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训练精编(作文审题训练)Word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2019届高三语文全国卷作文审题

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专项训练教学课题高考作文审题教学目标掌握审题的技巧教学重点把握审题的角度与难点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一、审题的十种方法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含解释)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
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
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2019年高考作文最新审题汇编

综合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之审题立意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江西省一个家庭贫困的男孩范小勤,因长相酷似马云而走红。
怀揣着各种目的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
有人真心实意献爱心,也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网红”梦,或为自己的商业活动增加炒作话题。
“小马云”是幸运的,从被忽略的角落,骤然来到舆论的中心,他被关注,命运会被部分改变。
但他也是不幸的,关注也带来了太多浮躁和伪善,当过度消费过后,他只能回到那个依旧破败的家庭。
这个9岁的男孩,被动地进入名利中心。
或许他需要的仅仅是平静,是长效的教育机制和完善的救助制度。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微博被“炫富摔”刷屏,帖子内容通常为土豪主人公假装面朝下摔倒在地的照片,摔倒的地点通常是豪车、私人飞机、游艇,通常会散落出各种奢侈品。
随后,“炫富摔”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衍生出了无数版本,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属于普通人的“炫富”时刻,如摄影爱好者摔出了各色零件、消防员摔出了全套消防装备、研究生摔出了堆积如山的考研资料、全职妈妈摔出了全套母婴用品……网友纷纷为这些普通人点赞,称他们赋予了“炫富摔”积极的意义。
“炫富摔”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居然是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
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它品牌方便面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吗等外卖。
打败卖单车店铺或修自行车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
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
”这一切都很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2019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doc

2019 届高三语文作文审题指导XX年资料作文审题指导1、训练目标训练学生理解、解读资料,正确掌握资料内涵,从资猜中提炼发掘主题。
2、写作指导资料作文在审题时以认真阅读所给资料,掌握资料所反应的本质性的问题为出发点,只有掌握资料的本质内涵,我们才能做到与出题者所命的“意”更接近,进而写出更切合要求的文章。
审题能否正确、立意能否适当是评判给资料作文高低的第一关,若审题错误、角度失当,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么即便你的文章构造再谨慎,论证再充足,描绘重生动,案例再丰富新奇、语言再优美流利,也是“瞎子点灯空费蜡” 了。
因此要想获得好的作文成绩,就一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看破资料的关键与本质。
3、审题指导示例一阅读下边的资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有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特别尊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倘若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首创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浮起一片水仙花的翠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快乐、特别愉快的感觉吗?要求全面理解资料,但能够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想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离开资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构想指津】资猜中“倘若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裕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保持身体的需要。
拥有面包,就是有必定的物质生活;“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欢乐。
拥有水仙,就是有必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何“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必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知足了必定的物质生活以后,必定要有精神生活。
示例二阅读下边的文字,依据要求写一篇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宝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缝隙里塞满了废纸屑。
这个人感觉这些废纸破布没实用,并且是负担,就将它们取出来抛弃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最新模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共30题)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2024届高三九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河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I提到自然带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A.让“交错带”变为“成长圈”B.危中见机,“交错”寻路C.风起“交错带”,浪成微澜间D.青春有为,擘画蓝图E.远离中心区,回归“交错带”【答案】DE2.【2024届高三九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江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
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A.择文学之业,成文明栋梁B.从象牙塔,到逐梦苍穹C.准确定位,理性择业D.选定数学,强基有我E.在太空写诗【答案】C3.【2024届高三九省适应性考试作文题.广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
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列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A.送桃送李送春风B.礼物姓礼不姓物C.刹住送礼的歪风D.用心送礼,衣袖留香E.以心交往,情谊长存【答案】CE4.【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高考训作文审题练(8套)-1664

作文审题练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于学生来说,传承传统文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自觉意识。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切身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个因素,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提示(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兴趣,才能激发子女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情。
(2)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只有将传统文化融汇到教材体系中,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
(3)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接受、热爱,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中学生课外文化娱乐生活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关键词”有:诗词大会、网红、手机、纸质书、新闻周刊、热播剧、动漫、游戏、创客等。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了解的中学生生活,并表明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提示写作此题,立意必须按照试题的任务指令进行,即“呈现你了解的中学生生活”和“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否则,可能会不合题意。
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点,可以按以下几种思路作文:(1)诗词大会+新闻周刊:继承传统文化,关注现实发展。
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审题指导及写作示例

