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O-9686 搭建手册 II
乐高9686教案

乐高9686教案教案标题:乐高9686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乐高9686教育套装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工程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乐高9686教育套装,并让他们描述其中的不同组件。
2. 向学生介绍乐高9686教育套装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探索阶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套乐高9686教育套装。
2. 让学生自由探索乐高9686教育套装中的各种组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
3. 提醒学生注意组件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以及如何将它们组装成有用的机器或装置。
实践阶段:1. 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学生使用乐高9686教育套装中的组件来解决问题。
例如,建造一个能够自动运输小球的装置,或者设计一个能够模拟太阳系行星运动的机械模型。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和创意。
总结阶段:1. 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 鼓励学生思考乐高9686教育套装的潜在应用领域,例如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和实践阶段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与沟通技巧。
2. 收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记录和成果,评估他们对乐高9686教育套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乐高9686教育套装的各种组件和功能,挑战他们设计更复杂的机器或装置。
2. 引导学生研究乐高9686教育套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例如机器人技术、自动化生产等。
3. 组织学生参加乐高竞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设计和创意成果。
希望这份乐高9686教案能够帮助到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乐高小颗粒迷你机械小颗粒9686弹力小车教案

2019年6月14日星期五10:25备6周课程弹力小车
一、知识点
1、复习小车的构建
2、学习弹力的知识
3、知道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重难点
重点:皮筋的固定,以及如何把小车弹出去。
难点:探究皮筋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三、联系
1、打招呼,问好,拉近关系,写名字
2、你们玩过弹弓没?弹弓可以把石头弹出去是吧?那它为
什么或者是如何把石头弹出去的呢,你们知道吗?这里有两
根皮筋你们可以看看,能发现什么?(拉开皮筋以后会自己
弹回来)那为什么呀?因为有弹力,那你们觉得能不能让弹
力作用在小车上,然后让小车跑起来,嗯,那我们今天就来
试试。
那首先我们应该搭建一个什么呢?(小车)那小车
有哪些部分组成呢?(车身、轮胎)
四、建构
1、利用梁搭建简单车身
2、安装轮胎
3、加入皮筋使小车动起来(讲解皮筋长度与弹力大小的关
系)如果孩子理解能力强可以加入能量的知识
五、反思
1、为什么小车可以跑起来?(弹力作用在车身上)
2、为什么皮筋拉开以后可以自己恢复原样?(有能量—弹性
势能)
3、能量会凭空产生,凭空消失吗?(能量守恒定律)
六、延续
1、生活中有哪些具有弹力的东西?(篮球、乒乓球、弹力球、
弹弓、弓箭、跳板、弹簧、)
2、引导孩子介绍作品
3、请家长进入教室,孩子与家长分享作品
4、拆作品,签到,加星星,发积分卡
七、搭建。
LEGO 乐高-齿轮9686

4、J//,-齿轮气目标简介LEGO DACTA 齿轮套装这本子)』j 是为 f 立持和指导教师和学生使用 LEGO DATCA 的齿轮套装 (# 9 6 10 ) 向专门编写的 。
内容于册包括 :• lti 轮的知识·简易的 1'Ai 轮功于做活动 ·可行的问题解答的图川 -活动这些针对小学生的各种技能的活动 ,在探'ft: 内轮的概 念 ( 第 3 1 un,研究原理 ( 第 9 1 1 以),以及解决问题 ( 第 1 2 1 5 以) 中都包括 。
这且 搭建模型的活动培养和增进 f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经过于册中的这些活动后 ,学生们将可以 :·定义i 阳台为边缘带有内 的轮子,时以和约一个 内轮E 窗台用来传递力或者速度 。
·搭建一个用齿轮米加速的模型 。
·搭建一个用齿轮 *增加力的模型 。
·合理的排列内轮使主动轮和从动轮以相同的方 向转动,相反的方向转动 ,或者且成 90 度的交角 。
·认识到两个消轮的传动比足由两个齿轮的齿数比决 定的。
·对内轮产生兴起IB !21'Ai 轮是一种边缘带句内的轮子,是一种简易的机橄装营。
右图是LEGO DACTA 齿轮套装中的几种齿轮的图川。
齿轮可以用*传递力,增加或有减缓速度,以及改变转动的方向。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齿轮。
这本予册背由的图)\中就是一些使用齿轮的装置。
通过参勺3 7 页上的活动让您自己先熟恶内轮。
复印下16一以的图)\·11「简单的参考。
你将会有望把这些活动同时推荐给你的学生。
旋转的方向•1去’照16 页上的图片搭建基座和模型1。
预测一下当你转动手中内会发生什么。
·你转动的齿轮(叫做主动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约一个i·i'f 轮(II叫做从动轮)转动。
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主要概念:两个晴合在一起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
动力机械套装9686初中组

