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温度环境及其调控

合集下载

园艺设施内温度环境调控方法

园艺设施内温度环境调控方法

园艺设施内温度环境调控方法1. 温室通风:温室设施内部温度过高时,通过合理调节温室通风口的开启程度、设置风口位置以及使用风机等设备,实现温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从而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详细描述:温室通风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温室温度的方法。

可以通过设置风口位置和调整风口开度,让外部新鲜空气进入温室,同时将温室内过热的空气排出。

还可以使用风机来增加风流量和调节通风效果。

通过合理调整通风量,可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遮阳网的使用:在温室顶部或墙壁上设置遮阳网,可以有效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遮阳网可以阻挡太阳直射光的进入,减少温室内的光照和热量,从而降低温室的温度。

详细描述:遮阳网是一种常见的遮阳调温设施,在温室顶部或墙壁上安装。

它可以有效减少太阳直射光的进入,阻挡光照和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遮阳网的遮光率,以实现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控制。

3. 雾化降温:通过给温室内喷洒微细的水雾,通过蒸发吸热的原理,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详细描述:雾化降温是一种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来降低温室内温度的方法。

可以通过在温室内部喷洒细小的水雾,在雾化的过程中,水颗粒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雾化也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4. 冷暖气设备:通过安装空调或暖气设备,调节温室内的温度,确保植物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

详细描述:冷暖气设备是温室内温度调控的重要设备之一。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空调或暖气设备,通过加热或制冷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

使用冷暖气设备可以在季节转换或气候变化时,为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温度,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5. 移动遮荫设备:通过设置遮荫网或其他遮挡物,调节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详细描述:移动遮荫设备常用于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调节。

可以根据温室内植物的需求或气候条件的变化,移动遮荫网的位置和开闭,调整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通过合理利用遮荫设备,可以保持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设施环境控制

设施环境控制

第五章设施的环境特性及其调控技术本章重点及难点重点:温度、光照环境及其调控难点: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的调控第一节温度环境及其调控一、园艺植物对温度的要求温度对作物生育的影响: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

耐寒性作物:菠菜,大葱;葡萄、李;三色堇、金鱼草等。

半耐寒性作物:白菜类、甘蓝类;紫罗兰、金盏菊等。

不耐寒作物:瓜类,茄果类蔬菜;瓜叶菊、茶花等花卉。

花芽分化:对于果树设施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二、园艺设施温度特点园艺设施内热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对于加温温室,其热量还有部分来自于加温设施。

(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园艺设施温度变化的重要特点。

温室效应指在没有人工加温的条件下,园艺设施内获得或积累太阳辐射能,从而使设施内的气温高于外界气温的一种能力。

温室效应原理:白天太阳光透过塑料薄膜或玻璃等透明覆盖材料入射到设施内的地表面上,使地表面获得辐射能使土壤温度增加,夜晚由于覆盖材料能阻止部分长波辐射,使辐射能留在设施内,使设施内的气温高于外界温度,当设施内的气温低于地温时,地面也释放能量提高设施内的气温。

(二)设施温度变化特点1、昼夜变化:其昼夜温度变化一般比露地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剧烈,保持适宜的昼夜温差对于园艺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但过于剧烈的昼夜温差,特别是白天设施内的高温则可能对植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如可能会产生叶片和果实灼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

2、季节变化特点3、设施内地温的变化:设施内的地温也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但与气温相比,地温比较稳定,且地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

日最高地温出现在14时左右。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日最高地温出现的时间逐渐延后,距地表5cm深处的日最高地温出现在15时左右,距地表10cm深处的日最高地温出现在17时左右,距地表20cm深处的日最高地温出现在18时左右,距地表20cm以下深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很小。

