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容量[仅限参考]

合集下载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硫、氮、氯。

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

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而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

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

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Ik 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

反之,减丿心升温有利于气体的解吸。

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及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载体。

早期生产活性炭的原料为木材、硬果壳或兽骨,后来主要采用煤,经干镭、活化处理后得到活性碳。

生产方法有:①蒸汽、气体活化法。

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850〜900°C将碳活化。

②化学活化法。

利用活化剂放出的气体,或用活化剂浸渍原料,在高温处理后都可得到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微晶结构,微晶排列完全不规则,晶体中有微孔(半径小于20 [埃]=10-10米)、过渡孔(半径20〜1000)、大孔(半径1000〜100000),使它具有很大的内表面,比表面积为500〜1700米2/克。

这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废水和废气中的金属离子、有害气体、有机污染物、色素等。

工业上应用活性炭还要求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它的结构力求稳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

活性炭用于油脂、饮料、食品、饮用水的脱色、脱味,气体分离、溶剂回收和空气调节,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

活性炭技术全参数定义说明书

活性炭技术全参数定义说明书

技术参数说明一、活性炭吸附力的作用指标:1.碘值(400~1300):是指活性炭在0.02N 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

碘值与直径大于10A 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

活性炭价格高低,碘值是判断的标准之一。

2.丁烷值:丁烷值是饱和空气与丁烷在特定温度和特定的压力下通过炭床后,每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的丁烷数量。

3.灰粉(6-16):活性炭的灰粉有两种,一种是表面灰粉,另外一种是内在灰粉,平时说的活性炭的灰粉是指内在灰粉。

4.水分(<5):是测量碳所含水的多少,即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水的重量的百分比。

5.硬度:硬度值是指颗粒活性炭在RO-TAP仪器中对钢球衰变运动的阻力。

硬度是测量活性炭机械强度的指标。

6.四氯化碳CTC (%):四氯化碳值是总孔容的指示器,是用饱和的零摄氏度的CCI4气流通过25度的炭床来测量的。

即活性炭吸附功能靠的是四氯化碳值,测定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四氯化碳,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是活性炭的吸附率。

一般活性炭四氯化碳值最高是80. 北京和河北的活性炭厂家有80%以上能够达到60%。

7.糖蜜值糖蜜值是测量活性炭在沸腾糖蜜溶液的相对脱色能力的方法。

糖蜜值被解读为孔直径大于28A的表面积。

因为糖蜜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测试本参数。

糖蜜值是用活性炭标样和要测试的活性炭的样品处理糖蜜液,通过计算过滤物的光学密度的比率而得。

8.堆积重 (400-600):堆积重是测量特定量炭的质量的方法。

通过逐渐把活性炭添加一个有刻度圆桶内至100cc,并测量其质量。

该值被用于计算填充特定吸附装置所需活性炭数量。

简单地说,堆积重是活性炭每单位体积的重量。

9.颗粒密度颗粒密度是每单位体积颗粒炭的重量,不包括颗粒以及大于0.1mm裂隙间的空间。

10.亚甲蓝 (100-300)亚甲蓝值是指1.0克炭与1.0 mg/升浓度的亚甲蓝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的亚甲蓝的毫克数。

11.磨损值磨损值是测量活性炭的耐磨阻力的指标。

活性炭对各种有机物质之吸附容量

活性炭对各种有机物质之吸附容量
很少
燃烧排气臭
(卤化烃类)
(其他化合物)
三氯乙烯
13
乾洗用
石碳
30
苯酚烧脂
三氯甲烷
40
麻醉药
甲酚
30
医院消毒液臭
三碘甲烷
30
防腐用
皮啶
25
烟草臭
异丙基氯
20
粪臭素
25
排泄物
氯化甲烷
5
冷煤
松节油
32
溶剂
二氯甲烷
25
吉草酸
35
体臭、脚臭
四氯代甲烷
60
(硫醇)
盖醇
20
烟硷
25
烟草
甲硫醇
20
黄萝卜硷菜臭
茨酮
7
药品
丙烯
5
煤气
棕榈酸
35
棕榈油
癸烷
35
灯油成分
丙酸
30
庚烷
20
汽油成分
丙烯酸
20
己烯
10
汽油成分
辛酸
35
动物臭
壬烷
30
灯油成分
(无机气体)
(醚)
8
燃料

