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三章-2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课件
苏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一《细胞类型和结构》课件

流动镶嵌模型(如图)
糖被(保护、润 滑、细胞识别)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 分子或排布在其两侧,或嵌插于其中,或贯穿整体。
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的分布:镶于表面;嵌入里面;贯穿整个双分子层
3、膜的结构特点:结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来分析
思考:上面几个图片 细胞的类型相同吗?
一、细胞的类型
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顺序,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DNA
鞭毛 纤毛
核糖体
注:植物细胞 还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较小(1~10µm) 较大(10~100µm) 基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纤维素和果胶 本 细胞膜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似 结 细胞质 只有分散的核糖 构 有各种细胞器 体, 无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 只有核区, 有核膜,具有真正 或拟核 有DNA, 称为拟核 的细胞核 代表生物 细菌, 放线菌, 蓝藻, 绝大多数生物, 包 支原体, 衣原体 括动物, 植物, 真菌
材料三:1925年科学家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红细 胞的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并测定脂质单层分子 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铺展面积为红细胞表 面积的两倍。 思考:分析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Ⅰ、细胞膜的结构: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结构: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三明治”模型: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细胞膜清晰的暗—亮— 暗的三层结构。因此,他提出假说:所有的生物膜都是 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 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 膜作为一个单位看待,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科学家对于生物膜是静态 的观点提出质疑:如果是这样,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 以实现,就连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都不好解释。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件: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堂小结
光学
透射 扫描
乘 以
视野中央
当堂检测
1.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右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
应是
√A.向右上方
C.向右下方
B.向左上方 D.向左下方
解析 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位于右上方→说明其实际在装片位置的左下方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
绘图 :绘出所观察到的不同类型的细胞
问题探究
1.观察下面的细胞示意图,思考下面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生物的细胞、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 胞形态不同;但不同种生物的细胞及不同组织的细胞通常都具有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表明细胞又具有统一性。
整的细胞(如图甲),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 完整的细胞?__4_个__。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
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
度。放大倍数与细胞数成反比关系。
解析 答案
(2)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如图 乙),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 _4_个___。
(4)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其 功能 不同。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制片 :制作叶片(或人口腔上皮细胞)_临__时__装__片__ ↓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_视__野__中__央_ ↓ 高倍镜观察 :转动 转换器 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 调节亮度 :调节 光圈 使视野亮度适宜 ↓ 调焦 :缓慢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
2018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3课时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二复习课件苏教版必修1

【解析】线粒体呈无色,观察时需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叶绿体 中有叶绿素等色素,呈现绿色,所以不用染色。在高倍镜下看到的 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菠菜叶可用于观察叶绿体 而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因为叶绿体的绿色会掩盖线粒体的染色 效果,从而影响实验观察。观察线粒体,一般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作材料。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 【答案】C
的场所。
层膜,由一些扁平小囊和小泡构成。
(2)功能:一般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蛋白质有 的功能;在植物细胞中还与 6.中心体 (1)分布:存在于动物细胞和 中。 的形成有关。
(2)功能:与动物细胞的
有关。
7.液泡 (1)结构:由单层膜包围而成的泡状结构,普遍存在于植物细 胞中。 (2)功能:内含 ,储存营养物质,调节细胞内的环境, 与细胞吸水密切相关。 8.溶酶体 (1)结构:由单层膜围成的囊泡状结构,内含多种 。 (2)功能: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 的病毒或病菌。
知识点一:细胞器 1.阅读课本 P41~43,小组讨论,归纳比较各种细胞器的结构 和功能,并填写在下表中。
项目 存在位置 膜结构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叶绿体 液泡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中心体 溶酶体
答案:
存在位置 膜结构 功能 动植物细 线粒体 与能量代谢有关,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胞 双层膜 有少量遗传物质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细胞 液泡 调节细胞内环境,与渗透作用有关 内质网 与物质合成、运输有关 单层膜 对蛋白质有加工和运输的功能,与动物细 高尔基 动植物细 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的形 体 胞 成有关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动物细 无膜 中心体 胞、低等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 溶酶体 单层膜 含多种水解酶,分解多种物质 胞 项目
苏教版必修一三细胞的基本结构二节时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知识目标: (1)了解病毒,明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2)掌握细胞膜、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生物膜系统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4)能描述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课时 细胞壁和细胞膜
基本知识:
❖简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成分、功能; ❖明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细胞膜研究经典实验。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物的“动力工厂”
思考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比较分子可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展开为一层
磷脂分子在三种情况中的排列方式
疏水端
磷脂分子置于水中
亲水端
平铺于水面上
两个水 槽“隔 板”的 孔隙
很多细胞是球 体,在细胞的 内外有一些液 体,这些液体 是水溶液,磷 脂分子又会怎 样排布呢?
