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表面粗糙度检验
金属表面喷涂检验规范标准(涂装规范标准详细介绍)

1.0目的规定了金属零部件喷涂标准的朮语﹑技朮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其最终目的在于满足最终客户对视觉﹑触觉的要求2.0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喷粉生产质量检验。
3.0定义3.1 A级表面:能直接正视的外部表面和全部需丝印的表面;3.2 B级表面:不明显的外部表面和开启门后能看见的内部表面;3.3 C级表面:不易察看的内部和外部表面;3.4 起泡:涂层局部粘附不良引起涂膜浮起;3.5 针孔:涂层表面上可看见类似针刺成的微小孔;3.6 桔皮:喷涂涂料产生的凸凹,象桔皮一样的斑点;3.7 异物:空气中灰尘,喷涂机污物等杂物;3.8 凹痕:喷涂前基材上的伤痕使涂装后该处出现凹陷;3.9 浅划痕:涂层表面有伤痕,但看不见底层表面;3.10 深划痕:涂层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底层表面;3.11 厚边:喷涂时在产品边缘或内折弯角处的涂料堆积现象,包括因局部保护不良而产生的毛边;3.12 流挂:喷涂时涂层流动产生的堆积;3.13 露底: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等现象,常见于内折弯角处/孔的边缘截面,基材切口边缘截面等部位;3.14 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上涂层,或涂层完全脱离基材的现象;3.15 缩孔:涂层干燥后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图形小坑现象;3.16 开裂:涂层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开裂变化,通常由于涂层老化而引起的;3.17 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及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
4.0 输入4.1 金属零(组)件的粉末喷涂技朮规范4.2 金属零(组)件的喷漆技术规范5.0 输出喷涂检验日报表6.0 工作程序6.1 主要检验工具6.1.1 色差仪。
6.1.2 涂层测厚仪。
6.1.3 本公司标准样板。
6.1.4 透明杂物判定表。
6.1.5 切刀及透明胶带(采用3M公司生产的 Scotch 250# 胶带)。
6.1.6 100%工业酒精。
6.1.7 白色棉质软布(或脱脂棉)和端面直径为6.3mm,长40mm的圆柱形木棒。
油漆涂装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产品表面处理规范-----处理方法概述FZV/一.概述本规范规定了产品最终表面处理的一般要求。
如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成品最终要达到的表面处理要求。
二.表面处理方法分类1. 对锻造阀体的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过滤器、旋塞阀:a. 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的,阀门外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b. 阀体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等易蚀铁素体金属的,阀门外表面采用表面磷化处理;c. 阀体材料为铜及铜合金类、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和合金的,保持原有表面作为最终完工状态;2. 对锻造阀体的球阀:a. 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基、镍基等合金)的,保持机加工表面作为最终完工状态;b. 阀体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等易蚀铁素体金属的,完工表面采用油漆涂装方法;3. 对铸造阀体阀门:a.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基、镍基等合金)的,阀门外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b. 阀体材料为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类的,阀门外表面采用静电喷涂环氧粉末,色标RAL5015(天蓝);c. 其他采用外表面油漆涂装方法。
4. 其他表面涂装方法如ENP、镀锌、达克罗等方法作为特殊要求,根据需求执行,不列入本规范。
5. 参考或执行标准、规范:a. 酸洗钝化的执行和检验按照JB/T 6978《涂装前表面处理---酸洗》的规定;b. 磷化的执行和检验按照GB/T 6807《钢铁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的规定;c. 静电粉末喷涂参考GB/T 156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的规定;d. 油漆涂装按照FZV/表三的规定选取油漆及操作方法,按FZV/进行控制和检验。
产品表面处理规范------油漆涂装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FZV/1.目的为了规范油漆涂装作业,控制油漆涂装质量以达到需要的防腐、防锈以及装饰要求;2.范围FZV/和本文件表三规定的适用产品的油漆和油漆工艺方法;油漆的储存、待油漆金属表面预处理及粗糙度和清洁度的规定;油漆涂层的质量检验。
浅析表面粗糙度对涂装的影响

!!!!!!!!!!!!!!!!!!!!!!!!!!!!!