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训练对科学探究的严谨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训练对科学探究的严谨精神。 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案例研讨二:高速赛车
联系
为什么自行车下坡后还能 继续向前滑行?我们坐车 遇到突然刹车,为什么身 体会往前倾?对,那是因 为物体有——
4C学习流程研讨
回顾:
• 案例研讨一的4C学习流程里面的每 个环节具体怎么实施?
• 您认为4C学习流程与我们传统的教 学环节有哪些共同之处?
• 你打算怎样在你的教案里面设计4C 学习活动?
案例研讨二:高速赛车
知识与技能
学习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研究实验。 能发现并会描述小车轮子的转动惯性与小车滑行距离的规律。 能用数据来论证结论。
4C学习流程研讨
反思(CONTEMPLATE) 通过反思,使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学生花时间去思考什么是他们看见 的或者构建出来的,并因此加深他 们对成功过程或积累经验的理解。
学生在讨论项目的同时一边动手, 一边反思
并采用他们自己的主意,而且教师 能够鼓励在这个过程中问答。
教学流程
总结
•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的实践和研讨, 您觉得您对乐高教具9686动力机械 套装的教学用途了解了吗?
• 您认识了乐高教育的4C学习流程中 的每个环节有什么作用?
• 通过上面的教学案例的研讨,您对 怎样在初中教学中怎样应用乐高教 具开展探究性学习有没有自己的思 路?
30 20 10
距离 100 200 300 400 500
预测学生得到的结论:实验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有点误 差是因为轮子增多后,摩擦力增加,抵消了少量的的惯性。
LEGO 乐高-滑轮9686

U 曰 一 一- ’J - - ψ -’ 一一 『 '!.._ 一 一 『 、·教 d H 4 E 南 ”一 一 一 一 L滑轮96241简介LEGO DACTA滑轮套装内容这本子)』j 是为f 立持和指导教师和学生使用L E G ODA T C A的消轮套装(119 6 14 )向专门编写的。
于册包括:活动•l'i'!轮的知识简易的泪轮功于做活动·可行的问题解答的素描·目标这些针对小学生的各种技能的活动,在J宋'JC泪轮概念(第3 一7 页),研究原理(第9一11页),以及解决问Ji!N (第12一15页)中都包括。
这些搭建模型的活动l;'\'养和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纤过于)川中的这些活动后,学生们将时以:·定义泊轮为边缘带有凹陆的轮子,口J 以用来传递力或点速度。
搭建一个用消轮*增加速度的模型。
··搭建一个用l'i'!轮来增加|力的模型。
排列泪轮使主动轮和从动轮以相同的方向转动。
··认识到两个消轮的转动比足由两个消轮的J\.寸比决定的。
·对l'i'!轮产生兴题!2滑轮是一种边缘带有凹梢的轮子,口J以用来传递)J 或者速度或在带动另一个消轮。
通过凹他队的皮带或者绳索的作用,泪轮口j 以改变力的方向。
旗杆顶端的泪’轮将你向下的拉)J 转变为向上的拉力,从阳J巴旗于JI r.去。
起重机通过个或有多个消轮的作用米挝JI 重的物体。
用皮带口J 以把肉个泪轮连接在一起。
当一个泪’轮开始转动,皮带就迫使另一个滑轮同时开始转动。
发动机通过带轮传动系统使其它装置卡的轮于转动,例如水泵或有丰调。
于1』l背面的照片是其’ 的一些使用l'i'!轮的例子。
通过参与3 7 火卜的活动比您自己熟悉滑轮。
复印下16页的国片作简单的参二号。
你将会希望把这些活动同时推荐给你的学生。
乐高教育系列参考教材9686

