入到光伏并网逆变器,再经过交流防雷配电柜接 入 AC220/50HZ 单相交流低压电网。另外系统配有通讯软件和监控装置,实时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 工作参数,并存储相关的历史数据。
2.4 并网接入方案(由国家电网设计出具) 2.5 监控装置(可选)
GPRS 光伏数据采集器 光伏数据采集器通过 RS485/422 协议采集电站运行数据,包括逆变器、电表、气象站、汇流箱、 直流柜、跟踪轴等。这些数据通过内置的 GPRS 网络通讯模块传输到因特网上,然后通过登录绿色电 力网就可以方便的浏览数据和运行状况。
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GC/GF001:2009(CNCA/CTS 0004-2009)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 of Grid-connectedPV inverter below 400V2009-8-3发布 2009-8-3实施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目 次目 次 (I)前 言 (III)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分类 (3)4.1 产品型式 (3)4.2 输出功率型谱 (3)5 技术要求 (4)5.1 使用条件 (4)5.2 机体和结构质量 (4)5.3 性能指标 (4)5.4 电磁兼容性 (6)5.5 保护功能 (6)5.6 通讯 (7)5.7 自动开/关机 (7)5.8 软启动 (7)5.9 绝缘耐压性 (7)5.10 外壳防护等级 (8)6 试验方法 (8)6.1 试验环境条件 (8)6.2 机体和结构质量检查 (8)6.3 性能指标试验 (8)6.4 电磁兼容试验 (9)6.5 保护功能试验 (9)6.6 通讯接口试验 (12)6.7 自动开/关机试验 (12)6.8 软启动试验 (12)6.9 绝缘耐压试验 (12)6.10 环境试验 (12)7 检验规则 (12)7.1 检验分类 (12)7.2 出厂检验 (13)7.3 型式检验 (13)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8.1 标志 (14)8.2 包装 (14)8.3 运输 (14)8.4 贮存 (14)附 录 A (15)(资料性附录) (15)表A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参数表 (15)附 录 B (17)(资料性附录) (17)防孤岛效应保护方案的选取 (17)前言为推动和规范我国并网光伏逆变器的发展,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以及促进我国并网光伏逆变器的产业化,特制定本认证技术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适用20KWp光伏发电系统,它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配置设计、安装、质量、包装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要求。
1.2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
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卖方应该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和技术服务,必须为买方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
1.4 本系统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按最新颁布标准执行)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系统技术协议经买卖双方签字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协议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2000m高度要求提供。
2 逆变器技术要求
2.1 使用条件:
使用环境温度: -25℃~+60℃。
2.2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必须采用高品质性能良好的成熟产品。
逆变器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 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应满足电网要求,具有安全认证。
(2) 逆变器的安装应简便,无特殊性要求。
(3) 逆变器应技术先进且质量可靠,并具有多项成功应用经验。
(4) 逆变器的容量为20KW。
(5) 具有全自动运行功能,无需人工干预。
(6) 逆变器应具有如下保护:输入反接保护、输入欠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输出过载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机器过热保护等。
(7) 具有输出正弦波电流,谐波含量低,电能质量高等特点。
(8) 具有防雷、防浪涌等保护装置及系统接地装置。
(9) 逆变器要求能够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可视化程度高。
显示屏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
(10)设备如果以英文显示,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说明书;如果以中文显示,提供中文说明书。
2.3 逆变器选用技术先进且成熟的功率器件
2.4 逆变器本身要求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手动分断开关。
2.5 要求设备经过严格安全测试,电气绝缘保护、电能质量等技术指标满足使用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6 逆变控制设备的IP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2.7 工作电压/频率
逆变器交流输出为三相400V/50Hz。
2.8 噪声
当输入电压为额定值时,在距离设备水平位置1m处,噪声应不大于30dB。
2.9 逆变器的结构和机柜本身的制造质量、主电路连接、二次线及电气元件安装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2.9.1 机架组装有关零部件均应符合各自的技术要求。
2.9.2 油漆电镀应牢固、平整,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
2.9.3 机架面板应平整,文字和符号要求清楚、整齐、规范、正确。
2.9.4 标牌、标志、标记应完整清晰。
2.9.5 各种开关应便于操作, 灵活可靠。
2.9.6 面板为LCD显示屏,交流输出电流、电压和频率、故障记录功能、光伏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设备温度等一系列显示参数。
2.10 逆变器基本性能详细要求如下:
3 标识、包装、运输
3.1 标识
逆变器相应位置应有标识,标识内容如下:
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产地;
出厂编号和制造日期
制造厂商的名称和商标
相关技术参数
3.2 包装、运输
包装、运输应符合铁路、公路及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4 文件资料
随同设备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设备安装说明书
设备使用说明书
技术指标及参数
产品质量合格证
保修卡
故障检查及修复说明书
厂内设备检查及试验记录
5 验收
设备现场验收:分为静态验收与动态验收。
1、静态验收:其内容是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要求,对设备的数量,备品备件数量,随机附件的数量进行清点,对产品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运输过程有无损坏。
供需双方按照合同的要求,在设备到达现场后,双方指定授权人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结果在设备验收报告表上注明,双方签字确认。
2、动态验收:按照合同要求,供方指定现场工程师配合需方进行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让需方对设备的性能进行确认验收,双方并进行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