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鱼纲分类_第四版
鱼纲分类教案

日本须鲨(须鲨目)
日本须鲨:眼前方及下方具5-6枚肉垂或皮瓣,头侧 具很多皮须,但颈部无须。
真鲨目
主要特征
世界上软骨鱼类中属、种最多的一个类群。 鳃裂5对,背鳍两个,无棘,具臀鳍。 无鼻口沟,鼻孔不开口于口内。 眼具瞬褶或瞬膜。 47属200余种。
皱唇鲨(真鲨目)
星鲨和吻沟双髻鲨(真鲨目)
角鲨目
具原始性特征: 体被硬鳞质的菱形硬鳞,歪型尾。 心脏具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
具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多具鳔。 内骨骼大多为硬骨。
分类
鲟形目 多鳍鱼目 弓鳍鱼目 雀鳝目
中华鲟与白鲟
属于鲟形目。中华鲟,又称鳇鱼,属于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
属于鲟形目。中华鲟,又称鳇鱼,属于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
2、鲱形总目(Clupeomorpha)
双鳔肺鱼目 非洲肺鱼
⒈ 总鳍总目(Crossopterygiomorpha)
是一类出现于泥盆纪的古鱼,也是当时数量最大的 硬骨鱼类; 中轴骨骼是一条纵行的脊索而不存在椎体; 具肌肉发达的肉叶状偶鳍; 现仅存一种: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ane
⒉ 肺鱼总目(Dipneustomorpha)
特征: 腹鳍腹位,鳍条一般不少于6枚。 鳍无棘。 圆鳞。
分类
鲱形目 鲑形目 海鲢目 鼠鱚目 灯笼鱼目
太平洋鲱、鲥鱼、鳓鱼(鲱科)
鯷鱼、刀鲚、黄鲫(鯷科)
3、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 特征: 体延长,多呈鳗形。 腹鳍腹位或无。背、尾、臀 鳍连在一起。 个体发育有变态。 分类:分3目,我国产鳗鲡目。
特征: 腹鳍多胸位或喉位。 鳍通常有棘。 体常被栉鳞。 为种类最为丰富的类群
主要目组成
刺鱼目 合鳃目 鮋形目 鲀形目
硬骨鱼纲 4 总目

天津一渔民2003年10月27日捕到一尾“超级大鲇”
“鲇鱼王”被天津自然馆精心制作成标本
被天津自然馆收藏的“鲇鱼王”标本全景
“鲇鱼王”标本头部特写
巨 型 大 口 鲇
生 吞 一 只 鸭
四川遂宁麻子滩水库惊现“恐怖鱼” →渔民捕到 一尾25kg、近人身长的大鱼 据麻子滩渔业养殖有限公司经理罗昌林介绍,4月6 日公司组织渔民集中捕鱼时,捕捞起一尾25kg的大口鲇。 剖开鱼腹,有一只完整的死鸭子和几尾巴掌大的鱼
黄斑褶鮡 Pseudecheneis sulcatus (McClelland)
无斑褶鮡 P. immaculatus Chu
云南腾冲槟榔江 大头鱼、石扁鱼 石贴子、老虎鱼 刺古头
春夏之交雨季来临,大头鱼从水中沿树干攀援, 悬挂在树干、树枝上,犹如一串串墨绿色大辣椒。用 长竹竿敲打树枝可捕获 胸部宽而平坦,形成吸盘,吸附于石头或树上, 能将身体左右、上下移动。为避免鱼卵被山洪冲走, 爬上树去产卵。气温逐渐升高,孵化后仔鱼落入江中
钝头鮠科 -分布与分类
分布:亚洲巴基斯坦至日本南部及其附近 岛屿之淡水域 2属约10余种,我国1属9种 山涧小溪及河川中、上游,底栖性,小型 鱼类 夜行性,白天大多躲在岩石缝隙中,夜间 或洪水期时才游出活动觅食 肉食性,主食水生昆虫及其它小型无脊椎 动物
钝头鮠
8.
粒鲇科 Akysidae
细尾鱼芒 Pangasius nasutus
短须鱼芒 P. micronemus
粗尾鱼芒 P. beani
长丝鱼芒 P. sanitwangsei
均 分 布 在 澜 沧 江
7.
