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共3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的内容,主要围绕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与法律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我们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会尊重和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培养公民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目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我们与法律同行》。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尊崇和遵守法律后果2、法律法规法治方式合法权益3、学法尊法崇尚者捍卫者4、共同事业受益者真诚信仰5、尊崇法律遵守法律法治精神6、道德尊法守法法治生活7、健康成长受益者参与者互动探究探究活动一: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考虑违背法律的后果,进而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活动二:小宇应该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具体来说,小宇应该搜集爸爸打骂妈妈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晓程应该向学校、老师及同学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探究活动三:小明的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后,他和父亲应该运用《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同出版社论法、论理,以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小明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老师PPT展示知识拓展:未成年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
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寻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服务和帮助。
诉讼途径:“打官司”诉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最终的维权途径。
探究活动四:一、可以树立宪法的权威;二、可以让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可以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既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也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探究活动五: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2022-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政治科第四单元导学案〔老师版〕主备人:_______ 审核人: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 日期:_____课题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的:1.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立;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2.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拟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学习过程:〔一〕自学过程1、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什么是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建立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表达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安康成长的根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立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检测练习1、当公民受到不法损害时,最正确方法是〔B〕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B.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C.采取一切手段进展报复 D.积极找损害者进展论理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
〞“法博士〞答复:“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
〞这段对话说明〔 D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②道德与法律互相制约、互相限制③法律表达并维护道德④道德补充法律的缺乏,并促进法律贯彻施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未成年人保护的根底在于〔B〕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我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说明〔 D 〕A.公民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B.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分C.开场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D.法制建立不断完善5、关于违法行为,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D 〕A.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B.所有犯罪都是违法行为C.做出法律制止的行为D.违背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三〕才能提升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守法精神,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学生?答案:第一要学法懂法,理解法律根本要求,理解法律的根本精神;第二要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三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擅长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1658b0a110661ed9ac51f30b.png)
①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至上③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④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2018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柳城县人民法院举办揭牌仪式。
之所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因为我们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①受益者②推动者③参与者④设计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巩固训练】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如何做?(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结合材料,请你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为什么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3)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4 CCAAA巩固训练1.(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共3份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118c5b6f941ea76e59fa0408.png)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知识梳理】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什么?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B.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C.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特征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
本该依法处理的争端或纠纷,也往往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
现实折射出中国法治文化的缺失,拷问着每个公民的法治素养。
提高法治素养,我们应该 ( )A.把不违法作为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B.积极运用诉讼手段解决所有纠纷C.淡化权利观念,积极承担义务D.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提高法治意识3.俗话说:“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4. 2016年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编写人:周文军责任编辑:张洪海【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和四道防线。
难点:懂得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95—100,填一填: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2.未成年人尚不成熟,较弱,能力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4.我国颁布了、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5.、、和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6.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分享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四幅图片,说一说: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二:阅读分享教材P96探究与分享图片及文字,议一议: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活动三:阅读教材P98相关链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谈一谈: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2.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活动四:阅读教材P99相关链接和下面探究与分享小强的事例,说一说: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课堂小结构建网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法律为我们护航感受法的关爱【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某市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共3份

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共3份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治同行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2、通过活动探究,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
3、通过观看宪法宣誓的视频,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重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难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课型探究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 _____ ,会有什么 _____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_____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_____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_____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_____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_____ 、自觉遵守者、坚定 _____ 。
(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_____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 _____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_____ 。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自主研讨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一、自主学习
1.学会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
过,表达自身合法的和。
在实现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2.树立法律信仰
(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地法律、法律、法律和法律。
当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增强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和。
二、合作学习
1.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
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如何做?
三、复习巩固
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
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当()
A.找人帮忙,私下解决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C.打击报复,以牙还牙
D.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
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
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
4.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
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法治的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
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A.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
B.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
C.为增加收入,尽量少缴税
D.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
6. “大头女孩”秋子,在上海求职中遭遇相貌歧视,随后她向上海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劳动部门两次调解后,秋子获得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这说明( )
①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②法律必须保证所有的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
③平等的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
④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四、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某实验中学七年级准备结合“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的相关知识,开展一次以“让法律进校园”为专题的法制讲座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七年级的学生,请积极参与进来,并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帮助学校为开展本次活动选择三种合适的活动方式。
(2)请你帮助学校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3)假如要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活动,在你的演讲稿中最可能用到哪些观点?
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
10.2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
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__________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___的单程和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的形成。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⑴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_____。
⑵青少年不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中国迈向_____________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_____________,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国_____________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
(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
【展示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
【达标1】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
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培辅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描述:优()良()不佳()
七、教与学反思:
我们与法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