一些
刺激臭
乙醚

40
二异丙醚
15
医药品
二硫化碳
15
粘胶
甲醚
18
溶剂
四氯化碳
45
溶剂灭火用
丁醚
10

15
颜料制造
(酯)
20
溶剂
溴化氢
12
药品
醋酸戊酯
20
乙硫醇
23水臭

(酮类)
厕所臭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硫、氮、氯。

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

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

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

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

反之,减压,升温有利于气体的解吸。

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及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载体。

早期生产活性炭的原料为木材、硬果壳或兽骨,后来主要采用煤,经干馏、活化处理后得到活性碳。

生产方法有:①蒸汽、气体活化法。

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850~900℃将碳活化。

②化学活化法。

利用活化剂放出的气体,或用活化剂浸渍原料,在高温处理后都可得到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微晶结构,微晶排列完全不规则,晶体中有微孔(半径小于20[埃]=10-10米)、过渡孔(半径20~1000)、大孔(半径1000~100000),使它具有很大的内表面,比表面积为500~1700米2/克。

这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废水和废气中的金属离子、有害气体、有机污染物、色素等。

工业上应用活性炭还要求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它的结构力求稳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

活性炭用于油脂、饮料、食品、饮用水的脱色、脱味,气体分离、溶剂回收和空气调节,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

一般加0.1—3%(W/V),搅拌30~60分钟,活性炭的粒度对脱色时间有影响,而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活性炭,脱色效果相差很大。

脱色温度和PH要根据你产物的性质,通过试验确定了。

活性炭吸附值标准

活性炭吸附值标准

cB/T12496.10一19994.1电动振荡器(往复式),频率约275次/min.4.2分光光度计(GB/T9721),5试剂和溶液本标准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规格,所列试剂除规定外,均指分析纯试剂。

5.1亚甲基蓝,指示剂。

5.2磷酸氢二钠CNa2HPO,·12H,OD(GB/T1263),5.3磷酸二氢钾(GB/T1274),5.4缓冲溶液:称取3.6g磷酸二氢钾,14.3g磷酸氢二钠溶于1000mL水中,此缓冲溶液pH值约为75,5亚甲基蓝试验液(1.5g/L)5.5.1配制由于亚甲基蓝在干燥过程中性质发生变化,应在未干燥情况下使用4h后,测定其水分。

,故需在(105士0-5)℃下干燥亚甲基蓝未干燥品的取用量按式(1)计算:mm,=15石二不E)式中:m,—未干燥的亚甲基蓝的质量,9;E—水分,%;,—干燥品需要量,9;P—亚甲基蓝的纯度,0oo按式(1)计算与1.5g亚甲基蓝干燥品相当的未千燥品的量,将称取的亚甲基蓝(称准到1m g)溶于温度为(6。

士10)c的缓冲溶液中,待全部溶解后,冷却到室温过滤于1000mL容量瓶内,分次用缓冲溶液洗涤滤渣,再用缓冲溶液稀释至标线。

6操作步骤称取经粉碎至71da m的干燥试样。

.100g(称准至1m g),置于100m L具磨口塞的锥形烧瓶中,用滴定管加入适量的亚甲基蓝试验液,待试样全部湿润后,立即置于电动振荡机上振荡20min,环境温度(25士5)'C,用直径12.5cm的中速定性过滤纸进行过滤。

将滤液置于光径为1cm的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5n m下测定吸光度,与硫酸铜标准滤色液〔称取4.000g结晶硫酸铜(CUIS04·5H}0)溶于1000m1,水中〕的吸光度相对照,所耗用的亚甲基蓝试验液的毫升数即为试样的亚甲基蓝吸附值。

7结果表述7.1亚甲基蓝吸附值可直接以mL/0.1g为单位表示。

7.2亚甲基蓝吸附值也可以mg/g为单位表示。

活性炭容量

活性炭容量

活性炭容量
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为1公斤。

良好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一般大于1000m2/g,细孔总容积可达0.6-1.8mL/g。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物理吸附为主,没有极性,一般是可逆的,实验发现,它也可进行一些选择吸附,即化学吸附。