钝头鮠科 Amblycipitidae
torrent catfishes
鱼纲分类

黄唇鱼
黄唇鱼 国家II级保护鱼类。 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 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沿岸。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松江鲈鱼
• 鲟形目 鲱形目 鲤形目 鳗鲡目 合鳃目 鲑形目 海龙目 鲻形目 鲈形目 鲀形目 鲽形目 鮟鱇目 • 几种鱼的区分 观赏鱼
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
本目是一类生长较快的大型经济
鱼类,肉和卵都是珍贵的食品,皮 可制革。脊索可制胶。其特征是: 1 体被五行硬甲(硬鳞)或无鳞; 2 多软骨,歪尾; 3 吻部特别延长,口在吻的腹面。 我国特产的白鲟、中华鲟 (Psephurus gladius)分布在长 江干流和出海口,为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
鲥
• 别名三黎鱼、三来 。 一般个体长40多厘米,最大个体 64厘米,体重2.5~3千克以上。体长,侧扁。鲥鱼为鱼 中珍品,是“长江三鲜”之一,古为贡品。自古有“鲥 鱼挂网不动而护其鳞”之说,故宋苏轼称它为“惜鳞 鱼”。二十世纪50~70年代境内江段盛产鲥鱼,现产量
鲱鱼用肛门说话
鲱鱼具有一种奇特功能———会从肛门排气 放屁,形成串串气泡,而且这种现象独一无二。 科学家还未发现其它鱼类也会从肛门排气,即便 有,也没鲱鱼这么大动静,发出如此高亢的喧闹 声,听上去如同人们为了表示轻蔑或者嘲笑而发 出的响亮咂舌声。
达氏鲟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是一种纯淡水的鱼类。
白鲟
头部特长,占体长1/3,性凶猛,体表光滑无鳞。白鲟 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著名珍稀鱼类,被称为“水 中大熊猫”,为我国所独有,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钱塘江。
鲱形目(Clupeijormes)
鲱形目是世界性分布的海洋鱼类,主要特征有:
1 无侧线 2 腹鳍腹位 本目鱼类常具洄游性,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硬骨鱼纲 4总目 介绍

上分布最广的一类淡水鱼类
欧亚大陆除北极圈的寒漠地带外,几乎都有其 踪迹 非洲除撒哈拉大沙漠外,均有鲤科鱼类分布 亚洲、欧洲和非洲共约有 1750 种;北美洲还分 布有270种左右与旧大陆不同的种类,其向南扩展
分布可达墨西哥的南部
亚洲东南部是鲤科鱼类分化和分布的主要地区
鲤科鱼类是北半球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淡水捕捞
② 平鳍鳅亚科 Homalopterinae
体圆筒形或平扁;腹平背隆 多数具吻褶(皮下包而成)
台东间吸鳅
Hemimyzon taitungensis
澜沧江华平鳅 Sinohomaloptera lancangjiangensis Zheng
埔里华吸鳅 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Liang
吻皮下包,在口前形成吻沟和吻褶
鳃孔小
具2对以上须
平 鳍 鳅 科 -分类
东南亚山区溪流中的小型鱼类,2亚科27属 约113种 我国2亚科15属约66种与亚种,仅南部有 分布,不常见 平鳍鳅亚科:偶鳍不分枝鳍条>2枚 12属56种(7属25种与亚种) 腹吸鳅亚科:偶鳍不分枝鳍条=1枚 15属54种(8属41种)
北方泥鳅 M. bipartius
黑龙江泥鳅 M. mohoity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 dabryannus
5. 平 鳍 鳅 科 Homalopteridae hinstream loaches
体前部平扁
胸、腹鳍宽大平展,联合成吸盘
鳞小或无鳞。咽齿1行,无咽磨(角质垫)
3亚科35属约335种与亚种
我国:3亚科23属131种与亚种 淡水鱼类,欧亚大陆、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亚。 底栖。最大体长约35cm
鱼纲的分类

鳞片;
(二)鱼类的洄游和渔场渔期的确定
洄游:某些鱼类在一定时期沿着一定的路线, 进行集群的迁移活动。 洄游类型: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 渔场:鱼类洄游的结果,形成在一定地点, 每隔一段时间,鱼类就大量集中,在鱼群大 量集中的地方。 渔汛:在渔场内,鱼群大量集中的时期。
引起鱼类回游的原因
生长迅速时期,鳞片形成宽 而稀疏的环纹;生长缓慢的时候, 则形成窄而紧密的环纹。这样,一 年中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鱼类摄食的变化,反映到鳞片、耳 石和某些骨骼上形成疏密相间的环 纹,称年轮.
