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 多样的天气习题精选六十四
四年级下册科学专项练习-多样的天气冀教版

2.多样的天气一、精彩补白1.天气就是指一定( )、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
(区域)2.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
(气象谚语)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预报)4.天气预报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空气质量)5.()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空气质量)6.()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紫外线强度)7.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
(气温)8.关于天气的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
”(雨淋淋)9.()及时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
(天气预报)10.舒适度分为极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
(寒冷)11.天气通常是指冷、( )、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暖)12.燕子低飞,()不久到。
(大雨)13.青蛙呱呱叫,()必来到。
(大雨)二、择优录取1.能说明天气很阴沉的一项是()(小鱼浮在水面呼吸|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早晨小鸟在枝头唱歌|小花猫在院子里睡懒觉)2.松果的鳞片紧闭说明当天是()(阴天|晴天|大风|有雪)昆明四季如春,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火热,冬季3.寒冷,这些都是()(气候|天气|气象)4.紫外线强度是说明()(紫外线辐射|气温|空气|湿度)5.天气预报不可预报()(噪声|舒适度|空气质量|风力)6.舒适度越高,那么人感觉天气温度会()(舒适|偏凉|偏热|闷热)7.“早霞不出门”是因为()(说明今天有雨|说明有雪|说明有大风)8.了解天气的方式错误的是()(广播|电视|村民传播|报纸)9.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浓度等级的预测(污染物|氧气|紫外线|空气)10.人们能感受的舒适度可以分为()个等级。
(7|5|6|8)11.表示下雨的谚语错误的是()(喜鹊枝头叫|天上钩钩云|青蛙呱呱叫|燕子低飞)三、判断正误1.舒适度是人类对气温,湿度和风的感受。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天气冀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天气冀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说的是:( )?A、冬天爱下雪B、冬天下几场雪,有助于提高来年冬小麦产量C、雪下大了,人们就在家里睡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氧气D、氮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们的生活对于天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增多,那么就会出现( )。
A、温室效应B、沙尘暴C、酸雨D、台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哪种行为对大自然有利( )。
?A、多种树B、将废弃物丢到河里C、用煤火做饭D、吃饭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信息可以通过( )。
A、班会发布B、电视发布C、报纸发布D、都可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为( )。
A、两步B、三步C、四步【答案】:【解析】:第7题【多选题】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有( )A、观测天气并记录阶段B、整理天气消息阶段C、发布天气阶段【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天气内容包括有:雨、雾、雪、晴、多云、阴、风力、风向、气温、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舒适度等内容。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我们可以通过根据气温的图示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认一认。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台风是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______的一个例子。
(选填:有利/不利)【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由于______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______ 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______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多样的天气》重点习题

《多样的天气》习题一、基础过关1.文学家常用()、()、()、()、()、()、()、()等词语来形容天气。
2.天气是指()、()内我们周围()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和()等。
3.天上()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飞,()不久到。
青蛙呱呱叫,()必来到。
早霞(),晚霞()。
4.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积累成()。
经验二、综合训练1.天气预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等,还增加了()、()和()等项内容。
2.()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3.()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4.舒适度是指人对()、()、和()的综合感受,分为()、(寒冷)、()、()、(偏热)、()、()7个等级。
三、拓展应用1.利用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阳光普照乌云密布晴空万里大雨滂沱微风习习寒风凛冽骄阳似火白雪飘飘2.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大气冷暖干湿阴晴雨雪风向风力3.钩钩低大雨大雨不出门行千里4.天气谚语二、综合训练1.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舒适度2.紫外线强度3.空气质量4.气温湿度风极冷偏凉舒适闷热极热三、拓展应用1.优点:谚语是古人的经验,有一定参考。
缺点:谚语的准确性低。
2.电话、收音机、电视、电脑、报纸等。
3.早晨天上有彩霞不要出去,因为要下雨;晚上有彩霞可以出远门,因为第二天会是晴天。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2多样的天气 》教案 (1)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天气2. 多样的天气一、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天气图片,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
2.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3.学习用书中或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天气,记录基本正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用具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像、光盘、图片、课件;课前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的天气预报信息;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彩色笔,配套学具。
三、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天气预报的录像,问学生这是什么。
然后,可以结合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谈谈这几天的天气特点(如果近期天气状况稳定,也可以通过录像来展示不同的天气),让学生小组里比较不同天气状况之间的差异,总结说明,进而知道主要天气的特点。
活动1:说天气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一些天气类型。
在学生了解了主要天气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展示某一种天气,然后让学生来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这里的理由可能多种多样,但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逐步培养综合、辩证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分别表述自己喜欢的天气的时候,教师适时带领学生总结这些天气的特点,如冷暖、干湿等方面,即让学生认识这种天气的特点,也为下一步学生明白“天气是什么”时提供帮助。
(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我们说到天气,就会想到哪些特点呢?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比较天气的主要特点,并要善于从学生的答案中总结归纳。
(教师)天气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冷暖干湿、阴晴雨雪等好多方面。
那大家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天气状况的呢?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学生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或写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或方法,并且简要说说自己是如何获得消息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方法的同时,让学生想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那我们怎么来了解天气呢?(活动讨论)(设问)大家听说过天气谚语吗?学生回答。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天气2多样的天气教案2