(上接第 67 页) 由表 3 可以看出,表面粗糙度越大,涂料的损耗
就越大。在现场大型浮吊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涂 装的底座环表面积累计约 2 万多 m2,表面处理后的表 面粗糙度大多在 60 ~ 65 μm 之间,以 60 μm 计算,仅 仅由于表面粗糙度所造成的涂料的损耗就达到 800 多升。在施工中之所以选取 60 ~ 65 μm 的表面粗糙度 范围,是结合施工效率、磨料损失等多种因素所做出 的选择。
的附着力。
⑶用带棱角的磨料进行喷射除锈时,钢材表面能
形成三维状态的几何形状,使漆膜与钢材表面产生机
械咬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漆膜附着力。
在涂装一些表面光滑的构件表面时,如组块的栏
杆、挡风墙等镀锌件,如果直接涂装,由于涂料缺乏必
要的锚固点,会导致涂层因为附着力太小而出现脱落、
分层等漆病,因此在涂装这类构件的表面之前,需要进
化后的附着力小,涂层可能会发生早期损坏,出现脱
皮、开裂或者分层等漆病;如果表面粗糙度太大,由于
钢材表面有峰点,涂料不能完全遮盖住底材表面,则会
导致钢材表面出现“锈疹”或锈斑。
2.2.3 对涂料用量的影响
当涂料涂布在完成表面处理后的钢材表面时,波
峰上的涂层厚度比波谷低。但是,波峰上的膜厚是决定
涂装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可以认为那些对波峰
3 仿真及试验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见图 7。通过温度曲线对比可以很明显 地看出,传统 PID 控制曲线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响 应速度慢,而采用模糊控制原理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些 问题。
4 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器的温度控制 方法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调节 时间长的问题,而且也很好地降低能源的消耗,避免了 产品表面大面积产生缩孔的现象,提高了产品表面质 量,减少了脱漆返工的数量,同时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
涂装系统涂层粗糙度

涂装系统涂层粗糙度是指涂层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通常用于描述材料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滑度。
对涂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衡量涂层质量和加工精度的标准之一。
本文将就的影响、测量方法和控制手段进行探讨。
一、的影响对涂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高的涂层粗糙度会导致涂层表面的油漆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降低,抗腐蚀性能和防水性能也会变得较差。
在涂装系统应用中,较高的涂层粗糙度也会导致涂层对光的反射率较低,从而降低涂层的外观质量和色彩鲜艳度。
因此,的控制对保证涂层的性能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手摸、光学显微镜等方法进行测量。
(一)直接观察法直接用肉眼观察涂层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具有简单、直观、快捷等优点。
但是,由于人的视觉差异、疲劳等因素的影响,使用该方法的精度有一定局限性。
(二)手摸法手摸法是一种常用的粗糙度测量方法,具有直观、快捷等优点。
操作时,用手指拂过涂层表面,在感觉到涂层凹凸不平的同时,通过触觉的方式判断涂层的粗糙度。
但是,由于受试者的手感差异和疲劳的影响,使用该方法的精度也有局限性。
(三)光学显微镜法光学显微镜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粗糙度测量方法。
该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涂层表面进行观察,并通过放大、对比、计算等手段进行粗糙度测量。
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但需要配备专业的光学仪器,在操作上和数据处理上也有一定难度。
三、的控制手段的控制,需要从材料选择、涂装工艺优化、涂装设备升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材料选择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材料的组成对涂层粗糙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用高品质的材料,确保材料表面平滑度和几何形状的精度,有助于获得较低的涂层粗糙度。
(二)涂装工艺优化在涂装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涂装工艺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涂层的粗糙度。
如调整涂料的配方、改善涂料的挥发速度、控制喷枪的压力和喷头的尺寸、调整涂层厚度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涂层的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当钢材表面经喷射清理后,就会获得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轮廓。
表面粗糙度可以用形状和大小来进行定性。
经过喷射清理,钢板表面积会明显增加很多,同时获得了很多的对于涂层系统有利的锚固点。
当然,并不是粗糙度越大越好,因为涂料必须能够覆盖住这些粗糙度的波峰。
太大的粗糙度要求更多的涂料消耗量。
一般的涂料系统要求的粗糙度通常为Rz40~75微米。
1.粗糙度的定义对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有以下几种:h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3(显微镜调焦法)R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4(触针法)Ra:波峰和波谷到虚构的中心线的平均距离,ISO3274Ry5: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波峰到波谷最大高度的算术平均值,ISO8503-4(触针法)有关Rz的表述与Ry5其实是相同的,Rz的表述来自于德国标准DIN4768-1。
Ra和Rz?之间的关系是Rz相当于Ra的4~6倍。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为了测定钢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标准规定了相应的仪器可以使用,测量值以微米(μm)为单位。
