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实验-铅、铋混溶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

大学化学实验-铅、铋混溶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实验目的?学习通过控制酸度实现混合离子选择性滴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二甲酚橙指示剂的使用实验原理金属离子络合滴定原理滴定前加入指示剂iinmmin游离态颜色络合物颜色终点yminmyin络合物颜色游离态颜色混合离子滴定方法的原理33控制酸度法掩蔽法解弊法实验原理控制酸度法滴定混合金属离子m和n44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准确滴定mm的判据
• 不能。因pH=5-6时Bi3+会水解,不能准确地测出Bi3+ 、Pb2+总量 BiCl3+H2O=BiOCl(白↓)+2HCl
16
思考题
• 本实验滴定Pb2+时要调节溶液pH为5~6,为什么加入六次甲 基四胺,能否加入氨水或者强碱(如NaOH)以及醋酸钠进行 调节?
• 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 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反应。
HOOCH 2C
H+ CH2COON
CH2COOH
Pb2+和Bi3+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两种络合物的稳 定性差别大:
lg KPb 18.04 lg KBi 27.94
ΔlogCK=9.9, 可通过控制酸度分别加以滴定。 由于EDTA的溶解度较小,实际滴定中常制成二钠盐
(Na2H2Y·2H2O,M=372.2g/mol,通常也称为EDTA)使用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 连续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通过控制酸度实现混合离子选择性滴定 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二甲酚橙指示剂的使用
实验原理— 金属离子络合滴定原理
滴定前加入指示剂I In + M游离态颜色来自MIn络合物颜色
终点
Y + MIn
络合物颜色

铅、铋混合溶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合溶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合溶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文摘:EDTA:乙二胺四乙酸H4Y(本身是四元酸),由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把它制成二钠盐(Na2H2Y·2H2O),也称为EDTA或EDTA二钠盐。

EDTA相当于六元酸,在水中有六级离解平衡。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络合比皆为1:1。

EDTA因常吸附0.3%的水分且其中含有少量杂质而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通常采用标定法制备EDTA标准溶液。

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有纯的金属:如Cu、Zn、Ni、Pb,以及它们的氧化。

某些盐类:如CaCO3、ZnSO4.7H2O、MgSO4.7H2OBi3+,Pb2+均能和EDTA形成稳定的 1:1 络合物。

logK 值分别为27.04 和18.04 。

由于二者的l ogK值相差很大,故可控制不同的酸度分别进行滴定。

关键字:EDTA ZnO Bi3+, Pb2+ 二甲酚橙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综述:金属离子指示剂:在络合滴定时,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M +In ←→ MIn颜色甲颜色乙滴入EDTA后,金属离子逐步被络合,当达到反应化学计量点时,已与指示剂络合的金属离子被EDTA夺出,释放出指示剂的颜色:MIn +Y ←→MY +In颜色乙颜色甲指示剂变化的pMep应尽量与化学计量点的pMsp一致。

金属离子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存在着酸效应,要求显色灵敏,迅速,稳定。

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铬黑T(EBT):pH=10时,用于Mg2+,Zn2+,Cd2+,Pb2+,Hg2+,In3+,二甲酚橙(XO):pH5~6时,Zn2+K-B指示剂(酸性铬蓝(K)-荼酚绿(B)混合指示剂):pH=10时,用于Mg2+,Zn2+, Mn2+。

pH=12时,用于Ca2+在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络合物的生成,不断有H+释出:M+H2Y=MY+2H+因此,溶液的酸度不断增大,酸度增大的结果,不仅降低了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跃减小,而且破坏了指示剂变色的最适宜酸度范围,导致产生很大的误差。

铅铋混合液的测定实验报告

铅铋混合液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方法;2. 熟悉使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金属离子测定的原理和操作;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铅和铋是两种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它们在水溶液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本实验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通过调节溶液pH值,分别测定铅和铋的含量。

1. 铋的测定:在pH=1的条件下,Bi3+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反应方程式为:Bi3+ + EDTA → Bi-EDTA2. 铅的测定:在pH=5-6的条件下,Pb2+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反应方程式为:Pb2+ + EDTA → Pb-EDTA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度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滤纸等。

2. 试剂:硝酸、六次甲基四胺、EDTA溶液、二甲酚橙指示剂、标准铅溶液、标准铋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铅溶液和标准铋溶液。

2. 铋的测定:(1)准确移取一定量的铅铋混合液于锥形瓶中;(2)加入适量的硝酸,调节溶液pH=1;(3)加入适量的二甲酚橙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4)用标准铋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记录消耗的体积。

3. 铅的测定:(1)准确移取一定量的铅铋混合液于锥形瓶中;(2)加入适量的六次甲基四胺,调节溶液pH=5-6;(3)加入适量的二甲酚橙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4)用标准铅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记录消耗的体积。

