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2《敬畏生命》同步练习(I)卷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生命至上的理念,认同党和国家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坚定维护国家在生命安全保障方面政策的正确性。
2.深刻领会敬畏生命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观,积极传播和践行这一理念,增强对国家和社会在生命关怀方面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1.通过对生命的敬畏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使其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能够珍视生命、坚强乐观,不轻易放弃。
2.引导学生在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包容差异,形成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对生命负有责任,无论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人生命予以保护和关爱,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突发情况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起救助他人、保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关心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
2.掌握敬畏生命的做法。
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并践行敬畏生命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系列关于生命诞生和成长的精美图片或短视频,如婴儿的诞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然后提问学生:“观看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命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命的奇妙与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奠定情感基础。
2.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生命救援故事,如某地发生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危险,在废墟中争分夺秒地寻找幸存者,许多被困者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等待救援。
讲述完毕后,提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生命的哪些特质?为什么救援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生命?”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敬畏生命,激发学生探究敬畏生命原因和做法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展示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后的废墟场景、洪水淹没的城市街道)、人为灾难(如战争中的受伤平民、交通事故现场)和意外事件(如突然倒塌的建筑物、突发疾病的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事件对生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在这些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是如此的脆弱和艰难,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易逝性和珍贵性,进而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统编教材7上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2课时《敬畏生命》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教材分析《敬畏生命》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课时,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第一部分:生命至上,通过“搜救失联马航客机”尼克及最美逆行者等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理解个人和他人的重要性,懂得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第二部分:休戚与共,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
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感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
因此,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教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二、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至上。
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缅怀烈士、清明祭祖。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是呀,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引出课题)【探究新知】阅读教材P94上面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
8.2 敬畏生命(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的第二框。
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二部分“自尊自强”。
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是:“2.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2.6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本框题由“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目组成。
第一目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第二目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2.教材地位分析本框题所在的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旨在通过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审视和理解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本框题《敬畏生命》在第一框题介绍生命的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
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
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思想分析: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2.思维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但一方面,思维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仍较强,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需要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抽象思维仍待提高,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3.知识经验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命的脆弱、艰难与坚强、有力量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且在上一框题中已学习了生命的特点与价值,这些为本节课的关键词“敬畏生命”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笔记区: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我们经历了未知、恐慌之后,为什么选择继续研学旅行?
3、重新出发的我们还是当初的我们吗?
学生交流与分享
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体会,让学生更全面地感悟生命的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角色扮演:我们乘坐了另外一趟到达北京丰台的列车,在到达北京的那天晚上,我们去逛了北京的古城,在古城街头我们看到了一位琴师正在拉二胡,旁边放着一个供人打赏的箱子,周围人来人往。行人欣赏完表演,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课时设计
课题
敬畏生命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2022版课程标准“健全人格”核心素养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求,以及“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中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的意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上依据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
观看视频,思考归纳并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分析乘务员赵阳的喊话和采访,紧扣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自己和他人生命同样重要。
第二目:《安置落坡岭》
第三天中午12时许,由于落坡岭水库水位上涨,我们被疏散至落坡岭社区避险。从K396次列车转移到安置点的那段路程特别难走:暴雨不断,路又漫长,遇到上坡,水一直往下流,淤泥也特别多。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属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这一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独特性,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二是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会再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珍贵,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培养他们敬畏生命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尊重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敬畏生命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培养他们的敬畏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模拟、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掌握敬畏生命的意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生活中如何体现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分享彼此的感悟。
