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心得体会;

(以下内容希望对您又所帮助!)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由学校统一为每位教师所订的本学期阅读书籍之一。从教多年,对教育中的规律及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与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研究都不深入,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仍然不够自如。本书从简单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效应入手,引导教师在平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去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告示等,易明白,易上手,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对自己有帮助,也很乐意地去读。今天,就其中的第一部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一、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记忆能力;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7±2法则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

2、超越7±2——“组块记忆法”

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个吗?例如“cooperation”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单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

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自己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通过专门训练,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可以扩大。就像S.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信息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它进行组织(例如,将电话号码与亲戚朋友的生日相联系);或者还可以采用一种节奏模式或者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的组织,例如我们记忆手机号码时往往会采用3个或者4个一组来记忆,1369停顿,再继续下面的号码。节奏模式还对语言有着很好的组织作用,有一个学音乐的人,他把与别人的谈话当作了一种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销员。

3、十年磨一剑;

要知道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到大师水平只用了九年零几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习未满十年就写出第一流作品的;即使对于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十年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Juvenalia)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如何获得这些可调用的知识呢?这需要读者朋友用心积累。积累有法,其一,戒骄戒躁;其二,绘制地图,给自己的专业知识绘制一张地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其三,反复应

用。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如;果不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僵化的,表现不出优势。那些被我们称为象棋大师的人,绝不仅仅能把许多的棋局烂熟于心,还一定身经百战,就是这个道理。

4、系列位置效应——抓好开头和结尾;

读书这么多年,我们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早已烂记于心,中间的诗情画意却总是模模糊糊,不敢背诵出口,因为自己知道一出口肯定会出错的。后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脑子中才有了整篇文章的印象。然而再后来,长时间没有回味后能回想起的还是《再别康桥》的开头和结尾。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就是说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记得在大学里,一个教授做讲座,告诫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早晨起来就写写信啊、散散步啊,把最好的时光都浪费了。这些话很通俗,但也最真挚,合理利用时间会使你的学习、工作更高效。

5、神奇的“记忆丸”——坚持不懈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其一,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废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

过。其二,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或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其三,每次学习的时闻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其四,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兔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莫等墙倒再造墙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通过对大量的人群进行测试后发现,让人记忆一些相互间毫无关系的信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信息后被遗忘。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一次,下次的复习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习,克服遗忘。当遗忘之后再去复习,我们就要重新花很多功夫才能恢复我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