4、设施温度变化影响因素:主要受覆盖材料和保温比的影响。

简述设施内温度调控技术与措施

简述设施内温度调控技术与措施

简述设施内温度调控技术与措施咱就说,在设施内搞温度调控,那可真是门大学问啊!这就好比给设施这个小天地穿上一件合适的“温度外套”。

咱先聊聊升温的办法。

太阳公公可是天然的免费热源,那得好好利用起来呀!把设施的覆盖物清理干净,让阳光能直直地照进来,给里面好好地加加热。

还有啊,那些能吸热的材料也得用起来,像什么黑色的地膜之类的,它们能吸收好多热量呢。

再说说保温措施。

这就像给设施裹上一层厚厚的棉被,让热气别跑掉咯。

选择好的保温覆盖材料那是相当重要,厚一点的、隔热性能好一点的,可别舍不得这点成本呀。

还有呢,把设施的缝隙都堵得严严实实的,不能让冷风偷偷钻进来。

然后呢,咱讲讲降温的招儿。

通风那肯定是少不了的呀,就像人热了要开窗透气一样,设施也得把热气放出去。

遮阳网也是个好东西,给太阳的热情降降温。

还有喷雾、湿帘这些,能让空气湿润起来,温度也能跟着降一降呢。

这就好比我们夏天热了会开空调、吹风扇,冬天冷了会穿厚衣服、烤火一样,设施内的温度调控也得这么精细。

要是温度调控不好会咋样?那植物们可就遭罪啦!温度太高,它们可能会被热坏,就像人中暑一样;温度太低呢,它们又会被冻着,生长就会受影响,那咱不就白忙活啦!你说这温度调控技术是不是特别重要?咱得像照顾宝贝一样照顾好设施内的温度。

咱再来具体说说升温技术里的加温设备。

电加温线就像小小的暖宝宝,在需要的地方发挥大作用。

还有热风炉,呼呼地吹着热风,让设施里迅速暖和起来。

这些设备可都是我们的好帮手呢!而在降温方面,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也越来越重要啦。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温度,多方便呀!总之呢,设施内温度调控技术和措施就是要让里面的温度恰到好处,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肯定能做好。

毕竟,我们可不能亏待了那些在设施里努力生长的植物们呀,对吧?它们的茁壮成长可全靠我们啦!。

第七章 第三节 园艺设施湿度环境及其调控

第七章  第三节  园艺设施湿度环境及其调控

(1)植物体结露: )植物体结露:
月下旬温室内西红柿种植为例。 在晴朗的白天, 以 9 月下旬温室内西红柿种植为例 。 在晴朗的白天 , 温室内的气温可达到 30℃以上,绝对温度 在 20g/kg 以上,到了下午 6:00 以后,气温下降至 25℃左 ℃以上, 以上, 以后, ℃ 始土升, 右,夜间 9: 00 降至 15℃以下,一直到翌日 6: 00,气温才开 始土升,前一天下 ℃以下, , 左右。在此温湿度条件下, 午 5: 00 到翌日 5: 00,相对湿度都在 100% 左右。在此温湿度条件下,果实表面 , 以前一般不会结露。从黎明开始,随着日照强度增大,气温、 的温度在 23: 00 以前一般不会结露。从黎明开始,随着日照强度增大,气温、绝 对湿度增大,露点温度也随之上升。此时相对湿度在 100% 以下,果实表面的温 以下, 对湿度增大,露点温度也随之上升。 度低于露点温度,此时温差可达8℃以上,很容易形成结露。和果实相比, 度低于露点温度,此时温差可达 ℃以上,很容易形成结露。和果实相比,植物叶 片温度在太阳出来后,升温速度稍微快一些,也就是在此时叶温比气温低, 片温度在太阳出来后 , 升温速度稍微快一些 , 也就是在此时叶温比气温低 , 会产 生结露现象。 生结露现象。 由此可见, 结露的现象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引起: 由此可见,像这种在植物体表面 结露的现象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夜 间辐射冷却,植物体表面热量向外辐射,温度降低,当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时, 间辐射冷却 , 植物体表面热量向外辐射 , 温度降低 , 当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时 , 就 形成了结露。二是太阳出来后,温室内空气温度上升较快, 形成了结露 。 二是太阳出来后 , 温室内空气温度上升较快 , 而植物体本身升温相 对缓慢, 结露温度以下,发生结露现象。 对缓慢,造成植物体表面温度在 结露温度以下,发生结露现象。

设施温度调节措施

设施温度调节措施

设施温度调节措施引言设施温度调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公共机构,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对于我们的舒适度、健康和生产效率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施温度调节措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调节室内温度。