制作温度在300-500℃时,酸性氧化物占优势,这种酸性氧化物在水中离子化时,活性炭就带负电荷;制作温度在800-900℃时,活性炭具有两性性质。

由测定电位得知:一般活性炭带负电荷,在溶液中显弱酸性,在pH值较低的酸性条件下,吸附性较好;在pH值较高的碱性条件下,吸附性较差。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蜂窝炭1g能吸附600mg的有机废气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0.1×0.1×0.1×450kg/m3=0.45kg
单套设备蜂窝炭重量
0.8×1.31×1.33÷0.001=1400块×0.45=630kg
设备蜂窝炭的吸附能力为:
630kg=630000g
630000g×600mg=378000000mg
根据活性炭更换周期计算公式:
T=m×S÷C天
M—活性炭的质量,单位kg
S—平衡保持量,%
10-6—系数
Q—风量,单位m3/h
T—运行时间,单位h/d
T1=630×0.75÷119.5×10-6×25000×8=7.91天
所以单套设备蜂窝炭更换周期为约8天
方法二:
总过滤量为25000m3/h×119.5mg/m3=2987500mg/h
吸附满周期T2
378000000mg÷2987500mg/h=126.52h
每天工作8小时算
T2=126.52h÷8=15.81天
因为T2>T1所以本项目活性炭更换周期为8—15天、建议10天一换
T(d)=m*S/C*10-6(kg/mg)*F*t(15h/d)
m:活性炭的质量,kg;
S:平衡保持量,%;
C:VOCs总浓度,mg/m3;
F:风量,m3/h。
则T=1000*0.3/150*10-6*50000*15=2.67d
也就是1t的活性炭在上述条件下,2.67天就达到饱合了。
实例
方法一:
蜂窝活性炭比重:0.45g/cm3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参数:单套设备排风量:25000m3/h,废气总浓度为119.5mg/m3,运行8h/d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T(d)=m*S/C*10-6(kg/mg)%;
C:VOCs总浓度,mg/m3;
F:风量,m3/h。
则T=1000*150*10-6*50000*15=
也就是1t的活性炭在上述条件下,天就达到饱合了。
实例
方法一:
蜂窝活性炭比重:cm3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参数:单套设备排风量:25000m3/h,废气总浓度为m3,运行8h/d
所采用蜂窝活性炭吸附的平衡保持量取75%计。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450kg/m3=
单套设备需要蜂窝活性炭量为:××÷=1400块×=630kg
根据活性炭更换周期计算公式:
T=m×S÷C×10-6×Q×t
式中:
T—周期,单位天
M—活性炭的质量,单位kg
S—平衡保持量,%
10-6—系数
Q—风量,单位m3/h
T—运行时间,单位h/d
T1=630×÷×10-6×25000×8=天
所以单套设备蜂窝炭更换周期为约8天
方法二:
蜂窝炭1g能吸附600mg的有机废气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450kg/m3=
单套设备蜂窝炭重量
××÷=1400块×=630kg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案例:
活性炭的吸附量以及使用时间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气体其吸附能力(用S表示)是不一样的,有以下表(参考《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第四版):
按一个排污企业150mg/m3,风量在50000m3/h,一天工作时长15小时算,活性炭的平衡保持量取30%,1t活性炭达到饱合的时间为:
设备蜂窝炭的吸附能力为:
630kg=630000g
总过滤量为25000m3/h×m3=2987500mg/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对有机成分的吸附作用,使有害成分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在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中,吸附法应用极为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去除效率高、净化彻底、能耗低、工艺成熟等优点;缺点主要是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它杂质时,吸附剂容易失效。

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净化。

决定吸附法处理效率的关键是吸附剂。

对吸附剂的要求一般是具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内表面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水、耐高温高压,对空气阻力小等特点,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人工氟石、炉灰渣等。

在目前应用的吸附剂中活性炭性能最好,应用最广泛。

活性炭又分颗粒状和纤维状两类,相比较而言,颗粒状活性炭气孔均匀,除小孔外,还有0.5-5μm的大孔,比表面积一般为600~1600㎡/g,被处理气体要从外向内扩散,通过距离较长,所以吸附解吸均较慢,经过氧化处理过的颗粒状活性炭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一般用于固定床式活性炭吸附法。

而纤维状活性炭气孔均较小,比表面积大,它是靠分子间相互引力发生吸附,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是物理吸附过程,小孔直接开口向外,气体扩散距离短,吸附解吸均较快,一般用于吸附浓缩法。

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为1公斤活性炭吸附0.3公斤有机废气,密度为0.4t/m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