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课件: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合集下载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西欧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西欧浪漫主义文学
19
作为人民的朋友,诗人指出了人民中产生的 目录 依赖外强干预以求自身解放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高卢人或莫斯科人定会对你们公正? 不!他们固然会打败你们的暴君, 上一页 但你们仍然不会获得那神圣的自由。 诗人对人民的斗争毅力和勇气始终充满信心, 下一页 坚信斗争到底的意志已深深扎根于人的心灵之 中,那光辉的“时机来过,再来,会来”。诗 退出 人以高亢的激情写道:
目录
7
第二节 拜伦
目录
上一页
本节学习要点: 了解拜伦的生平和创作。理解“拜伦式英雄” 形象的特点。深入理解《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 思想艺术特征。
下一页
退出
8
目录
我宁愿永远孤独, 也不原用我的自由思想 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拜伦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9
一、“我一个对抗你们全体”——拜伦
拜伦(1788—1824)是如暴风一般轰响在19世 目录 纪初叶英国诗坛上的巨擘。他被歌德誉为“19世纪最 富天才的诗人”,普希金奉他为“思想界的君王”。 他广泛地被人模仿着,也广泛地被人辱骂着。他是一 上一页 个复杂的人,并喜爱描写自己的复杂性。在整个19世 纪,他成为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拜伦式英雄”的同 下一页 义语:一个神秘、爱嘲弄、甚至有罪恶的艺术形象, 当然也是一个被驱逐的流浪者。有一种意见认为,拜 伦的诗歌是低质量的,他的唯一力量,在于自我戏剧 退出 化和自我宣传方面。但现代的批评家和学者却日益认 识到拜伦诗歌中具有的独特力量和自我意识,这种力 量和意识使拜伦不仅成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而且也可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最“现代”的一个。
6
2、法国文学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受到英、德等国浪漫主 义理论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由于阶级地位、思想和 美学见解不同,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在法国是 上一页 同时出现的。 属于消极浪漫主义流派的,有夏多布里昂、拉马丁、 维尼等,以夏多布里昂为代表。夏多布里昂比较守旧, 下一页 他拥护波旁王朝,以宣扬基督教精神来否定资本主义文 明。属于积极浪漫主义流派的,有雨果、史达尔夫人、 乔治〃桑等。史达尔夫人是位女作家,她奠定了法国浪 退出 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则是最杰出的代表。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PPT课件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PPT课件
第六讲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第一节 概述
一、产生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与心理基础 充满动荡的时代,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2、哲学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都带有浪漫主义 色彩
3
3、文学渊源 (1)中世纪富于幻想,情节离奇的传奇文学 (2)18世纪的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3)法国卢梭等人的文学创作 (4)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文学,强调人的个性
解放
4
二、特点
1、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情感; 浪漫主义文学是建立在表现论基础上的 2、热爱和赞美大自然,厌恶和诅咒城市文明;
5
3、重视民间文学; 针对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本质上是宫廷文
14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柏林浪漫派:沙米索 人的生涯》
克莱斯特 诗体独幕剧《破瓮记》
15
三、后期
小说家:霍夫曼 Hoffmann 小说中充满幻境,风格怪诞,充满了神秘、阴 暗的气氛,有一些恐怖的、怪诞的、鬼怪的 意象,“颓废派的鼻祖”
学,以期望寻找宫廷之外的边缘领域,即中世 纪的民间文学
4、在艺术手法上,发挥想象,运用夸张,追求离 奇情节,塑造非凡人物,不拘泥于生活真实, 追求奇特、非凡、强烈、极端的效果。
6
第二节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早期
耶拿派
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弗里德利希·冯·施莱格尔, 威廉姆·冯·施莱格尔),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观,认 为文学的功能不在于启蒙教育,也不在于描绘现实, 而应该书写幻想,新的文学艺术应从对无限的渴望 中产生。1798年,在耶拿城创办《雅典娜神殿》杂 志。

上官秋实外国文学史上欧美文学史课件十九世纪初ppt

上官秋实外国文学史上欧美文学史课件十九世纪初ppt
历史小说 司各特、雨果、大仲马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4、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异国情调