1.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最常见的设施温度调节方式之一。

空调系统通过控制空气的循环和温度来达到室内温度调节的目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空调系统类型:•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例如商业办公楼和酒店。

它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调节整个建筑物的温度。

•分体空调系统:适用于小型建筑物和家庭。

它将冷却机和室内机分开,通过冷媒管路连接室内和室外单元。

•窗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小型房间或办公室。

它是一种安装在窗户上的独立空调装置。

在使用空调系统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空调的温度、风速和风向来达到室内温度的舒适度。

2. 供暖系统供暖系统是在寒冷季节保持室内温暖的常见设施,尤其是在寒冷气候地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供暖系统类型:•中央供暖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住宅小区,例如集中供热系统。

它通过集中供热设备产生热量,并通过管网将热量传输到各个房间。

•独立供暖系统:适用于独立的住宅或办公室。

例如,燃气壁挂炉和电暖器等独立供暖设备。

供暖系统通常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温度和供热时间来达到室内温度的要求。

合理使用供暖系统有助于节约能源和保持室内舒适度。

3.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在调节室内温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正确选择和安装绝缘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导和对流,提高室内的环境效果。

•墙壁和屋顶绝缘:使用高效隔热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和玻璃纤维绝缘棉等,在墙壁和屋顶中建立隔热层。

•窗户和门隔热:使用双层窗户和装配有隔热层的门,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导。

正确使用绝缘材料可以降低室内冷热交换,减少能源消耗,并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4.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一种环保和经济的室内温度调节方式。

通过合理调整窗户和门的开启程度,利用自然风,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调整。

《园艺设施学》园艺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及其调节

《园艺设施学》园艺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及其调节
蒸发冷却降温(喷雾、水帘降温)
通风(自然通风、强制通风)
1. 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 强制通风
2.遮光、屋面流水,减少 进入设施内的热量。
外遮光20-30%,距顶部40cm, 降温4-6℃; 内遮光30%,降温2-3 ℃ ; 流水降温3-4 ℃
屋面涂白
外遮阳网
内遮阳网பைடு நூலகம்
3. 蒸发冷却法增大潜热消耗:
Q>0
Q=0
Q<0
Qin Qou
t
Qin>Qout 室内蓄热
升温
Qin Qout
Qin=Qout 热量收支平衡
恒温
Qin Qout
Qin<Qout 室内失热
降温
• 热量来源:太阳总辐射+人工加热量
★地面、覆盖物、作物表面有效辐射失热
热 ★土壤、空气、覆盖物以对流失热
量 支
★设施内土壤表面蒸发、作物蒸腾等潜热失热
全面地膜覆盖、膜下暗灌、滴灌, 阻止或减少潜热损失。
③减少土壤传热
设置防寒沟, 减少温室南面 底角土壤热量 散失。
深40cm 宽30cm
(二)加 温
1.增加设施内进光量— 提高透明覆盖物的透光率
2.人工加温
加温目的:靠保温不能维持作物生长温度时,需补充加 温。现代温室加温成本占运营成本50-60%。
(3)园艺设施内的温度分布
设施内气温 分布不均匀,无 论垂直方向和水 平方向均存在温 差。在保温条件 下,垂直温差可 达4-6℃,水平 温差较小。
影响设施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因素:
①太阳入射量 ②设施内气流运动 ③设施结构 ④温度调节技术 ⑤通风设备和安装位置 ⑥内外温差
① 太阳入射量:
直接原因: 太阳位置、屋面结构、倾斜 角度、方向、建材遮荫等影响

设施温度环境提点与调控

设施温度环境提点与调控

设施(日光温室)温度特点及调控管理一、设施内温度特点1.温室效应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地球的“温室效应”,它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地球表面变热,温度升高的现象。

其实这个过程,与设施栽培这个密闭环境中,温度变化类似,所以科学家用温室效应来形象的比喻全球的“温室效应”。

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温室效应,是指在没有人工加温的情况下,设施内获得或积累太阳辐射能,从而使设施内的气温高于外界环境气温的一种能力。

温室效应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塑料薄膜等透明覆盖物能让短波辐射透进设施内,又能阻止设施内长波辐射透出设施而散失于大气中。