鱼类年龄鉴定材料
鲑科、鲱科、鲤科和鳕科 鲈科 鳃盖骨、匙骨; 石首鱼科 耳石; 鲇科 椎体。
现存约22000种,我国2830余种,分为两类:
系
系
软骨鱼系
系
系
板鳃亚纲1
背鳍背位
代表动物
鲨 的 生 殖
板鳃亚纲2
背鳍尾位
全头亚纲
硬骨鱼系
硬骨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现 存种类在20000余种;它们广布于地球的各个水域, 从两极到赤道、从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到10000 米以下的大洋深处。 其特征有:具硬骨,体被骨鳞、少数被硬鳞或 无鳞;口多端位,大多数种类肠中不具螺旋瓣;鳃 隔退化,每侧具一个鳃孔,具骨质鳃盖;无鼻孔沟; 无鳍脚;皮肤粘液腺发达;多正尾;多数具鳔;多 数体外受精,卵生,卵小而多,少数发育经变态。 分为三个亚纲: 总鳍亚纲、肺鱼亚纲和辐鳍亚纲
总鳍亚纲
具内鼻孔并与肺相通,肺能行气呼吸。
马兰鱼
肺鱼亚纲
,并与鳔相通,鳔能呼吸。
硬骨不发达,终身有残存的脊索, 椎体尚未形成;无前颌骨和颌骨, 脑颅为单一硬骨块;体被圆鳞
鱼纲分类

大黄鱼
图16-62 大黄鱼、 小黄鱼、 黄姑鱼、 娩鱼 石首鱼科
小黄鱼 黄姑鱼
娩鱼
蓝圆鯵
竹筴鱼 图16-63 蓝圆鯵、竹筴鱼
鯵科
图 16 64 真 鲷、 黑 鲷
鲷 科
真鲷 黑鲷
带鱼
图16-65 带鱼、小带鱼
小带鱼 带鱼科
图16-66 鲐鱼、金枪鱼 鲭科
图16-67 蓝点马鲛 鲅科
中国团扇鳐
孔鳐
图16-44 颗粒犁头鳐、中国团扇鳐和孔鳐 鳐形目
图16-45 花点魟和无斑鳐鲼 鲼形目
图16-46 电鳐 电鳐目
(二)全头亚纲
*特征 *分类:仅1目3科。代表:黑线银鲛
图16-47 黑线银鲛
二、硬骨鱼类
*特征: *分类:分2亚纲,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
(一)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
6、鲑鲈总目 (Parapercomorpha)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鳔无管。颐部常有一
小须。背鳍1~3个,臀鳍1~2个
分类:包括鲑鲈目和鳕形目,我国只产后者
图16-57 鳕鱼
7、鲈形总目 (Percomorpha)
特征:腹鳍多胸位或喉位。鳍通常有棘。 体常被栉鳞
分类:共10目
(1) 刺鱼目
特征:吻多呈管状。许多种类体被骨板
图16-53 大麻哈鱼、哲罗鱼、大银鱼、狗鱼 鲑形目
虹鳟
3、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
特征:体呈鳗形。腹鳍腹位或无。背、尾、臀
鳍连在一起。个体发育有变态
分类:共3目。我国产鳗鲡目
鳗鲡 图 16
54
-
鳗
鲡
与
海
鳗
海鳗
3、鱼纲

腭突 腭方软骨
颌弓
角舌软骨
基舌软骨
麦克耳氏软骨 舌颌软骨 基鳃软骨
舌弓
下鳃软骨
鳃弓
鳃条软骨 咽鳃软骨 上鳃软骨
鲨鱼咽弓(腹面)
咽鳃软骨 上鳃软骨 角鳃软骨 下鳃软骨 基鳃软骨
鳃弓的构成模式图
硬骨鱼咽颅
颌弓:腭方软骨 麦氏软骨 腭骨、翼骨、方骨,构成口腔顶壁 齿骨、隅骨
前颌骨、上颌骨、关节骨、齿骨、隅骨
板鳃类
鳔:比重调节器
开 鳔 类 的 鳔
闭 鳔 类 的 鳔
内淋巴窗
半规管 闩骨 舟骨 间插骨 三角骨
鲤形目鱼的鳔
韦 伯 氏 器
水内声波 鳔内气体震动 韦伯氏器
鳔
内耳淋巴腔
产生听觉
7、循环系统
• 心脏及围心腔
软 骨 鱼 类
硬 骨 鱼 类 肺鱼的心脏
• 血液循环:单循环
心室 心 房 静脉窦
肝静脉
构成
输卵管——米氏管(软骨鱼)
卵巢外膜(硬骨鱼) 第二性征:鳍脚,交配器,婚色,珠星等
精巢
输卵巢 肾脏 卵巢
精巢
输卵巢 子宫
硬骨鱼(雄)
软骨鱼(雄)
硬骨鱼(雌)
软骨鱼(雌)
鱼类生殖与排泄系统
第二节 鱼的分类
区别特征
骨
鳃 鳃
软 骨 鱼 系
软
无 发 达
硬 骨 鱼 系
骼
盖 隔
骨
硬
有
骨
不 发 达
鳞
尾 口 型 位
(4) 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内脏活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神经管腔
背根
脊髓 背根 背神经节 灰质 腹根 腹根 白质
背支 腹支 脏支(交通支)
