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格理论

合集下载

领导行为理论2:管理方格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2:管理方格理论

知识点3 领导行为理论2:管理方格理论《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领导职能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穆顿1964年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指出,以任务为中心和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风格反映了两种最基本的领导行为。

在这两种行为极端的基本类型之间,还存在着多种中间形式。

这两方面并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它们可以按不同的程度结合在一起。

关心任务和关心人员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即对人关心并不意味着必定忽视任务,同理,对任务的重视也不意味着必定缺少对人的关心,领导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对任务或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心。

基于这一思路,布莱克和穆顿设计出了两维坐标图,即管理方格。

他们用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组成一个两维矩阵。

横坐标表示管理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

纵横共组成81个小方格,每一个小方格代表一种领导方式。

其中有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99,9 5,5 1,1 9,1 关心生产关 心 人 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分别是:①1,1贫乏型管理:这种方式下的领导者希望以最低限度的努力来完成组织的目标,对员工和生产均表现出极度的漠不关心,领导效果最差,是一种不称职的管理。

②9,1任务型管理: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任务的效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对下属的士气和发展很少注意。

在安排工作时,尽力把人的因素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求得高效率。

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③1,9为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领导者充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注意对职工的支持与体谅,以形成和谐的组织气氛,但对任务、效率、规章制度、指挥监督很少关心。

这是一种轻松的管理方式。

1,99,9 5,5 1,1 9,1 关心生产关 心 人 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分别是:④5,5中间式管理:管理者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保持完成任务和满足职工需要之间的平衡,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倾向于维持现状。

⑤9,9团队式管理:管理者对人和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协调各项活动,生产任务完成得好,职工关系协调,士气旺盛,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协调,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领导类型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领导类型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领导类型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领导类型,即支配型领导、授权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咨询型领导和共同型领导。

支配型领导是指领导者采取支配作风,主要是依靠指令和具体指示完成工作。

领导者采取控制目标、方法和结果的策略,强调结果导向和严格执行。

支配型领导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迅速解决问题,但也有被反对的可能,因为支配型领导会给下属一种压迫感,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授权型领导是指领导者赋予下属更多的权力,让其自主决策,主动参与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领导者赋予的权力大都在技术、资源等方面,为下属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下属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增强自身价值感。

支持型领导是指领导者采取支持性的领导方式,尊重下属,充分发挥下属的潜力,注重对下属情感的关注,以辅导和激励下属完成任务。

支持型领导注重团队合作,鼓励下属参与决策,让下属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提高自信心。

咨询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会向下属征求意见,然后根据下属的建议做出决定。

咨询型领导鼓励下属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关注下属的情感,让下属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有所成长。

共同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和下属共同参与决策,在讨论中共同探索最优解决方案,让下属参与决策,让下属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总而言之,五种领导类型各有特点,领导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以激发下属的积极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试述管理方格理论与情境领导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试述管理方格理论与情境领导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试述管理方格理论与情境领导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方格理论是由管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一种管理风格分析框架,用于衡量和解释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关系时所采用的风格。

该理论基于两个维度:任务导向与人际关系导向。

任务导向是指管理者注重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的程度。

人际关系导向是指管理者注重员工关系和沟通的程度。

结合这两个维度,管理方格理论形成了四种管理风格:1. 完全委任型(1,1):管理者很少参与员工工作,缺乏任务导向和人际关系导向。

这种风格通常导致管理者对员工缺乏指导和支持。

2. 任务导向型(9,1):管理者高度注重任务的完成,但忽视了人际关系。

这样的管理风格可能缺乏员工的信任和合作,导致员工的士气下降。

3. 人际关系导向型(1,9):管理者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但忽视了任务的完成。

虽然这种风格可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但可能会忽视工作目标的实现。

4. 中间型(5,5):管理者兼顾任务导向和人际关系导向,注重任务完成的同时也重视员工的需求和关系。

这种风格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管理风格,能够平衡任务完成和员工关系。

情境领导模型理论是由赫尔曼·布隆和理查德·霍斯泰德提出的领导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和效果依赖于领导者的情境。

情境领导模型理论将领导行为分为四种类型:1. 任务导向型:领导者强调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关注工作要求和员工表现。

这种领导行为在任务明确、员工能力较高时比较有效。

2. 关注员工关系型:领导者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关系,关心员工的福利和需求。

这种领导行为在员工士气低落、困难情境下比较有效。

3. 参与型:领导者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与员工进行协商和合作。

这种领导行为在员工能力较高、任务相对复杂时比较有效。

4. 支持型:领导者给予员工情感支持和关心,传递信任和帮助员工克服工作困难。

这种领导行为在员工遇到压力和挫折时比较有效。

情境领导模型理论认为,领导者应根据情境的要求和员工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领导行为,并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这些行为,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介绍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已故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RobertR.Blake)和简· 莫顿(JaneS.Mouton)两人在1964年出版的合著《管理方格》中首次提出,后历经修改完善,直到1978年合著《新管理方格理论》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布莱克和莫顿的这一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管理方式的有效性问题。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决定管理成败、管理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是管理者的两个态度(或两个关注度)及其关系:其一是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其二是对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的关注。

并且他们以这两个关注度在管理过程中的占比为依据,将企业管理方式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这些管理方式的成败优劣。

布氏和莫氏(指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下面将不再注出)还将这些内容形象的体现在独创的方格坐标中,如图1。

图1的横轴表示对工作任务、生产目标的关注程度,从左到右用1到9标注,表示对工作任务、生产目标的关注程度依次递增,1为关注度最小,9为关注度最大。

纵轴表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程度,即关注员工的需要、个人发展、在企业里的感受等方面,从下到上也用从1到9标注,1代表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度最低,9代表对被管理者的人本关注度最高。