水溶液
水溶液
1925年,Gorter 和Grendel 对血影的研究
第2课时 细胞质
基本知识:
❖明确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知道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范围是细胞质
主要成分:水、无机盐离子、
细胞质基质
脂类、糖类、氨基酸、 各种酶等
细胞质
主要功能: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为新陈代谢提供必需的 物质和环境条件
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课堂训练
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
膜的组成,是因为( B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 构 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 到
3.2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1)201012

弧菌 螺菌
生物
细胞结 构生物
原核 生物
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 蓝藻----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鱼腥藻、
地木耳、发菜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核 生物
蓝藻细胞模式图
蓝藻包括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地木耳 和发菜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等
原核 生物 细胞 结构 生物 真核 生物 细菌 蓝藻 放线菌
化学组成
磷脂、蛋白质、糖类
分子结构
结构特点
流动镶嵌膜型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要功能 保护、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参与物质交换
染色剂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活细胞不会被染色;
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染色剂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细胞是 否被染色来细胞是否具有活力。
细胞壁与细胞膜
组成成分 通透性
细胞壁 纤维素、果胶 全透性 脂质、蛋白质、 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 多糖
功能
保护、支持 分隔、控制、 信息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2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1课时)
本节聚焦
1、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概述细胞膜的结构域功能。 3、知道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回顾:细胞学说的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
1.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魏尔肖
3.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的概念: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
细胞生物类型
支原体 衣原体 原核 细菌 生物 蓝藻 放线菌 霍乱弧菌 破伤风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 结核杆菌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3课时细胞核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学案苏教版必修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3课时细胞核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学案苏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3课时细胞核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学案苏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3课时细胞核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学案苏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课时细胞核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除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和植物成熟的筛管没有细胞核外,其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组成。
3.核膜是双层膜,上面具有核孔,新陈代谢越旺盛,核孔数量越多.4.核仁在细胞分裂时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核糖体中的RNA来自核仁。
5.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6.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储存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场所.7.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膜结构,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一、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核的结构[据图填空]2.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色DNA和RNA[填图]3.细胞核的功能(1)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2)是储存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场所。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把细胞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不仅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还在细胞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病理课件 第三章-2

肾贫血性梗死
肾贫血性梗死
肾贫血性梗死
脾贫血性梗死
脾贫血性梗死
2、出血性梗死: 双重血液供应,组织疏松,高度瘀血。
条件:严重瘀血、组织疏松。 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常见器官:
死后血凝块 不与血管壁粘连,易分离 有光泽,湿润,质软,有弹性
色泽灰红相间,呈条纹状 (血栓尾部为暗红色)
血管被胀大而饱满
暗红色,均匀一致,血凝块 的上层浅黄色,似鸡脂
血管不呈饱满状态
三、血栓的结局
(一)软化、溶解、吸收 (二)机化→再通 (三)钙化→血管内结石 (四)脱落→栓子→栓塞→梗死
血栓机化
出血性梗死 肺、肠 较疏松
双重血供或血管吻合支丰富 静脉瘀血基础上的动脉阻塞
暗红 有 不清楚
明显
不明显
3、败血性梗死: 含有细菌的栓子栓塞在多 个器官形成脓肿,常见于急性感染性 心内膜炎。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一)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发生梗死的器官、大小、部位、有无细菌感染。 (1)脾、肾小范围影响不大:脾-刺痛;肾-腰痛、血尿。 (2)心、脑→功能↓:危及生命; (3)肺、肠+腐败菌感染:坏疽,肺-胸痛、咯血,
心瓣膜白色血栓
2、混合血栓:血流缓慢、涡流形成。 肉眼:红、白条纹相间的层状结构。 镜下:血小板小梁粘附白细胞, 纤维素网罗红细胞。 构成延续血栓的体部及左心房内球形 血栓、动脉瘤内的血栓(附壁血栓)。
静脉内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
3、红色血栓:血流停止,主要见于静脉内。
肉眼:暗红色。新鲜的光滑、湿润、有弹性; 陈旧血栓干燥质脆、易脱落。