国际标准分ISO8503?成五个部分在来说明表面粗糙度:ISO8503-1:199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ISO8503-2:1995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分级―样板比较法ISO8503-3:1995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显微镜调焦法ISO8503-4:1995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触针法ISO8503-5:2004表面轮廓的复制胶带测定法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3288-91《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板块法)》,参照ISO8503所制订。
3.比较样块法评定表面粗糙度在涂装现场较为常用的粗糙度评定方法是比较样块法。
表面粗糙度新国标

该标准体系对表面微观不平度的测量 和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适 用于各种材料和加工方法的表面粗糙 度测量和评价。
表面粗糙度新国标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
表面粗糙度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 标之一,通过实施新国标,可以 提高产品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技术进步
新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 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价技术的进 步,促进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符合新国标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 量和用户体验,促进消费升级。
展望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表面粗糙度新国标将 会不断完善和更新,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明确和统一的标
准和指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涂层和镀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表面粗糙度对涂层和镀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新国标的应用有助 于提高涂装和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涂装领域
涂料的选择和涂装工艺的制定
新国标为涂装领域提供了表面粗糙度的参考标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涂料和制定合理的涂装工艺。
涂装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通过应用新国标,企业可以对涂装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防腐性能。
应用范围对比分析
新国标应用范围更广
新国标不仅适用于金属材料,还适用于非金 属材料,如塑料、陶瓷等,扩大了标准的应 用范围。
新国标与国际接轨
新国标的制定参考了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 有利于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
06
新国标对行业的影响与展 望
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影响
促进技术升级
01
新国标对表面粗糙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机械加工企业采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
汽车油漆涂层作为汽车表面的保护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外观和耐久性。
因此,对汽车油漆涂层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汽车油漆涂层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首先,对于汽车油漆涂层的颜色和光泽度,检验人员可以使用色差仪和光泽度
计进行检测。
色差仪可以准确地测量颜色的差异,而光泽度计可以测量油漆涂层的光泽度。
通过这两种仪器的检测,可以确定汽车油漆涂层的颜色和光泽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对于汽车油漆涂层的附着力和硬度,可以使用划痕测试仪和铅笔硬度测
试仪进行检测。
划痕测试仪可以模拟汽车表面的划痕情况,通过检测划痕后的情况来评估油漆涂层的附着力。
而铅笔硬度测试仪可以测试油漆涂层的硬度,通过在油漆涂层上进行不同硬度的铅笔划痕来评估其硬度等级。
此外,对于汽车油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使用盐雾试验箱进行检测。
在盐
雾试验箱中,可以模拟汽车在恶劣环境下的腐蚀情况,通过检测油漆涂层在盐雾环境下的表现来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最后,对于汽车油漆涂层的厚度,可以使用油漆膜厚度计进行检测。
油漆膜厚
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油漆涂层的厚度,通过检测油漆涂层的厚度来评估其质量。
总之,汽车油漆涂层的检验标准涉及到颜色、光泽度、附着力、硬度、耐腐蚀
性能和厚度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汽车油漆涂层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障汽车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介绍的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
对汽车油漆涂层质量的认识和检验水平。
2023修正版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1]
![2023修正版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7ce5e7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3.png)
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油漆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建筑等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油漆喷涂工艺的质量,需要制定标准来进行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油漆喷涂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表面准备、涂装工艺、涂料选择和质量检验等方面。
1. 表面准备为了确保油漆的附着力和涂层的质量,对表面的准备十分重要。
以下是表面准备的标准:- 清洁度:表面应干净、无灰尘、油脂等污染物。