二是设施为半封闭空间,设施内外空气交换微弱,从而使蓄积热量不易失散。

2.气温的变化特点(1)季节变化:在高纬度的北方地区,设施内的气温,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四季变化。

温室内外温差最大值出现在12月至1月;冬季晴天温室内气温日变化显著,晴天室内平均气温增加较多,阴天尤其是连阴天增加较少;(2)日变化:日平均气温受具体天气条件的影响。

在早春晚秋及冬季的日光温室中,晴天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揭草苫后半小时左右。

此后温度则开始上升,每小时平均升温5-6℃,到13-14时,温度达到最高值。

以后温度开始下降,14-16时,平均每小时降温4-5℃,盖草苫后下降缓慢,从16时到翌日8时前,大约降温5-7℃。

阴天室内昼夜温差很小,只有3-5℃。

(3)气温的分布特点是气温的分布不均匀。

日光温室白天,上部温度高于下部温度,中部温度高于四周,夜间北侧的温度高于南侧。

在寒冷季节,无外面保温覆盖时,靠近透明覆盖物内表层的温度较低。

设施面积赿小,低温区域所占的比例赿大,温度分布赿不均匀。

除了气温,地温的管理也是蔬菜设施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子,地温对蔬菜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栽培中,稳定地温同等重要。

3.地温的变化特点设施内地温也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1)日变化:与气温相比,地温比较稳定,且地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

第三章 设施热环境及其调控

第三章  设施热环境及其调控

第一节 设施热环境特征
二、热平衡原理
温室内的热量来源 白昼:室内外水平面太阳辐射热量
太阳辐射
第三章
室内水平面 冬季 150~400 W/m2 夏季 300~600 W/m2
室外水平面 冬季 350~650 W/m2 夏季 900~1000 W/m2
第一节 设施热环境特征
二、热平衡原理
夜间:
加温温室
R=透明覆盖材料面积/土地面积的比值
4、设置防寒沟,防止地中热量横向 流出
地中传热Qf
二、加温技术 1、常见的加温方式及特点
热水采暖系统的设备
系统组成:热水锅炉→输送管道→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特点:水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室内温度波动小,停机后保温性强;配 置复杂、设备费用高;预热时间长 适用范围:大型温室、有较长期和大量供热需求的温室 圆翼型散热器(铸铁、钢)
1、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的用 量,增施有机肥 2、注意抗寒锻炼(练苗)
第二节 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一、花卉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低温危害和高温障碍: 花卉作物遇到高温,花芽受到伤害, 生长速度下降,甚至脱水死亡。
1、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蒸腾 2、灌溉、松土、遮阴棚、喷水等
第三 节 设施热环境的调节技术与设备
吸收
通风Qvs
太阳热Qs 光合Qp
加温热量Qh
呼吸Qr
蒸腾蒸发Qvl
地中传热Qf
温室的热平衡方程
(Qs+Qm+Qh+Qr)-(Qw+Qf+Qvs+Qvl+Qp) = 0
第一节 设施热环境特征
二、热平衡原理
第三章
温室的热平衡方程 (Qs+Qh)-(Qw+Qf+Qvs+Qvl)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i to ) n Ri t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o-----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n------温度修正系数 Ri----内表面换热阻 t------室内气温与外壁内表面之间的容许温差。
保温层厚度:
x x ( Romin Rox )
三、温室保温技术
2.12 2.82 3.59
三、温室保温技术
2、常用农业生产温室的保温设计要求
表10 日光温室围护结构低限热阻值
室外设计温度