动。没有劳动,没有大国工匠,珠港澳大桥永远只是
一张蓝图;没有劳动,没有大国工匠,南仁东的"天
同学们,其实读书和劳并非水火不容。古代读
书人常说:一屋不G何以G天下?意思是说,将来如
欲平治天下,现在就要从打扫一屋的日常小事做起。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谈谈劳动的意义吧!(先破后立,
。7
劳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
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
的大,
的节。”
业
美
大学的大学生
2016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君子通大道,秦明飞用
E
上
读得出的
:
针对现
中一不爱劳动,不 的现,写一
篇劳动”为话题,并向复兴中学的同学倡议“热爱
I考试评价I 语文教学与下半月刊 2019年#2月#29
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仅供学生参考,也请大家
不吝赐教。
勤劳一生幸福一生(采撷关键词,优化组1, 23主题。7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开头称呼明I听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800字。
2019 考命题
作
于这道试题的质量,我们不想Leabharlann 展定°关 ,我想
,下 试,
下一届考做写
作
作一考 们 选题的
,
题的 ,们
,他们 ?
J写出量 的考
场作 的的
,2019
I卷这道作 试题属
动 材料作
题 ,我们要
下个
,
出题意,确写作
°考
要
写作
,
写出较为满意的
答卷3
一、 一个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劳动”
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学年度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训练精编(作文审题训练)Word 版(作文审题训练)第一章叙事类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 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
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
”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
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2)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2、从评论家的角度看:人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3、从背景介绍看:背景介绍中提到“炒作”,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联系的表现,行文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从当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入手,谈论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2、从沉香的角度立意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第二章寓言故事类材料:把握其寓意,紧紧围绕寓意来立意如果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
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
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
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概括主旨: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1、从鸟这方面立意:(1)超脱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2、从材料的议论部分立意(1)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疼痛的的巨创来换取(2)以生命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二、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
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 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螃蟹的角度思考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2)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2、从青蛙的角度思考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3、从全面地把握材料来思考,可以提炼以下观点: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第三章议论性材料:要找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他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
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具体方法:审题,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
思考角度: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命题意在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自己,摆正自己在学习、班级及家庭中的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第四章“材料类”作文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人、事、物的共同点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美国校园枪声1998 年某天,美国阿肯色洲某中学突然枪声大作,年仅11 岁的戈尔登和13 岁的约翰逊在校园开枪扫射,打死了1 名学生和1 名教师,此外还大伤了11 名师生。
美国前总统谈校园暴力自去年10 月以来,美国校园发生的枪杀案导致14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作案人都是11 岁至18 岁的青少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这些学校枪杀案件并非偶然,它们是我们的儿童采取暴力行动的正在演变的文化的反映。
”我国少年暴力现状据报道,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查获不满18 岁的刑事作案成员约15 万人,其中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一半以上,不满14 岁的作案成员 1 万人左右。
十一二岁的孩子杀人、伤害和恶性抢劫等暴力案件,也时有所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或含义作文。
思考角度:材料的中心话题是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你会想到哪些东西?1、教育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2、文化的问题:凶杀、色情等垃圾文化的影响3、经济的问题:为钱而不顾一切甚至是不顾下一代和国家的前途;有钱而又失控4、管理的问题:口头上、形式上的严格管理,而事实上各方面都没有真正落实5、政治理念问题:我们成人到底该干什么?我们的社会走向、教育走向、民族走向——下一代的培养走向等问题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人,你还记得“甲午”吗?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 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从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
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
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
” 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
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审题思考:三个人各谈了什么内容?然后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
这三个人或不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反应冷淡。
对此你有哪些想法?作为一个人该不该忘记甲午战争?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气节?该不该进行近代革命史的教育⋯⋯。
从反面发问: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青年人,能有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吗?第五章诗歌材料作文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角度:1. 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此引申,可由物及人,由事及理。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2. 环境(外物)对人(事⋯⋯)的影响3. 适应、顺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活出不同的精彩》4. 凭借⋯⋯、依靠⋯⋯,(“ 露珠”在“ 枫叶” 上“ 红红的闪烁”“ 露珠”在“荷花”上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风云变幻不忘“借”》《只因有你》5. 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展示不同的美(露珠选择枫叶就“红红的闪烁”,这是一种阳光的美,选择了荷花就“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一种伤感美。
)6. 选择合适的位置(露珠选择枫叶就可以快乐地“ 红红的闪烁”,选择了荷花就只能“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的伤感)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 本质与现象,现象会或多或少的显现本质9. 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审题立意: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题目是“境”。
作者抓住露珠这个意象来观照和反映人生,意象是枫叶和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