- 平整度:表面应平整,无凹凸不平的地方。
- 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涂料厂家规定的要求。
2. 涂装工艺油漆喷涂工艺包括底涂、中涂和面涂等步骤。
以下是涂装工艺的标准:- 喷涂设备:喷枪、喷嘴等喷涂设备应符合要求,喷涂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应定期进行。
- 喷涂厚度:涂装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需定期进行涂层厚度的测量。
- 喷涂均匀性:涂层应均匀、无滴流、鱼鳞状等缺陷。
- 喷涂速度:喷涂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涂料流挂、鱼眼等问题。
3. 涂料选择涂料的选择对于油漆喷涂工艺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涂料选择的标准:- 质量标准:涂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
- 适用性:涂料应符合工件表面状态、环境要求等特殊要求。
- 技术指标:涂料的干燥时间、附着力、硬度等技术指标应达到要求。
4.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确保油漆喷涂工艺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质量检验的标准:- 外观检验:检查涂层是否均匀、有无鱼眼、流挂、刷破等问题。
- 膜厚检测:使用测膜仪等工具对涂层厚度进行检测。
- 附着力检验:采用划格法、胶带法等方法对涂层的附着力进行检验。
- 总检验:对喷涂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结论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表面准备、涂装工艺、涂料选择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标准,可以实现油漆喷涂工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表面粗糙度检验Q/YCRO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CRO027-2011 表面粗糙度检验2011-08-31发布 2011-08-31实施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VII)引言 (IX)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5)4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6)5 粗糙度等级范围…………………………………………………………… (7)6 比较样块的校准 (7)7 比较样块的维护及重新校准 (7)8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验证书 (8)9 比较样块法 (8)10显微镜调焦法 (9)11 触针法 (12)12 复制带法 (13)前言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时,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准。
本产品如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本企业应在取得专项行政许可证后,从事许可事项规定的活动,并按备案标准组织生产。
本产品不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的,本企业按备案标准组织生产。
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中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有此要求的)本标准起草单位: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孚彦,赵勇刚,王志华,王艳芳,程丽元,公维厚。
本标准首次发布确认时间:2011年08月。
表面粗糙度检验1 范围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分为下列几部分:第1部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第2部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第3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显微镜调焦法;第4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表面粗糙度的测试方法—触针法;第5部分: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复制带法。
本标准规定了用目视和触觉比较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
ISO表面粗糙比较样块用于现场评定涂覆涂料前磨料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
注:这些专用的比较样块可用于评价其他磨料喷射清理后的底材的粗糙度特性,且不限于测定涂覆涂料前的表面。
比较样块法规定了涂装前钢材表面经磨料喷、抛射清理后产生的表面粗糙度的视觉或触觉评定方法和评定等级。
比较样块法适用于以金属或非金属磨料喷、抛射清理后的钢材及其他材料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也适用与其他防护处理前对钢材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评定。
比较样块法适用于磨料喷、抛射清理后表面的除锈等级高于ISO 8501-1中Sa2½级的钢材,对低于其级别的钢材可参照使用。
显微镜调焦法可用于喷射清理后基本上为平面的、平均峰谷差在y h=20µm~200µm范围内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如果不可能直接观察表明粗糙度,则应在喷射清理后的基材上有代表性的区域表面或复制的表面上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注:在恰当的地方,这种测定也可适用于评估其他磨料喷射清理的基材上的表面粗糙度。
触针法可用于喷射清理后基本上为平面的、总平均最大峰谷高度在5y R=20µm~200µm范围内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如果不可能直接观察表明粗糙度,则应在喷射清理后的基材上有代表性的区域表面或复制的表面上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注:在恰当的地方,这种测定也可适用于评估其他磨料喷射清理的基材上的表面粗糙度。
复制带法是用复制带和其配套测量仪对涂装前表面粗糙度进行现场测量。
复制带适用于给定规格(或厚度)的复制带测定相应范围内的粗糙度。
目前商用的各规格复制带可测定的粗糙度范围是平均峰谷高度20µm~115µm。
复制带适用于金属或非金属磨料喷射清理后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2632-2,粗糙度比较样本—第2部分:电烧蚀、喷丸处理和喷砂处理、打磨。
