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六种类型
六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六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以下是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相应的修改方法:
1.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人称、数、时态等不一致。
修改方法:检查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一致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正。
例句:我喜欢读书,他们喜欢看电视。
修改后:我喜欢读书,他们喜欢看电视。
2.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紊乱,缺少主谓宾关系或不完整。
修改方法:重新组织句子结构,确保语法层次清晰。
例句:老师教学生们。
修改后:老师教学生。
3.主谓宾语误配: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宾语错误匹配。
修改方法:检查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宾语是否匹配,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正。
例句:我喜欢踢足球手机。
修改后:我喜欢踢足球。
4.动词形式错误:使用了错误的动词形式(时态、语态等)。
修改方法:根据语境和需要,使用正确的动词形式。
例句:他去了图书馆读书。
修改后:他去图书馆读书。
5.缺少连词或过多连词:句子缺少必要的连词,或者使用了过多的连词。
修改方法:根据句子表达的逻辑关系,添加或删除合适的连词。
例句:我想去游泳,但太阳又太晒。
修改后:我想去游泳,太阳太晒。
6.词汇搭配错误:词语的搭配不正确,影响了句子的意思。
修改方法:检查词语的搭配是否正确,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例句:我在餐厅订了一份奶酪面包。
修改后:我在餐厅订了一份奶油面包。
病句的六大类型及例句

病句的六大类型及例句病句是指语法、用词或表达不准确的句子,常常给读者造成困惑或理解上的障碍。
为了写出准确、流畅的句子,我们需要了解并纠正病句。
本文将介绍病句的六大类型,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这种错误常见于复合主语、代词和动词的一致性等方面。
例1:她们喜欢阅读书籍。
(错误:主语“她们”与谓语“喜欢”在数上不一致)例2:他们是我最亲爱的朋友。
(错误:主语“他们”与谓语“是”在人称上不一致)二、主谓语序颠倒主谓语序颠倒是指谓语出现在主语之前的句子结构错误。
这种错误常见于疑问句或插入语的使用上。
例1:喜欢吃苹果的是我。
(错误:主语“喜欢吃苹果”的谓语“是”出现在主语“我”之前)例2:他说,昨天我去了电影院。
(错误:插入语“昨天”导致主谓语序颠倒)三、主题不清主题不清是指句子主题不明确或含糊,读者无法准确理解要表达的内容。
这种错误常见于句子缺乏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修饰。
例1:我去了一个周末的地方。
(错误:句子缺乏明确的主题)例2:在夏天,到海滩游泳是非常好的。
(错误:主题不明确,句子中缺乏具体的地点或目的)四、句子不平衡句子不平衡是指句子结构不统一或成分不均衡,造成句子难以理解或流畅。
例1:他跳到池塘里,笑了起来。
(错误:两个动作之间缺乏连接词,结构不平衡)例2:在星期日,我会在图书馆读书或者咖啡厅喝咖啡。
(错误:两个动作间缺乏平衡,造成句子不流畅)五、冗余与啰嗦冗余与啰嗦是指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或多余的信息,导致表达冗长或不清晰。
例1:昨天的会议让我感到失望和沮丧。
(错误:感到失望和沮丧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属于冗余)例2:小明买了一件新的衬衫,这件衬衫是红色的。
(错误:“这件衬衫”是多余的,已经通过上下文明确指代了)六、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指句子中非标准的语法用法,如错用时态、语态、语气等。
例1:昨天我没有去买蔬菜。
(错误:使用了错误的时态,“昨天我没有去”应为“昨天我没有买”)例2:这个问题不能解决。
6种病句类型