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第一节概述鱼类的定义、鱼的简介第二节鱼纲的主要特征概述:一、体型和皮肤(一)体型1 温带、热带海洋中--纺锤形的体型淡水(江河、湖)--侧扁型平扁型鳗型2身体分部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3. 鳍鱼类具有奇鳍和偶鳍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
鳍的组成:鳍膜鳍条棘软鳍条分支鳍条不分支鳍条棘和鳍条的数目因种而异,是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胸鳍:位于头的后方,是协助平衡鱼体和控制运动方向的器官。
腹鳍:具有稳定身体和辅助升降的作用。
其位置因种类而不同。
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腹鳍喉位、缺乏腹鳍奇鳍:背鳍-位于背部正中,其形状、大小、数目因鱼而异。
臀鳍-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是维持鱼体垂直的平衡器。
尾鳍-起舵和推进的作用。
分为正尾、歪尾,有些种类消失。
4. 口--位于头的前部,由活动的上下颌支持。
上下颌出现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开拓了广泛摄取食物的领域是其进攻、防御、筑巢、求偶、钻洞、呼吸进水的工具。
促进了运动器官、感觉器官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动物体制的全面进化。
5. 触须--位于口周围。
触须上分布有味蕾,司味觉。
据着生部位不同分为吻须、颌须、頦(ke)须。
6. 眼--一对,侧生7. 鼻孔一对,位于吻的背侧,是嗅觉器官的通道,每个鼻孔被瓣膜分割为前鼻孔和后鼻孔,水流通过鼻孔与嗅囊发生接触,能感受外界的化学刺激。
8. 鳃盖--为骨质,着生鱼头的后侧,后缘内侧附生鳃盖膜。
鳃盖下方为容纳鳃的鳃腔。
其内外分别与咽部及鳃孔相通,进入口中的水流通过鳃腔由鳃孔排出体外。
鳃盖膜在头部腹面是否与峡部相连是淡水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9. 侧线--由皮内侧线管开口于体表侧线鳞上的小孔连接而成。
在头部也常常形成复杂的侧线系统。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还有色素细胞、毒腺、发光器和鳞片等皮肤衍生物。
1.皮肤:(1)作用: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有些鱼类兼有呼吸作用;感受外界刺激;吸收少量营养物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
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 主讲人:王茂先
4 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
鳗形,腹鳍腹位或缺,背鳍臀鳍的基底长,与尾鳍 相连。3(1)目,我国产鳗鲡目。
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主讲人:王茂先
裸胸鳝Gymnothorax
主讲人:王茂先
特征:体形似鲱形目,但具脂鳍;有侧线 代表动物:银鱼,鲑鱼,大马哈鱼
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eta
主讲人:王茂先
马苏大麻哈鱼
白斑狗鱼
主讲人:王茂先
3.4 灯笼鱼目Scopeliformes
特征:口大,两颌、腭骨及舌上有能倒伏的尖齿。
代表动物: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
斑马鱼Danio rerio
主讲人:王茂先
鳅科 特征:口小,口须1~4对,咽齿1行。
泥鳅Misgurnus anguillcadatus
主讲人:王茂先
5.2 鲶形目Siluriformes
口大齿利,口须1~4对,常有脂鳍,胸鳍具硬 棘。
胡子鲇Claris fuscus
主讲人:王茂先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fulvidraco
主讲人:王茂先
白鲟Polyodontidae gladius
中华鲟Acipenseridae sinensis
主讲人:王茂先
1.2 多鳍鱼目Polypteriformes
特征:背鳍分离为小鳍。产于非洲 代表动物:多鳍鱼
多鳍鱼 Polypterus bichr
主讲人:王茂先
1.3 弓鳍鱼目Amiiformes
特征:体被圆形硬鳞,具喉板。 代表动物:弓鳍鱼
弓鳍鱼 Amia calva.
