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康复 ppt
合集下载
心脏康复医学最新优质ppt课件

2
心脏康复的目的
?促进和缩短心脏事件后的恢复时间; ?促进以后预防策略的实施; ?发展和保持自我控制的技能; ?促进正确使用社区保健服务,包括协调药
物治疗和职业建议。
3
心脏康复的宜处
?减少早期死亡或心脏事件 20% 一25% 。 ? 国外 2004年的研究发现参加心脏康复减少心脏事
件28% ,3年后,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5% ,而未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36%。 ? 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血 压也降低,吸烟减少,压力减轻,心肌缺血事件 减少,沉积在冠状动脉上的脂肪斑块发展缓慢, 甚至逆转。心脏康复还可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 病相关的药物治疗,改善体力,摆脱抑郁、恐惧、 焦虑。
? 改变生活方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 饮食和营养指导(有助于降低或保持患者体重),使其放弃不 良习惯(如抽烟、酗酒),并学会控制可伴随心脏疾患出现的 疼痛或疲劳。
? 心理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与社会支持系统联系,指导患者健 康应对这些挫折,树立信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并 更好地享受生活。
? 4.推荐患者参加门诊心脏康复计划。
13
治疗方案
?床上活动、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 练、大便、上楼、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 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出院前评估及治疗 策略
14
二、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又称为Ⅱ期康复 )从患者出院 时开始,通常持续 4一l2周。心脏康复计划的长短 根据患者的需求从几周到几月不等,运动是心脏 康复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坚持运动的心脏病患 者与不坚持锻炼的患者相比出现再次心梗的机率 少。所以患者出院前首先需要进行运动测试,以 便制定运动方案,同时还需要测定患者的耐力、 肌力、灵活性及其他运动能力。以上测试均应在 心电图监护下进行,以保证患者安全。
心脏康复的目的
?促进和缩短心脏事件后的恢复时间; ?促进以后预防策略的实施; ?发展和保持自我控制的技能; ?促进正确使用社区保健服务,包括协调药
物治疗和职业建议。
3
心脏康复的宜处
?减少早期死亡或心脏事件 20% 一25% 。 ? 国外 2004年的研究发现参加心脏康复减少心脏事
件28% ,3年后,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5% ,而未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为 36%。 ? 参加心脏康复的患者血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血 压也降低,吸烟减少,压力减轻,心肌缺血事件 减少,沉积在冠状动脉上的脂肪斑块发展缓慢, 甚至逆转。心脏康复还可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 病相关的药物治疗,改善体力,摆脱抑郁、恐惧、 焦虑。
? 改变生活方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 饮食和营养指导(有助于降低或保持患者体重),使其放弃不 良习惯(如抽烟、酗酒),并学会控制可伴随心脏疾患出现的 疼痛或疲劳。
? 心理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与社会支持系统联系,指导患者健 康应对这些挫折,树立信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并 更好地享受生活。
? 4.推荐患者参加门诊心脏康复计划。
13
治疗方案
?床上活动、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 练、大便、上楼、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 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出院前评估及治疗 策略
14
二、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出院期的心脏康复 (又称为Ⅱ期康复 )从患者出院 时开始,通常持续 4一l2周。心脏康复计划的长短 根据患者的需求从几周到几月不等,运动是心脏 康复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坚持运动的心脏病患 者与不坚持锻炼的患者相比出现再次心梗的机率 少。所以患者出院前首先需要进行运动测试,以 便制定运动方案,同时还需要测定患者的耐力、 肌力、灵活性及其他运动能力。以上测试均应在 心电图监护下进行,以保证患者安全。
《心脏康复》ppt课件

康复治疗手段的多样化
探索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提高 康复治疗效果,缩短康复周期,降低患者痛苦。
康复评估体系的完善
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康复评估体系,对康复治疗效果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指导。
康复与其他医疗领域的结合
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加强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通过康复手段预防慢性疾病的复发 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移植术后
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禁忌症
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康复治疗 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病情。
02
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应先接受治疗稳定病情,康复治 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1
绝对禁忌症
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严重、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等情况,禁止进行康复治 疗。