五、数据处理1. 计算铅和铋的浓度:C(Bi)= C(标准铋)× V(标准铋) / V(混合液)C(Pb)= C(标准铅)× V(标准铅) / V(混合液)2. 计算铅和铋的质量:m(Bi)= C(Bi)× M(Bi)× V(混合液)m(Pb)= C(Pb)× M(Pb)× V(混合液)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测定了铅铋混合液中铅和铋的含量,验证了控制酸度法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的可行性。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File modification on June 16, 2021 at 16:25 pm实验四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实验日期: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1、掌握铅、铋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一、实验原理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lgK值分别为和,两者稳定性相差很大,ΔpK>>6;因此,可以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在一份试液中连续滴定Bi3+和Pb2+;在测定中,均以二甲酚橙XO作指示剂,XO在pH<6时呈黄色,在pH>时呈红色;而它与Bi3+、Pb2+所形成的络合物呈紫红色,它们和稳定性与Bi3+、Pb2+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相比要低;而且KBi-XO>KPb-XO;测定时,先用HNO3调节溶液pH=,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Bi3+的终点;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使溶液pH为5~6,此时Pb2+与XO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Pb2+的终点;二、试剂LEDTA标准溶液;HNO3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Bi3+、Pb2+混合液,含Bi3+、Pb2+各约为L,含L;二甲酚橙2g/L水溶液;三、实验步骤1、EDTA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5g一份,置于250ml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2、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用移液管移取Bi3+、Pb2+混合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LHNO3,2滴二甲酚橙,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取V1ml,然后加入10ml200g/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下V2ml;平行测定三份,计算混合试液中Bi3+和Pb2+的含量mol/L及V1/V2;。

PbBi含量的连续测定

PbBi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名称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目的要求
1.了解由调节酸度提高EDTA选择性的原理。
2.掌握用EDTA进行连续滴定的方法。
3.学会用精密pH试纸对调节溶液酸度进行检验的方法。
重点
1.混合金属离子连续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滴定体系酸度的调节原理。
难点
混合金属离子连续滴定酸度的把握(Pb.Bi适宜的酸度)。
思考题
1、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是否超过滴定最高酸度?滴定至Bi3+的终点时,溶液中酸度为多少?此时再加入10ml 200g.l-1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的PH为多少?
2、能否取等量混合试液两份,一份控制PH=1.0滴定Bi3+,另一份控制PH为5-6滴定Bi3+Pb2+总量?为什么?
3、滴定Pb2+时要调节PH为5-6,为什么加入六亚四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
讨论学习
1、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是否超过滴定最高酸度?滴定至Bi3+的终点时,溶液中酸度为多少?此时再加入10ml 200g.l-1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的PH为多少?
拓展学习
1.调节酸度提高EDTA选择性的原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否设计一个混合离子连续滴定的方案?
试剂及仪器设备
试剂:EDTA(0.02mol/L);HNO30.10mol/L;六亚四基四胺200g/L;Bi3+Pb2+混合液 含Bi3+Pb2+各约为0.010mol/L含HNO30.15mol/L;二甲酚橙2 g/L水溶液。
仪器:移液管、锥形瓶、碱式滴定管、滴定台、滴定夹、滴管、电子天平
内容提要

铅、铋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铅、铋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2 掌握铅、铋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实验原理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lgK值分别为27.94和18.04,两者稳定性相差很大,ΔpK>9.90>6。

因此,可以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在一份试液中连续滴定Bi3+和Pb2+。

在测定中,均以二甲酚橙(XO)作指示剂,XO在pH<6时呈黄色,在pH>6.3时呈红色;而它与Bi3+、Pb2+所形成的络合物呈紫红色,它们和稳定性与Bi3+、Pb2+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相比要低;而且K Bi-XO>K Pb-XO。

测定时,先用HNO3调节溶液pH=1.0,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Bi3+的终点。

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使溶液pH为5~6,此时Pb2+与XO 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Pb2+的终点。

二、试剂0.02mol/L EDTA标准溶液;HNO30.10nol/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Bi3+、Pb2+混合液,含Bi3+、Pb2+各约为0.010mol/L,含HNO30.15mol/L;二甲酚橙2g/L水溶液。

三、实验步骤1、EDTA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0. 55g一份,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

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2、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Bi3+、Pb2+混合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0.10mol/L HNO3,2滴二甲酚橙,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取V1(ml),然后加入10ml 200g/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下V2(ml)。

铅铋混溶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溶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