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共16张PPT)

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
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3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自主探究】 B
)
【规范解答】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示意图中的DNA分散分布于细胞 中,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应为原核细胞;A、C、D均为真核细胞, 有成形的细胞核。
生 物 细 胞 结 构
葡萄球菌 破伤风杆菌 乳酸杆菌 原核 如 大肠杆菌 生物 肺炎双球菌 结核杆菌
真核 细胞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 所有动物、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等) 真菌(如:酵母菌、食用菌、霉菌)
真、原核生物的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3)如何判断细菌:
鞭毛 纤毛
核糖体
10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大小 基 细胞壁 本 细胞膜 结 构 细胞质 细胞核 代表生物 原核细胞
较小(1~10µm) 有(支原体除外)
真核细胞
较大(10~100µm)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 动物细胞无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似 有各种细胞器
只有分散的核糖体, 无其 他细胞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 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称 有核膜,有核仁。 为拟核。无核膜,无核仁。 细菌, 放线菌, 蓝藻, 支原体, 绝大多数生物, 包括动物, 衣原体 植物, 真13
细胞和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非细胞结构:病毒(如:噬菌体、SARS) 支原体 衣原体 原核 细菌 细胞 蓝藻 放线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体
细胞核 液 泡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质
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顺序, 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无细胞核 真核细胞:结构复杂
真核细胞结构 模式图
注:植物细胞 还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动动脑
材料一
• 科学家们发现,脂溶性物质能优先通过 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 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则没有
· 化学成分:纤维素、果胶 · 功能:支持和保护,维持细胞的正常形
态
1.将人的表皮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的是
B
A.细胞壁
C.细胞质
B.细胞膜
D.细胞核
2.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 本元素是 A.C、H、O B. C、H、O、P D
C.C、H、O、N
从研究细胞透性得出“细胞膜由连 续的脂类物质组成”。(相似相容原理)
材料二
• 1917年Langmuirwa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 当苯挥发完以后,磷脂分子分布散乱,经 过推挤,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而且其磷 酸基团的极性头部都浸入水中。 亲水端
疏水端
材料三
• 有机溶剂抽提人红细胞细胞膜 中脂质,在水面铺展面积为红 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小组讨论
单层膜
存在: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结构
单层膜
无机盐、色素和氨基酸等
液泡
细胞液:液泡内的液体。含有糖类、
功能:对液泡的内环境有调节作用可以使细
胞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
主要分布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形状
结构
成分 蛋白质、磷脂、 酶、少量DNA、 RNA 蛋白质、磷脂、 酶、色素、少量 DNA、RNA
物质交换细胞通过细胞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
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
构和功能相关。
细胞膜总结
1、主要成分:蛋白质、磷脂、糖类 思考:细胞膜由哪些元素组成?
2、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覆盖、镶嵌、贯穿其中 3、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功能:保护作用、物质交换、信息交流
蛋白质、磷脂
蛋白质、RNA
合成车间,运输 通道
装配蛋白质
高尔基 体 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 胞 植物细胞
蛋白质、磷脂的 等 微管蛋白、鸟苷 酸等 蛋白质、磷脂、 有机酸、生物碱、 糖类、无机盐、 色素等
分泌;与植物细 胞壁形成有关 与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
泡状
调节渗透压
具有膜结构的: 叶绿体 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溶酶体 具双层膜结构: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蛋白质、 氨基酸、核苷酸等
功能:①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原料 ②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③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 胞器的转运等
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着许多 细胞器,每种细胞器都有其特定的 形态结构以及各自特定的功能。
嵴 外膜
基质
线粒体 模式图
内膜
双层膜
只有核糖体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 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无 核膜,无核仁。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 胞核。有核膜,有核 仁。
染色质
由蛋白质和DNA分子 组成
D.糖蛋白
复习
• 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 1、膜主要由 脂质和蛋白质 构成,其基本支架 是 磷脂双分子层 。 • 2、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质具 流动性 ,蛋白质 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分布是 不均匀的 。 • 3、细胞膜对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 选择透过性 。 (膜的功能特点)
细胞质是指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 的部分,主要包括了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具单层膜结构 :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溶酶体 不具膜结构的:
核糖体 中心体
含有遗传物质DNA 的: 叶绿体 线粒体 叶绿体 线粒体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与蛋白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双层膜
核膜上有 多种酶
核膜包围在细胞核的外面,由内、外两 层膜构成,把细胞质和核内的物质隔开。
• 为何选人红细胞做材料?