营养康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能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 维的食物。
药物康复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 治疗方案。
制定康复计划的时间表和进度安 排,确保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康复
训练。
康复计划的实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 动方式、强度和频率,逐步提高患者 的体能和心肺功能。
营养指导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指导患者合 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 康的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药物,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药物反应。
探索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提高 康复治疗效果,缩短康复周期,降低患者痛苦。
康复评估体系的完善
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康复评估体系,对康复治疗效果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指导。
康复与其他医疗领域的结合
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加强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通过康复手段预防慢性疾病的复发 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移植术后
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禁忌症
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康复治疗 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病情。
02
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应先接受治疗稳定病情,康复治 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1
绝对禁忌症
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严重、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等情况,禁止进行康复治 疗。
营养康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能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 维的食物。
药物康复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 治疗方案。
制定康复计划的时间表和进度安 排,确保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康复
训练。
康复计划的实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 动方式、强度和频率,逐步提高患者 的体能和心肺功能。
营养指导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指导患者合 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 康的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药物,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药物反应。
心脏康复运动ppt课件

03
心脏康复运动的实施与方 案
康复运动前的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的病史和身 体状况,确定患者是 否适合进行心脏康复 运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运动方案。
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 ,如心电图、血压、 心率等,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性。
康复运动的运动类型与强度
01
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类型,如散 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05
心脏康复运动的未来发展 与展望
康复运动在心脏病防治中的作用与价值
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功 能,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康复运动有助于调节血脂、血 糖和血压,减轻心血管疾病危 险因素。
康复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 强体质,预防心血管事件。
康复运动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拓展
康复运动可促进慢性疾病患者的 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发表情况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开始关注康复运动在心脏病 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 文涉及了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实施方案、效果评价等 多个方面,为推动心脏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增强肌肉力量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心肌、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等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和耐力。
预防骨质疏松
康复运动能够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抗压能力和抗折断能力,从而预防骨质疏 松的发生。
康复运动对呼吸功能的提升
