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重要过程,它们常常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的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这两个重要方面,以及它们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1.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异。
反应前的能量称为反应物的能量,反应后的能量称为产物的能量。
在反应中,能量可能会被释放或者吸收,这取决于反应类型以及化学平衡时能量差异的大小。
其中,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量,反应后产生的产物比反应物具有更高的能量。
例如,溶解氯化铵可以从水中吸收热量,因此需要在盐水冰敷中使用。
另外,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例如,氧气和乙烷发生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相反,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释放热量,反应后产生的产物比反应物具有更低的能量。
例如,燃烧木材就是一个明显的放热反应,因为在木材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数量与时间的比值。
反应速率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表面积等。
其中,反应物浓度是指反应物在一定数量的体积中的含量。
当浓度增加时,反应物的分子间相互碰撞的频率也会增加,导致反应速率增加。
例如,制备酸的工业过程中,用高浓度的氢气和氮气反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此分子之间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也会增加,这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
例如,一些化学工业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如制氮酸、生产硫酸。
催化剂是另一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过程。
例如,铂和钯在加氢反应中常常被用作催化剂。
表面积也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有较大的表面积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会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例如,将锌锈分散在苯中与氯化氢反应,反应速率会更快。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 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焓变(ΔH):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吸热反应:ΔH > 0。
- 放热反应:ΔH < 0。
3. 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以 C、CO、H₂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 书写注意事项。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l、s)。
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 25℃、101kPa 条件下进行,可不注明)。
要注明ΔH 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 燃烧热。
定义: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kJ/mol。
注意:燃烧热是以 1mol 可燃物为标准进行测量的。
2. 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单位:kJ/mol。
注意: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若有弱酸或弱碱参与,中和热数值偏小。
四、盖斯定律。
1. 内容。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 应用。
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得到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
五、能源。
1. 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氢能等。
2.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而能量变化则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通过归纳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的本质及其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高中化学常见反应类型的能量变化的总结。
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发生时,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时,反应物的能量较低,而生成物的能量较高。
典型的例子是燃烧反应,如燃烧木材产生热量和光。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与合成反应相反,一个物质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的物质,并且吸收能量。
此时,反应物的能量较高,而生成物的能量较低。
例如,水的电解是一个典型的分解反应,在此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反应物置换反应反应物置换反应中,一个元素或离子在反应中与另一个元素或离子交换位置,形成不同的物质。
这类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同时也产生热量。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
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在这类反应中,维持电荷平衡需要有能量变化。
例如,电池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合反应,产生水和盐。
这类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例如,硫酸与钠氢氧化物反应产生水和盐,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6.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通常涉及到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合形成沉淀。
在这类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不明显。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和反应物置换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可以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离子反应的能量变化相对较小。
通过对这些常见化学反应类型能量变化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这对于学习化学,并在实验中正确解释和理解反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应用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应用在化学反应中,能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反应的进行和结果。
本文将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入手,对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应用做出详细探讨。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指的是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它可以为热能、电能、光能等。
其中最常见的当属热能变化。
热能变化通常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种。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
例如,氨合成反应NH3(g)+H2(g)↔N2(g)+3H2O(g)即为吸热反应。
这是因为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才能促进该反应的进行。
而放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向外界释放出热量,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例如,燃烧反应2Mg(s)+O2(g)→2MgO(s)即为放热反应。
该反应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出热量,使反应持续进行。
二、化学反应的应用1、热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热化学反应是应用最广泛的,这是因为热化学反应能够精确计算反应产生或吸收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探讨反应的发生和过程。
化学反应的热化学反应分为焓变和反应热两种。
其中,焓变表示的是在恒定压力下,反应物到达产物的焓差,它通常用ΔH表示。
而反应热则表示的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例如,容器不会漏气、反应在同一压力下等)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生活和生产中,热化学反应的应用广泛,如:①工业领域:热化学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钢铁生产、化肥生产等等。
②生活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热化学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加热等等,如将食物加热到高温达到杀菌的目的。