铅铋混溶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化学学院罗明亮李益洲赵燕四川大学化学学院E某perimentofAnalyticalchemitry2022化学学院一、实验目的学习通过控制酸度实现混合离子选择性滴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二甲基酚橙指示剂的使用E某perimentofAnalyticalchemitry20222化学学院二、实验原理—金属离子络合滴定原理实验原理—滴定前加入指示剂I游离态颜色络合物颜色In+MMIn终点Y+MInIn络合物颜色游离态颜色E某perimentofAnalyticalchemitry2022化学学院常见金属络合滴定指示剂指示剂铬黑T(EBT)二甲酚橙(某O)(6元酸)磺基水杨酸(SSal)钙指示剂PAN(Cu-PAN)[1-(2-吡啶偶氮)-2-萘酚]使用pH范围使用范围7-10<6210-132-12In蓝黄MIn红紫红直接滴定M直接滴定Mg2+,Zn2+Bi3+,Pb2+Fe3+Ca2+Cu2+(Co2+Ni2+)无色紫红蓝黄红紫红E某perimentofAnalyticalchemitry20224化学学院二、实验原理控制酸度法掩蔽E某perimentofAnalyticalchemitry20225化学学院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控制酸度法分别滴定不同金属离子(离子(M和N)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准确滴定金属离子M的条件:准确滴定金属离子M的条件:logCMKMY≥6溶液中共存金属离子N不干扰的条件溶液中共存金属离子不干扰M的条件:不干扰的条件:logCK=logCMKMY-logCNKNY≥6E某perimentofAnalyticalchemitry20226化学学院混合离子分步滴定的条件:混合离子分步滴定的条件:lg(cK)≥6Pb2+和Bi3+均能与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两种络合物的稳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两种络合物的稳定性差别大:lgKPb=18.04lgKBi=27.94logCK=9.9,可通过控制酸度分别加以滴定。

07实验七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定-教案

07实验七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定-教案

实验七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教案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B教学内容: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连续测定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实验类型:验证教学对象:化工、环境工程、药学、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医学检验、制药、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授课地点:中南大学南校区化学实验楼302授课学时: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练习巩固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2、了解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连续测定的意义;3、巩固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4、学习利用酸效应曲线进行混合液中金属离子连续滴定的条件选择;5、掌握铅、铋连续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6、熟悉二甲酚橙(XO)指示剂终点颜色判断和近终点时滴定操作控制二、知识点配位反应、化学计量点、金属指示剂、指示剂的僵化和封闭现象、滴定终点、酸效应曲线、标准溶液、移液管、酸式滴定管、实验报告的撰写(数据处理三线表表格化)、有效数字三、技能点玻璃器皿的洗涤、移液管的使用、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锌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溶液;控制酸度的办法进行金属离子连续滴定的原理;络合滴定中缓冲溶液的作用难点:控制酸度的办法进行金属离子连续滴定的原理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现场讲解指导等六、复习引入1、复习配位滴定法有关知识,提问学生:(1)二甲酚橙指示剂在滴定终点的颜色如何变化的?(由紫红色变成黄色)(2)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铋和铅时,溶液的pH值分别控制在多少?(1和5~6)(3)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铋和铅时,分别用什么溶液控制溶液的pH值?(硝酸和六次甲基四胺)[引入] EDTA配位滴定法的应用: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连续测定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引言] 铅铋合金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在许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在医疗领域,用做特定形状的防辐射专用挡块;在模具制造领域,用作铸造制模,模具装配调试等;在电子电气、自动控制领域,用作热敏元件、保险材料、火灾报警装置等;在折弯金属管时,作为填充物;在做金相试样时,作为嵌镶剂以及液力偶合器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
连续测定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实验四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日期: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1、
掌握铅、铋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实验原理
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lgK值分别为和,两者稳定性相差很大,ΔpK>>6。

因此,可以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在一份试液中连续滴定Bi3+ 和Pb2+。

在测定中,均以二甲酚橙(XO)作指示剂,XO在pH<6时呈黄色,在pH>时呈红色;而它与Bi3+、Pb2+所形成的络合物呈紫红色,它们和稳定性与Bi3+、Pb2+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相比要低;而且KBi-XO>KPb-XO。

测定时,先用HNO3调节溶液pH=,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Bi3+
的终点。

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使溶液pH为5~6,此时Pb2+与XO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
Pb2+的终点。

二、试剂
LEDTA标准溶液;HNO3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Bi3+、Pb2+混合液,含
Bi3+、Pb2+各约为L,含L;二甲酚橙2g/L水溶液。

三、实验步骤
1、EDTA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5g一份,置于250ml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HCl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

吸取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NH3-NH4Cl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2、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Bi3+、Pb2+混合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LHNO3,2滴二甲酚橙,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取
V1(ml),然后加入10ml200g/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记下V2(ml)。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混合试液中Bi3+和Pb2+的含量(mol/L)及V1/V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