建构(10分钟)
•鼓励孩子们之间分享各自的想法, 同时对要搭建的这个生物的运动方式和外形达 成共 识。 他们是否 会像搭建蜘蛛蟹时那样用到凸轮? 或者他们会用到其他的机械装置 ?
蜘蛛蟹
反思(15分钟) •让孩子们改变凸轮的位置, 让蜘蛛蟹的运动方式发生变化。
•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下凸轮的位置发生了哪些改变,以及这
些改变是如何影响模型的运动的。
延续(10分钟) •让孩子们给他们搭建的动物加上更多的腿。( 从9648组件套装里选取多余零件)
•让孩子们编一个故事,内 容 要与这种生物以及之前小朋友们乘坐加里的飞行器降落的那个地方有关 。
建一种可以动的生物;学习使用凸轮装置;研究稳定结构;练习讲故事
词汇 生物,幻想世界,时间机器,想象力,凸轮,运动
所需材料 每两个孩子一套9632科技套装 每四个孩子一套9648组件套装 有关蜘 蛛, 蟹或其他小生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 搭建卡 活动手册
联系(10分钟) • I介绍故事情节:
百变生物
学习 目标 根据任务使用蜗轮组合 ;产 生动力 ;研究稳定结构
词汇 推进,发电 ,马达 ,电池盒 ,蜗轮
所需材料 每两个孩子一套9632科技基础套装 每两个孩子一套9628动力附加套装 每个马达6节电池 黄色的搭建卡11 活动手册
联系(5分钟)
继续讲故事 在这个奇妙的世界了,加里带领着他的朋友们
百变生物
我的动物
反思(15分钟) •15分钟后,问 问他们已经搭建了多少。 •让他们把之前画图时的想法和现在搭建出的模型比较一下。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做了哪些改变?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是图画上面的还是已经搭建出的模型? •让孩子们把答案记录在活动手册上面。
第二课跷跷板

第二课跷跷板宁夏长庆初级中学陈志超教学内容:初步了解乐高9686 套件的构件,使学生从最简单的活动中认识乐高教育的方法、任务等。
教学目标:1、了解乐高 9686套件的使用方法;2、学习杠杆、支点与平衡的关系;3、感受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1、给学生分组,检查所需的零件是否齐全。
2、材料准备(每组): 9686机械套装3、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 Connect 联系(联系已有知识与真实的世界)1、故事引导:小时候我们经常玩跷跷板,现在你能根据印象搭建一个能够转动的跷跷板吗?2、和学生一起观察多媒体课件所示的跷跷板,让学生们了解跷跷板的结构。
(跷跷板是由一根长长的板以及支撑这块板的架子组成。
)3、从积木盒子中拿一根梁,让学生们放在自己的手指上试一试,看梁的什么地方放在手指上时,能保持平衡。
让学生们明白重心点与平衡的关系。
4、让我们开始吧!二、 Construct 构建1、让学生们用盒子里的积木做一个跷跷板。
可以提醒学生,什么积木可以做支架,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2、要求学生们的跷跷板:(1)保证跷跷板是保持平衡的,能够顺利的上下摆动(2)如果跷跷板不能保持平衡,检查一下支点的位置是否正确(3)跷跷板如果不能顺利的上下摆动,检查一下安装在蓝色梁上的滑轮是否过紧3、当完成后,将跷跷板放在展台中间,展示效果。
三、Con template 反思1、从活动中学到了什么?2、给你的装置打分( 100 分制)3、你的装置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可能,你打算如何改进?四、Continue延续1、让学生们在跷跷板的两端不同距离的地方放一块积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2、用简洁的话说明一下你的跷跷板的工作原理。
3、通过哪些改进可以使你的跷跷板更出色。
乐高9686爬虫教案

乐高9686爬虫教案教案标题:乐高9686爬虫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乐高爬虫套件9686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 学习如何使用乐高爬虫套件9686构建一个能够爬行的机器人。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乐高爬虫套件96862. 电脑或平板电脑3. 投影仪或白板4. 学生工作纸和铅笔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乐高爬虫套件9686的图像和组成部分,向学生介绍这个套件的功能和用途。
知识讲解:2. 解释乐高爬虫套件9686的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电机、传感器和线缆等。
3. 介绍乐高编程软件,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软件来控制乐高爬虫套件9686。
实践操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乐高爬虫套件9686和一台电脑。
5. 指导学生按照套件的说明书和教师的指导,组装乐高爬虫机器人。
6. 学生利用乐高编程软件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进行爬行动作。
可以设置不同的速度和方向。
7.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不同的机器人设计和编程方法,以实现更复杂的动作。
展示和分享:8.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编程的乐高爬虫机器人,分享他们的创意和经验。
9.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成功和困难,以促进合作和交流。
总结和评价:10.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1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乐高爬虫套件9686的体验和感受,以及他们在设计和编程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1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延伸活动:1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乐高爬虫套件9686,设计更复杂的机器人和编写更复杂的程序。
14. 学生可以尝试与其他小组合作,进行机器人竞赛或解决问题的挑战。
教学资源:1. 乐高爬虫套件9686说明书和教学视频。
2. 乐高编程软件和教程。
3. 学生工作纸和铅笔。
教学评价:1. 学生在组装乐高爬虫机器人的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