6种病句类型病句就像混入美食中的小石子,不小心咬到可真让人难受。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常见的6种病句类型,就当是给大家在语文的“美食世界”里提前挑挑石子啦。
一、语序不当这语序不当啊,就好比你穿衣服穿反了顺序。
比如说“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哎呀,这就不对啦。
你想啊,得先听取才能讨论呀,就像你得先把食材准备好才能下锅做菜一样。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我有个朋友,他写作文的时候就老犯这个错。
有一次他写“我看到了满池的荷花和清香。
”我就笑着跟他说:“你这可不行啊,你能看到荷花,可清香是闻到的,这就跟你把鞋子戴在头上,帽子穿在脚上一样滑稽呢。
”语序一乱,整个句子就像打乱的拼图,怎么看怎么别扭。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就像硬把两个不合适的东西绑在一起。
像“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这里“水平”和“改进”就不搭。
水平应该是提高,而不是改进。
这就好像你说要把水和火放在一个杯子里,根本就不合适嘛。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同桌写句子“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当时就指出,月光怎么能发出声响呢?这就是典型的主谓搭配不当。
就像让一个哑巴唱歌,根本做不到呀。
三、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就像是一个没有组装完整的玩具。
比如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这个句子里,“通过……使……”这样一用,句子就没有主语了。
就好像一辆汽车没有了发动机,根本跑不起来。
我在帮邻居家小孩辅导作业的时候,他写了个句子“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就问他:“谁从上学那天起呀?这里少了个主语呢。
”这就像盖房子少了根基,怎么能牢固呢?四、成分赘余成分赘余呢,就像穿了太多层衣服,臃肿又累赘。
像“他大约三十岁左右。
”“大约”和“左右”在这里就是多余的。
这就好比你已经吃饱了饭,别人还硬要往你嘴里塞食物,多难受呀。
我曾经看过一篇作文里写“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在心里”和“由衷”语义重复了。
常见六大病句类型

常见六大病句类型在写作中,有些句子构造不合理或使用不当,会导致文章表达不清晰、含义模糊甚至产生错误理解。
这些句子被称为病句。
本文将介绍六类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提供修正建议,以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一、重复病句重复病句指在句子中重复包含相同的词语或意思,造成表达啰嗦、冗余的情况。
这种现象会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降低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病句:这本书我已经读完了完了。
修正:我已经读完了这本书。
修正后的句子简明扼要,避免了重复。
二、长句病句长句病句指句子过长,结构繁杂,难以理解。
这使得读者在理解句子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
例如:病句:昨天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它让我们大笑不止。
修正:昨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让我们大笑不止。
修正后的句子简洁明了,避免了冗长和重复。
三、句子不完整句子不完整是指句子缺少主语、宾语、谓语或连词等要素,使句子无法完整表达意思。
例如:病句:因为天气原因。
修正:由于天气原因,活动被取消。
修正后的句子完整表达了因果关系,更加清晰明了。
四、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单复数或时态上不相符,引发逻辑错误或语义混淆。
例如:病句:他们喜欢跑步是因为它使他们身体健康。
修正:他们喜欢跑步是因为它使他们的身体健康。
修正后的句子主谓保持一致,逻辑清晰。
五、逻辑混乱逻辑混乱是指文章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导致读者难以理解思路或意义模糊。
例如:病句:尽管天气闷热,但我们还是去了公园散步。
修正:虽然天气闷热,我们还是去了公园散步。
修正后的句子逻辑清晰,表达意思明确。
六、不恰当的修饰语不恰当的修饰语指的是使用与所修饰对象不相符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使读者产生误解或困惑。
例如:病句:他有一张很奇怪的脸。
修正:他的脸很奇怪。
修正后的句子简练明了,修饰语与对象相符。
结语通过本文对常见六大病句类型的分析和修正,相信读者在日常写作中对病句会有更敏锐的意识,并能够避免这些错误,提高文笔水平。
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

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
1. 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如: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2)动词后面缺少宾语,如: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3)缺动词,如:学习了《论积抓时》一文后,对教育好孩子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2. 成分赘余
(1)重复累赘,如:我痛定思痛,经历的坎坎坷坷,拨开云雾又见晴天。
(2)画蛇添足,如: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在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
3. 语序不当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如:一位优秀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位语文老师。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如:我们认真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3)定语与状语的位置颠倒,如:百闻不如一见,这次能有机会亲眼目睹这壮观景象,令我兴奋不已。
4.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改善。
(3)主宾搭配不当,如:他的家乡是重庆市秀山县。
5. 表意不明
(1)歧义,如: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2)指代不明,如:谁要是阻碍和破坏全面奔小康的势头和氛围,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6.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六大病句类型