低限热阻值[(m2· ℃)/W] 后墙、山墙 后屋面 1.4 1.4 2.1 2.8Leabharlann —4 —12 —21 —26
1.1 1.4 1.4 2.1
—32
2.8
3.5
三、温室保温技术
第三节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
第三节
温度环境及其调控
• 一、温室作物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 二、温室的热平衡原理 • 三、保温技术 • 四、加温技术 • 五、降温技术
一、温室作物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1、温度三基点
表1 几种果菜类蔬菜生育的适宜气温、地温及界限温度 蔬菜种 类 番茄 茄子
昼气温
最高界 限 35 35 最适温 25~20 28~23
三、温室保温技术
1、温室保温措施
根据上述热收支状况分析,保温措施要考虑减少贯流放热、换 气放热和地中热传导,在白天尽量加大室内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率。
(1)、采用多层覆盖,减少贯流放热量 经济的方法。
层数 温差 平均(℃) 标准差 最小(℃) 最大(℃) 备注 单层覆盖 +2.3 ±1.1 -1.7 +4.5 双层覆盖 +4.8 ±1.4 +1.7 +7.0
12 8
10 15 8
25 25
25 25 25
20~18 20~18
20~18 20~18 18~15
13 13
13 13 13
南瓜
草莓
35
30
25~20
23~18
15~10
15~10
8
3
25
25
18~15
18~15
13
13
一、温室作物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表2 几种果菜类蔬菜生育的适宜气温、地温及界限温度 (单位:℃) 蔬菜种类 气温 最高气温 最适温 最低界限
多层覆盖是最有效、实用、
表5-1 不加温温室多层覆盖室内外温差 三层覆盖 无小棚 +6.3 ±1.4 +4.1 +7.6 一重为小棚 +9.0 ±0.7 四层覆盖 +9.0 ±0.7 +8.0 +9.0 大部分一层为小棚膜
三、温室保温技术
1、温室保温措施
(1)、采用多层覆盖,减少贯流放热量
双重中空板 固定双重覆盖 充气膜塑料棚 固定式双重覆盖(俗称双大棚) 一层保温帘 二层保温帘
2、常用农业生产温室的保温设计要求
表6 通常畜舍内要求的适宜温度
种类
成年乳牛 肉牛 牛犊 成年猪 育肥猪 产仔母猪
畜禽要求的环境温度(℃) 最佳产奶温度10-20℃,但6-25℃对产量影响不大 最佳温度℃ 出生时为10-15℃,此后逐渐下降,在小肉牛生产中,需 要较高的温度,为15-22℃ 适宜环境温度为4-30℃,高温时应防护太阳辐射 在断奶时为25℃,长到90-110kg时降低到15℃ 母猪为15-20℃,仔猪出生时为30℃,其后逐渐降到21℃, 断奶时为25℃ 最佳温度20-25℃ 在舍内饲养为16-25℃ 刚出生的小鸡为35℃,然后每天大约下降0.5℃,四周以 后降至18-20℃
qr qg q f qi qc qv qs
(5.1)
二、温室的温度环境特点与热平衡
2、温室热支出的各种途径
(1)、贯流放热 把透过覆盖材
料或围护结构的热量叫做温室表 面的贯流传热量。 贯流传热量的表达式如下: (5.2) Qt Avht(t r to ) 式中:Qt——贯流传热量,kJ· h-1; Aw—温室表面积,m2; ht—热贯流率,kJ· m-2· h-1℃-1; tr—温室内气温; to—温室外气温。 热贯流率的表达式为:
畜舍控制的温度(℃)
5-16
2-24
产蛋鸡
肉鸡
5-29
13-24
孵化器
25-30
三、温室保温技术
2、常用农业生产温室的保温设计要求
表9 农场建筑需要的总热阻值
气候地区
总热阻值[(m2· ℃)/W]