• 实验结果能反映出什么问题?从测定细胞膜脂分 子的总面积得出“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 • 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讨论并画出磷脂分子 在细胞膜上可能的排列方式,并说明理由。
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糖分子 糖蛋白
磷脂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画一画 讲一讲
• 动手绘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 为何把这样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 讲一讲磷脂、蛋白质、糖类在细胞膜上的 分布 • 如何根据结构图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D.C、H、O、N、P
3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D
A.细胞膜
B.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都可以运动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都是静止的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大都可以运 动 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信息传递等有 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D
A.磷脂分子 B.脂肪 C.胆固醇
染色质转变 成染色体
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化学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呈细长的丝,并交织
成网状,在细胞分裂期经过 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细胞核的功能:
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 场所,也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 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原核细胞
结构比较简单 体积较小 没有典型的细胞核 只有拟核。没有复 杂的细胞器,有核 糖体
蛋白质分子 磷脂分子
材料四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人细胞
标红 记色 的荧 抗光 体
人鼠杂交细胞
细胞融合 标绿 记色 的荧 抗光 体 鼠细胞
37℃、 40min 细胞融合初期
细胞融合
•为什么最后两种颜色会均匀分布? •该实验反映了细胞膜有什么特点?
保护作用细胞膜将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
维持了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核糖体:合成牛奶中的蛋白质
(半成品)
奶牛的乳 腺细胞
内质网:把这些半成品运输
到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对即将分泌出来的牛
奶蛋白质进行最后的浓缩和加工。
线粒体为 整个过程提 供能源保障
存在: 一般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和一些
低等植物细胞的细胞核附近
结构: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
其周围物质构成
功能: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真核细胞
结构比较复杂 体积较大
有典型的细胞核 和复杂的细胞器 分化 构成真核生物, 如所有动植物、 真菌等
构成原核生物,如 细菌、蓝藻、支原 体和放线菌等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细胞大 小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较小 (1μm~10μm)
真核细胞
较大 (10μm~100μ)
主要含肽聚糖
含纤维素、果胶
存在: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结构:内膜: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 成嵴,增大了内膜面积 基质:内含DNA
含大量的与呼吸 作用有关的酶
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分布:往往集中在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动动脑
内膜上和基质中有大量的与呼吸作用相关的 酶,嵴的形成大大增大了内膜面积,更有利 于有氧呼吸的进行。 嵴的发达程度就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率有关, 能量代谢率高,线粒体中嵴的数量也多。
单层膜
分布:广泛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 结构:单层膜
功能: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有关 储存与运输物质
核糖体
存在:或附着在内质网上,或游离 于细胞质基质中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存在:广泛地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结构:由一些扁平小囊和小泡构成 功能: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加工、转运蛋白质 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核孔为核膜上的小孔,是细胞核和细胞 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核内外蛋白质 和RNA等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核孔。
形态: 核仁是细胞核中圆形或椭圆形的
颗粒状结构,没有膜包围。
功能: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糖体中的RNA来自核仁,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 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 重建。
作用 有氧呼吸、动力 工厂 光合作用的场 所—养料制造工 厂、能量转换器
多呈椭球 内外膜(双层)嵴、 形 基质、基粒 球形、椭 内外膜(双层)嵴、 球形 基质、基粒
叶绿体
于叶肉细胞 和幼茎皮层 内
内质网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
网状
椭球形粒 状小体 囊状 T形
单层膜
游离于基质附在 内质网核膜上 单层膜 两个互相垂直的 中心粒及其周围 叶泡膜、细胞液
外膜
内膜 基质
类囊体 基粒
叶绿体模式图
双层膜
存在:只存在于绿色真核植物细胞中
外膜: 使叶绿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包围着几个到几十个绿色的基粒
结 构
内膜:
类囊体:扁平的小囊状结构,许多类囊体叠 合成基粒
基质: 内含DNA
有进行光合作用 必需的色素和酶
功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布:绿色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