2、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与氧化剂或还原剂之间产生电流的反应。
电化学反应分为电解和电池两种。
其中,电解是指在电流作用下,将化合物分解成原子、离子或分子。
而电池则是指在反应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在电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当属电池。
电池主要有两种:原电池和电解池。
原电池是将无机化合物和金属作为电极,以控制电流流动的方向,从而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原子、离子、分子产生变化等等。
而这些变化所伴随的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类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有两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指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一定的热能,使得反应温度升高,即温度增加。
这种反应又称为热化学反应。
例如,硝酸和钠水合物的反应:2NaNO3 · 3H2O + 2Na → 4NaOH +2NO↑ + O2↑ + 3H2O在此反应中,硝酸和钠水合物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而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指是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一定的热能,使得反应温度降低,即温度减少。
这种反应又称为热力学反应。
例如,火柴燃烧的反应式为:C10H14N2O + 8O2 → 10CO2 + 7H2O + N2在此反应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远大于反应物吸收的热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守恒定律是指能量在反应物之间的转化、转移时,始终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就是反应前的能量总量等于反应后的能量总量。
这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之和,等于化学反应前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能量转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成为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伴随的热能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热效应通常用焓(enthalpy)的变化ΔH表示。
焓是热力学中的一种物理量,它和热量是密切相关的。
(1)焓的定义焓是指一个物质在常压下的总能量,包括其内部能量和外部力的作用。
简单来说,焓是一个物质在恒定压力下的热力学函数。
(2)热效应的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测定总热量的变化值,来确定其吸热或放热量的大小。
热效应的测定具体分为两种方式:热量测定法和物理方法。
热量测定法是指测定反应容器内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从而计算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性质的变化(如电势、重量等)来确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的过程,其中涉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热量的吸收或释放来衡量。
热量是物质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化学反应的重要能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各类化学反应类型的能量变化。
一、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我们使用ΔH表示反应的焓变,即反应前后系统的能量变化。
例如,当燃烧甲烷(CH4)产生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时,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CH4 + 2O2 → CO2 + 2H2O ΔH = -890.3 kJ/mol这里的ΔH = -890.3 kJ/mol表示每摩尔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为-890.3千焦耳。
负号表示燃烧过程是放热的,即释放能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基于ΔH的正负值,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吸热反应:当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时,ΔH为正数。
这意味着反应物吸收了外界的热量,从而使反应产生的产物具有更高的能量。
吸热反应的一个例子是水的蒸发过程:H2O(l) → H2O(g) ΔH = +40.7 kJ/mol这里的ΔH = +40.7 kJ/mol表示每摩尔水蒸发所需的热量为40.7千焦耳。
正号表示蒸发过程是吸热的,即吸收能量。
2. 放热反应:当化学反应释放热量时,ΔH为负数。
这意味着反应物释放了能量,从而使反应产生的产物具有较低的能量。
放热反应的一个例子是燃烧反应: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这里的ΔH = -393.5 kJ/mol表示每摩尔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为393.5千焦耳。
负号表示燃烧过程是放热的,即释放能量。
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除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还具有其他几种能量变化类型:1. 吸附反应:当反应物从溶液或气体中吸附到固体表面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反应通常是放热的。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化学反应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使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每一种化学反应都會涉及到能量变化,能量的产生和消耗,是影响化学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会有所谓的反应热、放热和吸热等反应现象。
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反应热是指在常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一般用化学符号ΔH表示。
反应热可以是负数,表示反应释放热量;也可以是正数,表示反应吸收热量。
当化学反应放热时,ΔH是负数,称作放热反应或自发反应;当放热反应很强烈时,会产生爆炸、火花等现象。
反之,当化学反应吸热时,ΔH是正数,称作吸热反应或非自发反应。
吸热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例如加热、分解、电解等。
二、化学反应的热化学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化学计算是指利用热量平衡原则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热量变化量。
在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热容法和焓变法。
热容法是指通过测量各个化学物质的热容和温度变化,推导出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过程虽然简单,但它不太适合于反应系统发生状态变化的情况。
焓变法是热化学计算中的另外一种主要方法。
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各种化学物质的标准热焓,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合成或分解反应过程中的焓变,推导出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过程需要一定的复杂化学物质的相关数据,可靠性比较高。
三、热力学法则和能量转化热力学法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间能量的转化满足一些基本的规则。
其中比较知名的热力学法则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规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始终守恒,既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
因此,我们在计算反应热的过程中要确保能量的平衡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物理过程从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不可逆的趋向。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同样也是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只能进行到能量平衡的状态。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一种化学变化,它描述了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有很大帮助。
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情况。
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生的热量超过被反应物体系吸收的热量,因而热量被放出来。
例如燃烧反应:C3H8 + 5O2 →3CO2 + 4H2O + 热量。
吸热反应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生的热量小于被反应物体系吸收的热量。
例如硬化水泥反应:CaO·SiO2 + CaO·Al2O3 +7H2O → 8( CaO·SiO2·H2O ) + 2CaO·Al2O3 + 9H2O - 热量。
2.化学反应的放热过程在放热过程中,化学反应被释放的热能以光和声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种放热反应常常导致高温和火灾的发生。
例如,爆炸反应常常需要高温高热能,燃烧反应也需要释放出高温的热能。