ISO 3274,几何产品规范(GPS).表面特征:轮廓法.接触尖笔式记录仪的一般特性。
ISO 4287-1,表面粗糙度—术语—第1部分:表面及其参数。
ISO 4618,色漆和清漆—词汇。
ISO 85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ISO 850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1部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
ISO 8503-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2部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
ISO 8503-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3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显微镜调焦法。
ISO 8503-4,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4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表面粗糙的测试方法—触针法。
ISO 8503-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5部分: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复制带法。
ISO 8504-2,钢材在涂装油漆及和油漆有关产品前的预处理—表面预处理方法第2部分:喷射磨料清理。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应于本标准。
下列定义和ISO 4618中所确定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表面粗糙度 surface profile表面粗糙度一般表示为表面轮廓的最高峰相对于最低谷的高度。
注:ISO 4287-1中定义此术语为:“一个平面与一个实际表明的垂直相交线”。
在ISO 8503-4的3.7,3.8,3.10~3.12中定义了喷射清理后的表面粗糙度特性。
3.2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ISO surface profile comparator由4个区域组成的一块平板,每个区域代表本本部分中定义的参考表面粗糙度。
注:参考表面粗糙度是在一块耐腐蚀的金属板上,用经特殊喷射清理的低碳钢板为原形,采用阳模成形法制备的。
3.3 试板 coupon划分为4个区域、经喷射清理后不变形的标准规格的低碳钢平板。
3.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surface profile comparator经特定的磨料喷射清理方法处理的试板或已知平均粗糙度的试板。
注:该比较样块用于磨料喷射清理后的表面粗糙度和触觉的比较,并能对表面粗糙度进行评价。
3.5 砂粒磨料喷射清理的比较样块 grit comparator经砂粒金属磨料或砂矿喷射清理后获得的表面粗糙度的比较样块(比较样块G)。
3.6 丸粒磨料喷射清理的比较样块 shot comparator经丸粒金属磨料喷射清理后获得的表面粗糙度的比较样块(比较样块S)。
3.7 最大峰谷高度(显微镜调焦法)maximum peak-to-valley height(by microscopy)h在显微镜观察范围内,最高峰与最低谷之间的垂直y距离。
注:y h一般用显微镜观察。
3.8 平均最大峰谷高度(显微镜调焦法) mean maximum peak-to-valley height(by microscopy)h:不小于20个y h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y3.9 取样长度 sampling lenghl用于确定描述表面粗糙度的不规则变化的参照线的长度。
3.10 评定长度 evaluation length评定粗糙度时必须取一段能反映加工表面粗糙n l度特性的最小长度,它包含一个或数个取样长度,这几个取样长度的总和称为评定长度。
3.11 行程长度 traversed length启动长度,评估长度和偏离长度的总和。
t l3.12 最大峰谷高度(触针法) maximum peak-to-valley height(by stylus)R用触针仪测量时,在一独立的取样长度l内测量的y最大峰谷高度。
注:y R在ISO 4287-1中定义为“取样长度内轮廓峰线与轮廓谷底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3.13 平均最大峰谷高度(触针法)mean maximum peak-to-valley height(by stylus)R 5个邻近的单独取样长度l内的最大峰谷高度y R的5y算术平均值。
注:有时把5y R看作为zDINR或tm R。
3.14 总平均最大峰谷高度(触针法) mean maximum peak-to-valley height(by stylus)R多个(不少于10个)平均最大峰谷高度测定值的5y算术平均值5y R。
3.15 原始粗糙度 primary profile钢材喷射清理前的表面粗糙度。
3.16 二次粗糙度 secondary profile在具有原始粗糙度的表面上经喷射清理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
3.17 毛刺 hackles喷射清理过程中钢材表面受到磨料的冲击面产生细小的钢毛刺,仍附着在钢材表面上,有时突出于峰高。
3.18 独立峰 rogue peaks实际高出周围所有的峰。
一般因喷射清理时所用混合磨料中存在超大尺寸的砂粒而产生的4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应是平面的,形状尺寸见图1。
这些部分在按ISO 8503-3或ISO 8503-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时,应完全符合表1中给定的值。
比较样块的表面处理等级不应低于ISO 8501-1中所规定的Sa2½级。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应通过阳模成形法制造。
该比较样块由含镍或其他耐腐蚀金属元素的低碳合金钢平板(例如:已有电成型产品)制备。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应标出:“ISO 8503-1参考比较样块G”,代表砂粒磨料喷射清理后的粗糙度的比较样块;“ISO 8503-1参考比较样块S”,代表丸粒磨料喷射清理后的粗糙度的比较样块。
图1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表1 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各区域表面粗糙度的标称值和公差a)砂粒磨料喷射清理后的比较样块b)丸粒磨料喷射清理后的比较样块1)采用显微镜调焦法时,标称值参照y h;采用触针法时,标称值参照5y R。
每个比较样块应附有标准证书,表明测定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估计的公差和每个区域校准的表面粗糙度(用微米表示)。
注:也可采用其他比较样块的设计和结构,应包含4个按照本部分规定的粗糙度和公差的区域。
但这样一个比较样块不能确定为“ISO比较样块”,它可按ISO8503-1规定的粗糙度进行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