不平常的人物
具有野性美、粗犷美、邪恶美的形象
对比、夸张的手法
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1772-1829) 《断片》 《诗歌漫谈》 《古今文学史》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 诺瓦利斯(1772-1801) 《夜的颂歌》(1800) 散文诗 歌颂黑夜和死亡
者,人生的发明者……诗人是世界未 经公认的立法者。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2、热衷于描写和歌颂自然
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 急风暴雨、高山大海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一场急风骤雨的解放运动结束了启蒙 思想家寻求解放的过程,但是这新的世纪 却在一个新的凯撒的庇护之下开始了。从 人权的大动乱之中涌现出最大胆的暴君; 人们那样渴望而又那样欢庆的群众的自由, 最后以一个个人的统治而告终。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十九世纪前期欧美文学PPT幻灯片课件

十九世纪前期欧美文学PPT幻灯片课件
他们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 (湖畔派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点)
11
昆士兰湖区:英格兰西北部
12
13
14
华兹华斯:1770-1850 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出生于昆士兰湖区 8岁丧母,13岁丧父,由舅舅监护,送他到 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深得大自然陶冶。 1787年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曾在 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 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对法国大革命开始支持,后敌视
3
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
1.社会心理因素:对启蒙思想家鼓吹的理性原则的失望、对丑恶现实的厌恶 2.哲学和文化因素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
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自由的、无限的 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
1843年被封为“桂冠诗人”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开创了20世纪诗风的
先河,被雪莱赞为“第一位现代诗人”。
16
特点:小诗清新,长诗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平 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
对于中国读者,华兹华斯却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 原因之一是他的诗不好译——华兹华斯写得朴素、清新, 非常不好译。 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评为“反动的浪漫主义”的代表,因 此不少人未读他的作品,就已对其人有了反感。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他那类写大自然的诗在我国并不罕 见,人们对他无新奇感。
拜伦:1788-1824
24
读中学和大学时,酷爱文学、历史、哲学,在剑 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贵族院世袭上议员位。
1807年(19岁)出版诗集《懒散的时刻》,这 是他的处女作。拜伦通过诗集表达对现实生活的 不满和对贵族生活的厌倦和鄙视,很快诗集在社 会上受到消极浪漫主义刊物的攻击和奚落。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第六章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和大河奔流似的思绪——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第一,突出的特征是其主观性,即偏重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第二,继承“返回自然”的传统,歌颂大自然和诅咒城市文明。

第三,在接受文学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在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喜欢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二、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1德国文学德国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

弗·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

他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前进的综合文艺”。

他主张打倒文艺中一切界限,他说:“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的规律的约束”。

在他看来,兴之所至是创作的基本规律,因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必须破除。

他最早用浪漫主义标明他们的文学主张。

奥·施莱格尔(1767——1845)提出艺术美“无目的”,以此反对古典主义。

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诺瓦利斯(1772——1801)在《断片》里说“生活是死的开始,生活是为了死的缘故。