提高肺活量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和肺通 气量,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肺部感染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康复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⑦急性心肌炎 或心包炎 ⑧急性主动脉夹层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2.6分钟步行试验
•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运动试验,通过对运
动耐力的检测,反映受试者的心肺功能状态,可以综合评估受试者的全身功能
发热>38.5°C 活动性心包炎、心肌炎
先心病、肥心病、动脉瘤 重度肺动脉高压 肝肾功能不全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一.生物学病史评估
病史采 集
辅助检
生物
Hale Waihona Puke 体格查学检查
实验室 检查
代谢异常评估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二.代谢异常评估
肥胖和超重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糖代谢异常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1.心电图运动试验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评估
绝对禁忌症 ①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②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 ③未控制的、伴有症状或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律失常 ④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⑤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⑥急性肺动脉栓塞或肺梗死
心血管疾病康复过程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
二.常见运动损伤 (一)软组织损伤
开放性损伤
软•组(织一损)伤
闭合性损伤
擦伤 撕裂伤
挫伤 肌肉拉伤
心血管疾病康复过程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
•1.擦伤:
原因:身体摩擦器械,常见于耐力 训练的上下肢 关节 突出的部 位,足部及手部常见。
表现:出血、组织渗液。
最新: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PPT

”
康复效果评估
01
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益处
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02
心脏康复的分期实施
冠心病患者应在急性期后接受心脏康复,并根据病情进行I、II、III期的不同康复治 疗。
03
心脏康复的评估与监测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等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
急性期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
急性期心脏康复应包括病情评估、患者教 育、床上及床边活动指导、心理支持以及 安全过渡至出院运动评估指导等。急性期心脏康复的注意事项
急性期心脏康复的实施必须以降低运动风 险为前提,所有参与康复的患者均应根据 个体危险分层制订运动处方。
恢复期或临床病情稳定的康复
冠心病患者恢复期康复
出院后的Ⅲ期康复
冠心病患者Ⅲ期康复的目标
01 出院后的冠心病患者Ⅲ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冠心病患者Ⅲ期康复的内容
02 冠心病患者Ⅲ期康复的内容包括逐步增加身体活动量,以改善心肺功能和全身耐力。
冠心病患者Ⅲ期康复的方法
03 冠心病患者Ⅲ期康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参与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如散步、慢跑、
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的益处
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 的身体机能。
抗阻训练的推荐方案
低、中危级别患者的抗阻训练方案 是,上肢采用40%单次极限力量的 负荷、下肢以50%1RM的负荷开始 训练,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高危 患者的抗阻训练强度40%1RM,每 组重复8~10次。
抗阻训练的最佳介入时间
建议对运动测试期间无心肌缺血 、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无症状 和体征加重表现的冠心病患者, 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介入抗阻训 练。
2024版《冠心病康复》ppt课件

绪、减轻身体症状。
心理教育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3
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和信息,帮助其了解疾病本
质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01
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计划、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反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支持不足、孤独感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病情严重程度。
心理干预方法和技术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1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建立积极的认知和
行为应对策略,从而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放松训练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
02
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法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