温暖地区(0℃) 适中地区(0-10℃) 寒冷地区(<-10℃) 1.59 1.59 2.47
天花板
菠菜
萝卜 大白菜 芹菜 茼蒿 莴苣 甘蓝 花椰菜 韭菜 温室韭黄
25
25 23 23 25 25 20 22 30 30
20~15
20~15 18~13 18~13 20~15 20~15 17~7 20~10 24~12 27~17
8
8 5 5 8 8 2 2 2 10
一、温室作物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ht 1 1 a r hr ro hro 1 d
式中αr, αro,hr,hro分别为温室内外的对 流传热率和辐射传热率,λ为导热率,d为 材料厚度。
二、温室的温度环境特点与热平衡
2、温室热支出的各种途径
(1)、贯流放热 由式(5.2)可知,热贯流Qt就是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 由室内流到室外的全部热量。表3列出若干物质的热贯流率。
表3 各种物质的热贯流率 (单位J:k· m-2· h-1℃-1) 种类 玻璃 玻璃 规格(mm) 2.5 3~3.5 热贯流率 20.92 20.08 种类 木条 砖墙(面抹 灰) 规格(cm) 厚8 厚38 热贯流率 3.77 5.77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
聚乙烯 合成树脂板 同上
单层 双层
单层 FRP,FRA, MMA 双层
23.01 12.55
24.29 20.92 14.64
钢管 土墙
草苫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10 5
47.84~53.97 厚50 4.18
12.55 18.41 15.90
二、温室的温度环境特点与热平衡
2、温室热支出的各种途径
(2)、通风换气放热 温室内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建筑 材料的裂缝,覆盖物的破损,门、窗缝隙等,都会导致室 内的热量流失。 温室内通风换气失热量 包括显热失热和潜热失热两 部分,显热失热量的表达式如下: Qv=R· V· F(tr-to)
2、变温管理: 依据随光照昼夜变化的作物生理活动的中心,将 一日的时间划分为促进光合作用时间带、促进光合 产物转运的时间带和抑制呼吸消耗时间带等若干时 段。
二、温室的温度环境特点与热平衡
1、温室温度变化特征
(1)、气温的季节变化 温室内的温度 状况随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变化而 变化。有昼高夜低、大温差的特点。 日光温室内的冬季天数可比露地缩短 3~5个月,夏天可延长2~3个月,春 秋季也可延长20~30d。 (2)、气温的日变化 春季不加温温 室气温日变化规律,其最高与最低气 图1 无加温温室内温度的日变化 温出现的时间略迟于露地,但室内日 θi:室内气温 θo:室外气温 温差要显著大于露地。 上午日出后,每小时可升温5-8℃,正午时可以高于室外15-20℃。 下午每小时可降3-6℃,至凌晨最低。中国北方的节能型日光温室, 由于采光、保温性好,冬季日温差高达15~30℃,在北纬40°左右 地区不加温或基本不加温下能生产出黄瓜等喜温果菜。
草帘 泡沫塑料保温被 小拱棚 浮面覆盖
保温覆盖
保温帘
保温帘
其它
三、温室保温技术
1、温室保温措施
(1)、采用多层覆盖,减少贯流放热量
三、温室保温技术
1、温室保温措施
(2)、增大温室透光率
(3)、增大增大保温比
(4)、设置防寒沟,防止地中热量横向流出 (5)、农业设施的保温(建筑保温) 总热阻:
Romin
夜气温
最适温 13~8 18~13 最低界 限 5 10 最高界 限 25 25
地温
最适温 18~15 20~18 最低界 限 13 13
甜椒 黄瓜
西瓜 温室甜 瓜 普通甜 瓜
35 35
35 35 35
30~25 28~23
28~23 30~25 25~20
20~15 15~10
18~13 23~18 15~10
1.08
1.15 1.21
0.96
0.98 1.04
银川
沈阳 乌鲁木齐 哈尔滨
—18
—21 —24 —29
1.40
1.40 2.10 2.50
1.21
1.21 1.81 2.16
1.11
1.11 1.21 1.81
四、加温技术
1、常用的加温方式及特点
表13 采暖方式的种类与特点 (吴毅明等依据冈田修正,1990)
式中:Qv—整个设施单位时间的换气失热量;
R—每小时换气次数(表4); F—空气比热,F=1.3 kJ· m-2· h-1℃-1;
V—设施的体积,m3。
二、温室的温度环境特点与热平衡
2、温室热支出的各种途径
(2)、通风换气放热
表4 每小时换气次数(温室密闭时)
保护地类型 玻璃温室 玻璃温室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
覆盖形式 单层 双层 单层 双层
R(次· h-1) 1.5 1.0 2.0 1.1
二、温室的温度环境特点与热平衡
2、温室热支出的各种途径
(3)、土壤传导失 土壤传导失热包括土壤上下层之间的传热和土壤横 向传热,垂直方向上的传导失热,可以用土壤传热方程表示。
qs
式中
t 表示某一时刻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其中t表示土壤温 z 度,z表示土壤深度, 为微分符号。λ是土壤的导热率, 除与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