主讲人:王茂先
1.4 雀鳝目Lepidosteiformes
特征:被菱形硬鳞。无喉板和喷水孔。 代表动物:雀鳝
雀鳝 Lepidosteus osseus
主讲人:王茂先
2 骨舌鱼目
特征:胸鳍位低,背鳍后位,在臀鳍上方 代表动物:金龙,银龙
主讲人:王茂先
8.扁鲨目
特征:胸腹鳍扩大,彼此接近,背鳍2个,位于 尾部上方。
代表动物:日本扁鲨Squatina japonica
主讲人:王茂先
1.锯鳐目
特征:吻狭长而平扁,似剑状突出,边缘具尖利的 吻齿。代表动物:尖齿锯鳐Anoxypristis cuspidata是锯 鳐科、钝锯鳐属的一种鱼类。
6 鲑鲈总目Parapercomorpha
特征:颐部具1小须,腹鳍胸位或喉位,背鳍1~3 个,臀鳍1~2个。
代表动物: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主讲人:王茂先
斑鰶 Clupanodon punctatus
主讲人:王茂先
鳓鱼 Ilisha elongata
大西洋鲱鱼Clupea harengus
主讲人:王茂先
青鳞鱼Harengula zunasi
鲥鱼 Macrura reevesii
主讲人:王茂先
凤鲚Coilia mystus
主讲人:王茂先
3.3 鲑形目Salmoniformes
金龙
银龙
主讲人:王茂先
3.鲱形总目Clupeomorphe
特征:腹鳍腹位, 鳍条少于6;胸鳍接近腹缘。 圆鳞。6(5)目
主讲人:王茂先
3.1 海鲢目Lopiformes
特征:低等类型,具动脉圆锥和喉板。
海鲢 Elops hawaiensis
主讲人:王茂先
3.2 鲱形目Clupeiformes
特征:鳍无棘,背鳍单个。圆鳞,无侧线。 重要经济鱼类。
代表动物:日本须鲨Orectolobus japonicus为须鲨
科须鲨属的一种鱼类。
主讲人:王茂先
5.真鲨目
特征:眼有瞬膜
代表动物:星鲨,星鲨属包括:白斑星鲨(Mustelus manazo),前鳍星鲨(Mustelus kanekonis),灰星鲨 (Mustelus griseus)、双髻鲨、黑印真鲨Carcharhinus menisorrah、鲸鲨Rhincodon typus等。
小鳞鱵Hyporhamphus sajori
主讲人:王茂先
大圆鄂针鱼Tylosurus giganteus
主讲人:王茂先
6.3 银汉鱼目
特征:背鳍2个,口可伸出。 代表动物:银汉鱼科产于热带到温带诸海, 有些为溪水鱼,有29属、约160种。
白氏银汉鱼Atherina bleekeri
主讲人:王茂先
主讲人:王茂先
鲤科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组成,咽齿1~3行,无脂
鳍。 代表动物:“四大家鱼”的青、草、鲢、鳙 及鲤、鲫、鳊、鲮、团头鲂(武昌鱼)
青草 鲢鳙
主讲人:王茂先
鲤Cyprinius carpio
鲫Carassins auratus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ua
鲫Carassins auratus 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
鲸鲨Rhincodon typus
主讲人:王茂先
7 角鲨目
特征:背鳍2个,多有硬棘,无瞬膜,无臀鳍。 代表动物:长吻角鲨
长吻角鲨Squalus mitsukurii
主讲人:王茂先
7.锯鲨目
特征:头平扁,吻长似剑状突出。 代表动物:锯鲨,即锯鲨目的鲨鱼,属于板鳃类, 其下只有一科。
六鳃锯鲨Pliotrema warreni
主讲人:王茂先
双鳔肺鱼目Lepiosireniformes
特征:鳗形,胸鳍鞭状或狭短,体鳞小。
代表动物:美洲肺鱼Lepidosiren paradaxa ,非洲肺 鱼Protopterus annectens
主讲人:王茂先
(二)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1.硬鳞总目:心脏具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歪 尾,具喉板。4(1)目。 1.1 鲟形目:体型似鲨,吻长,口腹位;有5行纵列 的骨板,或裸露而具硬鳞,软骨,仅头部具膜质硬 骨,脊索发达。 中华鲟、白鲟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主讲人:王茂先