临床表现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性疼痛,可放射至手臂、颈部 或下颌。其他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
诊断方法
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Echo)、冠状动脉造影(CAG)等是诊断冠心 病的主要方法。此外,血液检查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也有助于诊断。
02
冠心病康复治疗原则
Chapter
确保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在患 者耐受范围内,避免运动诱发心 血管事件。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运动能力改 善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处方。
个体化原则 安全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可调整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 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 方。
运动处方应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发心血 管事件风险。
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 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脏康复进修ppt课件

颈A斑块不同程度改善
自我感觉↑
结论
低强度的规则运动 →激活免疫系统→心脏病发作↓
同一类似研究正进一步进行(年龄↑75岁、男 女) 14
运动改善心衰病人的性功能
( Belardinelli博士, 意大利Lancisi心脏研究所主任)
入选病人:男性、接近60岁、N=59(运动组=30) 稳定性慢性心衰(缺血性心脏病) 除外前列腺疾病
DNASCO study(DNA Polymorphism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study)---Finland
入选病人:N=128 平均年龄=50岁,男性 随访6年 随机分运动组和非运动组
目的:低运动量对致AS因子及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 干预:快步走 30-60分/次,4-5次/周 观察指标:颈A斑块(1次/6月)、CRP、纤维蛋白元
不运动组:无改变
结论
骑自行车 → 性活动↑、整体生活质量↑、心功能↑ 提示:运动改善所有主要血管的内皮功能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行运动试验的男性研究对象的
运动能力与死亡率
背景
运动能力:已知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测因子 健康人群??
17
进行运动试验的男性研究对象的
运动能力与死亡率
方法
对象:男性、踏车试验(临床需要)N=6213
↑血流、血管储备能力
9
康复运动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临床症状稳定) N= 113(训练组=55、对照组=56) 踏车 30min/次 3次/周 75%HRmax 观察1年
10
冠心病运动训练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心脏康复医学PPT课件

2
卧床
心脏事件后患者的心理变化
虚弱感/废用 运动减退
实际上多数患者可回到工作岗位、性生活及其他正常活动
3
二、康复/运动治疗的目标
增加良好感觉
有利控制体重
增强信心,战胜恐惧、焦虑
改善运动耐量和肌肉力量
4
三、心脏康复分期
第Ⅰ期(也称第一阶段):院内康复(住院 期)评估、教育、咨询、运动(被动运动为 主)。 第Ⅱ期(也称第二阶段) :院外早期康复 (事件发生后3-6个月)评估与危险分层、 运动处方、二级预防与健康教育、心理支持 。 第Ⅲ期(也称第三阶段) :院外长期康复 (事件1年以后)
心脏康复
一、历史回顾
AMI卧床休息6-8周(1912年 Herrick)
“坐椅子疗法” (1951年,Levine和Lown) 早期活动(50年代)
AMI 4周 步行3-5min Bid (Newman ),14天内(Brummer)
AMI常规3W住院期(70年代)
出院前运动试验(80年代):危险性分层的理论 运动锻炼为核心内容(至今,各种心脏病,包括心衰)
运动时间(30-90分钟)
运动频率(3-5次/周) 注意事项
12
13
九、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30-60min /d 为主 阻抗运动 >2 times / w 重要补充 柔韧性运动 >10min /d
14
15
16
17
18
192021来自7心脏康复适应症
外周动脉疾病 不适合外科干预的高危心血管疾病 心脏猝死综合征 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和其它可导致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的可能从系统性运动训练和病患教育中获益 的患者
卧床
心脏事件后患者的心理变化
虚弱感/废用 运动减退
实际上多数患者可回到工作岗位、性生活及其他正常活动
3
二、康复/运动治疗的目标
增加良好感觉
有利控制体重
增强信心,战胜恐惧、焦虑
改善运动耐量和肌肉力量
4
三、心脏康复分期
第Ⅰ期(也称第一阶段):院内康复(住院 期)评估、教育、咨询、运动(被动运动为 主)。 第Ⅱ期(也称第二阶段) :院外早期康复 (事件发生后3-6个月)评估与危险分层、 运动处方、二级预防与健康教育、心理支持 。 第Ⅲ期(也称第三阶段) :院外长期康复 (事件1年以后)
心脏康复
一、历史回顾
AMI卧床休息6-8周(1912年 Herrick)
“坐椅子疗法” (1951年,Levine和Lown) 早期活动(50年代)
AMI 4周 步行3-5min Bid (Newman ),14天内(Brummer)
AMI常规3W住院期(70年代)
出院前运动试验(80年代):危险性分层的理论 运动锻炼为核心内容(至今,各种心脏病,包括心衰)
运动时间(30-90分钟)
运动频率(3-5次/周) 注意事项
12
13
九、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30-60min /d 为主 阻抗运动 >2 times / w 重要补充 柔韧性运动 >10min /d
14
15
16
17
18
192021来自7心脏康复适应症
外周动脉疾病 不适合外科干预的高危心血管疾病 心脏猝死综合征 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和其它可导致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的可能从系统性运动训练和病患教育中获益 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段楼梯,坐 或盆浴,去作业 处理:用药、运
电梯上来,步行 治疗室、心脏门 动、手术、对症