2.多样的天气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基础是生活经验,针对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天气变化的现实,围绕多样的天气变化这一主题,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从生活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描述天气变化的,并尝试用自己的词语或诗歌来描述天气,从而对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天气现象瞬息万变的奇妙。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帮助学生调查思考生活中人们是怎样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比较不同时代人们获得天气变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从中体验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本课重点是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本课难点是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二、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进行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活动1:活动由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或心情引入,因此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结合情景进行认识,体验天气变化对人们心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天气变化也是文字描述较多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关于天气变化方面的词汇、诗词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图片、食品、课件等方式进行呈现,进行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天气,加深印象。
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天气。
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鼓励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评比,比比谁的描述更形象、恰当、生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野外欣赏天气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教材通过资料的形式给出了天气的概念和属性,这样就便于学生将日常的信息和天气相关联了。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什么是天气?怎样描述天气?”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天气的科学概念,并思考如何来表达天气的消息。
关注天气变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教材就通过两种环境:古代人没有天气预报与现代人有了天气预报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预测天气变化方式方法的差异,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获得天气消息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四年级科学复习题一、变化的世界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二、多样的天气1、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2、根据谚语预测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大雾找兆阴雨,久雨大雾转晴天。
蚂蚁搬家蛇过道的,大雨不久就来到。
三、观测天气1、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2、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5、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四、发布天气消息1、(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五、天气与生活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到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二氧化硫形成酸雨)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六、固体、液体和气体1、有一定的形状,有质量,有体积。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质量,有体积(占据空间)。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质量,有体积(占据空间)。
2019版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2多样的天气 》word教案 (2)

引
入
一、(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探
究
活
动
一、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
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
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
二、交流:“播报天气消息”
三、活动: “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
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
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气
类型
新授
课时
三课时
教学
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
2.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
3.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情感目标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拓展
一、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引
入
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
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册《2多样的天气 》精品教案 (1)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天气2. 多样的天气一、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天气图片,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
2.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3.学习用书中或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天气,记录基本正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用具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像、光盘、图片、课件;课前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的天气预报信息;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彩色笔,配套学具。
三、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天气预报的录像,问学生这是什么。
然后,可以结合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谈谈这几天的天气特点(如果近期天气状况稳定,也可以通过录像来展示不同的天气),让学生小组里比较不同天气状况之间的差异,总结说明,进而知道主要天气的特点。
活动1:说天气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一些天气类型。
在学生了解了主要天气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展示某一种天气,然后让学生来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这里的理由可能多种多样,但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逐步培养综合、辩证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分别表述自己喜欢的天气的时候,教师适时带领学生总结这些天气的特点,如冷暖、干湿等方面,即让学生认识这种天气的特点,也为下一步学生明白“天气是什么”时提供帮助。
(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我们说到天气,就会想到哪些特点呢?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比较天气的主要特点,并要善于从学生的答案中总结归纳。
(教师)天气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冷暖干湿、阴晴雨雪等好多方面。
那大家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天气状况的呢?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学生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或写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或方法,并且简要说说自己是如何获得消息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方法的同时,让学生想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那我们怎么来了解天气呢?(活动讨论)(设问)大家听说过天气谚语吗?学生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 多样的天气习题精选六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下面哪个不属于天气( )
A、雨
B、雾
C、土
D、雪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天气预报的内容不包括的一项是( )。
?
A、明天是否晴朗
B、明天的风向
C、明天几点钟会下雨
D、下雨雨量的多少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的标志表示的是( )
A、大雨
B、台风
C、晴
D、阴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春天细雨绵绵,庄稼会迅速的生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天气内容包括有:雨、雾、雪、晴、多云、阴、风力、风向、气温、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舒适度等内容。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天气就是指一定______、一定______内我们周围______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______、干、
______、阴、______、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______、______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______也越来越丰富。
A预报
B发布
C手段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天气预报的内容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有______、紫外线强度和______。
A空气质量
B舒适度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获得气象信息的。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网络
E电话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认一认。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综合感受。
A气温
B湿度
C风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______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______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A紫外线强度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A如果有早霞,这一天多半会下雨或雪,就不要出门了,而晚霞则预示着第二天是个大晴天。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请你写出至少三条气象谚语。
A1 天上钩钩天,地上雨淋淋;2 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3 青蛙呱呱叫,地雨必来到;4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