死是结束也是开端。

是分开也是更近的结合。

通过死完成了还原。

”海涅曾经说他是“死亡诗人”,但是,他并不厌世。

相反,他由于热爱生命而极度恐惧死亡,为了消解这种恐惧,他赞美死亡。

1805年以后,出现另一批浪漫主义作家,即后期浪漫派:阿尔尼姆、布仑塔诺、艾沁多尔夫和格林兄弟等。

阿尔尼姆和布仑塔诺合编的民歌集被认为是给法国诗歌注进了新鲜血液。

艾沁多尔夫的抒情诗质朴、明朗、乐观、具有民族风格,少有早期浪漫派那种朦胧、阴暗、神秘等情绪。

格林兄弟合编的《儿童与家庭童话》想象丰富、美丽神奇,表达了人民的正义感和智慧,嘲笑暴君和地主的愚昧无知。

浪漫主义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过渡期。

拿破仑失败后,德国一方面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下,失去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有所发展。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概述
• (四)忧郁感伤的情调。斯塔尔夫人“忧郁的
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 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 运”。
四、浪漫主义在欧美各国的发展情况
• 英国文学 •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三组代表人物。首先开
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包括华 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 骚塞(1774—1843)。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 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 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 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 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 德国文学
•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到18世
纪后期19世纪初,英、法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大力发展,而德国仍旧在封建割据状态 中挣扎,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压制国 内进步思想。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相对软弱,因 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反封建的精神不强。德国的 政治经济虽然落后,但哲学却很发达。尤其是唯 心主义哲学,涌现了如尼采、黑格尔、谢林等一 批大家,他们重主观内心,直接影响到文学。所 以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印痕 比较深刻。
情的诗作,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政治长诗《“虐政”的假面游行》、《给英 国人民的歌》是其中的代表。
• 雪莱的抒情诗中有一类描写自然景物的短
诗,广为流传的名篇有《西风颂》、《致 云雀》、《云》等。《西风颂》中充满乐 观、豪迈、奔放的革命激情。诗中,诗人 盛赞西风的威力:横扫“枯死的落叶”, 撒播新生的种子,“给高山和平原注满生 命的色彩和芬芳”。诗人借西风的威力来 比喻革命的威力,用西风传播种子来比喻 革命思想的传播。“如果冬天来了,春天 还会远吗?”即出自此作。充分表现了诗人寄 希望于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诗 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13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13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概念 二、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文化语境及其 基本特征 1. 描写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 热衷于描绘自然景色。 3. 以离奇惊险的情节,夸张对比的手法, 塑造非凡的个人主义英雄。 4. 重视民间文学
三、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参考资料
1. 福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 1989年。 2.《海边的阅读——关于浪漫主义文学 的一种构想》,《外国文学评论》 2001年第1期。 3.《“失望的文学”与“绝望的文学”—— 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外国德国文学 耶拿派 海德贝尔格派 2. 英国文学 前期代表:“湖畔派诗人”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后期代表:雪莱、拜伦、济慈
雪莱——“天才的预言家”
独立不羁的恶魔诗人-拜伦
济慈
3. 法国文学 夏多布里昂《阿达拉》、《勒内》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 乔治桑、缪塞、大仲马 4. 俄国文学 茹科夫斯基、雷列耶夫、普希金 5. 美国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 劳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雨果在流亡了19年 之后回到了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用他的 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
1885年,雨果逝世。
二、《巴黎圣母院》
(一)主要内容 (二)人物形象 (三)艺术特色
(一)主要内容
“愚人节”—爱斯美拉达表演—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抢 劫—被弗比斯所救—爱斯美拉达救甘果瓦—第二天送水给 卡西莫多喝—弗比斯约她幽会 —克洛德刺杀弗比斯—爱 斯美拉达被判处绞刑 —克洛德表白求爱—卡西莫多救爱 斯美拉达并保护她—攻打巴黎圣母院 —甘果瓦将爱骗出 圣母院交给克洛德—母女相认—上绞架 —克洛德摔死— 卡西莫多徇情 。
第二章写的是哈罗德在阿尔巴尼亚和希腊 的漫游。
第三章是拜伦对拿破仑一生功过的评论。
第四章写的是意大利, 这个有着辉煌历史 的国家,现在却破败不堪。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的人物形象
长诗中的主人公哈罗德高傲孤独,忧郁而愤世嫉 俗。他游历了名山大川,缅怀了一些伟大人物和 人类的光辉历史,始终是“沉思着前行”,无法 摆脱他的忧郁和孤独。哈罗德的形象反映出拜伦 思想中的消极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 子的心理特征。
《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辞》: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 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早 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五、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法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 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夏多布里
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1801)的问世, 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主人公的共同特征是:
1.对社会强烈不满,并进行不妥协的反抗斗争, 但他们的反抗基点是由于个人的天才受到压抑, 反抗斗争的目标是争得个人的荣誉和爱情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性的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力 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心中唤起他对现实和 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
(二)德国
向往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宗法社会 • 早期
理论家: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和弗利德里 希·施莱格尔
强调诗人的主观想象 • 后期
重视民间文学,大量采集民歌和童话 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合编民歌集《儿童的奇 异的号角》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仙乡淹留型 时间的相对性:仙界与人世的时光差异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上天一日,下界一年”
➢ 詹姆斯·库珀 第一个描写美国本土主题的作家。
“皮袜子故事集”。西部小说、边疆小说。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1826)
➢爱伦·坡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1839)、
《红色死亡假面舞会》(1842)
效果。
三、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一)英国
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形成时期, 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 位诗人,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 由此得名“湖畔派”。他们反对资产阶级文明, 在作品中或者讴歌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 或者描写异常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通过缅怀 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他们反 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
• 华兹华斯:《丁登寺》、《孤寂的刈麦女》 《抒情歌谣集》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
• 柯勒律治恶魔派诗人, 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 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抒情诗《西风颂》、《致云雀》
湖畔派与恶魔派的比较
湖畔派对法国大革命由支持和拥护转而抵触 恶魔派始终忠于法国大革命的理想
高尔基的两种浪漫主义
• “个人主义的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 “对现实的极端不满,而显然是宁肯弃现实而取 幻想与梦想,……它或者粉饰现实,想使人和现 实妥协;或者是使人逃避现实,堕入自己内心世 界的无益的深渊里去,堕入人生命运之谜,爱与 死等思想里去”;
*侦探推理小说:《莫格街谋杀案》(1841)
描述事实的叙述者—善用推理解决问题的古怪侦探 无能的警察—能干的侦探
后期浪漫主义 ➢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1850) ➢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1851) ➢ 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1855)
美国现代诗的开山鼻祖,开创了自由体诗的 形式。
(四)俄国
• 茹科夫斯基:俄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 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五)美国文学
前期浪漫主义 ➢ 华盛顿·欧文
“美国文学之父”,小说、散文、随笔集《见 闻札记》(1819-1820)
短篇小说《瑞普· 凡· 温克尔》
任昉《述异记》 “烂柯山”
晋人王质伐木到深山、观仙人下棋、食仙物、斧柄朽烂 温克尔入山打猎、玩九柱戏、饮仙酒、猎枪朽坏
(三)法国
• 夏多布里昂:小说《阿达拉》的问世(1801)标志 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勒内》(1805),勒内:法国文学史上著名 的“世纪病”患者的典型。
•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 “世纪病”的病症: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对,
性格敏感,感情丰富,厌世颓唐。
这一类型人物的出现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其精神谱系如下:18世纪末德国的“烦恼者”(维 特)—19世纪初法国“世纪儿”(勒内、奥克塔 夫)、英国“拜伦式英雄”—19世纪20到50年代俄 国“多余人”—20世纪初中国的“零余者”(郁达 夫小说中的“零余者”、鲁迅《孤独者》中的魏连 殳、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莎菲)—20世纪中 期法国的“局外人”(阿尔贝·加缪《局外人》中 的默尔索)—美国的“反英雄”(索尔·贝娄《赫 索格》中的同名主人公)
共同点 ➢ 思想上,不满资本主义的发展,向往大自然,
以人道主义批判现实,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 艺术上,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自由抒发个
人的感情,讴歌自然等。
不同点 ➢ 思想倾向上。
恶魔派诗人揭露现实黑暗,对未来社会充满 美好理想;
湖畔派诗人留恋过去,幻想从中世纪封建社 会中寻找精神的安慰和寄托。 ➢ 政治意识上。
传到法国、俄国、东欧、美国等,19世纪上半 叶为繁荣时期。
(一)“浪漫主义”概念的演变
中世纪,“罗曼司”(Romance):骑士生活、骑 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17世纪中叶,“浪漫的”(“罗曼蒂 克”Romantic):“想象的”、“传奇般的”、 “不切实际的”、“忧郁的” 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 (Romanticism):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 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 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
【学习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理解并掌握《唐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雨果的 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重点作品:《唐璜》、《巴黎圣母院》。
第一节 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 产生于18世纪90年代,发端于英国和德国,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原因
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导致启蒙运动理想破灭。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基
础。 吸收了以前文学的一些经验。 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二、艺术特点
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自由抒发个人情感。 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
实,标举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 重视民间文学。 提倡想象,惯用对比和夸张,追求强烈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