152.5米,2次/日, 诊、示教室
处理。回家后家
安排回家后的运
庭和社会的调整。
动
7
继续上述活动, 继续原来在病房 安排出院:用药、
上一段楼梯,步 中的各种活动 饮食、活动、复
行152.5米,2次/
工问题。随时可
直接测定:连接气体分析系统
间接估算:由运动强度估算-ຫໍສະໝຸດ 21日常活动能量消耗
工作量 极轻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METs
日常活动
0.8 — 1
卧床、睡眠
1.2 —1.5 自己进食、随意静坐、站、 床上下肢活动
2
梳洗、穿衣、 办公室工作、 步行 1.6Km/h
2 —3
淋浴、洗碗、步行 2.5Km/h
3—4 擦窗、缓慢蹬楼、 步行 5Km/h、蹬车10Km/h
-
3
心脏康复组织结构
康复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科室之一, 负责住院和出院病人的康复 应有(1)心脏康复体疗设备:功率 自行车,手摇功率计,运动平板,游 泳池,体操场地,跑道……
(2)心脏监护设备 (3)心脏抢救仪器和药物
-
4
心脏康复队伍
医师为核心,包括护士,物理 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
心律失常 心率 • 血压 • 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s)
-
19
运动试验的停止指征
• 症状、体征 • 严重心律失常 • ST改变 • 血压降低或过高 • 达到预计心率 • 出现设备故障
-
20
代谢当量
Metabolic Equivalents( METs)
1 METs代表机体安静坐位状态下的 代谢率 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3.5ml 的氧气 ( 3.5mlO2/kg·min)
记 录
录
CCU/病房 运动
宣教/文娱活 动
CCU
1
主动或被动地 部分自理、自 认识CCU的
在床上做所有 己进餐、双腿 位置,个人
关节运动,醒 垂于床边、用 有紧急情况
时每小时踝背 床边便桶、坐 时的处置
屈、跖屈一次 椅子:15分钟/
次,1~2次/日
2
床边坐位, 坐椅子,15~ 介绍康复小组、
所有关节运 30分钟/次, 康复程序,戒
-
17
运动试验的要求及过程
• 要求:人员:
运动场地及设备:
监测设备,抢救药品及设备:
环境:
• 过程:了解病史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方案 必要的解释测量血压,戴好电极连接测 试系统运动,记录心电图达到终止指征时终 止运动记录恢复期ECG,血压
-
18
运动试验的主要监测内容
• 症状和体征 • 心电图:ST-T
操,中速行走 步行至浴室、 及其控制的宣教
22.875米并返回, 病房和治疗室,
学会数脉搏
但要监护
5
ROM活动和体 步行至接待室或 膳食、能量消耗、
操,3.0METs, 电话间,随时在 2~3METs的手
检查数脉搏,上 病房走廊散步 工活动
下几个台阶,行
走91.5米,2次/
日
-
12
6
继续上述活动, 监护下温水淋浴 心脏病再发时的
• 恢复期康复:出院后开始,持续8~12周 目的:恢复体力、职业、正确生活方式 条件:医患1:1~5,监测抢救设备 方案:不同康复强度组
• 维持期康复:出院后3个月左右 目的:终生运动 条件:医患1:10,逐渐减少监测
-
10
住院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七步程序
阶 日 医 PT 监护下的运
段期生 记
动
心血管疾病的康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
-
1
心脏康复概述
通过综合的康复医疗消除因心脏疾病 引起体力和心理的限制,减轻症状, 提高功能水平,达到较佳的功能状态, 使病人在身体、精神、职业和社会活 动等方面恢复正常和接近正常。
-
2
心脏康复的内容
有监测的运动训练 医学评估 心理、营养咨询 教育及危险因素的控制
-
14
心脏康复的评定
• 临床资料 • 运动试验 • 生活质量评定等
-
15
运动试验 Exercise Test
标准运动试验: (1)按测试仪器: (2)按运动器械:平板、自行车 非标准运动试验 (1)400米步行试验 (2)6分钟步行试验
-
16
评定的目的
1.获得运动时心电和血液动力学参数, 判断病变程度,估计预后。 2.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及安全的ADL范 围 3.评价康复运动效果,指导医学处理 4.用于心脏康复的临床和科研
-
7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方案
住院期康复
目的: 应具备的条件:医患1:1
了解病情 监测、抢救设备
-
8
住院期三阶段康复方案
• CCU/ICU:低强度
心率增加<20次/分,RPE<13
术后早期:排痰训练
• 病房阶段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健康教育
• 出院前阶段:为出院作准备
评定
制订院外早期康复运动方案
-
9
出院期康复
动
2~3次/日,床 烟,给宣教材
上的全部生活 料,准备转入
自理
普通病房
-
11
普通病房
3
热身运动,
随时坐椅子、坐 介绍心脏解剖和
2METs,伸展 轮椅至病房和治 功能,动脉硬化、
运动、体操。慢 疗室,室内散步 心肌梗死,1~
走15.25米并返
2METs的手工
回
活动
4
ROM活动和体 允许自行下床, 冠心病危险因素
4—5 拖地板、轻度木工、步行 6Km/h、蹬车13Km/h
5—7
高尔夫球、蹬车16Km/h
-
5
心脏康复的作用
1.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体能,改善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2.延缓和改善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促进侧枝 循环的尽早建立 3.控制危险因素 4.降低心脏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 5.减少卧床造成的不良影响,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支出
-
6
心脏康复适应症
1. 急性心肌梗死(无合并症或合并症已控制 ) 2. 稳定型心绞痛 3. 心脏手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PTCA, 支架术,心脏瓣膜置换术,起搏器置入术后 ,心脏移植术 4. 运动试验,放射性核素或冠状动脉造影证 实心脏病者 5. 慢性心衰稳定状态
日,继续安排回
做手工活动。
家后的运动
-
13
停止康复运动的指征
1.疲劳、头痛、迷糊、运动失调、紫绀、呼吸困 难和恶心 2.运动引起心绞痛 3.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4.ST段偏移>0.3mV 5.室性心动过速 6.运动引起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7.二度或三度A-VB、频发室早、R on T、多源 性室早、室性早搏呈二三联律 8.SBP200mmHg, DBP10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