3.吸热过程的化学反应在吸热过程中,反应物体系吸收的热量通常以化学反应物的形式存储在反应物体系中,即吸放热反应(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是热量作为化学反应的特征而产生的现象,并不是一定发生的)。
例如,消溶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吸热反应,在反应体系液态部分中,溶液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反应的热量也会发生变化。
4.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反应物体系中的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取决于反应所涉及的物种。
在进化的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化。
例如,水电解的反应机理会因为反应物体系中所含的元素、温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
5.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也可以用热力学方程式来表示出来,这种公式通常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所含的能量,以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理解氧化和
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 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概念,能正确书写及判断离子方程式。
掌握 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掌握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微观实质。
掌握反应热的概念, 能正确书
写及判断热化学方程式,并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总结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培养学生对相近和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
比较的能力,在对比中找出其本质区别和 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科学思想:通过化学方程式配平、离子方程式及热化学的书写,树立物质转化过程中
质量、得失电子、电荷等守恒的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应分析其本质的品质及对科学概念准确理解的品质和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比较和辨析、分类、分析和综合逻辑方法。
【重点、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热化学方程式。
基础知识
、化学反应分类
「优令反应 枸种的变犹-分解反应 1 「養换反应
L 毘分幅反应 -一展鬣徙还匝反应
原电池
类型一 厂放热用应 电解袒
」不可逆反应
「离子反应一 L 离子秦加的亂北还原底应
L 分子反应
厂崗子互换反碰 化学反应 1-电化学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2、 特征:有化合价的变化(化合价 —— 基石)
3、 本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4、 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对立统一关系
实质 判断 变化 物质 性质 产物
_____e ------ 化合价 ______ — 氧化 一 _______________ 剂 一 _________ 性 一 ___________ 产物 _____e- ——化合价 ______ ——还原——_____________ 剂—— ________ 性—— __________ 产物 ※概念串联------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方程式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J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
(1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单质的还原性
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
反应 权应
三、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厂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化合物 电解质 虽电解质:强
酸、强碱、多数盐 J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电离----电解质导电的前提(内因)
电离方程式 '-导电性的强弱: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2、离子反应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包 括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
2、离子方程式 定义:
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 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一
类型的离子反应。
同时它只表示发生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6、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4、H 2SO 4、HNO 3'
书写:写、拆、删、查
注意:(1)化合物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要正确。
(2)微溶物(如:Ca( OH 2、CaSO4 Ag2SO4 MgCO:等)以澄清或饱和y溶液的形式作为反应
物时,可拆为离子形式,生成物中微溶物一般| 不拆为离子形式。
(3)固体与固体之间、固体与浓硫酸之间的反
应一般不写为离子方程式。
(4)浓硫酸一般不写为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
盐酸写为离子形式。
(5)盐类的水解一般不完全,是
可逆的,其离子方程式一般用可逆号。
厂(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判断:(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 )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匚(5 )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3、离子共存冋题: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条件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从物质内能角度看: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 吸热反应
从反应本质看:新键形成释放出的能量 >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 放热反应
新键形成释放出的能量 <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吸热反应
概念:
意义:不仅表明了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变化。
--书写:
3、燃烧及充分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的化石燃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能源的开发
一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离子的氧化性
(2 )根据元素周期表比较:
① 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 ____________ 性越强,则阴离子的 __________ 性越弱
② 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 ______________ 性越强,则阳离子的 __________ 性越弱
(3)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 _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_还原产物(填“〉”或“V”
)
(4) 同种元素处于不同价态时: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 ___________ 性,最低价态只有 ___________ 性,中间价态 ___________
(5)通过原电池电极反应判断: ___________ 性强的是电子流出的一极。
(6 )与同种物质反应时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 _____________ ,还原剂的还原性 ________
「非金属单质(如 X 2、O 2、S 等) 氧化剂2具有最高或较高化
合价的元素的化合物
(女口 KMnO 4、H 2SO 4、HNO 3、Fe * * 3 4*、H 2O 2、Na 2O 2等) 「金属单
质
还原剂.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C 、H 2等)
|具有最低或较低化合价的元素的化合物
(如 CO.I -.H 2S.S 2-.Fe 2+.SO 2.SO 32-等)
7、 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先后律、强弱律。
8、 配平.原则: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步骤:一、标(标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等(找最小公倍数,使得失电子数相等)
三、 定(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确定变价元素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2、反应热:厂概念:
表示: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
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的系数)五、查(检查各原子总数是否守恒)
9、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