这样一来,纵、横结合就形成了81个方格,每一个方格代表一种管理方式。

在布氏和莫氏看来,典型的管理方式有五种,分别是图1中的1.1、9.1、1.9、5.5、9.9式。

布氏和莫氏还分别评述了这五种管理方式、管理风格的成败得失。

在他们看来:1.1式:管理者既不关心生产目标、工作任务,也不关心被管理者的个人发展、个人感受、个人需求,基本上是一种无管理的管理、“放羊式”管理。

他们认为,这样的管理是一种最失败、最不称职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每个企业都需要极力规避。

9.1式:管理者只关心生产目标、工作任务,很少关心被管理者的个人需要、个人感受、个人发展。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的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

该理论将管理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任务型领导、表扬型领导、参与型领导和推动型领导。

每种领导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具体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任务型领导者重视任务完成,不关心员工感受。

他们通常会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忽略员工的需求和感受,这可能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

表扬型领导者重视员工表扬,不重视工作本身。

他们通常会表扬员工的工作成果,而不是关注工作本身的质量和效率。

这可能会导致员工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参与型领导者重视员工参与,不干涉工作本身。

他们通常会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并与他们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

这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

推动型领导者重视工作本身,不关心员工感受。

他们通常会专注于完成任务,而不是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感受。

这可能会导致员工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管理方格理论认为,每种领导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具体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同时,该理论强调领导者应该注重员工的感受和参与,以更好地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该理论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证实和验证。

它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以促进员工的合作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然而,管理方格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只是一种理论模型,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和组织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因此,管理方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改进,以更好地指导管理实践。

管理方格理论五种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五种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五种领导方式
1、折叠贫乏式领导
折叠贫乏领导者对业绩和对人关心都少,他们已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

2、折叠俱乐部式领导
折叠俱乐部式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他们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得以放松,感受友谊与快乐的环境,但对协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并不热心。

3、折叠小市民式领导
折叠小市民式领导者既不偏重于关心生产,也不偏重于关心人,风格中庸,不设置过高的目标,能够得到一定的士气和适当的产量。

4、折叠专制式领导
折叠专制式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多,对人关心少,作风专制,他们眼中没有鲜活的个人,只有需要完成生产任务的员工,他们管理方格理论理论图唯一关注的只有业绩指标。

5、折叠理想式领导
折叠理想式领导者对生产和对人都很关心,对工作和对人都很投入,在管理过程中把企业的生产需要同个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带来生产力和利润的提高,又能使员工得到事业的成就与满足。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是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

由美国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创立。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会出现以生产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X理论为依据强调监督、以Y理论为依据强调自治的极端方式,为了避免这种片面的领导行为,他们于1964年发表《管理方格》一书,提出方格理论。

他们设计了由81个方格组成的图形,纵向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横向表示领导者对生产关心的程度。

在管理方格图中,1.1方格表示贫乏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程度都很小。

9.9方格表示理想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很关心,能使组织目标和个人的需求最有效地结合起来,介于其间的还有很多结合方式,以反映不同的管理类型。

管理方格理论正受到各国管理界的重视。

[1]中文名管理方格理论外文名Management Grid Theory提出者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出自《管理方格》时间1964年研究领域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目录1 简介2 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局限性▪影响▪现实模型3 阶段培训4 起源介绍5 基本模式6 作者简介▪罗伯特·布莱克▪简·穆顿简介编辑管理方格理论理论图管理方格理论理论图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Blake)和简·莫顿(Jane S·Mouton)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1978年修订再版,改名为《新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的。

管理方格图的提出改变以往各种理论中“非此即彼”式(要么以生产为中心,要么以人为中心)的绝对化观点,指出在对生产关心和对人关心的两种领导方式之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互相结合。

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一种经典的管理思想模型,被广泛应用在组织管理、决策分析、资源配置等方面。

该理论通过将问题或情境抽象为方格,以图形方式展示各种关系和对比,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管理方格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应用和局限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原理。

管理方格理论通过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并将每个维度分为若干等级,构建了一个二维矩阵。

这个矩阵可以将问题的各种要素和关系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决策者全面把握问题的本质。

在方格中,不同的要素可以根据其重要性和优劣得到不同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的策略和方案。

管理方格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组织管理中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管理方格可以将组织的任务和资源进行分类和归纳,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优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其次,管理方格可以用于决策分析。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方格可以将不同的选择和因素进行比较和评估,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的决策。

此外,管理方格还可以用于制定战略和规划。

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可以将战略和规划的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方案。

然而,管理方格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管理方格只能呈现问题的静态关系,无法很好地反映问题的变化和演化。

其次,由于方格的构建是基于抽象的维度和等级划分,所以可能会存在主观性和误差。

另外,管理方格理论无法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很好的处理,对于一些模糊的情况可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尽管管理方格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它仍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管理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方格进行改进和补充,以适应不同的问题和场景。

例如,可以引入模糊管理方格理论来处理模糊问题,或者结合其他决策支持方法来增强决策过程的科学性。

除了管理方格理论本身,还有一些相关的管理模型和方法可以和管理方格理论结合使用,以提高管理效果。

例如,SWOT分析可以用来评估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将这些要素在管理方格中进行对比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Blake)和简·莫顿( Jane S.Mouton)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1978年修订再版,改名为《新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的。

管理方格图的提出改变以往各种理论中“非此即彼”式(要么以生产为中心,要么以人为中心)的绝对化观点,指出在对生产关心和对人关心的两种领导方式之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互相结合。

管理方格理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

为避免趋于极端,克服以往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

为此,他们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使用自己设计的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

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

全图总共8l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结合的领导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