4.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生命的珍贵,培养敬畏之情。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敬畏生命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救援时,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这是因为()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C.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有智慧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2.一位女青年闯红灯,别人劝阻时,她却说:“生命是我自己的,关你什么事!”该女青年()①漠视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②遵守规则,呵护生命③遵守公德,敬畏生命④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3.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生命我们应该做到()①要懂得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②远离对生命构成威胁的不良诱惑③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法规④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可以不择手段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发生爆炸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救治伤员,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体现了()A.生命有长短B.人死了,但灵魂还在C.各种生命息息相关D.党和政府尊重生命、关爱生命15.某校七年级(2)班召开了一次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的班会。
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同学对于“生命”的理解,你不认同的是()A.小华:生命是可爱的、可贵的、可敬的B.小雪:生命是一种权利,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C.小英: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D.小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物种的生命就无所谓了6.下列做法中能体现珍惜和爱护生命的是()①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看见红灯马上停下②外出游玩时,遇到意外伤害能及时自救③自己不会游泳,遇到落水者,马上下水营救④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陌生人诱骗学会拒绝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关于生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B.生活在阳光下的人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美好的、灿烂的C.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应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D.呵护生命,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8.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怀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8.2课 《敬畏生命》探究与分享”参考答案(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知识点1 生命至上探究活动一:教材第93页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探究活动二:教材第94页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答案:值得。
因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人的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探究活动三教材第94页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答案:(1)“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该怎样解释?”的困惑表明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问题。
当我们明确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道理的时候;当我们具备“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情怀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敬畏生命,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珍爱他人的生命。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良性的时代,最大的标志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保卫人的价值。
探究活动四:教材第95页探究与分事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答案: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的行为。
因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
知识点2 休戚与共1.敬畏生命就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部编版七上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4单元第8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

部编版七上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4单元第8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8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于生命的认识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生命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可贵;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3.情感教学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4.讲授法:教师讲解生命的基本概念,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2.讲授新课:讲解生命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4.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6.总结提升: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敬畏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2《敬畏生命》同步练习(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工作到最后一刻的林俊德……这些“感动中国”人物拨动着我们心灵深处的弦。
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力量永远激励着我们。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 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独特的
B . 实现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C .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具有矛盾性
D . 个体生命价值在为社会作贡献中得以延伸
2. (2分)继李代沫、宁财神、张默、高虎、房祖名、柯震东等人之后,媒体再爆2015年1月7日,歌手尹相杰以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批准逮捕。
2015年3月9日,影视明星王学兵、张博因吸毒被抓。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忠告有()
①珍爱生命,遵纪守法②克服猎奇心理,面对毒品永远说“不” ③增强判断能力,拒绝不良诱惑④要杜绝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导致违法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 (2分)观察漫画《跨栏》,画中的跨栏人()
A . 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应受刑罚处罚
B . 不遵守交通法规,撞了白撞
C . 不尊重生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D . 正确行使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
4. (2分)关于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生命是顽强的,不怕伤害
B . 只有人类的生命需要关爱和呵护
C . 地球上的生命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D . 生命是神奇的
5. (2分)2015年5月26日,海军飞行员姜涛和鲁朋飞所驾飞机的发动机突然起火、动力迅速下降。
面对险情,他们果断驾机成功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后,终因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
这两位烈士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人生的积极选择②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③我们要如同珍爱自己生命一样,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④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放弃生的希
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6. (2分)香港凤凰卫视一女主播在英国旅行时遭到了火车出轨事故生命垂危,被英国医师诊断为脑死亡,但她凭借着惊人的求生意志,先后在北京经历了37次手术,终于战胜了死神,奇迹般重生。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A . 一个人的生命是可以重复的
B .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C .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D .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多于欢乐
7. (2分)多年来,长江救援志愿队一次又一次下水救人,救起数百条生命,使武汉两江溺亡人数大幅下降。
他们的义举()
①体现了珍爱他人的生命
②是不珍爱自己生命健康的表现
③是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
④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8. (2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中小学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天都要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作为“开学第一课”。
这一做法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
①掌握紧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④增强生命意识,珍惜生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9. (10分)避让急救车是世界共识,但实际上,有些车主总是不主动避让120急救车。
太原市急救中心曾举办公益活动,来自医疗、交通等多部门的百余人宣誓,摒弃交通陋习,主动避让救护车,为生命让路。
(1)为什么要“主动避让救护车,为生命让路”?
(2)分析举办这样的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10. (15分)2015年12月2日下午,安康市静宁路,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撞倒了母子二人正在售卖的核桃,于是产生摩擦。
盛怒之下,卖核桃的母亲递给儿子一把水果刀,小青年抄刀刺向骑车小伙,致使骑车小伙当场死亡。
(1)结合所学情绪的相关知识,谈谈本案对你的启示。
(2)请从珍爱生命与调控情绪的角度对本案母子二人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
(3)盛怒之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9-1、
9-2、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