斑马鱼,又名蓝条鱼、花条鱼、蓝斑马鱼、印度鱼、印度斑马 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种。
斑马鱼与基因工程 斑马鱼是研究发育生物学的新兴模式动物。斑马鱼由于具有饲育容易、胚胎
透明、体外受精、突变种多、遗传学工具成熟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研 究脊椎动物发育与人类遗传疾病的新兴模式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相较下, 斑马鱼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多达6,000多种的遗传突变种,这些突变种的建立 大致上是利用X射线、ENU或反转录病毒的感染造成基因组的突变,之后再经 由多次的子代筛选所得。这些突变种的表征包含如胚层分化,器官发育,生 理调适与行为表现等多方面,所以可提供研究人员极佳的正向遗传学材料来 进行发育机制上的研究。另外在斑马鱼系统中也开发出阻断基因功能的工具Morpholino,可快速以逆向遗传学手法来验证基因的功能。所以正向遗传学 与逆向遗传学的巧妙利用,可以正确推导出斑马鱼遗传发育途径,也是目前 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疾病新兴模式动物的主要原因。
光魟Dasyatis laevigatus Chu
主讲人:王茂先
2.4 电鳐目
特征:体盘圆形,皮肤光滑柔软,具发电器官。 代表动物:电鳐,软骨鱼纲电鳐目鱼类的统称。
黑斑双鳍电鳐Narcine maculata
主讲人:王茂先
(二)全头亚纲
代表动物:银鲛,俗称带鱼鲨,海兔子,如黑线 银鲛Chimaera phantasma。
主讲人:王茂先
板鳃亚纲与全头亚纲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体形
梭形或盘形 梭形
鳃孔 上颌与颅骨
5~7对,无鳃盖 1对,具膜质鳃 盖
不愈合
愈合
鳍脚
腹鳍脚
腹鳍脚,腹前 鳍脚,额鳍脚
主讲人:王茂先
鲨形总目和鳐形总目
鲨形总目
鳐形总目
体形
梭形
盘形
鳃孔
侧位
腹位
胸鳍与头侧
不相连
相连
背鳍
背位
位于尾上
尾
歪尾
有或无
主讲人:王茂先
5 鲤形总目Cyprinomorpha
特征: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有脂鳍,开鳔类,具韦 伯氏器。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2(2)目。 这类又称为“骨鳔鱼类”
主讲人:王茂先
5.1 鲤形目Cypriniformes
特征:体被圆鳞或裸露。许多种类口内无齿, 而具发达的咽齿。 我国淡水鱼类主要类群。 胭脂鱼科:胭脂鱼
1.六鳃鲨目
鳃孔6~7个。代表动物:扁头哈那鲨 Notorynchus cepedianus,是六鳃鲨科哈那鲨属 的动物。
主讲人:王茂先
2.虎鲨目
特征:头大吻钝,背鳍2个,前方各具1枚鳍棘。
代表动物:狭纹虎鲨Heterodontus zebra狭纹虎鲨为
虎鲨目虎鲨科虎鲨属的一种。
主讲人:王茂先
3.鲭鲨目
主讲人:王茂先
肺鱼亚纲 Dipnoi
特征:口腔内有内鼻孔、偶鳍内具双列式排列的鳍 骨和高度特化的适应于压碎软体动物硬壳的迷齿。 原始特征:无次生颌,脊索终生保留,具动脉圆锥、 螺旋瓣;原型尾。 进化特征:具鳔呼吸,原始双循环。
主讲人:王茂先
单鳔肺鱼目Ceratodiformes
特征:体侧扁,胸鳍宽阔,体鳞大 代表动物:澳洲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
特征:背鳍2个,无硬棘。 代表动物:大白鲨(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称 噬人鲨,是最大的食肉鱼类,身长可达6.5米,体重3200公 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锯齿缘,呈三角形,牙长10厘米, 大型进攻性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