六大病句类型在我们的日常表达和写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语病。
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助于我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六大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指的是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排列不合理。
这可能会导致句子意思不清楚或者逻辑混乱。
比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质优秀。
”这句话是正确的语序。
但如果说成“他品质优秀,而且学习不仅好。
”就存在语序问题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再比如,“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正确的应该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
”“充分”这个词应该放在“发挥”前面,修饰“发挥”这个动作。
还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语序问题。
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是:表领属关系的名词或短语+数量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
多层状语的一般顺序是: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表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主谓搭配不当,例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不能“浮现”,应该把“精神”改为“形象”。
动宾搭配不当,比如:“他加快了速度和质量。
”“加快”不能与“质量”搭配,应在“和”后加上“提高了”。
主宾搭配不当,像“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不是“季节”,应把“季节”改为“地方”。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比如:“他有一双聪明灵巧的手。
”“聪明”不能修饰“手”,应删去。
三、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包括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主语残缺,比如:“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句话因为用了“通过”和“使”,导致句子没有了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谓语残缺,例如:“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句话缺少谓语,应在“好人好事”前加上“做”。
宾语残缺,像“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病句六大类型及例句

病句六大类型及例句病句是指在语法、文法或逻辑上存在错误的句子,使用病句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准确性和流畅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避免病句的使用,本文将介绍病句的六大类型及相关例句。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相符合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谓不一致例句:1. 他们喜欢运动。
2. 我们每天吃饭。
3. 她唱歌很出色。
二、主语缺失或不完整主语缺失或不完整是指句子中缺少主语或主语表达不完整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语缺失或不完整例句:1. 坐公交车去上学。
2. 吃饭前刷牙。
3. 下雨了,带伞吧。
三、动词形式错误动词形式错误是指句子中动词的形式使用不当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词形式错误例句:1. 他们明天会开会。
2. 我们去逛街。
3. 她们正在吃饭。
四、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排列顺序不当或结构不清晰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混乱例句:1. 我喜欢看电影不喜欢读书。
2. 她高兴地大声笑了起来。
3. 他们跳伞时感到非常刺激。
五、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错误是指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不正确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例句:1. 她被感冒了。
2. 他们经常看新闻。
3. 我们去看电影。
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是指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当或缺失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句:1. 他们去了火车站2. 她喜欢读书所以经常去图书馆3. 请你帮忙找一下电视遥控器以上是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相关例句。
为了避免使用病句,我们在写作或口语表达时应尽量规范和准确,注意语法和逻辑的正确性,并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表达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我们可以逐渐避免使用这些病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常见病句的六大类型

常见病句的六大类型病句是指构造、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的句子,给人阅读和理解带来困难。
在写作过程中,常见病句的使用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流畅度。
本文将介绍六大类型的常见病句,并提供相应的修改方法,以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相符合。
这种病句常见于复合句和长句中,容易使读者迷惑。
例如:“我喜欢读书,他们喜欢游戏。
”修改方法:确保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时态上保持一致,例如:“我喜欢读书,他们也喜欢读书。
”二、主语缺失或重复主语缺失是指句子中没有明确的主语,使句子显得含糊不清。
主语重复是指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了同一个主语,使句子显得冗长和累赘。
例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脸。
”或“我喜欢读书,我每天都会读书。
”修改方法:确保句子中有明确的主语,并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主语。
例如:“早晨起床后,我刷牙洗脸。
”或“我每天都会读书,这是我的兴趣爱好。
”三、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不正确的时态,造成句子的逻辑混乱或语义不清。
例如:“昨天他去了超市买了一些水果。
”修改方法:根据句子的语境和含义,选择正确的动词时态。
例如:“昨天他去了超市买一些水果。
”四、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指代不明是指在文章中使用了代词,但无法准确理解它指代的是什么。
这种病句常见于长篇文章或复杂句中。
例如:“小明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他要去旅行。
”修改方法:确保代词的指代清晰明确,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惑。
例如:“小明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他要去旅行。
”五、冗长病句冗长病句指句子过长,结构复杂,包含多个短语或从句,给读者阅读和理解造成困难。
例如:“我在校门口遇见了我的朋友,他告诉我他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对他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修改方法:将句子分割为简洁明了的独立句,避免过多的修饰语和从句。
例如:“我在校门口遇见朋友,他告诉我他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
”六、句式单一句式单一指文章中重复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使文章缺乏变化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quot;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quot;对兰花"应放"进行"前)#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应修饰"平等")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广泛"应修饰"交换")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修饰"有")(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面)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
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3、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缺宾语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赘余—(1)堆砌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quot;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5)应删去"的"字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结构混乱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
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